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中绽放生命的光彩

2016-03-13 11:37北京市樱花园实验学校金利珍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2期
关键词:三点水秧苗孩子

北京市樱花园实验学校 金利珍

早在几千年前,我国著名的思想家老子就提出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观点。至今为止,被得到广泛的流传,并且进入到了教学的领域。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车行路上,春光袅袅。突然,你注意到,农民在田间不是在插秧,而是在抛秧!多少年来,人们一直以为把秧苗插的密上加密,就会收获更多。年年复年年,但禾苗的产量依旧,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也不知道是谁的科研成果,人们把过去从田里拔秧改变为用育秧盆里培育块状秧苗,把插秧改为抛秧。农民们于是摆脱了面朝黄土背朝天之苦,姿态优美的抛出秧苗,并且带来了丰收。因为秧苗的增产主要靠分蘖,分蘖需要空间,于是抛秧后的秧苗在充分的空间里欢快的生长……”细思之,我们的教育呢?是否应该让学生在类似于“抛秧”的具有发展空间的学习环境中学会学习呢?要让老师得到解脱,让学生学的快乐,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动地调动全部感官,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为此,我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时实施了以下环节:第一,融入生活经验,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第二,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孩子进行理解。

在兴趣中打牢基础,真正地把学生领进“门”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的阅读”。所以大量的阅读对于学习语文来说也相当重要。班级可以利用中午午休时间让孩子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通过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故事会、朗读比赛等,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中孩子不断地增加了识字量,积累了名词佳句,不但提高了孩子的写作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孩子的理解能力,自然而然也就学会并且喜欢自主学习。

三、给孩子一定的学习方法,引导孩子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但自主学习并不是说让孩子盲目地自己去学,而是要给孩子一定的学习方法,让孩子根据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去学习。例如,低年级孩子识字,在形声字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形声字形旁的表意功能。如在“江、河、海”“跑、跳、跃”两组形声字的教学中,我先后分析并要求学生区分“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表意功能。告诉孩子们“三点水”旁表示与水有关的意义,“足”字旁表示与“足”或“脚”有关的意义。学生正确区分了这些部首,就能很好地掌握带有“三点水”旁和“足”字旁的汉字了。

四、让孩子在合作学习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体验学习的快乐

合作学习是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组织形式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改善传统的师生单向交流的方式,通过师生、生生的多项互动交流,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既让每一个学生都表现自己的学习心得,也养成注意听取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以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但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真实高效、操作简便的合作学习还需要考虑到诸多因素。

第一,首先要做到合理搭配,优化合作小组。

语文合作学习是以“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这里就要求教师要合理的搭配,每组同学中既要有优等生,也要有后进生,这样做到在同学间互帮互助,提升学习效果。如在学习《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带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可以出示两个问题为主线,让学生带着问题到文中去找答案,这个时候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到文章当中去寻找答案,然后在将自己的答案和同组同学进行分享、讨论,说出理由,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够相互得到启发,从别人的陈述中得到启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习生词的时候也是如此,可以让学生同桌或前后桌为一组,把出示的新词互相读一读,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的生字词,同时对方也能够将组内同学读错的词进行纠正,进行一对一的互教互学。还能比一比谁读的准确读的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第二,其次要教给方法,养成良好习惯。

合作学习,不教给学生方法,小组学习就会在叽叽喳喳的废话中耗掉学习时间到头来仍然是几个优秀学生在发言,而其他同学并没有参与到学习中,小组学习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这时教师如果能参与到学生的探讨之中,和他们一起学习,并引导他们如何发表自己的见解,教给学生如何说出自己的观点,和学生一起讨论,逐渐培养学生发言的习惯和兴趣。如在教学《画家和牧童》一课,我先让学生讨论,讨论时学生理解的就说,不理解的就问;有不同见解的就争议、交流。学生的讨论紧扣教材,一个词也没疏漏。针对学生不理解的,教师就加以启发;针对学生不懂的,要不厌其烦地讲,讨论走岔了,教师应适当点拨。通过讨论人物形象显明了,精神品质领会了,阅读重点训练项目得到训练了。师的言语虽不多,但却能教在点子上。

总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能够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它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交流、教师指点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挖掘个体学习潜能,使他们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教师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在自主发展的过程中,转变教学方式,重新审视自主学习的价值,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我们的教学就能不断焕发出生命活力。

猜你喜欢
三点水秧苗孩子
第六讲 横折弯、三点水、人字头的写法
DA-6对番茄秧苗生长的影响
农民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技法解析(九)
水蒸气的“气”为何不带“三点水”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基于Meanshift和Hough变换的秧苗行中心线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