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体位复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2016-03-10 01:33刘志凌陈仲彭美红曹纬
海南医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成形术体位经皮

刘志凌,陈仲,彭美红,曹纬

(1.佛山市南海区罗村医院骨科,广东 佛山 528226;2.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脊柱中心,广东 广州 521000)

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体位复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刘志凌1,陈仲2,彭美红1,曹纬2

(1.佛山市南海区罗村医院骨科,广东 佛山 528226;2.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脊柱中心,广东 广州 521000)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体位复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及协作医院骨科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住的30例OVCF患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对照组予PVP治疗,观察组在PVP术前联合体位复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1年,术后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均明显低于术前水平,而椎体前缘及中部的高度较术前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Cobb角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椎体前缘及中部的高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联合体位复位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功能障碍,并且更有利于恢复伤椎高度和矫正后凸畸形。

经皮椎体成形术;体位复位;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

近年来,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ve fractures,OVCF)成为我国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及多发病。OVCF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腰背部疼痛,身长缩短、驼背,甚至肺功能下降,严重时可使患者丧失劳动及生活自理能力,对老年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危害[1]。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是一种在影像引导下将穿刺针经皮穿刺到病变椎体并注入骨水泥的微创外科技术,可以起到快速缓解疼痛、增加椎体稳定性和强度、大部分恢复椎体高度的作用,目前已在临床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2]。笔者采用PVP联合术前体位复位治疗OVCF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及协作医院骨科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住的30例OVCF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60~81岁,平均(68.3± 6.2)岁。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确诊为OVCF,其中单、双节椎体骨折分别为21例和9例,共39个骨折椎体。诊断依据:①有间接暴力致伤的病史;②临床症状主要为受伤后出现腰背部疼痛及明细的活动受限,体格检查可见脊柱呈角状后凸畸形,病椎棘突处可出现压痛及叩击痛;④影像学检查显示椎体呈广泛性骨质疏松,病椎前缘压缩且成楔形变。排除标准:①年龄<60岁;②合并脊髓、神经根损伤;③椎体广泛破坏累及椎管或椎体严重塌陷(<原高度的1/3);③合并凝血机制障碍以及心、肝、肾、肺等脏器功能不全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伤椎数目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完成术前常规准备,在C臂机X线透视下术者将伤椎及椎弓根方向定位,将穿刺针经椎弓根入路进至椎体前中1/3处及椎体中部,将吸入骨水泥之注射器接穿刺针在全程C臂X光机监视下加压推注骨水泥,并密切关注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弥散情况,骨水泥到达椎体后壁充满椎体时停止推注,等待2~3 min在骨水泥稍固化后拔出穿刺针。观察组在PVP术前先进行体位复位,方法:俯卧位,以伤椎为中心对手术床及复位垫进行调节,以使相应脊椎处于过伸状态。并且以适当的外力用手法对复位实行进一步的协助,即麻醉后使骨骼肌处于松弛状态,对伤椎的上下椎间盘、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施加持续牵引力,以达到不同程度恢复伤椎的后凸角和椎体的前、中高度的目的。

1.3 观察指标 术后对患者进行至少6个月的随访,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术前、术后疼痛强度,即取一个10 cm的标尺,0及10 cm端分别代表无痛及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由患者根据自己的疼痛程度评分;同时采用Oswest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功能障碍进行评价[3],得分越低则表示功能障碍越轻;术后摄X线片,前后伤椎的椎体前缘及中部的高度采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并测量伤椎上一个椎体的上终板到下一个椎体的下终板的Cobb角。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时,术后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均明显低于术前水平,而椎体前缘及中部的高度均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Cobb角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椎体前缘及中部的高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s)

注:与对照组术后比较,aP<0.05。

组别 阶段ODI VAS评分Cobb角(°)椎前前缘高度(mm)椎体中部高度(mm)观察组(n=15)术前术后t值P值对照组(n=15)术前术后t值P值8.1±1.7 1.7±0.8 13.193<0.05 7.9±1.8 1.9±1.2 10.742<0.05 40.6±11.6 20.5±6.8 5.790<0.05 39.8±12.1 22.8±7.2 4.676<0.05 20.2±4.3 8.3±3.4a8.408<0.05 19.4±5.5 10.6±2.1 6.398<0.05 19.3±1.9 24.6±2.4a6.706<0.05 18.9±2.1 22.1±2.2 4.075<0.05 18.1±1.8 23.8±2.5a7.166<0.05 17.2±2.2 21.2±2.3 4.867<0.05

