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球虫病的诊治

2016-03-09 22:38丁福英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默勒镇畜牧兽医站81040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6年12期
关键词:球虫病球虫虫卵

丁福英 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默勒镇畜牧兽医站 810400

牛球虫病的诊治

丁福英 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默勒镇畜牧兽医站 810400

牛球虫病是球虫寄生于牛肠道中引起的以急性肠炎、血痢等为特征的寄生虫病。该病常发生于幼畜和幼禽等幼年动物。文献上记载,牛球虫病有10余种,其中以邱氏艾美耳球虫和斯氏艾美球虫的致病力最强而且最为常见。病牛表现为厌食、精神萎靡、被毛粗乱、机体消瘦、喜躺卧,后期粪便呈黑色,几乎为血痢,甚至在极度贫血和衰弱的情况下发生死亡。本文就该病的临床症状、诊断方法、治疗及预防措施等进行了简单介绍,希望对广大养殖者有参考意义。

球虫病;血痢;犊牛;诊断

1 典型病例

2011年5月刘某从外村的奶牛场购入4头奶牛,在饲养10天后发现牛食欲减退、精神萎靡,其后相继出现腹泻、下痢、出血性肠炎等症状。通过临床表现及粪便中虫卵检查,确诊为牛球虫病。

2 临床症状

病牛厌食、精神萎靡、被毛粗乱,因脱水而导致眼窝塌陷。后肢及尾被稀粪污染,里急后重,不时努责。贫血、消瘦。其中最典型的症状是排出水样带血粪便。严重感染的病牛前胃弛缓,瘤胃蠕动和反刍停止,肠蠕动增加,腹泻、排粪失禁,持续1周以上粪便稀薄、带血。体温可升高到40~41℃。末期粪便呈黑色几乎为血便。极度衰弱,贫血,心率紊乱,最终因脱水而死亡。轻度感染球虫病的牛呈健康状态,其正常形态的粪便中含有卵囊。

3 诊断

(1)临床诊断。病畜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脱水导致眼窝塌陷,尤为重要的是排出水样带血的粪便,而且粪便恶臭。

(2)虫卵检查。用饱和盐水浮聚法检查粪便中的虫卵,可见邱氏艾美耳球虫呈圆形、淡黄色,有双层卵膜。牛艾美耳球虫卵呈椭圆形或卵圆形,褐色,具有明显的双层卵膜,一头有卵膜孔。出现以上临床症状,并查出球虫卵即可确诊为牛球虫病。

4 治疗方法

磺胺二甲嘧啶 (SMZ)0.1g/kg体重内服,每天1次,连用3~7天。如果配合使用酞酰磺胺嘧啶(PST)0.18g/kg体重内服效果更好。氨丙林25~50mg/kg体重,每天1次,连用5~6天。贫血严重时应考虑输液,并结合应用止泻、强心和补液等对症疗法。

5 典型病例治疗

(1)西药治疗。盐霉素2mg/kg体重,连用7天。呋喃西林7~10mg/kg体重,与饲料混合服用,连用7天。氨丙林犊牛20~50mg/kg体重一次内服,连用7天。静注10%葡萄糖500mL、20%磺二甲氧胺嘧啶100mL、生理盐水1000mL及止血敏10mL。

(2)中药治疗。炒贯仲40g,元莲、黄柏、黄芩、侧柏叶、焦术、甘草、仙鹤草各25g,川补、陈皮、使君子各20g,共研末,开水冲调,候温灌服。

通过药物治疗及强化饲养管理和圈舍卫生管理后,病畜精神好转,不再异常努责,食欲逐渐恢复正常。尤为明显的是不再排出水样粪便,并且排出的粪便中仅含少量的血或无血便现象。

5 分析讨论

(1)发病原因。圈舍潮湿、积水,粪便污物清理不及时,给球虫卵囊的存活和发育提供了条件,一旦这种卵囊污染了饲料、饮水和垫草,就容易引起感染。由放牧转为舍饲、长途运输或突然变换饲料等,均可诱发该病的发生。

(2)流行病学。各种品种、性别、年龄 的牛均有易感性,2岁以内的犊牛最易感,6~9月龄的牛发病率为40%、病死率为25%,成年牛为带虫者。牛球虫经口感染,当牛采食了被成年带虫牛和临床治愈牛粪便污染的饲草后,球虫即在牛体内发育,当卵囊达到10万个时便可发病。

球虫发育不需要中间宿主,病牛和带虫牛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从而污染圈舍饲草。该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

该病在春、夏、秋季多发,尤其以4~9月为甚。

6 预防

成年牛为带虫者,应与犊牛分群饲养,放牧场也应分开。犊牛哺乳前须洗拭干净母牛乳房,哺乳后要将母牛和犊牛及时分开。牛圈要每天清扫,对粪便和草垫等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每周用沸水、3%~5%热碱水或克辽林对地面、牛栏、饲槽和饮水槽等进行消毒,严禁饲料和饮水被牛粪污染。

7 体会

(1)定期免疫接种。无论是国产疫苗还是进口疫苗,其免疫性效果并非能够达到100%,所以必须定期进行免疫接种。

(2)加强饲养管理。平时注重对母牛和犊牛的饲养管理,及时清扫圈舍,并定期对圈舍进行预防消毒,消除球虫卵发育和生长的环境,最终达到消灭牛球虫病的目的。

猜你喜欢
球虫病球虫虫卵
渝西地区兔球虫病流行情况调查及虫种鉴定
肉鸡球虫疾病药物防治效果的分析
鸡球虫病的特点和综合防治措施
猪球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鉴别及防治
鸡球虫病的症状与防治措施
富蕴县阿勒泰羊蠕虫虫卵检查及虫卵特性
几乎 100% 的大米中都有虫卵
在养鸡生产中如何防控鸡球虫病
毒害与巨型及毒害与柔嫩艾美耳球虫间在免疫方面的相互影响
人体大片形吸虫虫卵孵育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