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季玲教授治疗肾虚型月经过少临证经验

2016-03-10 04:56耿忠杰金季玲
光明中医 2016年7期
关键词:肾虚血瘀月经

耿忠杰 李 军 金季玲



金季玲教授治疗肾虚型月经过少临证经验

耿忠杰1李军2金季玲2

目的总结金季玲教授治疗肾虚型月经过少的临证经验。方法通过收集大量临床资料,整理分析,辨证施治,选择肾虚型月经过少病理,根据月经周期不同时期的阴阳变化,运用补肾调周法治疗。结果运用补肾调周法治疗肾虚型月经过少在临床上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在月经周期不同时期,加用顺应阴阳变化的中药补肾调周,治疗疾病效果突出。

金季玲;肾虚;补肾调周;月经过少;名医经验

金季玲教授师从夏桂成教授,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妇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40余年,在临床中善用补肾调周法[1]治疗各种因肾虚而导致的妇科疾病。现将其诊治肾虚型月经过少的经验介绍如下,希望能为临床诊治此病提供些许借鉴。

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甚至点滴即净;或经期缩短不足两天,经量亦少者,均称为“月经过少”,属月经病,亦称“经水涩少”“经量过少”“经行微少”。

1 病因病机

月经过少发病机制有虚有实,实证主要因气、火、痰、瘀阻滞胞宫,血行不畅而致月经过少;虚证主要因禀赋素虚以致精亏血少,肾气营血亏虚,冲任血海亏虚,精血化源不足以致经行量少[2]。临床上以肾虚证为多见。许多学者认为月经过少的病因大多是肾气、精血不足,冲任失调[3,4]。《傅青主女科》指出“经本于肾”“经水出诸肾”;《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现代中医多从调控肾-天癸-冲任-胞宫轴着手。现代医药研究肾虚型月经过少原因多与人流次数有关[5]。由此可见,肾精亏虚是导致许多妇科疾病的主要原因。金季玲教授认为肾虚是导致月经过少的主要原因,善用补肾滋肾法治疗月经过少。

2 辨证论治

金季玲教授认为,本病辨证当分虚实。实证主要以血瘀为主,治以活血温经,佐以行气,中病即止,不可过量使用。虚证主要包括肾虚与血虚,治以补肾滋肾,濡养经血为主,不可妄用,以防损伤精血。亦可见虚实夹杂者,治以攻补兼施。大多学者[6~8]认为肾虚血瘀为其主要病因,治以补肾活血为主,临床疗效显著。《证治准绳·女科·调经门》中指出:“经水涩少,为虚为涩,虚则补之,涩则濡之。”指出月经过少的治疗原则。金教授认为临床治疗月经过少需在辨证论治基础上按周期论治。实证者非月经期可通可攻,经期需加用调经活血药物,如当归、川芎之类;虚证者非月经期重在滋养经血,或滋肾养血调经,经期加用养血活血之品,如鸡血藤、红花之类。

2.1实证

2.1.1血瘀证症见经行涩少,色紫暗,有血块,伴小腹胀痛,血块排出后腹痛减轻;舌紫暗有瘀斑、瘀点,脉沉弦或沉涩。治法:活血化瘀调经。常用药:红花、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等。加减:腹痛严重可加鸡血藤、丹参等。

2.1.2痰湿证症见经行量少,色淡红,质黏稠如痰;形体肥胖,胸闷呕恶,或带多黏腻,舌淡,苔白腻,脉滑。治法:化痰燥湿调经。常用药:茯苓、半夏、陈皮、苍术、香附、胆南星、枳壳、生姜、神曲、川芎等。加减:肢体困重加石菖蒲、竹茹等;头晕头重加天麻、钩藤等。

2.2虚证

2.2.1肾虚证症见经量素少或渐少,色黯淡,质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足跟痛,或小腹冷,或夜尿多;舌淡,脉沉弱或沉迟。治法:补肾益精,养血调经。常用药:菟丝子、杜仲、枸杞子、山萸肉、熟地黄、山药、当归等。加减:伴腰膝酸软加狗脊、续断等;伴足跟痛可加牛膝引血下行。

2.2.2血虚证症见经来血量减少,或点滴即净,色淡,质稀;或伴小腹隐痛,头晕眼花,心悸怔忡,面色萎黄,舌淡红,脉细。治法:养血益气调经。常用药:黄芪、川芎、当归、白芍、人参等。若经血点滴即止,属精血亏少,乃闭经之兆,应加枸杞子、山萸肉、丹参、何首乌等益肾养肝,活血调经。

