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

2016-03-09 22:38包花尔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010018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6年12期
关键词:膜炎分泌物奶牛

包花尔 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 010018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与防治措施

包花尔 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 010018

子宫内膜炎是由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化脓性放线菌引起的繁殖障碍性疾病。该病的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如不及时治疗,急性将转化为慢性,导致奶牛长期不孕,严重影响奶牛的繁殖力和生产性能。

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原因;防治措施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产后由病原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繁殖障碍性疾病。目前我国奶牛患子宫内膜炎引起的不孕占成母牛不孕的70%左右[2]。子宫内膜炎不仅影响奶牛的正常生理功能,也影响发情与妊娠,而且会造成患病牛长期不孕,降低奶牛产奶量,诱发奶牛乳房炎等疾病,严重时会使奶牛繁殖能力丧失,造成终生不育而被提前淘汰。有的急性子宫内膜炎患病牛会因败血症而死亡。这几年,国内外学者致力于对患子宫内膜炎奶牛子宫内菌群的分离培养鉴定研究,多数学者认为该疾病是由细菌、真菌、支原体及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其中细菌性感染是引起子宫内膜炎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论述了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原因并介绍了防治措施。

1 发病原因

(1)病原微生物感染。病原微生物是引发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原因。根据资料报道,无菌采取子宫内膜炎病牛的子宫内容物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到的病原菌主要是大肠杆菌、化脓性放线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中感染大肠杆菌的占38%、感染化脓性放线菌的占52%、感染葡萄球菌的占10%,感染一种细菌的占30%、感染两种细菌的占70%。

(2)兽医和接产人员的原因。在助产时消毒不严格,助产粗暴,从而拉伤产道。加之环境卫生差,以致产道感染细菌。治疗胎衣不下、阴道脱、子宫脱和阴道炎等疾病时消毒不彻底,治疗不及时或者方法不得当,使胎衣腐败及手术分离时细菌进入子宫内而引起炎症。输精和助产时造成子宫黏膜损伤或阴道损伤,在产后抵抗力弱的情况下极易引起外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引发奶牛子宫内膜炎。

(3)饲养管理。饲养管理不当、日粮中的营养不均衡和挤奶过度会使奶牛自身营养失去平衡,抵抗力下降,子宫收缩力下降,子宫迟缓,产后恶露不容易排出而蓄积在子宫内,导致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

(4)奶牛患其他疾病。比如对布鲁氏杆菌病未及时诊断或治疗不当,也会继发奶牛子宫内膜炎。

2 临床症状

(1)急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一般在死产、难产和胎衣不下时或分娩后1周左右发病。常见症状有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沉郁、拱背怒责和产奶量下降,从阴道排出恶臭脓性分泌物。直肠检查可见子宫内积液,呈松弛状态,有些病例子宫内积气,导致子宫角充满液体和气体。轻轻按摩子宫或子宫颈时,子宫内容物很快从阴道排出,多为脓性分泌物。

(2)黏液性脓性子宫内膜炎。子宫黏膜受到伤害,患病奶牛体温升高,食欲减退,活动量减少,泌乳量降低,拱背怒责,常作排尿姿势,但不排尿。从阴道排出少量白色浑浊的黏液性或黏稠的脓性分泌物,排出后污染尾根和后驱。阴道检查,可见子宫颈外口微开、充血、肿胀。直肠检查,可见一侧或两侧子宫角变粗,子宫壁增厚,收缩反应弱,若有渗出液积留时压之有波动感与疼痛感。该病往往并发卵巢囊肿。

(3)隐形子宫内膜炎。一些产后奶牛既没有发生菌毒血症,也没有完全康复,临床症状不明显,发情周期正常,但屡配不孕,有的受孕后又发生流产。阴道检查和直肠检查也没有任何异常,发情时子宫排出的分泌黏液较多,有时分泌物中混有脓汁,有时呈黄色水样。子宫黏膜轻度感染是造成受精卵和胚胎死亡的原因。直肠检查可见子宫角增厚,并有坚实感,卵巢上有持久黄体。

(4)慢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子宫内膜炎多由急性子宫内膜炎迁延而来,也可单独发生。其病理变化多样,主要取决于病程长短和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发情周期不正常,发情频繁、延长,屡配不孕。有时从阴道排出浑浊带有絮状物的黏液,直肠检查可发现一侧或两侧子宫角增大,子宫壁增厚,子宫松弛,宫缩反应微弱或消失,卵巢囊肿。当分泌物积聚时,触摸时有轻微的波动感,冲洗子宫,可见回流液浑浊并夹带有絮状物。

3 诊断方法

可以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直肠检查和阴道检查予以确诊。患病牛一般无全身症状或体温稍微升高,食欲减退和产奶量下降。有的病牛常作排尿姿势,拱背努责。卧下时从阴门排出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常常附着于阴门下角、尾根及后驱,干燥后形成痂皮。直肠检查可发现一个或两个子宫角变大,子宫壁变厚,收缩反应微弱或消失。有时触摸子宫角及子宫有疼痛感,并有分泌物积聚,可感觉到有明显的波动感。实验室诊断,将子宫内分泌物涂片,可看到脱落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白细胞及脓球。无菌采取子宫分泌物分离培养确定病原微生物。

4 治疗措施

(1)冲洗子宫。为促进子宫内滞留物的排出及防止吸收毒素,使用1∶5000的高锰酸钾水溶液200~300mL加温到40°C左右,用导管进行冲洗,2~3次/天,每次反复冲洗直到回流液变为清亮为止。呋喃西林2g、土霉素粉10g,用5%氯化钠溶液500mL溶解后灌入子宫内,一次治疗时间为3~5天,连续几次即可。

