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猪病流行现状及其防治对策

2016-03-12 03:59景利芳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20期
关键词:猪病养猪猪群

景利芳

(山西省畜牧兽医学校,山西 太原 030000)

我国猪病流行现状及其防治对策

景利芳

(山西省畜牧兽医学校,山西 太原 030000)

在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动物的疫情是阻碍与危害行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我国畜牧业中,养猪行业的发展随着人们对猪肉需求量的增加不断发展扩大。但是为了保障猪肉的安全,就给猪病的研究与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结合我国较为流行的一些猪病,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并就防治问题提出一些具体对策设想。

猪病;流行;现状;防治;对策

我国养猪业自新世纪以来,一直处于世界领头地位。但是随着规模的扩大和发展,我国养猪业也开始逐步面临跟过的机遇和挑战,其中多种猪病的流行就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不小的冲击。我国在动物疫情防护与防治工作上的经验和不够完善,每年都因此产生大量的直接经济损失。为了降低猪病带来的危害,更要加强对其的研究和防治工作的开展。

1 我国猪病流行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养猪产业的发展进步,养猪设备和养猪环境得到了重大改善,一些非传染性的猪类疾病,例如:寄生虫、应激性疾病或中毒性疾病等等的发病率都有所控制,但是仍有一些,诸如猪流感之类的猪病防控工作还有待提升。这些病症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1 具有传染性的猪病

我国养猪产业在近年来加速发展,为了提升经济利益常常会引进外国的种猪来改善品种。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防疫检测手段和严格的检测诊断,使得一些国外种猪的传染性疾病也流入到了我国。

1.2 混合感染的疫病

由于猪病传染病的病原复杂多样,在猪群中造成发病的病原体并不是单一的,多重感染性的猪病是我国猪病群体性发病的主要规律。这些多重感染中不只有细菌与细菌的感染、病毒与病毒的感染,还有病毒与细菌的交叉性感染。这样的混合感染,让猪病的临床表现更为复杂难以确诊,增大了发病的死亡率从而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例如:较为常见的猪瘟病毒、猪流感病毒、圆环病毒2型和蓝耳病病毒的混合感染,四种病毒病原本身就较为复杂,混合感染还容易带来病毒变异,给防治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

1.3 呼吸性和繁殖性疾病

在猪成长期的各个阶段都会受到呼吸性传染病的威胁,其发病率高达30%~80%,死亡率更是高达5%~30%以上。猪繁殖性疾病状况也很严重,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是猪繁殖性传染病和呼吸性两种复杂病症的联合,多种病源双重感染,不但会造成猪的大面积死亡,还是因此引起70%以上的第一次生产的母猪产生:流产、产死胎、弱胎等现象,从而使的猪仔大幅度减产带来严重经济损失。这两类疾病单独感染的病原有细菌性也有病毒性的原因,既有原发性感染也有继发性感染,防治防疫与救治工作形势严峻。

2 流行猪病的主要成因分析

就目前我们对流行猪病成因的情况分析来看,导致流行猪病盛行的致病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2.1 抗生素类药物的不规范使用

为了预防种猪感染流行猪病,使用抗菌素饲料的手段非常普遍,国家批准使用的抗菌素类药物添加剂就有20种左右。但是长期使用会让病原体微生物长身抗药性,抑制猪体内正常菌落的生长繁殖,反而导致猪自身免疫力下降。此外,我国专业兽医人才的培养工作还有待提高,特别在农村一些兽医根本就没有专业的职业技能培训,病猪出现发热症状就滥用青霉素、氨基比林等药物进行药理降热,且不注重药物剂量的合理使用。

2.2 不规范健康的引种方式

据目前的研究数据显示,猪群爆发传染性疾病并大肆流行的主要发生在引种阶段。在引进新品种时,没有规范的健康问题检测,既有可能将一些病毒或耐药性菌株引进来,从而给猪场带来新的传染病。这样的做法不但不能促进猪品改进,反而会危害养殖业发展。

2.3 免疫类药物接种监管不严格

为了保证猪群健康,定期对猪群进行免疫抗体检测和疫苗接种工作非常重要。但是由于疫苗产品的利润大,一些商家会在利益的驱使下私自制造一些劣质的三无疫苗。养殖户优势存在侥幸心理贪小便宜,使用这些劣质疫苗对猪群进行免疫,导致防疫失败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疫苗的规范接种也直接影响其免疫的效果。一定要严格保证两种疫苗接种的间隔时间,从而让其全部发挥正常的免疫作用。

2.4 不规范的猪场管理模式

目前的养猪市场中,除了大规模的养殖场外,还有许多家庭散户。这些家庭散养户的猪舍条件不佳,对猪病的防疫防治缺乏重视,一旦发生流行性猪病也不能进行有效的应急控制。而且散养户养猪的数量较少,一旦猪群染病很容易造成整体绝产。

3 猪病的具体防治对策

通过对猪病流行的类型和成因进行分析,在猪病的防治工作开展上应该把以上内容作为重要参考,从各个管理环节入手加强对猪病的防疫防治。

首先,加强对疫苗的管理与选择认知。从猪幼崽时期开始就接触疫苗防疫,疫苗的管理和使用从开始就影响着猪群的整体健康。在养殖场和散户中一定要加强对疫苗管理的重视程度,并进行必要的知识培训,加强对疫苗使用和鉴别的知识储备。

其次,严格把控引种与疾病监测。在进行新品种引进时,一定要进行严格的健康监测,并先进行小范围的隔离式试养,再进行大范围推广。此外定期对猪群进行健康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治疗,控制疫情的发病范围。

最后,规范优化猪舍管理模式和条件。养殖场对猪舍的管理工作应该分配到人,进行签字执行。而散养户要尽量在自有基础上对猪舍进行合理、规范的管理。例如: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应季进行通风散热和防寒保暖、清扫及时、发现异常要有快速应激反应体系等等。

此外,我们还应加强对兽医队伍,特别是农村兽医队伍的培训和培养。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对猪病进行“防、控、治”三位一体的防治工作。

(编辑:李善祥)

S858.28

B

1006-799X(2016)20-0078-01

景利芳(1969-),女,山西大同人,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专业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猪病养猪猪群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浅谈猪病的临床诊断
影响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养猪
防控猪群免疫抑制的技术措施
RNA干扰技术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猪病中的应用
猪病诊断的一些误区
“环保税”来了,养猪不知道这些你就亏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