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新思考

2016-03-10 23:40杨君英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6年2期
关键词:自主识字教学低年级

杨君英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会认、会写的字增多了。难度加大了,但并非无法克服,从以下几点入手将事半功倍:抓住特点,在汉字构字规律中识字;增加趣味,在愉悦的气氛中识字;加强阅读,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指导写话,在运用中巩固所学的字;走进生活,在开放自主的课堂中识字。

[关键词]低年级 识字教学 自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4-087

《语文课程标准》在识字上做了改动,要求一、二年级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在第一学段,课标还提出了“多认少写”的要求。“多认”,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这无论对培养阅读能力,还是对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认识这么多的生字,加上繁琐的部件分析,枯燥的反复朗读,重复机械的抄写,魔术般的卡片认读……学生是很难做到的。

近两年的识字教学实践,让我积累了不少经验,以下是我的浅见。

一、抓住特点,在汉字构字规律中识字

掌握了构字规律,课外碰到新的字,学生就有方法识字了。学生可以结合字的意义、声音来想象字形,如“精、砖、梯、极”,在动手、动脑的同时,加深对汉字的理解。这样一来,不仅能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生字,而且能达到识字的最终目的——掌握方法,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识字。

教师可以巧妙运用形声字教学。教师可从音、形、义各方面抓形声字的规律,引导学生有方向、有目的地学习,以便更好地运用。如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中“我的发现”部分,内容是“普通、曲谱,文章、波纹,如何、荷花”等9组词语。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标示出来的字读音相同,前面这组词语标示出来的字是后面这组词语标示出来的字的声旁,刚好和形声字有关。我就利用这个契机将形声字里表音的声旁部分、表意的形旁部分等知识,都梳理了一遍。学生不仅自己发现了“我的发现”里左边词语加点字是右边词语加点字的声旁,还将每组右边加点的形声字分析得头头是道。遗憾的是,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对此题进行拓展,以更好地巩固形声字的教学。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有意识地把形声字识字法应用于课堂,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引导学生发现并运用形声字的规律。

二、增加趣味,在愉悦的气氛中识字

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善于形象思维,又比较好动,如果在识字时寓学习于游戏和活动中,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教汉字时,尤其是学生易错的汉字,就以形象的语言进行教学。如“鸟”字,学生极易丢掉点,我就以小鸟的眼珠比喻,告诉学生小鸟不能没有眼珠,这样学生写到这个字时就不会再丢掉点了。

例如,一个老师在教《菜园里》时,先出示图,配上菜名,叫学生同桌之间认读。然后教师出示蔬菜名说:“找呀找呀找朋友,我的朋友在哪里?”学生把自己手里的蔬菜举起来说:“白菜,白菜,你的朋友在这里。”

在形近字中,如“饱、抱、跑、泡、炮”,如果不理解形旁所表示的意义,极容易错误运用。学生通过顺口溜掌握,如:“一吃饭就能饱,用手把东西抱,用脚快快跑,用水来吹泡泡……”教到“磨”时,学生立刻想到:“广场里有一块石头,石头上种了两棵树。”形象又简单。学生快乐地在识字中说着自己的儿歌,猜着自编的谜语,玩着轻松的游戏,分享别人的快乐,享受着成功的喜悦。

三、加强阅读,在语言环境中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一、二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这并不意味着阅读要取代识字,而是以阅读来促进识字,以提高学生的识字率,增加词汇的积累。我们都知道,汉字是一种符号,大脑对符号的输入是因人而异的,没有固定的模式。不少三四岁的小孩会认字,但他们并不是按照老师教的结构法、偏旁部件替换法去记忆,而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反复记忆获得的。任何一个汉字,只要进入一定的语言环境,都要受制于这个环境,它的音、形、义诸要素会由此具体化、个性化。从追求深度、拓宽领域的要求来说,仅凭一个学期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与教材同时发行的《选学读物》和《拼拼读读》,则为学生识字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

比如在学《要下雨了》一课,“水里闷得很,出来透透气”中的“闷”时,学生借助语言环境,理解是因为水里氧气少才觉得闷,是闷热。而《选学读物》里的《达达的心事》中,“达达觉得很闷”的“闷”,学生联系上下文,知道这是因为别人不懂达达,达达心里觉得难受。除了上面两种意思之外,“一个人在家里,闷死了”中,“闷”的意思是没有事做,无聊。

教师可在班级建立一个“图书馆”,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书的世界里享受知识带来的充实感,多读课外读物。阅读带给学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学生进入书本,进入阅读,进入了一扇扇文学的窗口。学生也许不是每一篇都能读懂,但可以在接触每一个字时,学会课本上没学过的生字。

经过大量的阅读,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了,还掌握了更多的词汇。阅读和识字是一对双胞胎,加强阅读,创设语言环境,识字就能在高起点中提高效率。

四、指导写话,在运用中巩固所学的字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如果只学不用,学习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识字也一样,如果一味地要求学生机械地、孤立地抄生字,学生抄得两手发麻,不仅没有巩固效果,而且不利于体会字词的意思。因此,识字教学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将学与用紧密结合起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过写话实践增加学生接触生字新词的机会。写话的数量大,题材的范围广,用汉字的机会就多,频率就高,也便于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巩固已识的字。

写话,可以是对课文的模仿。如学习《勇敢的孩子》后,让学生模仿课文前两节的写法写一段话;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看图写话,让学生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话写下来。大量的阅读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词汇,从学生的写话内容来看,写的较为生动,描述的较为形象,用词也较为准确。能力较弱的写一两句,能力好的进行短篇幅的写话训练,或者安排一篇日记。

五、走进生活,在开放自主的课堂中识字

陶行知曾经说:“不要因为学校的一扇小小的门,就把学生与社会隔离开。”美国教育家华特也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不无道理。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语文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无时无刻不存在于语文教学。任何知识的教学都是这样,识字教学也应该这样。在一个课时之内,要学生会读十几个生字,会写七八个生字,甚至更多,识字量大,识字速度要求快,给识字教学带来了困难。教师要坚持课堂向生活开放,鼓励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自主识字,主动识字,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种开放可以体现在开放识字教学目标、开放识字教学过程、开放识字教学评价等方面。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换个角度学习,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语文,感受语文,运用语文;鼓励、引导学生随时随地自主识字。看电视,可认识广告、电视剧中的字,知道“哪吒”“淘气蓝猫”等字词;观察广告牌、店名,可认识“药店”“超市”;从零食的包装袋上,可知道“旺仔牛奶”“康师傅方便面”“蜡笔小新果冻条”怎么写……只要学生接触得到,感受得到,体验得到,都可以开辟成识字的途径。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将认识了的字制作成“生活识字本”,随时将课外认识的字剪贴成册;也可以在墙报上开辟“识字园地”,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不断展示自主识字的成果;每周设立识字交流时间交流识字成果,评出班级“识字大王”。

总之,在低年级进行识字教育,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和自己的创造所带来的快乐,将“苦学”变成“乐学”。教师不但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他们的成就感,还要不断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

(责编 莫彩凤)

猜你喜欢
自主识字教学低年级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试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谈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