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呼唤人文精神

2016-03-10 11:48田秀芹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工具性人文精神美的

田秀芹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新兴学校 吉林 白城 137200)

摘要:语文,顾名思义,包括说的语言和写的文字,或用于写人叙事,或用于抒情明理,历来具有表情达意的交际性、工具性功能,这是语文最基本最起码的效用。但认为语文教育应仅仅局限于工具性,那就远远不够了。

关键词:小学语文;人文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152-01

语文,顾名思义,包括说的语言和写的文字,或用于写人叙事,或用于抒情明理,历来具有表情达意的交际性、工具性功能,这是语文最基本最起码的效用。但认为语文教育应仅仅局限于工具性,那就远远不够了。

其实,语文教育更具根本性、目的性的功能是其人文性的方面。然而,受中国长久科举传统的影响,人们往往只满足于死记硬背传统的标准答案,满足于字、词、句的读写记和课文被肢解后的条分缕析,而真正思想智慧的启迪、美好情感的熏陶、审美的鉴赏却被大大地忽视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被搁置一旁,结果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舍本而逐末,忘记了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以至语文教材学过后,学生没有什么深刻的感受,既无思想情感的升华,也无人文品位的提升,审美情趣缺失。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语文课本学了一大摞,但教育效果较差,完全跟着教材爬,往往培养出的学生思想贫乏、麻木、情感冷漠,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灵魂,没有自己的感觉。难怪一位著名的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学十本语文教科书,不如读一本好小说。

当然,导致语文教育这种不良局面的因素并非仅仅由于历史传统的影响,跟不合理的教育体制,应试教育的现状,教材编写设计思路的陈旧、狭隘,语文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的高低等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只强调工具性、缺乏人文精神的语文教育流弊相当普遍,从青岛语文教师王泽钊的遭遇可见一斑。王泽钊看到语文教材所选文章缺乏人文精神,于是他亲自动手选编语文教材,把他认为最好的世界级文学大师的作品拿来指导学生学习、欣赏,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上课,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只用四周的时问申讲全国统编教材,效果很好,学生高考语文成绩也很高。就是这样位敢于跳出现有教材的藩篱,有见地、有头脑、有修养、有胆识的好教师,却被校方、同事、家长们视为“另类”,视为“特立独行”,因不为所容而被辞掉教职。而视教材为神圣,本来就不合理的语文教育模式倒成了“天经地义”,畅通无阻,这实在令人口深思。

要想使语文教学真正体现出人文精神,语文教师自身的素质非常关键。自己首先得喜欢读书,真正把书作为自己的精神家园。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老师自己有学问,才能去感染学生,展现教师的魅力和风采。教师光懂教材不行,必须拓展知识面,对文学必须有一个审美意识,能告诉学生什么是美的,能引导学生去鉴赏美的作品,进人美的境界。鲁迅说,中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现在语文教材中符合这“三美”的文章有,但比较少一些,设计思路陈旧,缺乏新意。合格的教师对教材应该能人能出,能超越课本而不拘泥于课本。在课堂上要把古今中外真正的美文拿来给学生鉴赏,要用美的语言把孩子引进“三美”的境界,必须有这个硬工夫、真本事才行。语文教育要有诗性的注入,个性的张扬,营造一种诗的氛围,培养一种诗的性情。应该通过思想的碰撞,心灵的震撼,让学生长出自己的脑袋,用自己的眼光辨别善恶、美丑。要让学生感到愉悦、轻松、兴趣益然,而不是呆板、枯燥乏味、味同嚼蜡。语文教学的课堂应该有泪水与笑声,应该让人文精神的光辉照亮每个学生心灵的深处,使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洗礼。

有一个例子让笔者深思,某学校讲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共用六堂课,主要讲字、词、句和肢解后的段意等,我问学生学了《背影》有什么共鸣、体会、所思吗?他说都没有,学生竟然没有欣赏出美来。这就是语文教育的最大失败,这是教师只侧重工具性教学的后果,把美文一肢解就全完了。我们的教育失去了人文精神,深里的父爱基感受不到,未能引起学生心灵的一丝震撼,记住字、词、句、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的标准化答案又有什么意义呢?美文不能肢解,诗歌更不能肢解。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一定是一名作家,当然是_名作家更好,但最起码会写些文章,要成为一名文学爱好者。要有独到的眼光,要把教材作为一种参考,不能完全顺着教材爬,或者作为教学参考书的传声简,要带学生走进更宽广的人文空问这往往是课本上没有的。要想方设法唤起他们的感觉、兴趣,器得学生爱听,引导学生多读书。不能把教材教死,重在打开学生思路,培养一种全新的恩维方式。工具性教育是一种偏废,不讲审美鉴赏,老师陷入条分楼析中不能自拔,学生淹没在无边无际的题海中。这种标准化教学,使学生无暇思考,没人点拔,没有自己的感觉,没有自己的思想,写出文章没有自己的个性。

猜你喜欢
工具性人文精神美的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好美的雾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