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县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实践

2016-03-13 04:43全明旭
湖南农业科学 2016年4期
关键词:绿色防控推广油菜

全明旭

(湖南省龙山县农车镇农技推广服务站,湖南 龙山 416800)



龙山县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实践

全明旭

(湖南省龙山县农车镇农技推广服务站,湖南 龙山 416800)

摘 要:介绍了龙山县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原则和主要措施,通过实践,百亩示范区的防治效果达到80%,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15%以上,防治成本降低15%,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到3%~5%,辐射带动了周边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

进入21世纪以来,“绿色”这个名词越来越受到关注,绿色食品倍受青睐。生产出绿色食品就必须要做到对农作物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协调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调控等环境友好型防控技术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的发展与危害[1],确保增产增收。近年来,湖南省龙山县农车镇农技推广服务站着力绿色防控,鼓励和引导塔泥乡(乡镇区划调整后并入农车镇,下同)农民利用印家界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特殊地域优势,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打造绿色印家界品牌,创办了几个绿色防控示范区,覆盖到几大支柱产业领域。油菜是塔泥乡的支柱产业之一,种植面积较大,常年稳定在约133 hm2,年产油菜籽300 t,产值按2015年市场价5.6元/kg计算达168万元。2014~2015年,农车镇农技推广服务站在哪咱村创办了7 hm2集中连片的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总结出了种子处理、深耕晒垡、合理施肥、色诱控、光诱控、性诱剂诱杀、食物诱杀、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措施,结合专业化统防统治,既能有效控制油菜病虫危害,提高油菜产量,又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节约成本,保护生态环境,确保油菜生产安全,减少农药残留,生产出绿色食品,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绿色防控技术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树立“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以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以及科学用药等技术措施防治油菜病虫害,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保障油菜农药残留量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保障产量和品质双安全,以获取最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搞好油菜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大力开展油菜病虫害的专业化统防统治,扶持并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提高基层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速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应用。

2 绿色防控主要技术措施

2.1农业生态调控技术

2.1.1品种选择及处理 选择抗病、抗虫、高产的优良品种,结合因地制宜的原则,目前适合塔泥乡种植的品种有湘杂油1号、沣油823、沣油919、常杂油3号、油研9号和油研11号等。播种前用50~54℃温水浸种20 min,杀死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菌,然后掏出来晾干备用;也可用8%~10%的盐水选种,清除附着在水面的病菌、虫卵及瘪粒[2],从种子的源头减少和切断病虫害的传播。

2.1.2栽培措施 一要做到深耕晒垡,在上、下茬空隙时间,进行深翻土地,保证深耕晒垡时间足够,利用太阳光照紫外线照射消毒杀菌,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同时捡除地下害虫的幼虫如蛴螬等。二要做到培育壮苗。首先要保证足够的苗床面积,至少需要30 m2/667m2苗床,才能做到减少高脚苗的发生,然后施足苗床基肥,在5片真叶时结合定苗施好“送嫁肥”,促进开叶发苗,有利于栽后早发苗,增强抗病能力。三要做到合理轮作,与果菜类、芹菜类等耐水蔬菜轮作,或者进行水旱轮作,即水稻收获后种植油菜,能有效抑制油菜菌核病、软腐病等病害的发生。四要做到合理施肥,移栽到大田,以生物有机肥料作基肥,施有机质≥70%有机肥料50 kg/667m2;或者土杂肥、人粪尿、稻草等和秸秆腐熟剂一起发酵的堆肥,施堆肥约1 000 kg/667m2,拌施硼砂1~2 kg,杂交油菜都是喜硼作物,对硼敏感,土壤缺硼就会造成“花而不实症”;1月份即农历腊月,追施腊肥,增强长势,做到年前发棵,年后抽薹,提高抗病虫能力。五要做到科学管理,11月份及时中耕除草,清除感病、感虫、老化等残枝败叶,保持排水畅通,防止冬季持续阴雨天,消除渍害;如果严重干旱时,有条件的地方也可灌水,湿润土壤,改变农田小气候,促进生长,增强抵抗力。

