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生活,巧提问—浅淡如何巧提问,建构有效课堂

2016-03-13 11:37广西岑溪市大业中学韦英梅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2期
关键词:同学数学课堂教学

广西岑溪市大业中学 韦英梅

一、巧设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导入课题

有效导入课题是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该使它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教材与学生的实际,设置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出创造思维的火花。下面是我开展数学教学的部分课堂教学实例。

1.巧用生活实例引入

[案例1]“平面直角坐标系”导入设计:

师:大家看过电影吗?

生:(异口同声):看过。

师:如果你的票是5排2号,你是如何找到你的位置的,请一位同学说说。

生:(一位同学自告奋勇):先找到第5排,再找到2号。

师:说得很好,如果把排数写在前面,号数写在后面,你的位置就可以用一对有序数对(5,2)来表示,(2,5)则表示......

生:第2排第5号。

师:对,如果把位置看成一个点,那么它在平面上的位置不是可以用一对有序数对来确定了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

本案例我设计的意图是通过用实际问题的创设引入情境,电影问题中蕴含着重要的数学规律,通过对排数,号数与位置关系的分析,学生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点的坐标就有了活生生的例子,有了一个很好的感性认识。

2.巧用身边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以一个精彩的故事进行导入,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用数学知识去观察生活,并把所学到的知识用于生活实际中去。

[案例2]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我这样设计了导入语:“在一次野炊活动中,老师和同学们正忙着洗碗进餐,其中一个同学问老师'我们共有多少人吃饭?'老师听后灵机一动,就事论事,对这位同学说:'我们共带了55个碗,其中一人一个饭碗,二人一个汤碗,三人一个菜碗,刚好分完,请你计算一下有多少人进餐?'这位同学听了老师的话后,认真思考片刻,便笑着告诉了老师计算的方法及人数,老师高兴着夸这位同学聪明。请同学们回答一下,这位同学告诉老师的计算方法及人数是什么?”同学们听了故事之后,都积极举手回答。

二、课堂讲解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教学知识能力水平,恰时恰点的提出问题,提好问题,一方面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引导思考方向,提高思考层次。另一方面,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使教学过程既激烈又和谐。反之,问题提得不好,有可能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如何改善课堂提问的策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1.巧设提问,激发兴趣

新的课程标准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作为一项基本要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每节课所授的内容,设置增强趣味性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若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则学生听来索然寡味。若教师有意识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创造愉悦的情境,则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维。

2.巧设提问,启发思维

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师上课就要设法创造条件,使学生处于"愤悱"境地。有的教师往往把启发式误认为提问式,认为问题提得越多越好,其实问题并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具有启发性,是不是关键性的问题,是否能够触及问题的本质,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巧设提问,突破难点

在讲授新知识之前,教师可提问本课所用到的旧知识作为过渡,以旧引新,以旧促新,促使学生积极参加教学双边活动,突破难点,以达到顺利完成本课教学任务的目的。

三、课堂小结,画龙点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新课讲解、课堂练习固然重要,但课堂小结同样不可忽视。如果课堂小结恰到好处,可以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完美。例如,在讲“垂直于弦的直径”第一课时,课堂小结只有两句话。即“本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定理(垂径定理),发现了一种方法(作垂直于弦的直径为辅助线来解有关弦的问题)。”这小结耐人寻味,便于掌握,使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思想……小结时只须寥寥数语,提纲挈领地归纳本课所学的知识要点、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总之,有效课堂作为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摸式,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更多的关注,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将是我们普通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有效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形成热烈的学习气氛,凭借数学思维性强、灵活性强、运用性强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案,摆正讲与练的关系,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就一定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猜你喜欢
同学数学课堂教学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