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宫颈癌合并出血的短期疗效观察

2016-03-09 15:21吴方明刘健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不良反应

吴方明 刘健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介入科 河南 郑州 450000)



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宫颈癌合并出血的短期疗效观察

吴方明刘健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介入科河南 郑州450000)

【摘要】目的探讨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颈癌合并出血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宫颈癌合并出血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分析栓塞前后子宫动脉造影结果,记录35例患者的止血时间、止血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栓塞前35例患者均行子宫动脉造影,可见供血动脉均明显增粗,且出现造影剂外渗;栓塞治疗后,造影结果显示,未见造影剂溢出,且碘油分布于肿瘤区域内。35例患者中34例止血成功,占97.14%;24例栓塞术后≤24 h出血停止,占68.57%;10例栓塞术后2~6 d内出血停止,占28.57%。栓塞术后20~30 d,20例行根治术,13例行放化疗治疗,2例放弃治疗。35例患者中,9例出现轻微腹痛,14例发热,6例恶心、呕吐,均为轻度不良反应,经针对性处理后症状均消失。结论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宫颈癌合并出血疗效显著。

【关键词】宫颈癌合并出血;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止血效果;不良反应

宫颈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明显上升,严重威胁着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癌性出血是宫颈癌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若治疗不当,患者会出现贫血,对机体正常代谢造成影响。随着介入治疗学的发展,血管内栓塞逐渐应用于恶性肿瘤癌性出血的治疗中,止血效果显著,且能够根治部分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得到广泛认同[1]。郑州大学人民医院采用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宫颈癌合并出血,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35例宫颈癌合并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组织病理学确诊为宫颈癌。年龄24~61岁,平均(38.99±4.27)岁;病理分类:鳞癌26例,腺癌9例,鳞腺癌2例。临床TNM分期:Ⅰ期4例,Ⅱ期23例,Ⅲ期8例。35例患者均伴随不同程度的阴道出血,其中大出血5例,失血性休克2例。均采用药止血、补液、宫颈填塞等常规治疗无效后,行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经医院伦理协会通过,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对造影剂过敏、大血管劈裂、全身或局部感染者。

1.2治疗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性股动脉穿刺,取5F导管行髂内动脉穿刺,经导管注入造影剂,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DSA)明确肿瘤供血动脉,向供血动脉内灌注化疗药物,并栓塞子宫动脉。根据患者肿瘤类型确定化疗药物灌注方案,栓塞材料明胶海绵颗粒,造影剂为优维显。透视下缓慢注入明胶颗粒至供血动脉,待肿瘤染色消失,供血动脉末梢不显影且近端动脉扩张时可停止栓塞,拔出导管,加压包扎穿刺点。术后均给予抗生素治疗,密切观察引导出血、血象等的变化情况,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对症治疗。

1.3栓塞成功标准肿瘤染色消失,栓塞动脉末梢血流缓慢,且无造影剂溢出;阴道不规则出血消失,血红蛋白出血在正常范围,生命体征恢复正常。

1.4观察指标①观察栓塞前后动脉造影结果;②分析止血效果;③记录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2结果

2.1栓塞前后供血动脉造影表现栓塞前35例患者均行子宫动脉造影,发现供血动脉均明显增粗,且出现造影剂外渗,其中5例大出血患者动脉期可见明显造影剂外渗,造影末期外渗更加明显;19例外渗较少,呈不规则状显影;11例呈“糊状”显影。行栓塞治疗后,造影结果显示,未见造影剂溢出,且碘油分布于肿瘤区域内。

2.2止血效果35例患者中34例止血成功,占97.14%;24例栓塞术后≤24 h出血停止,占68.57%;10例栓塞术后2~6 d 内出血停止,占28.57%;1例栓塞术后1周仍伴随出血提示止血失败,占2.86%。栓塞术后20 d,20例行根治术,13例行放化疗治疗,2例因经济状况放弃治疗。

2.3不良反应35例患者中,9例出现轻微腹痛,14例发热,6例恶心、呕吐,经针对性处理后症状均消失。

3讨论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受宫颈癌病灶入侵间质内血管或放疗后癌灶出血的影响,部分患者往往会伴随癌性出血,若治疗不当,可能危及患者生命[2]。以往临床常给予补液、输血、宫颈填塞止血等治疗宫颈癌合并出血,但疗效并不理想。双侧髂内动脉结扎术也是临床常用止血措施,但手术创伤大,且会增加术后大出血风险,局限了临床应用。

