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探析

2016-03-09 03:20惠驿晴刘兴山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12期
关键词:护理人员急性心理

惠驿晴 刘兴山

(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00)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此病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易导致较多的并发症[1],可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进行药物治疗是临床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方法。最新的临床实践证实,在此病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对其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治疗的效果。为了进一步证实此护理方法的有效性,我院对近年来收治的139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4年8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9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综合检查后其病情均被确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本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75例,女性患者64例。他们的年龄在14岁~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7±2.9)岁。他们中有普通感冒患者84例,有急性咽-扁桃体炎患者29例,有急性病毒性咽喉炎患者26例。

1.2 护理方法

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入院后,我院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其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

1.2.1 进行基础护理 ①护理人员要保持患者病房的整洁、干燥、舒适,定时为其病房通风换气,保证其病房内空气的新鲜。同时,护理人员要注意控制病房内的湿度、温度,定期对病房内进行消毒,减少患者间亲密、频繁的接触,以防止发生交叉感染。②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遵医嘱为其使用药物。对于出现发热、头痛症状的患者应为其使用解热镇痛药,同时对其使用头部冷敷、温水擦浴等方法进行物理降温[2]。对于出现鼻塞症状的患者,可为其使用佛麻滴鼻液进行治疗[3]。在为患者用药过程中应严密观察其有无不良反应。③在患者出汗后应及时为其更换内衣和被褥,保持其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嘱患者进食后漱口,保持口腔卫生,以防止发生口腔感染。

1.2.2 进行心理护理 患者在进行治疗期间,因受到病情的影响,极易出现急躁、焦虑、忧郁等不良的心理状况。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科学评估,及时与其进行沟通,掌握其情绪的变化,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在与患者进行沟通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亲切、耐心地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多安慰和鼓励患者,以消除其顾虑,使其保持稳定的情绪。同时,护理人员应指导、鼓励患者通过阅读、听音乐、与他人交流等方式主动地进行心理调适[4]。

1.2.2 进行病情观察 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对于调整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以便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同时,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并发症的先兆,并配合医生进行有效的处理。若患者出现胸闷不适、心悸、胸痛等临床症状,应警惕其合并了病毒性心肌炎[5],若患者出现外耳道有脓性分泌物、听力减退等症状,应警惕其合并了中耳炎,若患者头痛的症状加重且伴有脓性鼻涕,应警惕其合并了鼻窦炎。

1.2.3 进行饮食护理 护理人员应嘱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补充高蛋白、高热量以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忌食辛辣、生冷、油腻等刺激性的食物[6]。

1.2.4 进行健康指导 ①护理人员应向患者介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危害、发病的原因、常见的症状及并发症,并向其说明如何预防和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以增强其对治疗的信心,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嘱患者在病毒流行期间应尽量远离公共场所,发病期间应与其家人分室居住,以防止交叉感染。②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坚持有规律的、适度的运动,以提高其抵抗力[7]。嘱患者根据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注意保暖。

1.3 疗效判定标准[8]

①治愈:经过治护,患者在入院一周内其外周血象检查结果完全恢复正常,其咳嗽、咽痛、鼻塞、发热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②好转:经过治护,患者在入院一周内其外周血象检查结果基本恢复正常,其咳嗽、咽痛、鼻塞、发热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③无效:经过治护,患者的外周血象检查结果仍然异常,其临床症状未改善或在加重。治护的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

2 结果

经过治护,本组患者中治护效果为治愈者有129例,为好转者有7例,为无效者有3例,其治护的总有效率为97.84%。本组患者在治护过程中均未出现急性心肌炎、肺炎、副鼻窦炎等并发症。

3 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由于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侵入患者机体所引起的[9]。临床实践证实,在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治疗期间,对其实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健康指导等优质护理可有效地提高其治疗的效果。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本组患者治护的总有效率为97.84%,且患者在治护过程中均未出现急性心肌炎、肺炎、副鼻窦炎等并发症。

综上所述,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提高患者治疗的效果,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14.

[2] 徐淑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7):95-98.

[3] 黎悦,张凤.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3):650.

[4] 郭洪霞.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生标准管理,2015,6(3):228-229.

[5] 王冬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探讨[J].家庭心理医生,2015,(3):400-401.

[6] 马艳娇.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干预[J].医学美学美容,2015,(6):508.

[7] 王梦琴.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方法[J].药物与人,2015,28(1):330.

[8] 谭连丝.88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l3,23(4):1720.

[9] 陈晓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护理观察[J].继续医学教育,20l5,29(5):67-68.

猜你喜欢
护理人员急性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