2.2理化诱控技术

2.2.1色诱控技术 (1)黄板诱杀。利用害虫对黄色等的趋性,一般在9~11月和次年3~4月间,采取物理诱控技术。悬挂黄板约20~25张/667m2,采用天津光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诱虫黄板,规格以30 cm×40 cm为宜,黄板两面涂有不干胶。黄板应高出油菜5~10 cm并随着油菜植株生长而调整,黄板板面与地面垂直,沿油菜移栽行走向布控,棋盘式排列,当黄板上粘虫面积占黄板表面积的80%以上时应及时更换,以保障诱杀效果[3]。主要诱杀蚜虫、粉虱等同翅目害虫,蝶类、蛾类等鳞翅目害虫和金龟子、黄曲条跳甲等鞘翅目害虫。(2)银灰反光膜驱蚜。利用蚜虫对银灰色的负趋向性,9~11月份在油菜分厢的空行间里,覆盖银灰色地膜,或在3~4月份悬挂银灰色膜条,膜条规格10~15 cm宽, 悬挂膜5 kg/667m2,驱避蚜虫,使蚜虫不致降落在油菜植株上,达到防蚜效果。一般可减少蚜虫量40%以上。

2.2.2光诱控技术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安置杀虫灯,引诱“飞蛾扑火”。杀虫灯主要有电击式、频振式、太阳能3种,将光的波段、波的频率设在特定的范围内,近距离用光,远距离用波诱集成虫,灯外设置直流高压电网触杀,使害虫落入接虫袋内[3]。在9~11月和次年3~4月,每3 hm2安装1台河南云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太阳能杀虫灯,悬挂高度为距地约1.5~2 m,诱杀鳞翅目害虫、跳甲、蝼蛄等成虫,每5 d于 10:00定点清理诱杀虫量及种类,并将盒中清理干净。减少了田间产卵量、降低了虫口密度、减轻危害,可减少化学药剂使用2~3次,降低了成本,达到绿色防控的目的。

2.2.3性诱剂诱杀技术 利用性诱剂诱杀蛾类、蝶类的雄成虫,因诱芯中含有人工合成的、类似雌性昆虫分泌的性信息素性诱剂,引诱雄性昆虫前去“赴约”,飞进捕虫器难以自拔,从而大量诱杀,减少田间虫口基数,达到生态控制害虫的目的。在9~11月和次年3~4月, 安装5~10个/667m2漳州市英格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诱捕器,每个诱捕器放1粒性诱剂诱芯,每月换一次,安置在距作物顶部约10 cm高度即可,防治害虫效果显著,对害虫天敌无任何影响。性诱剂诱杀害虫,与应用杀虫灯灭虫相比,具有方法简便的特点,值得大面积推广。

2.2.4食物诱杀技术 利用害虫的趋化性,在其所喜欢的食物中掺入适量的毒剂来诱杀害虫,主要是毒饵诱杀。对蝼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用麦麸、谷糠等15~20 kg/667m2,与晶体敌百虫1 kg,掺入适量的白开水调匀,制成毒饵,撒施在移栽后的大田间,诱杀害虫;或者用糖、酒、醋液诱杀,将红糖∶酒∶醋∶水∶90%晶体敌百虫按9∶3∶1∶10∶1混合配成毒饵液,用一次性塑料杯斜放置于油菜空行间,引诱害虫爬入吸食,达到诱杀目的,效果均好。

2.3生物防治技术

2.3.1保护和利用天敌 (1)保护天敌。龙山县天敌资源丰富,有七星瓢虫、草蛉虫、食蚜蝇、寄生蜂[4]、步甲和蜘蛛等。开展绿色防控,要做好天敌保护工作。一要创建和保护好天敌的栖息环境,在农田周围尽量不要施除草剂或者割草,保留好杂草种群的多样性,以增加天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最终达到控制害虫生长繁殖的目的。二要控制好农药的数量和种类,尽量少使用化学农药[5],杜绝剧毒、高毒等对环境破坏大的农药的使用,选择对天敌危害较低甚至没有危害的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绿色防控技术上也应杜绝使用,它对天敌的危害很大,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大量使用与近年来天敌数量的减少有很大关系。保护好天敌,用以减少害虫的繁殖和危害。