2.2 典型病例 患者,女,77岁,经影像学诊断为“L4椎体压缩性骨折”,予体位复位联合PVP治疗,术后1 d疼痛明显缓解,随访6个月,无明显并发症,见图1。

图1 典型病例X线图片

3 讨 论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常见的、进行性发展的一种骨骼疾病,因为本病可造成骨量不断减少、骨组织中的矿物质不断丢失,进而引起骨小梁变细、数量减少、皮质骨变薄、多孔等骨的细微结构变化,最终导致骨强度下降和脆性增加[4]。合并骨质疏松症的老年人很容易发生骨折,脊柱是最容易发生OVCF的部位。既往多采取的保守治疗难以快速缓解患者疼痛症状及恢复病变椎体高度,并且患者一般需要卧床制动,进而增加了老年患者发生肺部感染、褥疮、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5]。PVP治疗则可迅速改善疼痛症状,具有较好的近期和远期效果,因而PVP也成为治疗OVCF的首选方法。不过,PVP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不能较好的解决患者的后凸畸形,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重心前移使椎体所承受的负荷增加,容易引起邻近继生骨折[6]。虽然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可以使PVP和气囊扩张相结合,相对于PVP而言具有外泄骨水泥风险低、可较好的恢复椎体高度等优势[7-8]。但是PKP也存在操作较复杂、费用较高,部分患者不能耐受球囊扩张时疼痛而致不能充分完成扩张,尤其在基层医院推广较为困难。

体位复位因具有类似球囊扩张的作用,其在OVCF的治疗中引起了广泛重视[9]。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在PVP术前联合体位复位,与单用PVP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随访至少6个月后观察发现,术后VAS评分、ODI评分、Cobb角均明显低于术前水平,而椎体前缘及中部的高度均显著高于术前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Cobb角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椎体前缘及中部的高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PVP治疗OVCF具有确切的疗效,但是联合术前体位复位对矫正后凸畸形、恢复椎体高度更有利。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体位复位时可促使脊柱前柱牵伸,牵张前纵韧带,起到一种整复韧带的作用,进而可以使伤椎部分或大部分复位,并使后凸角度得以明显改善[10]。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与球囊扩张有类似之处,但是相对于PKP来讲其操作难度及所需费用明显降低。

综上所述,椎体成形术联合体位复位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功能障碍,且与单用PVP比较可进一步恢复伤椎高度和矫正后凸畸形,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1]武仁华,贾丹,门宇春.经皮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1,32(10):1518-1520.

[2]汪东,牛国旗.经皮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的现状及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4):625-627.

[3]Fairbank JC,Pynsent PB.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J].Spine, 2000,25(22):2940-2952.

[4]陈文远,张寿,丁晓莉.海口地区老年人骨质疏松患病率及骨折发生率的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6):824-826.

[5]李志刚.经皮椎体成形术与保守疗法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18):2794-2795.

[6]李胜华,邓英虎,袁中山,等.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骨折疗效及并发症防治[J].实用骨科杂志,2010,16(11):857-860.

[7]黄必军,顾宇彤.PVP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比较[J].海南医学,2015,26(7):1041-1043.

[8]李山珠,李国华,曾至立,等.椎体后凸成形术和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疗效的对比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29(1):24-26.

[9]胡安文,罗光平,肖业生,等.分步体位复位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J].脊柱外科杂志,2010,8(5):265-268.

[10]程黎明,章恺,王鸥,等.体位复位与球囊扩张对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复位效果[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5,17(3):209-212.

R683.2

B

1003—6350(2016)04—0629—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6.04.039

2015-07-28)

刘志凌。E-mail:zhilinl@126.com

猜你喜欢
成形术体位经皮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
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效果探讨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