1976年Mkiler等学者首次报道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治疗盆腔恶性肿瘤合并出血取得成功,随着栓塞技术和栓塞材料的不断发展,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逐渐用于宫颈癌合并出血中,取得满意效果。多项研究结果显示,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的止血有效率高达75%以上[3-4]。同时,该止血方式操作简单,仅对一侧股动脉进行穿刺,能减少术中损伤;术前行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降低误栓的发生率,术后可根据造影结果了解栓塞成功情况,能提高栓塞成功率;对子宫周围的毛细血管影响较少,可维持子宫血流供应[5-6]。

栓塞前给予化疗药物局部灌注治疗,能够提高病灶组织的药物浓度,加强对肿瘤细胞的杀灭作用,还能减少用药不良反应。本研究栓塞材料为明胶海绵颗粒,该材料具有无毒、无抗原性的特点,能够栓塞1 mm以上肌性动脉,且对1 mm以下毛细血管的血流无影响;栓塞血管可在15 d后再通,不用临床化疗药物灌注治疗[7-8]。本研究中,35例患者中34例止血成功,占97.14%;其中24例栓塞术后≤24 h出血停止,占68.57%;10例栓塞术后2~6 d内出血停止,占28.57%。由结果可看出,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宫颈癌合并出血疗效显著。沈澄英[9]指出,介入治疗产科出血的有效率高达100%,与本组研究结果相符。程军林等[10]研究药物明胶海绵颗粒在中晚期宫颈癌合并出血的应用情况,发现阴道出血症状均消失,且能够阻断肿瘤血管血供,使肿瘤直径缩小,为部分患者提供二次手术机会。

超选择子宫动脉介入治疗仅能够暂时控制宫颈癌合并出血,一旦肿瘤组织新生血管形成,肿瘤会进一步生长,再次导致癌性出血[11]。因此,介入治疗后,临床应辅以化疗、手术等治疗,延长患者无癌生存时间,改善疾病预后。本研究中,20例行根治术,13例行放化疗治疗,2例因经济状况放弃治疗。但本文存在一定局限性:①纳入病例数较少,需增加样本数量进行深入研究;②未分析手术或放化疗患者的预后,需延长观察时间。

综上所述,超选择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宫颈癌合并出血效果显著,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出血症状,提高止血成功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翁侨,王志群.介入治疗在产科重度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2,25(4):368-370.

[2]焦雪娟,申庆文,张兰玲,等.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妇产科出血性疾病31例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0):1272-1274.

[3]施长杲,吕维富,鲁东,等.急诊动脉栓塞治疗妇产科出血性疾病36例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0,21(23):73-75.

[4]康国峰,尚玉敏,单丹,等.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并发失血性休克的妇产科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5):5806-5808.

[5]杨帅,孙昱,李凯,等.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妇产科出血性疾病的临床实验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1):1773-1774.

[6]陈芳荣,许艳,施蕾,等.65例产科出血性疾病的介入治疗效果分析[J].海南医学,2014,25(14):2153-2155.

[7]徐佳,黄雄,谢长青,等.子宫动脉栓塞在妇产科出血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4(5):784-787.

[8]贺斌,谭隆旺,孙寒,等.介入化疗栓塞在宫颈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2,33(3):96-99,103.

[9]沈澄英.介入治疗在产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14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5):4055.

[10]程军林,彭建国,刘凯,等.药物明胶海绵颗粒在中晚期宫颈癌合并出血中的治疗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31(7):1029-1031.

[11]景晓春,王栋,赵仰光,等.Ⅱb及Ⅲ期子宫颈癌超超选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手术切除率的研究[J].河北医药,2014,36(23):3567-3569.

【中图分类号】R 737.33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6.039

(收稿日期:2015-10-03)

猜你喜欢
不良反应
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无排卵性月经失调的对比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脏瓣膜置换患者术后抗凝药治疗的影响
32546例疏血通注射液医院集中监测研究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