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薄弱学校办学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2016-03-13 11:37山东省东明县第一中学文保军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2期
关键词:办学条件主管部门教学管理

山东省东明县第一中学 文保军

一、综述

面对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择校费,不少家长还要送子女离开家乡去外县、市上学,这里有两个因素。首先,是现在家庭条件好了,子女少了,家长舍得在子女身上进行教育投资,花大钱让孩子上全市甚至全省一流的学校;其次,当地学校的教育质量低,学校管理不严导致家长们舍近求远。我认为家长眼中的薄弱学校并不是硬件设施薄弱的学校,而是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存在很多问题,最终造成了优质生源外流升学率不高的学校。要扭转薄弱学校的劣势地位,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必须从两个方面都要努力,一方面提高学校硬件设施的建设,另一方面要重点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二、薄弱学校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了解到,薄弱学校大致存在以下共性的问题:

第一,办学条件差,学校硬件配备不到位,跟不上现代化教学的要求,不具备上信息技术课、实验课、艺术体育、劳技课、选修课的条件。

第二,学校地理环境较差,地处偏远乡镇,交通不便利;或生活条件不好,教师工作不安心,导致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教学质量下滑。

第三,学校领导班子战斗力不强,不能率先垂范,不能带领教师努力工作,导致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学校管理制度不健全,奖励制度不利于调动教师抓教学管理的积极性,干好干坏一个样,导致教学质量下滑。

第四,校风学风不正,学生管理不严,纪律涣散,社会坏风气影响到学校管理,使教师不敢管理问题学生,也导致教学质量下滑。

三、改进薄弱学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方法

1.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

国务委员刘延东在在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上强调,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各级政府的法定责任,是执政能力的重要检验标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义务教育阶段划拨办公经费并且免学杂费,高中家庭困难学生给予生活补助,学校危改资金专项使用,改建建薄弱学校使不少学校都建起了新楼房和塑胶体育场地,配备了微机、空调、多媒体教学系统,学校办学条件比前几年确实有了很大的改变。但还是有一些学校,由于受校址条件的限制,教室数量不够,班额过大,或硬件配备不达标,家长对学校不满意。对这类学校政府要加大投入,帮其改善办学条件,使学生就近上学,也享受到优质办学条件的教育。

2.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为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为了使教育均衡发展,政府增加投入,改善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必不可少,但教育主管部门为学校发展提供公平的竞争平台也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条件。在高中招生考试时,教育主管部门应把指标生招生计划根据初一建档人数平均分配到各初中,不在本乡镇就读的初中毕业生不享受指标生的待遇,这项措施有力地促进学生不再走择校之路。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进行教师队伍补充、用人制度改革、干部队伍调整等政策性支持,也是激活学校的内部力量,使薄弱学校由弱变强的重要因素。同时,教育主管部门要经常性地对薄弱学校进行指导帮扶,帮助薄弱学校发展找原因,想办法,协调有关部门帮助学校健康发展。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还要加强对学校的督导评估,对工作能力不强,学校管理水平低下,教育质量持续下滑的学校领导要及时调整,否则学校一旦走向低谷沦为薄弱学校,再想逆转就非常困难。

3.改变薄弱学校,校长也是关键要素之一

“一位好校长就能带出一所好学校”,这句话一点也不过分。教育主管部门在选拔校长时,可通过公开招考选拔业务能力强、有一定群众基础、能吃苦耐劳、有创新意识、敢于大胆改革的中青年干部当校长,不能任人唯亲、照顾关系或情面而提拔校长。校长要深入基层,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敢于担当,注意保护和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校长要思路清晰,改革创新意识强,不能走老路跟不上教育形势的发展,会借鉴先进学校的管理经验并结合本校的实际大胆进行管理制度改革,依制度治校而不是依人治校,会从繁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抓教学管理;校长要会用人,大胆使用年轻干部,给他们压担子,铺路子,尽早使他们独挡一面抓好自己的分管工作,在校内形成领导能上能下制度,打破领导终身制,这样才能调动领导教师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4.教学管理的水平的不断提高是提高薄弱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一个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好坏,是由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高低决定的。要想改变教学质量低的现状,必须大胆进行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革,形成竞争机制,多劳多得,奖勤惩懒;学生管理要严格,以德为先,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培养学生爱学习会学习,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学风;要改革教学方法,由教会学生到让学生会学,课堂上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克服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向课堂45分钟要效益;要求教师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研究近几年各地考试题,研究考试明确教学方向,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提高教学的效率;实施分层次教学,对偏科生指定学生或教师专人辅导,不让每个学生掉队;改革教师或学生评价制度,变奖励个人为奖励小组的捆绑式评价方式,这样才能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结论

总之,提高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多种因素,如政策因素、资金因素、管理因素、地理环境因素、师资因素、学校文化因素等。各地要根据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采取相应措施调动教师抓教学和管理的积极性,严格学生管理,狠抓教风学风,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薄弱学校由弱变强。

猜你喜欢
办学条件主管部门教学管理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安徽园林》通过省主管部门年审
我国环境立法的演变
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实证研究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在标准化学校建设中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的举措
对太湖流域水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监管体系构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