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2016-03-12 23:38刘艳美
河南畜牧兽医 2016年23期
关键词:氨苄抗菌素推广站

张 飞,刘艳美

(1.开封市尉氏县林业技术推广站,河南 开封 475500;2.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孔雀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张 飞1,刘艳美2

(1.开封市尉氏县林业技术推广站,河南 开封 475500;2.河南农业职业学院)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各种禽类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主要是侵害鸡、鸭、鹅,以及各类珍、特禽,临床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以急性败血型、卵黄性腹膜炎和生殖器官损害较常见,危害性也最为严重。2016年6月份雨季到来,一养殖场有污水雨水不能及时排放,场馆内有短时积水现象。7月份首先是5只孔雀(1~2岁)发病死亡,成年孔雀也陆续发病死亡2只。经剖检、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大肠杆菌病。

1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黄白色或绿色稀便、羽毛松散、食欲及精神不振。生病后期头部肿大、眼睛肿大、闭目流泪、食欲减退、粪便黑色、羽毛蓬乱、双翅无力下垂、喙颜色暗红口流稀薄涎液。严重的高热、头颈无力、伏于地上、眼流泪、拍翅抽搐、不吃不喝,衰竭而亡。

2 剖检

肝脏肿大瘀血、边喙钝圆、质软易碎、呈青铜色,浆膜上有一层较薄纤维覆盖;肺边缘有纤维素性渗出,与胸壁粘连;脾微肿大、瘀血呈暗红色。肾肿大、瘀血质、地柔软。心包积液、呈淡黄色,纤维素性渗出,表现为心包炎;肠道充气、小肠黏膜出血、肠道内有少量黑色稀软粪便;肠系膜毛细血管充血,急性死亡呈败血症病变。

3 实验室检查

取病死孔雀肝、心涂片,分别做革兰氏染色和姬姆萨染色,镜检下观察到许多革兰氏阴性菌,发现有淡紫色、杆状、小球状菌体;根据上述情况,怀疑为大肠杆菌,后细菌分离培养,鉴定为大肠杆菌感染。

4 药敏试验及治疗

选出几种常用抗菌素进行药敏试验。高敏药首选:头孢唑啉钠(先锋5号);次选:丁胺卡那霉素、林可霉素、环丙沙星;产生耐药的有:四环素、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禽大肠杆菌对多种药物敏感,但其敏感性易变,应注意合理用药、联合用药及轮换用药。初期用氨苄青霉素、四环素等抗菌素进行治疗,效果差,经做药敏试验,发现该菌株对氨苄青霉素等一些抗菌素有耐药性,后改用头孢唑啉钠。

对场馆用百毒杀消毒剂进行消毒,连续1 w,没发病孔雀在饲料中投喂环丙沙星进行预防,按每千克饲料配合150mg进行预防。连续用速补(各种维生素、氨基酸)自由饮水,补充营养和机体所需维生素,连用4~5 d。

5 小结与讨论

近年来,大肠杆菌病对畜禽的危害日趋严重,血清型也较多。但孔雀出现大肠杆菌感染的情况还未多见。自1894首先报道鸡的大肠杆菌病以来,世界上许多养禽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先后都有该病发生的报道。近20多年来,我国广东、北京、广西、福建、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湖北等地多有报道,死亡率达5.7%~10%。

孔雀发生该病,多处于晚期,治愈率低,小孔雀最易感染。剖检以心、肝、肺病变较突出,个别表现腹膜炎。该病根据临床症状不易确诊,确切诊断必须做微生物分离鉴定。

用药前最好做药敏试验,大肠杆菌对很多抗菌素有耐药性,补充体液,尽量输液增加体内能量,防止脱水,纠正酸中毒,调解电解质平衡,抗菌素直接入血见效快。

大肠杆菌是条件性致病菌,大肠杆菌在环境中总是存在的,只有做好饲养管理、药物治疗、营养补充等整体的防治方案才能达到显而易见的效果。平时注意环境卫生,尤其是饮水和饲料的卫生,投撒消毒药降低水中细菌数,根据实践每周投放消毒剂,定期投放预防性药物和加强饲养管理可减少发病。

S858.93

B

1004-5090(2016)12-0049-01

2016-10-19)

猜你喜欢
氨苄抗菌素推广站
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省农机推广站(省农机鉴定站)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经典诵读集中交流学习活动
抗菌素不是万能药,滥用后果很严重
爱眼有道系列之七 维护眼表菌丛,合理使用抗菌素
基层农技推广站O2O模式的探索
使用抗生素不是多、新就好
甜玉米空秆的原因与防止措施
1 800例妇产科门诊患者抗菌素使用情况分析
汕头市农机推广站引进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进行试验推广
更 正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头孢羟氨苄胶囊中头孢羟氨苄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