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左心衰可行性及应用价值评述

2016-03-11 16:43孙中学
当代医学 2016年31期
关键词:利钠左心人脑

孙中学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左心衰可行性及应用价值评述

孙中学

目的 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治疗急性左心衰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84例确诊为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心率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左心衰时治疗效果良好,为发生明显不良反应,适宜在临床中使用。

急性左心衰竭;重组人脑利钠肽;效果

急性左心衰竭是由于各种病因导致的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较高,病程迅速,病情严重,一旦发病极有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通常在急性左心衰发病时,患者的血浆中BNP水平将出现代偿性增高,其对于心脏的代偿状态具有维持作用[1],使得利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改善急性心衰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良好的临床效果。本次研究通过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研究,临床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辽宁省北票市中医院内二科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4例急性左心衰竭,其中男58例,女26例,年龄42~79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左心衰诊断标准[2],心功能均为NYHA III~IV级。采用随机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2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对比性。

1.2 排除标准 本次研究排除低钠血症患者;存在心源性休克的患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需要进行器械通气的患者;伴有严重心律失常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以及收缩压≤90 mmHg的患者[3]。

1.3 方法 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抗心衰治疗,包括吸氧、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重组人脑利钠肽进行心衰的治疗,其用法为,首次给药量为

1.5~2 g/kg的符合剂量,然后进行24 h持续静脉滴注,维持剂量为0.01 g/(kg·min),连续治疗5 d。

1.4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用药前后的心率、心功能改善情况、药物不良反应、血浆NT-proBNP水平以及利用动态心电图对患者用药前、用药24 h和用药5 d后心律失常情况进行监测。

1.5 疗效评价标准 根据心衰临床治疗的有效标准将其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个标准[4],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死亡即无效。

1.6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 对照组42例患者中,显效12例,有效

14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61.9%,观察组42例患者19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71%,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584,P<0.05)。

治疗前,观察组心率(100.00±16.57)次/min,治疗后(73.65±11.59)次/min(t=8.4450,P<0.05);治疗前,对照组心率(99.67±12.00)次/min,治疗后(87.59±10.58)次/min(t=4.8936,P<0.05),且观察组下降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t= -5.7569,P<0.05)。

2.2 2组患者NT-proBNP对比 疗前,观察组NT-proBNP(5600.57±2800.00)ng/L,治疗后(2959.52±600.24)ng/L(t=5.9770,P<0.05);治疗前,对照组NT-proBNP(5576.68±2769.58)ng/L,治疗后(4200.00±427.62)ng/L(t=3.1837,P<0.05)。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9083,P<0.05)。

3 讨论

急性左心衰竭是由于心脏瓣膜疾病、心肌受损、心律失常、左心室负荷过重导致急性心肌收缩能力下降等引起的以肺循环淤血为主的缺血缺氧、呼吸困难等临床症候群[5]。其如处理不及时,可引起患者低血压休克,猝死等,其病程快,病情重,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近年来在对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治疗上,通常采用强心、利尿和扩张血管等常规方法,但通过研究证明其通常无法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脑钠肽(BNP)是由32个氨基酸所组成的多肽,由心脏分泌的利尿钠肽中的一类,具有调节血压和血容量自稳平衡的作用,同时还具有促进排钠、利尿舒张血管的作用[6]。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是利用DNA技术合成所获得,其作用机制与BNP相同,rhBNP通过静脉滴注用药,其半衰期约为18 min,通过增加环磷酸腺苷来发挥作用。在临床治疗时rhBNP通过使细胞内的

cGMP增多,扩张了微循环的动脉和静脉,同时抑制了RAAS系统,而不增加心脏的负担,因此在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时,临床效果明显。

NT-proBNP由BNP激素源分裂而成,其相对于BNP更加稳定,并且无活性,半衰期更长,其浓度可反映出新合成的BNP释放水平,同时也可以反映出BNP通络的激活情况[7],因此NT-proBNP指标可准确用于急性做心衰的诊断和治疗[8]。

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时,其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其在症状缓解时间上具有一定优势,为患者的救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同时未发生不良反应,适宜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1] 夏松磊.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左心衰患者血浆NT-proBNP的变换趋势研究[J].中国医院科学,2014,4(11):47-49.

[2] 王聪敏,周新平.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价值评价[J].当代医学,2012,18(9):18-19.

[3] 金莉子,董杰,马英东.新活素治疗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及CRP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1,9(28):18-19.

[4] 刘建宏,周振.关于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急性心肌梗死后急性左心衰竭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2):211.

[5] 胡碧江,王薇,何平,等.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3,24(10):1416-1418.

[6] 杨桂棠,李亚萍,关岳,等.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疗效观察[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14,2(4):197-200.

[7] 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规范化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2.

[8] 何勇,谢喜仁,陈卿.早期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外医疗研究,2013,11(24):161-162.

10.3969/j.issn.1009-4393.2016.31.085

辽宁 122100 辽宁省北票市中医院内二科 (孙中学)

猜你喜欢
利钠左心人脑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诊抢救的护理干预措施
人脑拥有独特的纹路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让人脑洞大开的绘画方式
血浆B型利钠肽在慢性心衰诊断中的应用
基于BiSeNet的小儿超声心动图左心分割方法
让人脑洞大开的建筑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于AMI心力衰竭患者循环内分泌的影响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不同院前急救模式的效果比较
心房利钠肽原不同肽段的抗肿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