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与综合防治

2016-03-10 15:44吕瑞青安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安阳455000
河南畜牧兽医 2016年4期
关键词:血钙病牛母牛

吕瑞青(安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安阳 455000)



奶牛产后瘫痪的病因与综合防治

吕瑞青
(安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安阳455000)

产后瘫痪是奶牛分娩后发生的一种常见营养代谢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肌肉无力、走路不稳、常卧地不起、甚至四肢瘫痪或者昏迷等特征。一般发生在膘情好、3日6胎的高产奶牛。该病如治疗不及时则会导致局部肌肉缺血性坏死,甚至可能引起死亡,严重影响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

1 发病原因

虽然产后瘫痪的确切发生机制还没有明确阐明,但是人们认为干奶期的饲养管理不当以及分娩时和分娩后血钙的迅速降低是诱发该病的直接原因。干奶期,尤其是产前饲喂高钙日粮,使钙磷比例不当,过多的钙使甲状旁腺分泌减少,影响钙的吸收和骨钙动用能力。分娩时,大脑皮层过度兴奋,产后进入抑制状态,使钙吸收减少,血钙下降。而血钙下降又会加深神经系统的抑制程度,两者相互影响,恶性循环,使血钙急剧下降,病情迅速恶化。分娩后,母畜的能量损耗很大,食欲和消化吸收机能减弱,引起钙吸收减弱,但是由于产后泌乳,生产后第一天血钙消耗较多,大量钙进入初乳,然后随初乳排出,致使血钙含量急剧下降。血钙过低引起甲状旁腺机能紊乱,不能充分调动骨中钙进入血液,使血钙不能及时得以补充,出现低血钙、低血磷症状。

另外,奶牛在产犊过程中消毒不严格,污染严重,或者因胎位不正进行助产时,向外拖拉胎儿引起子宫内膜或阴道的损伤;有时产后胎衣不下,不能正确地人工剥离胎衣均能导致严重的细菌感染,从而引起局部炎症,最终导致全身感染诱发瘫痪。

2 临床症状

奶牛发生瘫痪时,表现的临床症状不尽相同,可将其分为典型和非典型两种。

典型性病例的临床症状:发病快,从开始发病到典型症状表现出来,整个过程一般不超过12h。病初通常是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瘤胃蠕动及排粪排尿停止。泌乳量减少;精神沉郁,表现轻度不安;不愿走动,后肢交替,踏脚,后躯摇摆,好像站立不稳;四肢(也有身体其他部位)出现肌肉震颤。有的病例与上述抑制症状恰恰相反,开始时出现短暂的不安、惊慌、哞叫、目光凝视等兴奋和敏感症状,头部及四肢肌肉痉挛,不能保持平衡。所有的病例开始时鼻镜干燥,四肢及身体末端发凉,皮温下降。但有时也可能出汗,呼吸变慢,体温正常或稍低,脉搏无明显变化。初期症状持续的时间不长,特别是表现抑制状态的母牛,不容易注意到。

初期症状发生后数小时(多为1日2h),母牛即出现瘫痪症状,后肢开始不能站立,由于挣扎站立,母牛全身出汗;颈部大多肌肉震颤。不久,出现意识抑制和知觉丧失的特征性症状。病牛昏睡,眼睑反射减弱或消失,心音减弱,心速加快,每分钟可达80日120次;脉搏微弱,呼吸深慢,听诊有罗音。此时,瞳孔散大,对光线照射无反应,皮肤对疼痛的刺激也无反应。肛门松弛,肛门反射消失。有时发生喉头及舌麻痹,舌伸出口外不能自行回缩。呼吸时出现明显的喉头呼吸音,吞咽发生障碍,因而容易发生异物性肺炎。

病牛以一种特殊的姿势卧地:即伏卧,四肢屈于躯干下,头向后弯曲到胸部一侧,用手可以将头颈拉直。但一松手,又重新弯曲到胸部,也可将病牛的头弯曲至另一侧胸部。个别母牛卧地之后出现癫痫症状,四肢伸直并抽搐,卧地时间稍长,出现瘤胃胀气。

随着病程的发展,病牛的体温逐渐降低,最低可降至35日36℃。病牛在死前处于昏迷状态,死亡之时毫无动静,有时根本注意不到死亡的时间。少数病例在死亡前有痉挛性挣扎;如果该病发生在分娩过程中,则努责和阵缩停止,胎儿不能排出。

非典型性病例的症状:此种病例在生产中比较常见,在生产后很久才发生的瘫痪也多是非典型性的。其症状除了瘫痪外,主要特征是头颈姿势不自然,由头部至髻呈一定“S”形状弯曲。病牛精神极度沉郁,但不昏睡。食欲减退或废绝,各种反射机能减弱,但不完全消失,病牛有时能勉强站立,但站立不稳,且行动困难,步态摇摆,体温一般正常或低于37℃。

3 诊断

根据临床特有的症状,对钙剂治疗反应迅速且良好,以及血清钙的测定(8mg/100ml以下)即可确诊。同时还应检查肝、肾和心肌的功能,尤其应检查运动器官的损伤程度,看是否有神经麻痹、肌肉破裂、骨节脱位、肌腱断裂、骨折等,与产后毒血症、难产性瘫痪、卧倒不起综合征、外伤性瘫痪等区别开来。

