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2016-03-10 09:50方曙平上海市奉贤区奉城医院神经科上海201411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薛 钢,方曙平(上海市奉贤区奉城医院神经科,上海 201411)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分析

薛 钢,方曙平
(上海市奉贤区奉城医院神经科,上海 201411)

目的分析脑梗死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8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常规利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选择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为(10.2±2.7)分,对照组(20.8±3.0)分;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躯体活动、精力、疼痛、睡眠、社会生活以及情感反应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脑梗死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较单一用药效果更明显,值得推广。

脑梗死;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脑梗死也叫缺血性脑卒中,由于颅脑出现动脉粥样硬化使得血管变得狭窄,导致血液供应缺乏,造成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而形成的一种病症[1]。中老年人是高发人群,并且这类人群一般伴有多种基本疾病,因此治疗的难度明显加大。目前临床对于该病的治疗仍以药物为主,本研究主要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患者的疗效,现对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在下文进行详细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10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患者80例参与研究,随机按照平均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平均年龄(56.2±4.2)岁;基础疾病:糖尿病16例,高血压13例,冠心病11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6.5±4.1)岁;基础疾病:糖尿病14例,高血压14例,冠心病12例。两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先接受基础治疗给予脑保护剂、脑细胞活化剂、维生素E、钙通道阻滞剂。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之外利用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78)治疗,服用1次/d,0.1 g/次,持续治疗4个星期。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之外联合氯吡格雷(杭州赛诺菲安万特民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40006)治疗,服用1次/d,75 mg/次,持续治疗4个星期。

1.3 观察指标

利用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评价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变化情况,包括意识程度、眼球运动、视野、面部肌力、上肢运动、下肢运动等11个项目,总得分范围为0~42分,得分越高,神经功能越差。

利用诺丁汉健康量表(NHP)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包括躯体活动、精力、疼痛、睡眠、社会生活以及情感反应几个方面,每项内容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神经功能

治疗前两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分)

分组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0 28.6±10.3 10.2±2.7对照组 40 29.1±10.5 20.8±3.0

2.2 生活质量

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指标结果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比较(,分)

分组 躯体活动 精力 疼痛 睡眠 社会生活 情感反应对照组 93.11±12.30 70.91±15.86 82.20±21.30 82.68±30.28 76.56±20.02 87.22±30.52观察组 82.32±12.37 58.67±13.62 60.70±38.62 52.63±25.30 56.59±17.35 70.21±23.63

3 讨 论

脑梗死的致残率以及致死率均较高,且该病发病率与年龄存在一定相关性,年龄越大,发生可能性越大。研究发现,在脑梗死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血小板聚集产生的作用非常明显,所以临床治疗也应该为抗血小板聚集[2]。阿司匹林是临床用于治疗脑梗死的常见药物,其可以对血小板生成环氧化酶形成抑制,因此能够使TXA2的生成受阻,从而产生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同时其还能够对血管壁皮细胞上的COx2活性形成抑制,因此能够使其介导合成、分泌的前列腺素明显降低,从而发挥炎症反应抑制作用[3]。氯吡格雷是一类噻氯匹啶的乙酸衍生物,属于非竞争性腺苷二磷酸(ADP)抑制剂,能够与血小板表面的ADP受体发生不可逆结合,因此能够使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活化受到阻断,从而发挥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4]。两种药物联合使用,能够充分发挥两种药物的作用,提升治疗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采用联合用药治疗后NIHSS评分下降为(10.2±2.7)分,明显低于单一治疗的对照组(20.8±3.0)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躯体活动、精力、疼痛、睡眠、社会生活以及情感反应各项指标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用于脑梗死患者治疗中能够改善神经功能,提升生活质量,有可推广价值。

[1] 郑婵新,王大成,李雄新,等.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双负荷剂量与常用剂量治疗急性非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9):1325-1328.

[2] 杨剑文,杨期明,徐玉艳,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15(6):652-653.

[3] 易兴阳,刘 勇,林 静,等.脑梗死患者氯吡格雷抵抗及其与90天时血管事件的相关性[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 18(8):841-844.

[4] 戴 杰,周 永,李新玲,等.影响后循环脑梗死急性期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抗血小板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4,27(1):22-25.

本文编辑:吴宏艳

R743

B

ISSN.2095-6681.2016.25.044.02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在预防和治疗冠心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