(2)在子宫内灌注药物。在子宫内灌注药物于子宫冲洗后进行。把奶牛子宫内炎性渗出物清除后再使用抗生素、防腐剂等对奶牛子宫进行保护性治疗,促进子宫内炎性渗出物的排出,消除或抑制子宫感染,增强子宫的免疫功能,加速子宫的自净。对严重病例,全身性使用抗生素。氧氟沙星与地塞米松加生理盐水于子宫内注入,每日1次,连用5~7天;强力霉素、氟苯尼考加生理盐水注入子宫内,每日1次,连用3~5天;土霉素与新霉素、土霉素与红霉素配合使用,效果非常好。对慢性脓性子宫内膜炎可用5%碘酊20~50mL注入奶牛子宫内,对脓性子宫内膜炎有很好的疗效。用凝胶型聚维酮碘灌注剂治疗,每天1次或隔天1次,无抗无残留,刺激性小,治愈率高。磺胺15~20g、石蜡油30~40mL灌注子宫内治疗慢性子宫内膜炎。使用10%鱼石脂液15~20mL,对坏死性、坏疽性子宫内膜炎进行治疗。

(3)中草药疗法。益母草60g,当归、灸香附、熟地各30g,丹皮、白芍、元胡、川芎各25g,粉碎研末,沸水冲泡,候温灌服,每日1剂,连用3天。对于慢性化脓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可以选择用中药当归活血止痛排脓散。组方为益母草90g,当归、丹参各60g,川芎、香附各45g,桃仁、元胡、三棱各30g,红花、甘草各20g,粉碎研末,沸水冲泡,候温加黄酒250mL为引灌服,每日1剂,连服3天。隐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组方为益母草、黄芪各60g,蒲黄、当归、黄柏、黄苓、香附子各30g,郁金20g,升麻10g,粉碎研末,沸水冲泡,候温灌服,每日1剂,连用3天。

(4)激素疗法。奶牛患子宫内膜炎、子宫积脓并伴有持久黄体,可肌肉注射20mg氯前列烯醇,以促进子宫内分泌物的排出,溶解黄体,还可以提高奶牛的妊娠率。用雌激素治疗,提高免疫力,预防子宫感染,1~2天便可以诱发母牛发情,可促进子宫的兴奋性及肌层的收缩,使子宫颈口松弛开张,为子宫内容物的排出创造条件。

(5)全身治疗。在子宫内膜炎和其他产后疾病感染时,常常需要进行全身性治疗,应大剂量地应用抗菌素,并配合强心、补液和纠正机体酸碱平衡,防止酸中毒和脓毒败血症的发生。静脉注射5%~10%葡萄糖,并补充维生素和钙制剂等矿物质及微量元素。

5 防控措施

(1)注意卫生条件。提供良好的饲养条件,对牛舍、产房进行严格的消毒和清扫,保持干燥清洁的环境。冬季注意保暖,夏季加强通风,并定期消毒。

(2)加强饲养管理。按照奶牛的不同生长阶段,制定合理的日粮配方,尤其重视干奶期和怀孕后期奶牛的日粮配方。如果奶牛在产后体质虚弱、不发情,可给予奶牛补饲益母草超微粉、蒲公英超微粉、硒和维生素E,能够有效预防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生,还能够提高奶牛的发情率和受胎率。

(3)人工授精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为了避免诱发生殖器官的感染,人工授精必须严格遵守兽医卫生规程,要对母牛的后驱、外阴部及输精工具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输精时注意不能损伤阴道及子宫颈黏膜,精液输到子宫颈深部即可,不可推得过深。

(4)加强围产期奶牛的饲养管理与保健措施。对即将临产的奶牛要做好接产前的准备工作。为了避免临产奶牛的产道感染和损伤,将临产前2周的奶牛转入产房单独饲养,并进行健康检查和消毒处理。肌肉注射20mL亚硒酸钠维生素E。产房和产床进行消毒与护理。注意奶牛饲料的营养平衡,密切观察奶牛的健康状况。为了防止产后子宫感染,在产后24~48小时内给奶牛子宫投药一次。

(5)加强产后奶牛的保健。在母牛生产后肌注维生素、催产素和缩宫素,静注10%葡萄糖酸钙和25%葡萄糖各500mL。奶牛产后12小时内胎衣不下时给子宫投入敏感抗生素,以免发生输卵管炎和腹膜炎,防止毒素吸收和炎症的加剧。并给母牛尾根和后驱进行清洗和消毒,防止子宫炎的发生。

(6)及时治疗。一旦发现子宫内膜炎要及时治疗,不能使病情继续恶化,以防诱发其他疾病。

6 讨论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养殖业中最常见的一种生殖道疾病,也是造成奶牛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原因有很多种,病原也非常复杂,很多时候都是几种病原微生物混合感染。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大量发生,已经严重影响到规模化奶牛场的养殖效益。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防治,主要还是以预防为主,只有强化围产期的饲养管理与保健,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1]高玉梅,何宝祥,覃广胜,杨宪苓,郑威.奶牛子宫内膜炎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J].中国奶牛,2010(6):38-40.

[2]王永生,吴艳丽.奶牛子宫内膜炎诊疗与防治[J].中国牛业科学,2010(1):103-105.

[3]肖兵南,高帅,罗柏荣.中草药“清宫促情灵”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研究[J].中国奶牛,2010(2):37-38.

[4]张松林.浅析奶牛围产期疾病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奶牛,2010(5):69.

猜你喜欢
膜炎分泌物奶牛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结节性筋膜炎的MRI特征性表现
腰痛——请别忽视腰肌筋膜炎
褐色分泌物一直不干净是怎么回事
奶牛吃草
“脚跟疼”小心足底筋膜炎
根系分泌物解铝毒作用研究进展
眼屎给你的健康忠告
毫刃针治疗背肌筋膜炎3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