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附子饼灸临床研究进展

2016-03-11 01:23杨玉佩何诗雯陈偶英
护理研究 2016年17期
关键词:附子疗程穴位

杨玉佩,何诗雯,陈偶英

·科研综述·

隔附子饼灸临床研究进展

杨玉佩,何诗雯,陈偶英

摘要:介绍了近10年隔附子饼灸及衍生隔附子饼灸的研究报道,临床主要用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等疾病的治疗,梳理隔附子饼灸的临床应用方向及其实验研究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指导。

关键词:附子饼;艾灸;临床研究;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

隔附子饼灸是利用艾绒易于燃烧及火力温和的特点,使其热穿透皮肤,直接渗透到组织深部,是隔物灸法之一。隔附子饼灸综合中药、经络、腧穴的疗效,在一定的穴位上贴敷附子饼,通过附子、艾灸和穴位的共同作用治疗疾病。隔附子饼灸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有施灸局部附子有效成分透皮吸收产生的治疗效应,此外还有燃艾灸时所产生的物理因子和化学因子,通过作用于腧穴感受装置与外周神经传入途径,刺激信号传入中枢,经过整合作用传出信号,调控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循环系统等,从而调整机体的内环境,达到防病治病的功效。

1隔附子饼灸临床研究进展

1.1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隔附子饼灸主要用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且疗效肯定。胡志平等[1]对82例过敏性鼻炎病人采用隔附子饼灸治疗,取穴大椎、肺俞(双)、膏盲俞(双);发作时加针刺印堂、迎香、鼻通等穴。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显示:痊愈46例,好转2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9%。蔡涛等[2]予治疗组大椎、肺俞(双)、脾俞(双)、肾俞(双)隔附子饼灸配合拔罐治疗,对照组口服阿司咪唑(息斯敏)、麻黄滴鼻液滴鼻。结果治疗组治愈18例,好转9例,无效4例;对照组痊愈5例,好转17例,无效3例: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

1.2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

1.2.1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沈群等[3]观察了隔附子饼灸配合针灸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治疗组隔附子饼灸主要药物为丹参、红花、当归、木香、黄连、檀香、冰片等,穴位选取中脘、梁门(双)、足三里(双),并根据病人症状针刺上脘、下脘、上巨虚、曲池、合谷等穴;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治疗1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胃镜检查溃疡总有效率为85.3%,均优于对照组;12个月后对照组复发率高于治疗组。

1.2.2脾胃虚寒型腹泻的治疗叶丹等[4]使用隔附子饼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腹泻也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治疗组选取神阙穴进行隔附子饼灸治疗,1次灸3柱,每天灸1次,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口服整肠生胶囊,每次2片,每日3次,连续服用20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70%)。表明隔附子饼灸对脾胃虚寒型腹泻作用显著。

1.2.3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邓聪等[5]采用温针配合隔附子饼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病人,针刺主要选取单侧脾俞、胃俞、三焦俞等穴,并随症加不同穴位,如肝胃不和加肝俞,脾胃虚寒加肾俞,痰浊中阻加丰隆,脾胃气虚者加足三里,胃中积热加巨虚,胃阴不和加太溪;隔附子饼灸选取神阙穴。对照组给予莫沙比利口服。两组均治疗1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为72.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3运动系统疾病的治疗临床上以膝骨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多见,隔附子饼灸疗效肯定,副反应小,安全经济、操作简单,易为病人接受。

1.3.1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赵荣[6]按照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将117例膝骨性关节炎病人分为治疗组59例及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仙灵骨葆胶囊口服(每次3粒,每天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取双侧足三里穴、关元穴进行隔附子饼灸治疗(每天1次,每周6次)。1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5%,对照组为8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关节疼痛评分均显著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杜磊[7]采用隔附子饼灸配合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45例。隔附子饼灸选取肝俞、肾俞,每穴灸10壮,以皮肤红润而不灼伤为宜。电针选取阴陵泉、阳陵泉、梁丘、血海、犊鼻及内膝眼,频率为4 Hz,留针30 min。隔附子饼灸及电针治疗每天1次,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2个疗程。结果显示:治愈32例(71.11%),好转11例(24.44%),无效2例(6.25%),总有效率为95.56%。宋阳春等[8]予治疗组35例(51膝)内膝眼、外膝眼、鹤顶、血海、梁丘、阴陵泉、阳陵泉、太溪行隔附子饼灸,配合推拿;对照组30例(41膝)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内服。两组均治疗20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8%)优于对照组(60.0%)。孙奎等[9]予对照组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治疗组在内膝眼、外膝眼、阴陵泉、阳陵泉、血海、梁丘、鹤顶、肝俞、肾俞进行隔附子饼灸治疗。所选穴位阴阳相配、刚柔相济、内外相通,施以隔附子饼灸,两者共奏补肝益肾、破筋通络、活血止痛之效,减少疾病复发。李辉莲[10]观察了隔附子饼灸治疗膝关节炎的疗效。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包括入院宣教、膝部及心理护理、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隔附子饼灸联合推拿治疗。隔附子饼灸选取内膝眼、外膝眼、阴陵泉、阳陵泉、太溪,每穴灸5壮,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宜;按摩选取内外膝眼、血海、阴陵泉、阳陵泉、委中、承山等穴,每天1次,每次30 min。两组均治疗20 d。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优于对照组。

