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培养中医研究生临床思维中的传统思维*

2016-03-10 04:56刁丽梅胡跃强李卫民祝美珍
光明中医 2016年7期
关键词:仁术中医学中医药大学

刁丽梅 祁 文 胡跃强 李卫民 祝美珍



重视培养中医研究生临床思维中的传统思维*

刁丽梅1祁文2胡跃强1李卫民3祝美珍4

目的了解培养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思维过程中传统思维的重要性。方法加强中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中医经典的学习,尽量多阅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书籍,并在临床诊疗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加强导师队伍的传统思维培训,努力提高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在教学中努力渗透传统思维要素;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加强研究生的人文思想教育。结果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发展的土壤和源泉,要想进一步掌握中医学的精髓,传统文化思维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结论主要论述对中医临床专业研究生在临床阶段的培养过程中,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渗透的重要性及方法。

研究生;中医;临床思维;传统思维

中医专业研究生已经具有五年本科教育的中医学基础,在临床诊病过程中,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中医思维基础,如阴阳平和、六经辨证、脏腑辨证、气血阴阳辨证等等,但经过笔者多年的临床经验发现,若缺少对中医文化渊源的了解,由此引发对一些复杂病症的病因病机的理解会比较肤浅,诊治疾病尤其是疑难杂症常常会出现病机的矛盾现象解释不清或治疗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因此在研究生的培养中,需要更进一步掌握中医文化的精髓。中医文化的精髓包括中医的整体恒动观、天人一体观、辨证观等,以及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具有知觉体悟、取象比类的思维特点等,其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传统思维[1]。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的精华,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医学产生于古代,孕育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与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息息相关,带有浓厚的思辨色彩和传统文化的烙印,具有的浓厚人文属性[2]。例如,中医传统思维中的天人合一、形神合一、阴阳对立互补、五行生克制化、意象思维、取象比类等思维模式与方法,均源于《周易》,是《周易》思维方式在中医学中的体现与应用,“医者易也”。如果能了解《周易》的相关知识,中医学的精髓就会被更好地理解、掌握。本文着重从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及中医诊病过程中,阐述如何更好地理解、运用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1 注重中医经典学习,尽量多阅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书籍

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核心之一,而中医经典是历代中医大家多年临床经验的总结,经典中的经方历经数千年来的检验,是中医学中的宝贵精华。熟谙经典才能提高自己系统的思考能力、引经能力和科研能力,才能继承中医的精髓,发挥中医的优势。《医宗金鉴》上云:“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清,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孙思邈说:“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而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在熟读经典过程中感悟中医,融会贯通中医的精髓,构架系统的中医思维体系,在得到实践的成功检验后,对中医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厚,越有信心继续研究下去。

中医专业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已经背诵了中医证型、汤头歌诀、中药的性味归经、主治病症等的中医入门书籍,也经历了《黄帝内经》《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及《温病条辨》等四大经典的学习,形成了中医学坚实的中医知识基础,如果能熟读背诵经典,在跟随导师临床过程中加以临证运用,会逐渐惊喜地发现中医诊病的奇妙。清代许宣治《怡堂散记》曰:“医者,意也,临证要会意,法从理生,意随时变,用古而不为古泥,是真能用古者。”这是对中医学术思维模式最精辟的概括。中医思维方式至关重要,只有通过中医思维的培养,具备了必要的中医思维,才能真正掌握中医学的特点和认识规律,提高中医理论的学习效率,在临证过程中,才能提高“意会”的准确性。

中国古典文献在传统上分为子、史、经、集四大部分,这些古典文献在中国文化史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例如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百科全书”,在当时具有重大意义;其他如四书五经、《老子》《庄子》《韩非子》《孙子兵法》《易经》《史记》《资治通鉴》《菜根谭》等等,从不同的文化角度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这些书籍的阅读,会对中国传统文化概貌有个大致的了解,为进一步熟悉中国传统文化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清代医家何书田云:“文是基础,医是楼,学习中医药,必须先学习文化,中医学医技水平与文化底蕴高度相关,若没有较深的文学造诣,就难以理解中医古籍经典和中医名家专著;若没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就难以总结临证经验,领悟中医理论的精髓”[3]。

2 加强导师队伍的传统思维培训,努力提高导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思维要素

临床经验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是中医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硕士学位导师绝大多数长期坚持战斗在临床第一线,临床经验丰富,在临床教学中,可以结合具体病例,渗透给学生传统思维要素,如在门诊遇到外感头痛的患者,可以结合五运六气的理论诊治,首先导师要很熟悉五运六气的传变规律,熟悉客主加临,即每年轮值的客气六卦,分别加在年年不变的主气六卦之上,也就是每年干支的不同组合,就有不同的中运与司天之气的组合。不同的气候,容易引发不同的病症,每年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春风、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若是长夏时出现头痛,应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加上些祛暑湿的药物,若冬日外感头痛,应在辨证基础上加用祛风寒之品,导师在临症时应将原理讲授给学生。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中医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导师需要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这需要不断地读书和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在临床诊疗过程中,结合各个不同的病例,实践联系理论,向学生们讲解或与学生共同探讨,提高诊病的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发展的土壤和源泉,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中医院校作为传播中医的基地,为了培养合格的中医专业学生,必须溯本求源,开展多种教育方式,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4]。

