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哪个更好

2016-03-13 11:37吉林省抚松县露水河抚松五中毛玉香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2期
关键词:受教育者素质教育发展

吉林省抚松县露水河抚松五中 毛玉香

从教二十多年,虽然国家倡导素质教育,虽比前些年有进步,但我认为我国仍没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作为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我们到底怎样才叫素质教育,看看我们还有那些应试教育的误区,以下我们就好好探讨一下,从而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朝着素质教育前进。

应试教育是为了考试和升学而抛弃学生的个性思想、想象力与创造力提升与培养的教育方式,流行于中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考试成绩决定命运,从而影响学生的一生。中国现行教育制度存在很大弊端,由学生到老师几乎都反映过这一问题,可是,至今中国依然使用着这套称之为应试教育的教育制度。什么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的教育思维方式普遍缺乏理性,许多做法往往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许多反对应试教育者称应试教育是在摧残青少年,影响社会健康发展。

什么是应试教育。我认为以下做法应该算是应试教育。

凡不考的就不认真教,甚至不教。

把教和学的重点放在解题上而不是放在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上,用大量做题代替了学生的自学、思考和理解。

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水平,而是教给学生各种各样的解题方法,然后要求学生记住这些方法,结果是,学生遇到做过的题就会做,没有做过的“生题”即使是难度 大的题也不会做,有时,由于学生并未真正理解,做过的题也错。据统计,许多学生高考中丢分、在中等难度的题或简单题上,这在教育工作中是一种反常的现象。

高中三年应学的内容被挤到两年或更少的时间内学完。因为赶进度,学生没有把应该理解和掌握的东西真正学到手,形成夹生饭,然后用半年或多一点的时间复习备考,这时双围绕着题目转达,寄希望于押上考题。

不顾教学要秩序渐进的原则,不考虑学生的智力在三年学习过程中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从高一起就按高中毕业时应达到的水平去要求学生,因而造成学生学习上的被动,甚至失去信心。

按照可能考入大学的优秀学生的情况安排内容及进程,致使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完全丧失信心,中等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况。对于优秀学生来说,由于布置作业太多,常常忙于做题而没有充分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和深入钻研一些问题,智力的发展也受到一定影响。

要解决应试教育问题,考试制度本身也要进行改革,其实在全国招生的重点校,可由国家教育部命题;省属大学本科由省教委命题;专科学校另行命题。这样,命题可更适合各个层次学校的水平,区分度会更好,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对号入座。因为学生有几次考试机会,还可减轻考试的偶然性造成的后果。试题本身也有可改进之处,题量过多,学生看一遍就要不少时间,精神紧张,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选择题比例太大是造成题量过大的主要原因。会考制度的推选使学生提前进入应付高考式的学习,必须加以改革。我认为会考的目的应该是测验各校的毕业生是否达到最低标准,所以会考成绩应该只会合格与不合格,不应该搞什么优秀率或优良率,不要搞评比。教育行政部门应深入学校检查了解学校教育工作的质量,而不要简单地使应度教育加剧。

素质教育是流行于大多数发达国家,是一种科学理性的教育方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提升。那什么才是素质教育?至今为止,国家教育顶层设计者也未给出明确的定义。但在我看来,素质教育就是以个人人生规划为轴,以提高情商为目的,以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宗旨的系统化教育手段的全面实施过程,素质教育往往会给青少年个性上和行为上的自由,家长们和教职人员也会显得理性的多。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各方面基本素质为目的,充分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形成培养受教育者的健全个性为本质特征的教育。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同时针对现有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素质教育关系到民族的未来质量,综合国力的提高,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但是必须看到,几年来推进素质教育虽然在几个方面有所突破和进展,但是目前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的倾向。当前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情况;存在着重视语数外等主科教学,忽视音、体、美等学科教育和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的教育,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的情况。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确实的推行素质教育,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力军,在日常教学中要依法治教,自觉遵守学校安排的课程、课时、规范学生的作业量、作息时间,不能只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要全面的进行考核,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

深化素质教育,就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工作中要以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依法保障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改变那种只重视升学有望的学生的做法。促进学生以德育为核心的全面发展。克服那种只重视智育,甚至于只重视考分,而忽视德育、体育、美育的“应试教育”倾向。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使学生有时间思考问题、参加社会实践和从事感兴趣的自主学习活动。因材施教,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重视发展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大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按照“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科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认真组织施教,不但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去学习,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素质教育强调受教育者创造性的发展、主动的发展、全面协调的发展,而应试教育可以归纳为适应性的发展、被动的发展、片面性的发展。应试教育更多关注的是受教育者所掌握的的专业知识,而素质教育则更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突破性思维意识。素质教育的内容包括思想道德教育、科学文化教育、创新意识的培养、实践能力的训练、身心素质的锻炼。“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素质教育所坚持的基本理念。

猜你喜欢
受教育者素质教育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