1.3.2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李建武等[11]予对照组甲氨蝶呤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隔附子饼温和灸关元、足三里。治疗3个月后,两组在总有效率、完全停用非甾体抗炎药病人的比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马志毅等[12]予治疗组关元、双侧足三里隔附子饼温和灸,每穴艾灸时间约30 min,以穴部皮肤泛红而不灼伤为度。两组均给予来氟米特口服,每次20 mg,每天1次。每周连续治疗5 d,共治疗3个月。治疗组的愈显率(91.2%)、自体细胞再生(ACR)70缓解率(23.5%)均高于药物组(73.5%,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达ACR20、ACR50缓解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梁颖芯[13]根据肝肾亏虚为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之本,而气滞血瘀是其发病之标,通过选取大椎、膈俞、足三里、脾俞、肾俞、关元、三阴交、合谷等穴进行隔附子饼灸,以达到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强壮筋骨及扶正祛邪的作用,从而减少本病的复发。

1.3.3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张保球等[14]将6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予以鲑鱼降钙素结合维D钙咀嚼片,治疗组采用隔附子饼灸配合鲑鱼降钙素结合维D钙咀嚼片,穴位选取绝骨穴、肝俞、肾俞、百会、长强。治疗14 d后,两组病人的中医症状积分、骨矿含量(BMC)及骨密度(BMD)均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表明鲑鱼降钙素结合维D钙咀嚼片与隔附子饼灸均能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且两者联合效果更好。喻昭[15]观察了隔附子饼灸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病人骨密度、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及临床症状的影响。对照组予以阿仑膦酸钠片口服,每周70 mg;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隔附子饼灸命门及双侧肾俞,每天1次,连续治疗12个月。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控制率为40%,高于对照组的15%;治疗后治疗组骨密度、血钙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血磷、碱性磷酸酶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隔附子饼灸能够促进钙吸收,提高骨密度,缓解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特色疗法。

1.3.4致密性骨炎的治疗邓聪等[16]予治疗组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膀胱俞火针结合隔附子饼灸;对照组在肾俞(双)、大肠俞(双)、秩边、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进行电针脉冲治疗仪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结果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5例,好转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5例,好转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1.3.5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蔡敬宙等[17]予治疗组病人健侧肩痛穴行隔附子饼灸,连续灸2壮,每日1次,6 d为1个疗程,两疗程之间休息1 d。对照组以患侧肩髃、极泉、手五里、手三里、阿是穴为主穴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肘部挛急加曲池;腕关节活动不利加腕骨;手指拘急加后溪、合谷。两组均治疗3个月。结果隔附子饼灸组上肢Fu-Meyer运动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定及临床疗效评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杜何欣等[18]将76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在发病早期给予对症支持及改善循环治疗,指导病人早期主动运动瘫痪肢体,肌力低于3级病人同时指导被动运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隔附子饼灸治疗。穴位选取肩贞、劈臑、阳溪、中渚、合谷、阿是穴,每穴灸20 min左右,每日1次,以皮肤潮红为度。治疗20 d后,治疗组运动功能(FMA)评分、疼痛评分与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肿胀减少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隔附子饼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肯定。

