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滦供水区域构建水权转让机制的思考

2016-03-13 11:04仇新征郭修志
海河水利 2016年3期
关键词:机制

仇新征,郭修志

(海河水利委员会引滦工程管理局,天津 300393)



引滦供水区域构建水权转让机制的思考

仇新征,郭修志

(海河水利委员会引滦工程管理局,天津300393)

摘 要:构建水权转让机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化配置水资源的重要途径,是现代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障引滦工程能够长期良好运行,促进引滦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需要在已有水量对冲优化调度工作的实践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在国家宏观调控下配置水资源的基础作用,在引滦供水区域推进和建立政府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水权转让机制。

关键词:引滦;水权转让;机制

1 概况

引滦枢纽工程坐落在河北省迁西县境内的滦河干流上,承担着开发利用滦河水资源、跨流域向天津、唐山两市供水和滦河下游防洪任务,是集工业和城市供水、防洪、生态与环境保护、农业灌溉、发电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水利工程群。工程投入运行30多年来,大大缓和及改善了津、唐两市供水状况,控制了地面沉降,改善了市区排水及卫生环境,促进了生产,并间接改善了首都北京的供水情况,综合经济及社会效益显著。

近年来,滦河流域及津、唐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需求量不断增长,加之各种自然、人为因素影响,造成水资源短缺、水质恶化、用水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用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如何让有限的引滦水资源在市场经济模式中得到最优配置并产生出巨大的综合效益,是引滦工程各管理单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各有关单位根据水量供需情况,通过协商3次实施潘家口、大黑汀和桃林口水库联合供水调度,置换津、唐两市引滦指标水量,保障城市用水安全。2014年,为应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通水对引滦供水工作的重大影响,海委引滦工程管理局在原先水资源优化调度工作的基础

2 推进水权转让的必要性

2.1符合水利发展改革方向

水权转让是开展水量对冲调度,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权转让制度建设。从2005年起,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指导意见、2011年中央1号文件、2012年国务院3号文件、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水安全的重要讲话等都对水权制度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2014年水利部印发了《水利部关于深化水利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开展水权试点工作的通知》,对建立健全水权制度和水价机制提出了明确和具体要求;同年7月召开水权试点工作启动会,计划在全国七省市开展探索跨省市、跨流域及流域上下游等多种形式的水权交易试点工作,为全面推进水权制度建设提供经验借鉴和示范。

2.2有利于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引滦水资源优化配置目标是在满足津、唐两市正常供水的情况下,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布局,依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引滦工程,统筹设计由潮河、滦河、白洋淀等天然河流湖泊,南水北调、密云、潘家口等调水工程与水库组成的水系连通工程,建立和完善引滦、引江水资源联合配置和调度机制。在不改变津、唐两市现有引滦分配指标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分水原则的基础上,坚持“以多补少、风险共担、效益共享”的原则,以水权转让的方式在京津冀地区合理调配引滦、引江供水量。

2.3有助于提高用水效率

不同类型用水的需水量和用水效率不同,且需水量随着用水效率的改变进行动态变化。在节水的基础上促进水资源从低效益的用途向高效益的用途转移,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缓解区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因此,在确保粮食安全、稳定农业发展的前提下,为适应国家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推动水资源向低污染、高效率产业转移。构建引滦水权转让机制有利于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提高工业用水保证率,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基本用水,保障农业用水的基本要求,进一步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充分发挥引滦水资源的综合效益。

3 建立水权转让机制的措施

3.1积极培育水权交易市场

为切实推进引滦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需按照京津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引滦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通过建立合理、公平的水权交易制度,实现区域内水资源使用权的流转,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当前,引滦水资源采用计划方式实施水量配置和供水调度,存在利用效率低、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因此,在不改变引滦水量分配原则的前提下,建立水权交易制度进行市场运作是引滦工程实施水量对冲调度、实现引滦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需要。既采用计划配置和计划调度以常规水量配置方式保证供水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也采用市场配置和市场调度等水权交易方式实现引滦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3.2制定合理的水权转让费

水权转让费是指所转让水权的价格和相关补偿,是实现引滦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引滦工程是以供水为主兼顾防洪的大型水利工程群,供水收入是否能够及时、足额、均衡的收取是工程实现长期稳定发挥效益的关键。因此,运用市场机制,遵循市场交易的基本准则,建立合理的引滦水权转让费形成和调整机制,能真正全面地反映水资源的紧缺程度和供求关系,有利于规范用水次序、加强计划用水,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水权转让费的确定应考虑引滦工程的建设、更新改造和运行维护,提高供水保障率的成本补偿,转让年限,供水工程水价以及相关费用等多种因素,其最低限额不低于对占用的等量水源和相关工程设施进行等效替代的费用,以确保工程长期稳定运行,实现引滦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3.3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

水权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建立有关水权管理、配置、交易和水价的政策法规体系为保障,需要综合利用行政、法律、经济等多种手段,因地因时制宜,促进水权转让,利用市场机制的作用合理配置水资源。

4 结语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后,在海河流域形成了覆盖京津冀地区的整体供水网络。引滦工程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配合运用,为引滦、引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提供了调度平台。京津冀协同战略的制定和出台也为引滦水和引江水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调度,实现水量对冲和优化配置提供了政策支持。

保障引滦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式能够长期良好运行,促进引滦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应在不改变津、唐两市现行引滦分配指标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分水原则的基础上,构建基于政府管理和市场交易相配合的水资源配置模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作用,建立水权转让机制,确定合理的引滦水权转让费用价格标准,深入研究引滦指标水量转让的条件、原则和程序,切实加强对冲调度的监督和管理,制定和批准适应引滦水资源管理现状的水权转让管理办法和工作程序。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28(2016)03-0011-02

DOI:10.3969/j.issn.1004-7328.2016.03.004

收稿日期:2016—04—25

作者简介:仇新征(1978—),男,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上,进一步提出了水量对冲平衡理念,力争在京津冀地区水资源统一调度的平台上实现引滦、引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猜你喜欢
机制
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的思考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建立激励相容机制保护数据安全
保留和突破:TPP协定ISDS机制中的平衡
定向培养 还需完善安置机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氢气对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可能机制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