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维菌素对绵羊体表寄生虫的影响

2016-03-09 22:38彭晓宇山东省荣成市崂山畜牧兽医站26430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6年12期
关键词:伊维体表菌素

彭晓宇 山东省荣成市崂山畜牧兽医站 264300

孙丽丽 山东省荣成市荫子畜牧兽医站 264300

姜 丹 山东省荣成崂山畜牧兽医站 264300

伊维菌素对绵羊体表寄生虫的影响

彭晓宇 山东省荣成市崂山畜牧兽医站 264300

孙丽丽 山东省荣成市荫子畜牧兽医站 264300

姜 丹 山东省荣成崂山畜牧兽医站 264300

为了研究伊维菌素浇泼剂对绵羊体表寄生虫的效果,本实验在不同温度下应用0.5%伊维菌素浇泼剂按0.2、0.5、0.8mg/kg·bw剂量对绵羊沿背中线皮肤一次浇泼给药,并以不浇泼伊维菌素做对照,以羊颚虱和羊蜱蝇转阴率为考察指标,评判不同剂量和不同温度下伊维菌素浇泼剂驱杀绵羊体表寄生虫效果。实验结果表明,0.2mg/kg·bw、0.5mg/kg·bw和0.8mg/ kg·bw伊维菌素浇泼剂对羊颚虱转阴率分别为95%、100%和100%,对羊蜱蝇转阴率分别为81.3%、85.7%和92.8%。随着平均温度从13.8℃升高到28.9℃,伊维菌素对羊颚虱和羊蜱蝇转阴率逐渐降低。

伊维菌素浇泼剂;绵羊;驱虫

1 材料

试验动物。选取北京奥鑫牧业有限公司饲养的萨福克羊,羊群6个月内未使用过任何驱虫药物。在羊群中选取体重21~26kg、自然感染颚虱和羊蜱蝇的绵羊240只作为供试羊(已剪毛,毛茬长约1cm),并在同一条件下饲养。试验药品及器材。0.5%伊维菌素浇泼剂(购自内蒙古金河药业有限公司)、OLYMPUSCX21光学显微镜、浇泼器、计数器和电子称等。

2 方法

(1)试验分组和处理。试验前检查羊体外寄生虫的感染情况,选择临床检查无其他疾病,有典型羊蜱蝇和羊颚虱临床症状(脱毛、瘙痒、皮肤变厚变硬)的羊为试验羊。试验羊每只感染强度颚虱不低于4.0/ dm2,羊蜱蝇不低于8.0/dm2。根据耳号逐只记录蜱蝇和颚虱的感染强度(个/dm2),同时称重记录各羊只体重,给药试验期为15天。

按照羊蜱蝇和颚虱的感染强度将供药试验的80只羊搭配平均分成4组,分别编号Ⅰ、Ⅱ、Ⅲ、Ⅳ,各组单独圈养以自身所带耳号作为组内编号。Ⅰ~Ⅲ组的给药剂量分别是0.2mg/kg、0.5mg/kg和0.8mg/kg;Ⅳ组为空白对照组,不给任何药物。处理方法都是采用浇泼法,根据前期记录各试验羊的体重,将伊维菌素浇泼剂按试验预定剂量称取所需重量,用专用浇泼器进行配制,定容到100mL,药物用100mL饮用水稀释,沿羊背中线由肩胛向后淋至肷部。分别记录用药5天、10天和15天时的寄生虫数量,从而分析不同剂量的伊维菌素对羊体表寄生虫驱杀效果。

本次试验共分3期。期间平均温度分别为13.8℃、21.3℃和28.9℃,给药时间均为15天。处理方法同为药物用100mL饮用水稀释,沿羊背中线由肩胛向后淋至肷部。给药后记录Ⅰ~Ⅳ组羊圈内所设温度计显示当天最高气温,连续记录15天,以求得该试验期的平均温度。

(2)疗效判定。依据试验组和对照组记录从体表等部分检出的羊颚虱和羊蜱蝇的数量,将1~3期试验同一剂量组驱虫效果数据进行处理,获取各剂量组平均驱虫效果,以各组试验前初始阳性羊只数为基数,计算各试验组的转阴率。转阴率(%)=驱虫后转阴羊只数/驱虫前阳性羊只数×100%。

3 结果与分析

(1)不同剂量下对绵羊体表寄生虫驱杀效果试验。药物对羊体表寄生虫的驱杀效果较为明显的时间为10天左右,所以可取10天的结果做一简要分析。试验组Ⅰ用药前感染颚虱率为 70.0%和感染蜱蝇80.0%,用药后10天转阴率分别为42.9%和37.5%;试验组Ⅱ用药前感染率为60.0%和70.0%,用药后10天转阴率分别为58.3%和42.9%;试验组Ⅲ用药期感染率为70.0%和70.0%,用药后10天转阴率率分别为78.6%和57.1%;对照组Ⅳ绵羊给药前阳性率分别为60.0%和65.0%,试验后10天阳性率分别为75%和95%,有明显上升。

试验组Ⅱ伊维菌素浇泼剂0.5mg/kg体重试验组与试验组Ⅲ伊维菌素浇泼剂0.8mg/kg体重试验组的驱虫效果均较好,给药后15天对绵羊颚虱的转阴率均为100%,对羊蜱蝇的转阴率分别为 85.7%和92.8%,取得了良好的驱杀效果。考虑经济成本在内,应选用试验组Ⅱ0.5mg/kg剂量较为适宜。试验组Ⅰ伊维菌素浇泼剂0.2mg/kg体重试验组给药后15天羊颚虱和羊蜱蝇的转阴率分别为95.0%和81.3%,经检验0.2mg/kg体重剂量与0.5mg/kg体重剂量的羊蜱蝇转阴率和羊颚虱转阴率比较,后者有更好的转阴率。

(2)不同温度下对绵羊体表寄生虫驱杀效果试验。本次试验共分3期,分别在3月初、4月初和5月初进行,各次试验的平均温度为13.8℃、21.3℃和28.9℃。各温度下,Ⅰ~Ⅲ试验组在第三期试验给药15天后转阴率低于85%。这和当时环境温度较高、寄生虫繁殖快有关[2]。第一期和第二期试验各组均达到有效驱杀效果,驱杀率在85%以上。

[1]汪明,陈刚,韩谦,蒋金书.国产伊维菌素对绵羊消化道线虫的驱虫试验[J].中国兽医科技,1996,1:39-41.

[2]王永漴,白玉辉,王明珠.羊虱病的发生与防治[J].中国兽医寄生虫病,2005,13(3):6.

[3]蔡尽忠,刘生财,李春花.伊维菌素干混悬剂对绵羊寄生虫的驱杀效果与安全性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2006,36(04):296-300.

猜你喜欢
伊维体表菌素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微乳技术在伊维菌素剂型制备中的应用及展望
求解空间几何体表面积问题的方法剖析
伊维菌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国内首个0.6%伊维菌素预混剂(伊力佳)上市
磁共振病灶体表定位贴及临床应用研究
脂肪抽吸术在体表脂肪瘤治疗中的应用
多黏菌素E和多黏菌素B:一模一样,还是截然不同?
维生素E拮抗绿脓菌素抑菌作用的实验研究
伊氏三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