1.4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治疗

1.4.1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于波等[19]将附子研末后与小麦粉以1∶1.5的比例调合成直径3.0 cm,厚约0.8 cm的附子饼。穴位选取肾俞、腰阳关、上缪、次缪、中缪、下缪等穴,每次选用3个穴位交替使用,每穴治疗3壮,配合八缪穴、中极、归来、太冲、三阴交快针刺法。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3个月。结果66例病人中显效34例,有效2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6.4%。严伟等[20]将203例肾阳虚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101例)。治疗组采用隔发酵附子饼灸关元穴,对照组在关元穴行隔附子饼灸,两组均每次灸3壮,约45 min,每周5次,连续治疗30次。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好转71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84.3%;对照组显效11例,好转60例,无效30例,总有效率为70.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亚峰等[21]探讨不同频灸的隔发酵附子饼灸对肾阳虚型前列腺增生症病人前列腺症状积分(I-PSS)、中医症状积分、最大尿流率(Qmax)及膀胱残余尿量(PVR)的影响。将8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1组(每日1次)、治疗2组(每日2次)、治疗3组(隔日1次)。结果显示,4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0.0%、85.0%、80.0%及65.0%,且各治疗组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病人的I-PSS、中医症状积分、Qmax、PVR,其中治疗1组总有效率及疗效明显优于其余3组,表明每日1次效果最佳。

1.4.2原发性痛经的治疗朱现民等[22]将寒湿凝滞型痛经76例分为两组,每组38例。治疗组进行隔附子饼灸治疗,穴位为神阙、关元、气海、地机(双)、次缪、十七椎,每次选用3个或4个穴位交替使用,轻度痛经灸4壮,中度痛经灸6壮,重度痛经灸8壮。共治疗3个疗程,第1个疗程于月经来潮疼痛时,每天1次,连续治疗3 d;第2个、第3个疗程均于月经3 d开始治疗,每天1次,治疗6 d。对照组进行针刺治疗,穴位选取同治疗组,每穴温灸10 min左右,每天1次,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月经期间停止治疗),共治疗3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为8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赖莹雪[23]予治疗组十七椎穴、子宫穴隔附子饼灸,对照组予以《金匮要略》的温经汤口服。两组病人均在月经来潮前5 d开始治疗,每天1次,共治疗7 d。3个月经周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6.67%。两组病人的痛经持续时间、痛经疼痛程度、中医症状积分均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取附子、艾叶辛温之性,温阳散寒,配以十七椎穴和子宫穴,达到阴病治阳、暖胞散寒的功效。

1.4.3慢性肾衰竭的治疗王健[24]观察隔附子饼灸对早中期慢性肾衰竭脾肾阳虚证病人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及临床症状的影响。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隔附子饼灸法治疗。穴位选取:①大椎、命门、肾俞、脾俞;②中脘、足三里、关元、水分,每日1次,每次使用一组穴位,两组交替使用,每周5次。连续治疗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病人的BUN、Scr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病人的Ccr较治疗前均有升高,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4.4中风后尿潴留的治疗徐飞等[25]予对照组关元、中极、气海穴针刺,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神阙穴隔附子饼灸。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1例;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5例,有效6例,无效4例。

1.4.5中风后神经源性膀胱许新霞等[26]对30例中风后神经源性膀胱病人进行隔附子饼灸治疗。治疗组选取肾俞、膀胱俞、关元俞、中极、气海、水道行隔附子饼灸,配合金匮肾气丸为基础处方加减的中药汤剂口服,对照组仅给予金匮肾气丸为基础处方加减的中药汤剂口服。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治疗后两组的排尿次数、膀胱残余尿量均较治疗前有下降,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4.6排尿困难的治疗岳艳[27]将60例拟接受下肢骨折内固定术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0例。治疗组于术前72 h在关元、中极行隔附子饼灸,每次20 min,每天2次,连续3 d;对照组给予相应预防性措施。治疗后治疗组病人术后首次排尿症状评分、术后首次排尿等待时间、术后24 h残余尿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排尿困难控制率为83.34%,对照组为30.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严伟等[28]将隔发酵附子饼灸(观察组)与传统隔附子饼灸(对照组)对前列腺增生性排尿困难的疗效进行比较,两组均选取关元穴,每次均治疗45 min,每周5次。治疗6周后,两组均能不同程度改善病人的I-PSS和中医症状积分,提高Qmax及减少PVR,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83.0%)与对照组(63.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5内分泌系统疾病的治疗隔附子饼灸治疗桥本甲状腺炎疗效确切。张育瑛等[29]探讨隔附子饼灸对桥本甲状腺炎病人的血清特异性抗体[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与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对照组仅予左甲状腺素钠片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隔附子饼灸。穴位:①膻中、中脘、关元;②大椎、肾俞、命门。两组穴位交替使用,每次每穴3壮,隔日治疗1次。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TPOAb、TGAb有效率分别为74.0%、90.0%,对照组分别为12.0%、2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的甲状腺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表明隔附子饼灸配合药物治疗较单纯药物治疗疗效更显著。夏勇等[30]将85例桥本甲状腺炎病人随机分为灸药组(42例)和西药组(43例)。灸药组予以隔附子饼灸,穴位:①膻中、中脘、关元;②大椎、肾俞、命门。两组穴位交替使用,配合优甲乐口服,每天1次。西药组仅予优甲乐,两组均治疗1个月。结果显示,灸药组临床疗效和甲状腺功能改变总有效率分别为25.0%和87.5%,高于西药组的7.5%和57.5%(均P<0.05)。治疗后两组均能改善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超敏促甲状腺激素(S-TSH)、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且灸药组优于西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6其他疾病的治疗

