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右心功能不全时肝脏血管内径变化

2016-03-10 09:50上海中医大附属曙光医院超声科上海200021
关键词:横径下腔内径

刘 红(上海中医大附属曙光医院超声科,上海 200021)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右心功能不全时肝脏血管内径变化

刘 红
(上海中医大附属曙光医院超声科,上海 200021)

目的观察彩超诊断心功能不全时肝脏血管内径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来我院检查的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研究组,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者30例纳入对照组,均给予彩超检查,观察两组体检者的肝脏血管内径变化。结果研究组的下腔静脉、肝中静脉内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肝脏上下径、前后径、横径径线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诊断心功能不全时肝脏血管内径变化明显,其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

彩超;心功能不全;肝脏;血管内径

心功能不全主要是受不同疾病影响,导致心肌收缩能力降低,心脏输液输出量减少,难以满足机体的需求,随之出现了呼吸困难、咳嗽、咯血、心悸、失眠等症状。据统计,心功能不全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作为临床常见与多发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身心健康,威胁着其生命安全。肝脏受弥漫性疾病影响,肝动脉、门静脉等血管形态、血流动力学均可能出现变化,并与病情有紧密联系,因此,临床检查中掌握肝脏血管改变是必要的。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本文以我院接收的患者及健康者60例为研究对象,观测了其肝脏血管内径,为心功能不全患者诊断提供了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心功能不全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研究组,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3~73岁,平均年龄(49.5±1.4)岁;同期体检的健康者30例纳入对照组,其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50.3±2.4)岁。纳入标准:①临床资料完整;②均无精神疾病;③均无肝病史、相关家族史;④均未长期服用激素等药物。

1.2 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法,统计患者性别、年龄等,检查中使用Siemens Sequoia 512 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0~4.5 MHz,取平卧位,在剑突下行纵横切面扫描,以及右侧肋间斜切及肋缘下横切扫描,检查患者下腔静脉、肝中静脉内径,测量肝脏上下径、前后径、横径径线,由专业医师操作,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下腔静脉、肝中静脉内径,肝脏上下径、前后径、横径径线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下腔静脉、肝中静脉内径对比

研究组的下腔静脉、肝中静脉内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下腔静脉、肝中静脉内径对比(,mm)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下腔静脉、肝中静脉内径对比(,mm)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下腔静脉 肝中静脉吸气 呼气研究组 21.5±2.1* 17.8±3.5* 11.7±1.4*对照组 17.6±0.8 15.4±0.5 7.5±0.6

2.2 两组肝脏上下径、前后径、横径径线对比

研究组的肝脏上下径、前后径、横径径线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和对照组肝脏上下径、前后径、横径径线对比(,mm)

表2 研究组和对照组肝脏上下径、前后径、横径径线对比(,mm)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上下径 前后径 横径研究组 1 3 2 . 4 ± 1 6 . 5 * 1 3 6 . 5 ± 1 5 . 7 * 1 5 4 . 7 ± 1 6 . 8 *对照组 1 0 6 . 5 ± 6 . 2 9 0 . 6 ± 4 . 6 1 2 3 . 5 ± 5 . 8

3 讨 论

据统计,心功能不全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多发于中老年群体,患者因年龄偏大、合并症较多,影响了其身心健康,降低了其生活质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的保健意识不断增强,同时对临床诊治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实践中因漏诊或误诊等问题,未能满足患者需求,致使其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并加剧了医护患矛盾。因此,临床工作者积极探索适合的诊治方法,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着彩超检查,具体的有二维超声及多普勒超声检查,其可测量肝脏血管内径,掌握血流动力学等。该检查方法优势显著,如:无创、无辐射等,但目前,国内关于彩超诊断心功能不全时肝脏血管内径变化的研究报道较少。

本文以患者30例及健康体检者30例为研究对象,经回顾分析证实,研究组的下腔静脉、肝中静脉内径均高于对照组,其肝脏上下径、前后径、横径径线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表明,临床上心功能不全患者经彩超诊断时可结合肝脏血管内径变化,以此保证诊断效果。国内学者[1]以体检者89例为研究对象,经对照分析显示,心功能不全组的肝脏血管内径各指标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研究报道一致。

心功能不全发生后左室、右室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左室顺应性下降,右室扩张、容积增加等,而腔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均会导致肝脏充血、肝细胞缺氧及受损,此后则会表现肝脏肿大,肝静脉易于显示。患者经彩超检查,其超声影像将表现出以下特点:肝内回声细腻、密集,同时被膜表现为线形,并且光滑清晰。经研究证实,研究组的腔静脉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关学者[2]报道显示,心功能不全者病情进展后,门静脉基本未改变,该特征和门静脉性肝硬化区别明显,因此,临床上可以此为依据进行鉴别,从而保证确诊率。临床上利用彩超检查图像,健康者的图像表现为下腔静脉内径与呼吸运动有关,随着呼气、吸气,呈现出了周期性改变,具体为:深吸气时,变窄;而呼气时,变宽。而心功能不全者的下腔静脉内径偏宽,基本不受呼吸影响,此情况主要是心功能不全造成了肝淤血引起的。此时,患者经临床诊断,其特点为:一是下腔静脉、肝中静脉均相对较宽,二是门静脉无变化,三是腔静脉与呼吸无关。根据上述特点,可将其与肝脏肿大进行区分。

肝脏作为重要的脏器组织,其血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是由肝动脉、门静脉构成的,经国内外学者[3-5]研究指出,肝脏血流变化与诸多因素有关,如:年龄、身高、饮食等,同时也直接影响着肝脏供血血管内经变化。为了充分发挥此特点的作用,本文对比了心功能不全者与健康者的检查情况,为临床诊断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实践中临床工作者仍需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了解心功能不全、肝脏血管等有关知识,并提高操作技能、服务理念等,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充分考虑患者的实际需求,并为其提供针对性的诊疗方案。

[1] 李 春.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证候生物学基础与益心解毒方药理药效机制的实验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12-14.

[2] 张 燕,陈亚青.超声评价正常小儿肝脏血管的内径及血流动力学[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14(07):1285-1288.

[3] 张 燕,陈亚青.超声评价正常小儿肝脏血管的内径及血流动力学[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13(03):1285-1288.

[4] 宋延彬.肾功能不全小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加重及机制:心肌脂联素信号通路受损[D].长春:第四军医大学,2014:9-12.

[5] 朱浩.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在肝脏常见占位性病变扫描时间的研究及临床应用[D].兰州:兰州大学,2013:13-15.

本文编辑:鲁守琴

R445.1

B

ISSN.2095-6681.2016.25.027.02

猜你喜欢
横径下腔内径
更正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干预分析
接触式轴承内径检测机检测探头的结构设计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为什么容易再出血?
灰枣果实体积与单果质量的估算方法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富士’和‘国光’苹果果实发育过程中生理指标初步研究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