3 病案举例

高某,女,32岁,2014年6月28日初诊。

月经量少半年。现病史:患者平素月经规律,3/30天,量少(原来的1/3),色黑,夹少量血块,痛经(+),需口服药物止疼,伴腰膝酸软、乏力。LMP:2014年6月2日。孕3产0,共行2次人流术,末次人流术时间2009年;2011年胎停育1次。舌红,苔薄白,脉细弦。金教授认为:该证属肾虚证,治以补肾益精、养血调经。药用:当归10 g,白芍10 g,熟地黄15 g,枸杞子10 g,酒山萸肉10 g,菟丝子15 g,酒肉苁蓉15 g,制巴戟天10 g,葛根15 g,紫河车6 g,阿胶(烊化)10 g,麦冬15 g,砂仁10 g,红藤15 g,黄精10 g。6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温服。

7月4日二诊:LMP:2014年7月1日,月经量较前稍增多,色暗红,痛经(+),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弦细。月经期子宫血海由满而溢,泻而不藏,呈现重阳转阴特征,重用补阳之药,且经期伤气,加用补气药物,故上方加石斛15 g,炙黄芪15 g。嘱自测基础体温。12剂。

7月15日三诊:患者自诉基础体温有上升趋势,乳房胀痛,伴恶心、腹胀。舌红苔黄脉弦细。根据患者自测基础体温升高,该期属排卵期,该期为重阴转阳之际,需补阴与补阳并重,上方去枸杞子、山萸肉、砂仁,加淫羊藿10 g,鹿角霜10 g以补益阳气,香附15 g降逆止恶。7剂。

7月22日四诊:基础体温呈双相,乳房胀痛,腰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该期属阴盛阳生渐至重阳,此时阴阳俱盛,应补阴阳,以补阳为主,上方加续断10 g补肾强筋骨,砂仁10 g理气以消除乳胀。7剂。

7月29日五诊:LMP:2014年7月28日,月经量明显增多,色暗红,痛经、腰膝酸软较前减轻,色淡红、苔薄白、脉滑。继续予二诊时药方使用。其后按上述补肾调周法辨证治疗该病,观察月经量的变化及其他兼证。

按:在上述治疗过程中,金季玲教授运用补肾调周法治疗月经过少,补肾调周法重在依据月经不同时期的阴阳转变规律调整用药。并在治疗主症基础上加用治疗兼证的药物,标本兼治,达到治愈本病的效果。

4 结语

金季玲教授根据中医“肾-天癸-冲任-胞宫”轴机制、月经周期阴阳转变规律,尊其师夏桂成教授“补肾调周”之法治疗妇科月经病取得奇效。《女科经纶》中指出: “月水全赖肾施化,肾水既乏,则经水日以干涸。”故肾虚是月经过少的常见病因。治疗当以补肾为主。但更要注重辨证论治、整体把握,不可过分偏颇,影响疾病的治疗。《景岳全书》中亦指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故阴阳转变过程中不可单纯补阴补阳,要注意补阳同时加用滋阴药物;而在补阴的同时更应注意补阳药物的使用。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共奏治愈之效。

[1]池雷,夏桂成. 夏桂成教授调周疗法治疗月经病述要[J].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3):4914.

[2]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92-96.

[3]赵文楚,王翠霞. 王翠霞教授从肾论治月经过少经验[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4):206-207.

[4]马秀玲. 武权生教授运用周期疗法治疗月经量少经验简介[J]. 光明中医,2012,27(10):1965-1966.

[5]黄翎. 补肾调周法治疗人流术后肾虚型月经过少[J]. 辽宁中医杂志,2014,41(3):487-489.

[6]刘艳萍,黄娟,侯玉敏,等. 谢萍从肾虚肝郁血瘀论治月经过少经验[J]. 湖南中医杂志,2014,30(11):47-48.

[7]施丽洁. 王光辉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的经验[J]. 光明中医,2011,26(10):1981-1982.

[8]王琪,张燕南.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气血瘀滞型月经后期42例[J]. 光明中医,2012,27(1):64.

1.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妇科学硕士研究生2012级 (天津 300000);2.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天津 300000)

10.3969/j.issn.1003-8914.2016.07.013

1003-8914(2016)-07-0932-02

(本文校对:刘言言2015-03-23)

猜你喜欢
肾虚血瘀月经
话说血瘀证
月经越来越少,是衰老了吗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慢性前列腺炎和肾虚有什么关系?
月经量变少了,怎样可以多起来
透视“肾虚综合征”
来月经,没有痛感正常吗
血瘀体质知多少
中医特殊诊法在血瘀证辨证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