1.6.1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周敏亚[31]使用穴位埋线配合隔附子饼灸治疗慢性盆腔炎收到了良好的疗效。穴位埋线选取关元、次缪、三阴交、肾俞为第1组穴位,中极、归来、脾俞、足三里为第2组穴位,两组穴位交替使用。前3次每隔15 d治疗1次,后3次每隔1个月治疗1次,6次为1个疗程;隔附子饼灸选取双侧子宫穴进行操作,每天1次,5次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休息2 d,共治疗4个疗程。结果50例病人中痊愈40例(80%),显效5例(10%),有效4例(8%),无效1例(2%),总有效率为98%。

1.6.2寒湿腰痛的治疗李国学[32]对58例寒湿腰痛病人运用肾着汤合隔附子饼灸治疗,结果显示疗效确切,总有效率达98.3%。肾着汤出自《金匮要略》,是治疗腰痛的经典方,药方主要由干姜、甘草、茯苓、白术、独活、桑寄生、牛膝、防风、秦艽、苍术组成。隔附子饼灸具有补火助阳、温经散寒的作用,配合所选治疗腰痛要穴的命门、肾俞、大肠俞、关元等穴,共奏温脾燥湿、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之效。

1.6.3四肢逆冷症的治疗郑元春[33]将54例四肢逆冷症病人随机分为三伏组和三九组,两组均采用隔附子饼灸治疗1个月。穴位一伏选取神阙穴,二伏选取命门穴,三伏选取关元穴,每次每穴灸30 min,连续3次为1个疗程。三伏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9.3%和92.6%;三九组分别为29.6%和85.2%。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隔附子饼灸实验研究进展

赵利等[34]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隔附子饼灸组3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隔附子饼灸组SD大鼠喂养7 d后,在大鼠右足垫部皮内注入弗氏完全佐剂0.1 mL,形成佐剂性关节炎。造模后第7天,隔附子饼灸组灸足三里,共5壮;空白组与模型组给予相同时间、相同方法的抓取与固定。灸后2 h,立即取足三里穴位局部组织(0.5 cm×0.5 cm),并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网织红细胞相关因子(Eraf)或a-血红蛋白稳定蛋白(AHSP)。结果表明隔附子饼灸能显著上调局部Eraf的表达。魏建子等[35]对传统隔附子饼灸艾柱点燃后3 min、6 min、9 min、12 min、15 min、18 min、21 min、24 min、27 min、30 min等不同时间红外辐射光谱进行归一化数学分析。结果发现,隔附子饼灸艾柱燃烧6 min~21 min各红外辐射光谱十分相似,且在12 min达到最大值。

3小结

大量研究报道表明,隔附子饼灸对临床多个系统疾病有确切疗效,尤以运动系统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较多应用。隔附子饼灸的应用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孙思邈的《千金翼方》就有记载“削附子令如棋子厚、正着肿上,以少唾湿附子,艾灸附子,令热彻以诸痈肿牢坚。”隔附子饼灸疗法是一种简单、操作方便的治疗方法,容易被病人接受,长期使用无毒性和不良反应,还能克服西药的副反应、病人拒绝口服中药、对针刺有恐惧等缺点,在临床上日益得到重视和普及,适宜慢性疾病的治疗,且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胡志平,李小军,黄克伟.隔附子饼灸治疗过敏性鼻炎82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9):39.

[2]蔡涛,肖东玲,易宣超.隔附子饼灸配合拔罐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07(19):24.

[3]沈群,陆菁.隔附子饼灸为主配合针刺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2):120-122.

[4]叶丹,董晓琤,诸晓丹.隔附子饼灸治疗脾胃虚寒型腹泻20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2,47(10):759.

[5]邓聪,老棉雄.温针配合隔附子饼灸对糖尿病胃轻瘫血浆胃肠激素的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1):818-819.

[6]赵荣.附子饼隔灸法对缓解膝骨性关节炎关节疼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6):14-15.

[7]杜磊.隔附子饼灸配合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45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0):1804.