(2)利用天敌。当天敌数量不足时,可以人工投放天敌,增加天敌数量。油菜害虫以育苗期菜青虫和春季蚜虫为主。①菜青虫,为螟黄赤眼蜂的标靶害虫,释放螟黄赤眼蜂的主要技术措施:9~10月在集中育苗的苗床,苗床投放1.5万只/667m2,投放2次,3 d释放一次,投放3~5个点。放蜂方法:采用卵式卡放蜂,将赤眼蜂寄生卵用胶均匀地粘着在一定规格的纸上,制成赤眼蜂寄生卵卡,放蜂时,将大张蜂卡按点次放蜂量撕成小块,然后将植株叶片卷成一个小圆筒,把小片蜂卡固定在其中即可。有生命的叶片可以保湿,有利于赤眼蜂羽化,圆筒状还可以避风挡雨,抵御不良气候条件对赤眼蜂的伤害[6]。②蚜虫,七星瓢虫和草蛉虫是蚜虫的天敌,这里主要释放七星瓢虫来治蚜,技术要点如下:在3~4月油菜春蚜高峰期,选择傍晚时散放为宜,不易迁飞,选择幼虫和成虫混放;释放数量一般为200~250头/667m2,注意防止家禽的闯入;成虫释放前对其进行1~2 d的饥饿处理或冷水处理,降低其迁飞能力,提高捕食率,选择蚜虫相对集中的油菜植株上投放,也可5 m远投放3~5头,释放幼虫时将带有幼虫的纸筒,踩点悬挂在植株中、上部即可。

2.3.2生物药剂治虫 按照“以菌治虫”的方法:(1)地下害虫(蛴螬、地老虎、蝼蛄),用BM(白僵菌)防治,技术要点:移栽时用本品1 000 g/667m2与10 kg细土、1 kg大豆粉混匀后撒施于油菜穴中,然后覆土,不可将白僵菌制剂暴露于阳光下。也可在栽后挖侧沟沟施,或地老虎严重时,用本品1 000 g/667m2对水稀释600~800倍液灌根,或将适量鲜草、菜叶切碎,加入少量麦麸,用本品1 000 g搅拌均匀,于傍晚分成小份放置在植株下根部,侵染地下害虫。(2)菜青虫,选用1.6万IU/mg Bt(苏云金杆菌)粉剂1 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喷施防治菜青虫,效果较好。(3)小菜蛾,选用1.6万IU/mg Bt(苏云金杆菌)粉剂1 000倍液,或0.3%苦参碱1 500倍液均匀喷雾,防治效果较好。(4)油菜螟,选用3%苏力菌(孢子含量300亿个/g)1 500液,隔10 d一次。(5)斜纹夜蛾,选用0.3%印楝素500~600液,或10亿PIB/g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可湿性粉剂喷雾。(6)蚜虫,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4 000倍液喷雾。

2.3.3生物药剂防病 按照“以菌治病”的方法:(1)油菜菌核病,选用5%噬菌核霉防治[7],技术要点:①翻耕法,在油菜移栽前2~4周(最迟要在移栽当天),使用2 250 g/hm2微生物杀菌剂噬菌核霉活孢子2亿个/g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喷施于油菜田地表并用机械方法(旋耕)把表土壤翻入5~10 cm的土壤中。②水淋洗法,如果移栽或播种时不进行土壤翻耕,则按前述方法把噬菌核霉用喷雾器、风机或手工均匀的喷(施)到土壤表面,然后用水(人工灌溉或雨水)把表面土壤中的噬菌核霉淋洗渗入3~10 cm深的土壤中。(2)霜霉病,选用尖椒、生姜、大蒜汁液各250 g/667m2对水50 kg喷雾,或2%多抗霉素150倍液喷雾2~3次,效果较好。(3)病毒病,用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喷雾,抑制油菜植株体内病毒基因表达,诱导植株产生多重防御反应,提高自身抗病能力,或用抗毒灵300倍液喷雾,效果突出。(4)软腐病,发病初期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1 000~1 200倍液均匀喷雾2~3次,或用72%农用链霉素3 000倍液喷雾2~3次。(5)白粉病,发病初期用2%武夷菌素(Bo-10)水剂200倍液均匀喷雾2~3次。

2.4科学使用化学农药在使用前面的所有方法措施后,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或病虫害大发生时,应考虑化学防治技术,提倡科学用药。尽量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对害虫天敌影响小的环境友好型农药。部分低毒农药可与生物农药交替使用。

