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

2016-03-09 01:40魏祥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2期
关键词:肾炎蛋白尿证型

魏祥坤

·中医中药·

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

魏祥坤

目的分析与探讨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成A组(53例)和B组(51例)。A组给予中医药辨证治疗,B组给予西医治疗。对比两组各证型的临床疗效。结果脾虚湿困证中,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B组为44.44%;气阴两虚证中,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B组为53.85%;肝肾阴虚证中,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B组为70.00%;脾肾阳虚证中,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B组为55.56%,A组各证型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药辨证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缓解各证型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值得在临床中大力使用。

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

慢性肾小球肾炎又称慢性肾炎,是临床中最为棘手的病症之一。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中并未给出明确的结论,部分患者因急性肾炎引发,但患者间的病程变化存在着较大差异,若不能及时、正确的给予治疗,极可能对患者的肾功能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发展为肾衰竭[1]。临床治疗中,西医治疗应用较为普遍,但其治疗时间长、不良反应多、疗效不显著。相关研究证实,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疗效较佳。所以,本文探究中医药辨证法对于该病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11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10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成A组(53例)和B组(51例)。A组中,男28例,女25例;病程最长6年,最短1年,平均病程(3.11±0.97)年;年龄最大75岁,最小27岁,平均年龄(50.84±8.23)岁。B组中,男31例,女20例;病程最长5年,最短2年,平均病程(3.45±0.74)年;年龄最大77岁,最小24岁,平均年龄(51.48±8.51)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B组采用西医对症治疗,主要有利尿治疗(噻嗪类利尿药)、降压治疗(剂量较大的β受体阻滞剂治疗)和特殊治疗。A组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具体为:所有患者按照中医辨证法被分为脾虚湿困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和气阴两虚证。治疗的基础药物为:茯苓(10 g)、黄芪(10 g)、生地(10 g)、焦白术(15 g)、益母草(15 g)、芍药(15 g)、坤草(30 g)、丹参(20 g)。脾虚湿困证者基于基础药方,加用砂仁(10 g)、陈皮(10 g)、山药(10 g)、冬瓜皮(15 g)、大腹皮(15 g)、防己(12 g)、木通(6 g)、竹叶(5 g)。气阴两虚证者基于基础药方,加用陈皮(10 g)、藕节(10 g)、山药(10 g)、丹皮(10 g)、当归(15 g)、夏枯草(15 g)、柴胡(20 g)。肝肾阴虚证者基于基础药方,加用丹皮(10 g)、山芋(10 g)、白菊(10 g)、枸杞(15 g)、熟地(15 g)、山药(20 g)、鳖甲(20 g)、炒杭芍(20 g)。脾肾阳虚证者基于基础药方,加用肉桂(4 g)、通草(6 g)、青皮(6 g)、干姜(6 g)、附片(10 g)、仙灵脾(10 g)、川芎(15 g)。上述药方均需用水煎煮,并取汁150~200ml,服用2次/d,1个疗程为3个月。

1.3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患者症状(血尿、水肿、蛋白尿)消失,检查后,肾功能正常;好转:患者症状(血尿、水肿、蛋白尿)显著改善,检查后,肾功能改善;无效:患者症状(血尿、水肿、蛋白尿)无变化,检查后,肾功能无变化甚至加重[2]。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脾虚湿困证中,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B组为44.44%;气阴两虚证中,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B组为53.85%;肝肾阴虚证中,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B组为70.00%;脾肾阳虚证中,A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B组为55.56%,A组各证型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各证型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突出特点为病程偏长,在发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诊断难度较大,该病的高发人群是中青年群体[3]。该病在病情不断变化的基础上,会产生贫血、肾功能衰竭、矿物质和电解质混乱等现象,对患者的健康水平造成较大威胁[4]。现阶段,该病的病因尚不明确,但推测与呼吸道感染相关。中医认为,该病的病因主要与先天欠缺、后天失养、药物损害、六淫侵袭和劳倦过度等有关。其病理性质是本虚标实,其中,本虚是指肺、脾和肾有所虚损,发病的本质原因是脾肾亏虚;标实主要以湿热、外感、水湿和瘀血等为主,其重要因素是病情反复。其病机可总结为脾不摄精、脾肾虚损、精气下泄和肾失封藏。临床中,该药的治疗方法多为西医治疗,但西药在患者肾部滞留的时间偏长,易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中医实践中,对该病的有效治疗已有方案,关键是进行健脾补气治疗。首先,应加强健脾与益气;其次,需在健脾的同时给予温肾治疗,其中较为有效的方法是温阳利水;最后,应实现标本兼顾,兼顾扶正与祛邪[5]。该病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治疗目标。病情初期,主要目标是减轻患者的蛋白尿和血尿症状,应偏重清法治疗。病情发展期,主要目标是清补结合,即采用清补法,旨在控制病情。病情恢复期,主要目标是调护正气,同时清邪,应进行脾肾双调。对于病情复杂、反复,肾功能衰竭,治疗难度较大的患者,治疗目标是保护好剩余的肾单位,增强患者的生活质量,力求延长其生命,无需进行尿检异常改善治疗。本文的中药方包含诸多中药材,所有药材联合使用可发挥调节阴阳、益气和脾与健脾补气等功效,会使机体内各个器官的功能恢复正常,并可促进内分泌平衡。其中,黄芪具有利水消肿、益气固表之功效,其富含微量元素,能够保护肾小球基底膜的机械屏障和电荷,使蛋白尿得到减少,保护肾功能。黄芪可以增强吞噬细胞具备的吞噬功能,加快淋巴细胞的转化速度,生成抗体,促进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的增加。中药方会在短期内经尿液排出,不会长时间的滞留在肾部,因此不良反应少。加之患者对膳食、生活习惯等调整,便可最快速度的促进身体康复[6]。本次研究中,A组四种证型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B组(P<0.05)。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肾小球肾炎采用中医药辨证治疗的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对于多种证型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是治疗该病的较佳选择,值得临床推广。

[1]张小钦.辨证施治治疗慢性肾炎的经验总结.光明中医,2013,28(1):166-167.

[2]陈建,何立群.童少伯"阳损及阴"学术思想在临床上论治慢性肾炎应用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3,14(12): 1038-1039.

[3]丁世永,郑平东,何立群,等.小柴胡汤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炎症及减轻蛋白尿的作用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1):21-26.

[4]冯国英,郜俊海.肾炎灵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33例小结.健康必读,2013,9(2):68-69.

[5]张艳茹,孔薇.中医药调节免疫治疗慢性肾炎湿热证.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1(1):74-77.

[6]贺小雪.益气清热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的临床研究.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2.118

2016-09-29]

114000 鞍山市中医院

猜你喜欢
肾炎蛋白尿证型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TIR与糖尿病蛋白尿相关性的临床观察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赵振昌教授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经验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出现蛋白尿如何检查治疗
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孩子蛋白尿可能是生理性的
爵床抑制肾炎细胞增殖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
辨证针刺治疗不同证型干眼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