[8]宋阳春,孙奎,朱俊琛,等.隔附子饼灸配合推拿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8,20(4):403-404.

[9]孙奎,杨永晖,周忠良,等.隔附子饼灸治疗肝肾不足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4):9-10.

[10]李辉莲.隔附子饼灸治疗膝关节炎的临床护理[J].现代医院,2013,13(11):82-84.

[11]李建武,刘建民,马志毅,等.隔物温和灸配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6,25(3):192-194.

[12]马志毅,阮崇洁.隔物温和灸联合来氟米特治疗肾虚证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5):96-98.

[13]梁颖芯.隔附子饼灸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1):80.

[14]张保球,杨洁仪,陈小舒.隔附子饼灸配合鲑鱼降钙素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3(12):1-2.

[15]喻昭.隔附子饼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J].中西医结合研究,2015,7(2):72-75.

[16]邓聪,老锦雄.火针结合隔附子饼灸治疗致密性骨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21(9):91.

[17]蔡敬宙,李湘力,江海玲.隔附子饼灸肩痛穴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J].湖北中医杂志,2013,35(7):5-6.

[18]杜何欣,杜雪峰,杨路庭,等.隔附子饼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2012,19(1):71-72.

[19]于波,张吉玲,曲斌.隔附子饼灸配合快针治疗前列腺增生66例[J].中国针灸,2008,28(8):600.

[20]严伟,殷建权,徐福,等.隔发酵附子饼灸治疗肾阳虚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疗效观察[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8(2):133-135.

[21]周亚峰,严伟,殷建权.不同频灸隔附子饼灸治疗肾阳虚型前列腺增生症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2014,33(12):1105-1107.

[22]朱现民,陈煦,胡兴旺.隔附子饼灸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76例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1,33(1):63-64.

[23]赖莹雪.隔附子饼灸治疗寒湿凝滞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24-28.

[24]王健.隔附子饼灸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D].昆明:云南中医学院,2013:12-16.

[25]徐飞,李虹霖,王玉珏.隔附子饼灸神阙穴对中风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05,12(4):104-105.

[26]许新霞,焦伟.隔附子饼灸治疗中风后神经源性膀胱30例[J].江苏中医药,2012,44(9):56-57.

[27]岳艳.隔附子饼灸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排尿困难的临床疗效观察[D].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2013:10-14.

[28]严伟,殷建权,李桂敏,等.隔发酵附子饼灸治疗肾阳虚型前列腺增生性排尿困难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2):2187-2189.

[29]张育瑛,夏鸣喆,李艺,等.隔附子饼灸对桥本甲状腺炎血清特异性抗体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J].上海针灸,2013,32(1):25-27.

[30]夏勇,夏鸣喆,李艺,等.隔附子饼灸关元、命门为主对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2,32(2):123-126.

[31]周敏亚.穴位埋线配合隔附子饼灸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0,45(9):673.

[32]李国学.肾着汤合附子饼灸治疗寒湿腰痛58例[J].湖北中医杂志,2010,32(12):33.

[33]郑元春.三伏天和三九天采用隔附子饼灸治疗四肢逆冷症的临床疗效[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95-96.

[34]赵利,范亚明,尹海燕,等.隔附子饼灸对大鼠“足三里”穴位局部Eraf基因表达的影响[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1):15-18.

[35]魏建子,沈雪勇,丁光宏,等.隔附子饼灸红外辐射光谱及时间曲线[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8,27(4):247-251.

(本文编辑张建华)

Clinical research progress on aconite cake separated moxibustion

Yang Yupei,He Shiwen,Chen Ouying

(Nursing College of 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unan 410208 China)

AbstractIt introduced the research reports on aconite cake separated moxibustion and derivative of aconite cake separated moxibustion in recent 10 years,mainly used in the diseases in respiratory system,digestive system,exercise system,urinary and reproductive system and endocrine system.It sorted out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direc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methods of aconite cake separated moxibustion,so as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further research.

Key wordsaconite cake;moxibustion;clinical research;respiratory diseases;digestive diseases; movement disorders;genito-urinary system diseases;endocrine system diseases

基金项目2015年湖南省研究生创新培养专项课题,编号:CX2015B337。

作者简介杨玉佩,护士,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何诗雯、陈偶英(通讯作者)单位: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6.17.001

文章编号:1009-6493(2016)06B-2049-05

(收稿日期:2015-08-13;修回日期:2016-05-11)

猜你喜欢
附子疗程穴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中药外敷治疗乳腺炎验方
附子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不同姜制附子中6种生物碱含量的比较
附子化学成分的研究现状
穴位埋药线治疗心悸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