2.4.1虫害防治 (1)小地老虎、蛴螬,用3%米尔乐颗粒剂, 2~5 kg/667m2拌毒土撒施,或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喷雾,小地老虎傍晚施药。(2)菜青虫,选用2.5%菜喜悬浮剂800~1 000倍液,或5%抑太保1 000~1 500倍液防治,或16%菜虫一次净乳油400倍液喷雾。(3)蚜虫,在苗期有蚜率达10%,1~2头/株,抽薹开花期10%的茎枝或花序有蚜虫,且有蚜3~5头/枝时[8],用26.5%敌畏·吡虫啉乳油400~6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科凯制剂喷雾。(4)小菜蛾、斜纹夜蛾、油菜螟,选用2.5%菜喜悬浮剂800~1 000倍液,或20%除尽2 000倍液,或3%甲维盐10 mL/667m2对水50 kg喷雾。(5)跳甲和猿叶甲,10月份,用52.25%农地乐1 000倍液,或48%乐斯本1 000倍液喷雾。

2.4.2病害防治 (1)菌核病,油菜开花期,叶病株率10%以上,茎病株率1%时,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 g/667m2,稀释1 000~1 500倍液喷雾1~2次,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2)霜霉病,用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100 g/667m2稀释7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3)病毒病,注意防治蚜虫,用20病毒A500倍液,或1.5病毒灵1 000倍液喷雾。(4)软腐病,用77%可杀得800倍液,或70%敌克松1 000倍液喷雾。(5)白粉病,用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或20%粉锈宁乳油2 500倍液,或农抗120水剂200倍液喷雾。

3 结 语

以上是湖南省龙山县农车镇农技推广服务站2 a来通过开展油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借鉴和总结出的一些基本经验,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供参考。开展油菜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做到了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相结合,科学防控,全力打造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实现生态、经济两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丰收。百亩示范区的防治效果达到80%,减少了化学农药使用率达15%以上,防治成本降低了15%,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到3%~5%,辐射带动了塔泥乡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但是实际应用中也存在问题,如用

天敌防治害虫效果好,对环境影响小,但是见效慢,当虫口基数大时,起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时限制了化学农药的使用,农户很难接受;气候和环境的因子的制约,比如周边生态区域化学农药和除草剂的大量使用,对天敌损害很大,导致天敌利用的效率低下,防治成本增高;社会及农户对绿色防控的认识不高,导致投入意愿不强,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要是项目资金投入,农民自主投入的甚少,有些措施环节繁琐,农户不乐意采纳。因此,各级政府对绿色防控的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多做电视、报刊等媒体的宣传,多贴标语、横幅,制造良好的氛围。此外,还应加强专业化统防统治,以促进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普云,熊延坤,尹 哲,等. 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工作进展与展望[J].中国植保导刊,2010,(04):37-38.

[2] 萨如拉. 油菜种子处理技术[J]. 西藏科技,2010,(2):10-11.

[3] 任锡亮,王毓洪,杨明贵,等. 小白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 现代园艺,2014,(16):76-77.

[4] 孔占忠. 探究油菜虫害的生物防治法[J]. 中国农业信息,2013,(8S):102.

[5] 王 彦,杨晓民,张义生. 农药对害虫天敌及环境的影响[J]. 中国林业,2011,(15):38.

[6] 张 帆,罗 晨,王素琴. 赤眼蜂的田间施放方法与应用技术[A].第五届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高新科学技术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64-68.

[7] 孙光忠,彭超美,刘元明,等. 微生物杀菌剂噬菌核霉防治油菜菌核病试验研究[J]. 农药科学与管理,2013,34(12):62-64.

[8] 吴祖幸. 油菜重大病虫害的防控指标及防治[J]. 湖南农业,2013,(11):28.

(责任编辑:肖彦资)

Green Control Technology for Rape Diseases and Pests in Longshan County

QUAN Ming-xu
(Nongche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ervice Station of Longshan County in Hunan Province, Longshan 416800, PRC)

Abstract:The paper introduced principles and main measures of green control technology for rape diseases and pests in Longshan county. The practice showed that the control effect reached as high as 80% in the demonstration area, the use of chemical pesticides reduced by more than 15%, the control cost decreased by 15%, and the loss rate caused by diseases and pests was 3% to 5%. It had radiation effects on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green control technology in the surrounding area.

Key words:rape; disease and pest; green control; technology; promotion; application

作者简介:全明旭(1976-),男,湖南龙山县人,农艺师,主要从事植物保护及农技推广工作。

基金项目:湘西自治州财政局专项(州财农指[2015]59号)

收稿日期:2016-01-18

DOI:10.16498/j.cnki.hnnykx.2016.04.020

中图分类号:S435.6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0X(2016)04-0066-03

猜你喜欢
绿色防控推广油菜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油菜烩豆腐
种油菜
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究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有效途径
在医疗卫生单位推广运动处方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