4 治疗

4.1静脉注射钙制剂

这是治疗奶牛产后瘫痪的基本方法。一般常用的是静脉注射20%日25%的葡萄糖钙溶液500ml,也可按每50 kg体质量1g纯钙的剂量进行计算。注射后6日12h如果病牛没有反应,可重复注射,但最多不能超过3次。因为如果3次不见效,证明钙疗法对此牛没有作用。而且继续注射可能发生不良后果。使用钙的剂量过大或注射的速度过快,可使心率增快和节律不齐,严重时还可能引起心传导阻滞而发生死亡。因此,注射速度必须要慢,一般以每分钟50滴左右为宜,并随时密切注意心脏情况。如果对钙疗法无反应或复发(包括反应不完全的),除了可能是由于诊断错误或其他并发症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补充的钙量不足。对反应不佳或怀疑血磷及血镁也降低的病例,在第二次治疗时,可以同时注射等量的40%葡萄糖液、15%磷酸钠注射液200ml及15%硫酸镁注射液200ml。

4.2乳房送风疗法

即向乳房内打入空气,特别适合用于对钙疗法反应不佳或复发的病例。它是治疗奶牛产后瘫痪最有效和最简单的方法。

乳房送风疗法机理:向乳房内打入空气后,乳房内的压力随即上升,乳房的血管受到压迫,因而流入乳房的血液减少,随血液流进乳房而丧失的钙也减少,血钙的水平得以提高,与此同时,全身的血压也升高,可消除脑部的缺血、缺氧状态,使其调节血钙平衡的功能得以恢复。另外,向乳房内打入空气后,乳腺的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并传至大脑,可以提高脑的兴奋性,解除其抑制状态,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乳房送风治疗的方法:将病牛用消过毒的且在尖端涂有少许润滑剂的乳房送风器或连续注射器通过插入的乳头导管注射少许抗生素(青霉素10万IU;链霉素0.25g;溶解于20日40ml的生理盐水中),然后分别向4个乳区的每个乳房打入空气,输入的量以乳房的皮肤紧张,乳房基部的边缘清楚并变厚,轻敲乳房时产生鼓音为准。输入后用手指轻轻捻转乳头肌,并用纱布条扎住乳头,防止空气逸出,经1日2h后,将纱布条解除。绝大部分在打入空气后0.5h即能立即苏醒。而且,治疗越早,打入的空气越足,效果越好。

4.3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对于用钙制剂无效或效果不明显的,也可考虑应用胰岛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同时配合应用高糖和5%的碳酸氢钠注射液,效果更好。

4.4对症治疗

如注射强心剂、穿刺瘤胃放气及其他辅助治疗,但应注意严禁口服给药,以防发生异物性肺炎。

4.5加强护理

对于病牛应加强护理,多加垫草,天冷时要注意保温,病牛侧卧的时间过长,要设法使其转为腹卧或将病牛翻转,防止发生褥疮及反刍时引起的异物性肺炎;病牛愈后初次站立时,可能仍有困难或站立不稳等,必须注意加以扶持,以防跌倒;愈后1日2d内必须尽量少挤奶,以够喂犊牛为度,以后才可逐渐将奶挤净。

5 预防

5.1采用正确的饲养标准

为有效地预防生产瘫痪,一般在干奶期(尤其是临产前3周左右)饲喂低钙高磷饲料,增加谷物精料数量,减少豆科植物和豆饼的饲喂量。使钙磷比例基本接近1∶1。分娩前的一周增加含钙饲料的供给。添加骨粉、贝粉、石灰石粉、磷酸氢钙,使钙磷比例为2.5∶1。产前1日4周,日粮中每日加30g氧化镁,干奶期补给充足的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5.2产后合理挤乳

产后一周的初乳虽然对初生犊牛意义重大,但为了减少钙质流失过多,母牛产后每次挤乳时不应挤空。挤乳量应由少到多,逐渐过渡,尤其是产后三日内,一般第一日挤1/3,次日挤1/2,第三日挤2/3,第四日开始逐渐挤完。

5.3保证干乳期

母牛经过长时间的泌乳和胎儿的生长发育,体内消耗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包括钙的流失)。为使母牛恢复体力,储备营养,以备生产后产乳,哺喂犊牛。必须在生产前两个月停止挤乳。生产实践中,个别饲养户为追求产乳效益,无限推迟干乳,使干乳期相对缩短,通过临床总结,凡干乳期缩短的母牛,生产瘫痪的发病率相应较高。因此,应绝对保证两个月干乳期。

5.4适当运动

母牛怀孕后,可在怀孕的不同时期每天保证适当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一般怀孕前期强度较大,时间较长,中后期强度逐渐减弱,时间逐渐缩短。这样不仅使母牛体格健壮,发育良好,且可促进顺利分娩,相应降低了生产瘫痪的发病率。

5.5增加光照

母牛怀孕期间,可按季节的变化规律,使母牛充分接受阳光照射。这样可以促进吸收,提高血钙、血磷水平。从而有效地预防生产瘫痪的发生,一般春秋季节9-10时光照30min,夏季8时光照30min,冬季13-15时光照30min较为适宜。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090201602-0048-02

收稿日期:(2016-01-22)

猜你喜欢
血钙病牛母牛
母牛的发情鉴定和配种
母牛发情的鉴定方法
浅析牛子宫脱出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
血钙正常 可能也需补钙
围产期奶牛血钙影响因素及其与生产性能关系分析
牛瓣胃阻塞的发病机理和治疗
秋季牛常见病的治疗方法探讨
氟斑牙患儿ERα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与血钙和尿氟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