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2016-03-12 03:59王亦欣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20期
关键词:水肿病病理变化流行病学

王亦欣

(河南省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济源 459000)

浅谈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王亦欣

(河南省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济源 459000)

为了探讨仔猪水肿病的防治,本文从仔猪水肿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上分别进行了阐述。目的是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做好该病的预防工作。

仔猪水肿病;大肠杆菌;流行病学;综合防治

仔猪水肿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毒素引起的断奶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细菌病。临床上以全身或局部麻痹、共济失调和眼睑部水肿为主要特征。发病率为5%~30%,死亡率达90%。

1 病原

大肠杆菌为革兰氏阴性无芽孢的直杆菌,大小为0.4~0.7 um×2~3 um,两端顿圆,散在或成对。水肿病大肠杆菌定殖于小肠,可产生一种侵入血流并破坏血管壁的类志贺毒素,引起胃黏膜和结肠黏膜水肿。该细菌对外界不利因素的抵抗力不强,其培养物在室温下可生存数周,在土壤和水中可达数月。对高温抵抗力较弱,一般加热到60 ℃15 min即可被杀死,在干燥环境下也容易死亡,对低温有一定的耐受力。对一般的化学消毒药品都比较敏感,均能达到灭菌的效果。

2 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后1~2周的仔猪,4月龄也偶见发生。本病呈地方流行性,春秋季多发。发病率10%~35%,病程短,病死率50%~90%。发病猪多为饲养良好、生长快和体格健壮的仔猪。本病的发生与饲料和饲养方式突然改变,如饲喂单一或喂给大量精饲料、气候变化等有关。初生时发生过黄痢的仔猪一般不发生本病。本病的传染源主要为带菌母猪和感染的仔猪,有粪便排出病菌,污染饲料、水和环境,通过消化道感染。本病常与断奶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并发。

3 主要症状

本病主要是发病突然,精神沉郁,食欲减少或废绝,体温不高,四肢运动障碍,后驱无力,摇摆和共济失调,有的病猪做圆圈运动或盲目乱叫,突然猛向前跃;遇各种刺激或捕抓时,触之惊叫,叫声嘶哑,倒地,四肢乱动呈游泳状;心跳疾速,呼吸初期快而浅,后来慢而深;发病前1~2 d常有轻度腹泻,后便秘。体表某些部位的水肿是本病的特征症状,常见于眼睑、结膜、齿龈,有时波及颈部及腹下皮肤;病程短的数小时,长至7天以上,致死率约为90%。由于本病常与断奶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并发,因此在临床上常有水样腹泻伴随出现。

4 病理变化

病猪大多营养状况良好,皮肤略显苍白,尸体外观新鲜,水肿部位不定。剖检病理变化主要为水肿。胃壁水肿常见于大弯部和贲门部,也可波及胃底部和食道部,黏膜层和肌层之间有一层胶冻样水肿液,严重的厚达2~3 cm,范围约数厘米。胃底有弥漫性出血变化。胆囊和喉头也常有水肿。大肠系膜的水肿也常有,有些病猪直肠周围也有水肿。小肠黏膜有弥漫性出血变化。淋巴结有水肿和充血、出血的变化。心包和胸腔、腹腔有较多积液,暴露于空气后则凝成胶冻样。肺水肿,大脑间有水肿变化。有些病例肾包膜增厚、水肿,积有红色液体,接触空气则凝成胶冻样,皮质纵切面贫血,髓质充血或出血。膀胱黏膜也轻度出血。有的病例没有水肿变化,但有内脏出血变化,出血性肠炎尤为常见。

5 诊断

根据发病猪的日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可对该病做出初步诊断。其中急性水肿病是基于断奶后1~2周生长旺盛的仔猪中突然发生,并出现神经症状。活猪最重要和最恒定的诊断性症状是轻度共济失调或步态蹒跚,眼睑和前肢皮下的水肿也是一个主要的症状。剖检时,当出现特征性病变水肿时,非常有助于确诊。确诊需要进行细菌学检查,无菌采集特征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对分离出来的大肠杆菌应进行生化反应和血清学鉴定,然后再根据需要,做下一步的检验。

6 防治措施

6.1 治疗

本病的治疗效果不好,利用分离的病原菌制备高免血清,给仔猪口服或注射,可用于预防或紧急治疗。对发病仔猪在饲料中加入盐类泻剂连用2 d,然后用卡那霉素、硫酸新霉素或硫酸链霉素,每天2次,连续注射2~3 d。病初采用亚硒酸钠、维生素E及对症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在断奶前20 d和断奶当天各注射1次亚硒酸钠也可预防猪水肿病。0.1%的亚硒酸钠按每5 kg体重1~1.5 mL做颈部肌肉注射,次日减半再注射1次。用葡萄糖、氯化钙、甘露醇等静脉注射,安钠咖皮下注射,利尿素口服,对较慢性的病例有一定的疗效。

6.2 预防

本病的预防可以采用疫苗免疫接种,常见的有:死苗、活苗、重组疫苗,这类疫苗均有一定的效果。除此之外,还应该采用综合性预防措施。保持猪舍的清洁卫生,坚持每天消毒。加强断奶前后仔猪的饲养管理,提前补料,训练采食,使断奶后能适应独立生活。断奶不要太突然,也不要突然改变饲料和饲养方法;饲料喂量逐渐增加,防止饲料单一或过于浓厚,增加富含维生素的饲料,在饲料内添加适宜的抗菌药物,如土霉素,按每千克体重用5~20 mg。

(编辑:张淑凤)

S858.28

B

1006-799X(2016)20-0083-02

王亦欣(1988-),女,河南济源人,助理兽医师,主要从事兽药、饲料、畜产品检测工作。

猜你喜欢
水肿病病理变化流行病学
羊传染性脓疱病的病原、流行特点、病理变化及防治
羊细菌性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措施
鹅副黏病毒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控
猪李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仔猪水肿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中药皮炎片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图版
仔猪水肿病的防治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胃黏膜组织病理变化及CD45、CD72表达分析
仔猪水肿病的防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