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诊断

2016-03-09 22:38陈云政青海省门源县农牧和科技局810300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6年12期
关键词:肾型病料毒株

陈云政 青海省门源县农牧和科技局 810300

肉鸡感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诊断

陈云政 青海省门源县农牧和科技局 810300

2015年10月,青海省海北州某肉鸡饲养场饲养的肉仔鸡发生了以呼吸困难、食欲减退、饮欲增加、流泪、流鼻涕、咳嗽、打喷嚏、缩头闭目和虚弱嗜睡为主要特征的疫病,经临床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由感染IBV所致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肉鸡;诊断

2015年10月,青海省海北州某肉鸡饲养场饲养的肉仔鸡爆发了以呼吸困难、食欲减退、饮欲增加、流泪、流鼻涕、咳嗽、打喷嚏、缩头闭目和虚弱嗜睡为主要特征的疫病,经临床初步诊断和实验室诊断,最后确诊为由感染IBV所致,现将整个诊断过程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病毒RNA提取试剂盒购自北京百泰克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一步法RT-PCR试剂盒购自宝生物工程(大连)有限公司

(2)临床诊断。调查鸡场的发病情况,观察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3)实验室诊断。无菌采集病死鸡的气管和肾脏等组织病料,以1∶5的比例加入灭菌生理盐水后浆匀、碾磨,反复冻融3次,以10000r/分钟离心10分钟,吸取上清液,即得临床病料样品。将临床病料样品经0.45μm滤膜过滤后,以尿囊腔方式接种11日龄SPF鸡胚10枚,0.2mL/胚,同时用灭菌生理盐水接种10枚SPF鸡胚作为对照,37℃孵育120小时,弃去24小时内死亡鸡胚,24小时后死亡鸡胚随时取出,无菌收获尿囊液,观察死亡鸡胚的病变情况,传至3代。按照病毒RNA提取试剂盒说明书分别提取临床病料样品和第3代分离毒株的病毒基因组RNA。参照潘志刚等[5]的方法设计合成1对IBV特异性检测引物,以提取的临床病料样品和第3代分离毒株的基因组RNA为模板。参照潘志刚等[5]的方法分别进行临床病料样品和第3代分离毒株的RT-PCR扩增,RT-PCR扩增结束后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1)临床诊断结果。刚开始雏鸡经常拥挤在一起,随后雏鸡开始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并开始排白色稀粪,此时采用土霉素进行药物治疗,病情未见好转。随着病情逐渐加重,已呈全鸡群发病,出现流鼻涕、流泪、咳嗽、打喷嚏、伸颈张口喘气、缩头闭目、垂翅和虚弱嗜睡等症状,鸡冠呈蓝紫色,死亡率不断增加,至临诊前死亡率已达到20%。剖检病死鸡可见主要病变在呼吸道和肾脏,鼻腔、气管和支气管内充血,并伴有淡黄色黏液性渗出物,气囊浑浊,肾肿大呈花斑状,肾小管内有尿酸盐沉积。

(2)实验室诊断结果。接种病料样品的SPF,鸡胚在接种36小时后出现死亡。死亡鸡胚可见胚体矮小、卷曲呈球形,羊膜水肿增厚,即呈现典型的“侏儒胚”病变特征。部分胚体具有尿酸盐沉积,剖检鸡胚可见肾脏肿大。传至第3代,鸡胚集中死亡时间在36~48小时,死亡鸡胚的病变特征更加明显。RT-PCR扩增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显示,临床病料样品和第3代分离毒株的RT-PCR扩增产物在位于459bp左右处均具有特异性条带,其大小与潘志刚等[5]的报道一致,表明临床病料样品和分离毒株均为IBV阳性。

(3)综合诊断结果。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观察,初步诊断为肾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经病毒分离与鸡胚病变观察和RT-PCR检测等实验室诊断,确诊该鸡场此次的疫病致病原为IBV。

3 讨论

IBV高度的基因突变率造成了IBV不同毒株抗原性的差异性和复杂的血清型,各血清型之间没有或者仅有部分的交叉免疫保护作用,而目前我国IBV商品化的疫苗绝大多数均为呼吸型IBV毒株,该类疫苗对呼吸型IBV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但对肾型IBV的保护率较低,导致了近年来肾型IBV迅速成为我国的地方优势流行毒株。肾型IBV与其他型IBV的典型临床特征是排白色石灰样粪便,典型的病理变化是肾脏有大量尿酸盐沉积。此次病例的临床诊断中就是根据此典型特征初步诊断为疑似肾型IBV感染。本研究在对病死鸡病变脏器的采集与处理后,通过传代SPF鸡胚,使鸡胚产生缩小卷曲的特征完全符合IBV的生物学特性,同时进行了RT-PCR检测,RT-PCR检测结果再次证实了此次疫病为肾型IBV感染,综合多方面诊断后出具确诊结果,使本次病例诊断的准确性大大提高。

[1]贺会利,魏小兵,欧长波,等.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2014,35(7):73-77.

[2]谢洪斌,饶梅,杜丕永.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综合防控建议[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32(2):168.

[3]宋新宇,刘兆霞,窦小龙,等.2012-2014年我国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分子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动物检疫,2016,33(1):19-23.

[4]王敏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与防控措施[J].家禽科学,2015,(12):45-47.

[5]潘志刚,李军港.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一步法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湖北畜牧兽医,2014,35(3):16-17.

猜你喜欢
肾型病料毒株
法国发现新冠新变异毒株IHU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危害及防治措施
肉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与防控
商品肉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控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实验室诊断及防控措施
基层兽医猪病料常用采集操作技术
毛皮动物病料采集及送检注意事项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类NADC30毒株流行现状
基层兽医病料采集的要点分析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V/JZ06-3基础毒株毒力返强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