3 注重医德及人文思想教育

在中国文化思想发展史上,“医乃仁术,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等医德内容具有重要地位。《黄帝内经》中提出医学是“精光之道,非其人勿教”;东汉名医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的自序中提出了“仁爱济世,清谦正直,认真负责,刻苦钻研,破除迷信,反对巫医”的思想主张;唐代医家孙思邈提出为医者应当有“大医精诚”的医德仁心,“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并要求医者对病人应该摒弃一切杂念,不问贵贱贫富,长幼妍蚩都要一视同仁”;清代费伯雄认为:“欲救人而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由上述论述可见,历代医家对医德均非常重视。

医乃仁术“仁术”最早由孟子提出,“无伤也,是乃仁术”[5],这是中医医师临床的道德准则和基本要求,要体现在医家的临床医疗实践活动上。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序曰:“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以卫生,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医乃生死所寄,在临证中,只有以仁爱之心尊重生命、救治生命,不分贫贱与贵富,才能将医学真正变成济世救人的仁术。在临床中,在研究生跟随导师诊治患者过程中,导师首先要以身作则,起引领作用,在言传身教中将传统文化中的医德教育传授给学生,这些对学生今后的职业道德修养的建立甚至人生观的确立非常重要。

4 小结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密不可分,在临床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中,以中国传统文化思维为先驱,摸索中医独特的规律和内涵,再应用于实践,在得到实践的印证后,会更加认同中医理论,如此反复,会大大提高中医诊病的临床技能。如何在临床技能培养上注入传统思维的元素,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总之,从培养高层次中医专业人才上讲,加强传统思维的培养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1]李卫民.论《方剂学》教学的中医思维培养[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3(8):217-218.

[2]潘华峰,陈楚杰,卓著,等.从中医学的传统文化特点论中医发展[J].山西中医,2007,23(5):72-74.

[3]陈勇星,徐国良,裴超成,等.试论中医文化在当代临床教学中的战略意义[J].新中医,2014,46(10):240-242.

[4]赖谦凯.中医专业学生溯本求源的培养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9(4):174-176.

[5]战国·孟子.孟子(双色图文经典第二辑)[M].任大援,刘丰,注释.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9.

AttachingImportancetoTrainTraditionalThinkingofTCMGraduateStudentsinClinicalThinking

DIAOLimei1QIwen2HUYueqiang1LIWeimin3ZHUMeizhen4

(1.DepartmentofEncephalopathy,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Guangxi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Nanning530023,China;2.Graduateschool,Guangxi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Guangxi,Nanning530222,China; 3.TeachingandResearchSectionofofPrescription,Guangxi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Guangxi,Nanning530222,China; 4.TeachingandResearchSectionofofDiagnosis,Guangxi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Guangxi,Nanning530222,China)

ObjectiveTocomprehendtheimportanceofthetraditionalthinkingintheclinicalthinkingprocessfor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postgraduates.MethodsTostrengthenthelearninginTCMcultureandclassicsforChineseprofessionaldegreegraduate.Theyshouldreadtraditionalcultureandclassicsbooksasmuchaspossible,andtakeitsessenceintheprocessofclinicaldiagnosisandtreatment.Strengtheningthetraditionalthinkingtrainingforinstructors,weshouldstrivetoimprovetheoveralllevelofthetutorteam,andtopenetratetheelementsoftraditionalthinkingintheteachingefforts.Weshouldstrengtheninghumanismeducationofgraduatestudentsundertheinfluenceoftraditionalculture.Results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wasthesoilandsourceofthedevelopmentofTCM.Itwasveryimportanttograsptheessence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onclusionInthispaper,itwasmainlydiscussedtheimportanceandmethodsof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thinkinginthedevelopmentofclinicalstage.

Graduatestudent;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Clinicalthinking;Traditionalthinking

1.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讨论会模式在专业研究生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No.2015C371);2.广西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立项项目(No.2014D27)

1.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脑病科(南宁 530023);2.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南宁 530222);3.广西中医药大学方剂教研室(南宁 530222);4.广西中医药大学诊断教研室(南宁 530222)

10.3969/j.issn.1003-8914.2016.07.069

1003-8914(2016)-07-1042-02

(本文校对:梁妮2015-07-24)

猜你喜欢
仁术中医学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医学院校仁术文化传承发展现状摭探
德育的道德发生学基础与机制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君子之仁
全国名中医单兆伟:传承岐黄仁术 弘扬国医精髓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湖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