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的“爱”“导”“放”

2016-03-13 11:37广西蒙山县蒙山镇中心小学郑夏梅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2期
关键词:少先队后进生队员

广西蒙山县蒙山镇中心小学 郑夏梅

少先队辅导员是少年儿童的亲密朋友和指导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也是改善和推动儿童教育的重要力量。随着教育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的开展面临一些困境,如“辅导员精神”弱化、辅导员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缺失、辅导员工作思路和方法不得当等,基于此,已从事少先队辅导员工作三十多年的笔者认为,在为少先队事业的奋斗进程中,应该坚持合乎少先队教育特殊规律的“爱”“导”“放”工作思路,用真心、诚心、热心为红领巾事业加薪添火,引领少年儿童快乐成长。

一、爱

爱是教育的根本,是少先队的起点。教育中没有爱就无所谓教育。辅导员应放下师者权威,蹲下来与学生交流,让学生都愿意展示自我。只有这样,少先队组织才能吸引学生,学生才会积极参加和配合组织,整个校园才会呈现出活泼向上的学习娱乐氛围。

爱是起点,同时要爱得公正、理智。严爱结合,爱而不严,队员不能进步;严而不爱,会伤害幼小的心灵。如何施爱呢?笔者在工作中的体会如下。

(一)抓少先队组织核心力量,关心爱护队干部

一个团队的好坏,队干部起着重要作用。他们是带头人,能产生榜样力量。因此,第一,要理解爱护队干部,树立他们的威信。多让他们主持活动,处理问题。我镇(广西蒙山)小学95%中队长能独立地组织主题活动,且搞得有声有色。每学期各校大队都进行优秀队员评比,扩大其在队员中的威信和影响力。第二,支持队干部工作,及时为他们解决难题。队干部工作时,必然要触犯某些同学的个人利益,遭到反对或听到一些冷言冷语。遇到这种情况,辅导员一定要态度明确,支持队干部做得对的地方,对其不足也要耐心教育。同时对个别同学的不良倾向要批评教育,保护队干部工作积极性。第三,培养、关心队干部。辅导员不但要会用队干部,更重在培养干部。对队干部通过定期培训,提高他们的各项能力。

(二)保护与尊重,给后进生施厚爱

“后进生”是班级中不可忽视的存在。若对“后进生”管理不当,其释放出的“负能量”极其巨大。“后进生”需要辅导员更多的雨露阳光。辅导员给予他们多一份爱,他们就多一份前进的动力。在笔者的工作中,“后进生”莫某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母在外工作,父亲常开车出差。这样缺爱的家庭环境造成孩子任性、贪玩、逃学、打架、学习成绩极差等缺陷。后来又因父母教育不当,更促使他自暴自弃。面对这样的“差生”,该如何教育?作为辅导员笔者是保护与尊重,给其施厚爱:有一次,上音乐课时他在纹身。课上我没有批评他,只是提醒他要认真听课。课后,我找他,我还没开口,他就说,“老师,我做的事,你能不告诉同学吗?”“为什么?”“我怕我以后在同学心目中永远是坏同学。”……是啊,人是有自尊心的,这是人的天性。维护他的自尊心,可使他自爱,追求上进。于是,我抓住这个时机,给他分析事情的负面影响,激发他自尊、自爱、自强,事后还经常关心他。后来,我发现他能主动参加劳动,开始做好事了。看到这些,我又及时表扬鼓励他,增强他继续进步的信心。此后,他果然有了很大进步:逃学、打架现象消失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经过对他多次的劝导和鼓励,作为辅导员我笑了,他也笑了,家长也笑了。后来,我还推荐他加入学校仪仗队,经过队组织考核后,他最终成为仪仗队的鼓号手。

二、导

启发诱导是少先队工作的基本法。启发诱导方法的核心在于一个“导” 字。导应从信赖、鼓励入手,多和队员谈心、谈话,及时发现苗头、征兆、倾向,抓住契机,因势利导。少先队组织由几个、几十个、几百个具有个性的孩子组成,启发诱导就是采用适合少年儿童心理特点的生动活泼的方法、形式、手段,把他们引向少先队的教育目标上去。如何对少年儿童启发诱导,在实践工作中,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方法。

(一)美育:诱之以美

爱美是孩子的天性。用美好的形象、事物、景色来吸引儿童,进而对其进行美育。根据四季特点,带少先队员观察大自然景观,感受自然界的美丽和挖掘美好事物中所蕴藏的精神:竹、兰、梅、菊的“君子精神”等。

(二)理想教育:诱之以想象

形象思维发达、富有想象力是少年儿童的突出特点。队活动要充分激发少先队员们的想象力,如开展“神舟飞船”“登月球”等活动,把想象与理想教育结合起来,活动既充满少年儿童情趣,又达到理想教育的目的。

(三)知识教育:诱之以奇

运用少年儿童的神秘感和好奇心理来组织活动,在活动中收获新知。设置“老博士”信箱,可以把孩子们从好奇引向好问、好思、激起求知欲。

(四)特色教育:诱之以动

“顽童”在学生群体里是颇具特色的,一般都有好动贪玩的特点,而品德上有些缺陷。辅导员可通过各种活动来诱导他们,因材施教。用有益活动来代替无益的或胡闹性、破坏性的活动,让他们在自己爱好的活动中显身手、展特长,获得成绩、建立信心。

三、放

少先队教育是让儿童们在组织里进行自我教育,其实质是培养儿童的自我意识,发挥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放”辅导员工作的延伸。辅导员应该在前两个环节基础尽量放手让队员自我管理,放手让儿童去体现自己是少先队组织的主人,让他们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

实施“放”的管理,在少先队组织里由队员自己提出问题、议论是非、做出决议、组织活动。当然这样做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乱吵吵”“乱折腾”的局面,但作为辅导员不要怕“乱”,因为正是这种“乱”,才生动地体现了少先队自我教育的本质。然而,“放手”并不意味着辅导员放羊或放任自流。作为辅导员,对于孩子们的任何动议,要干的每一件事都不可掉以轻心,都要认真负责,思谋周密,要让孩子们的“乱吵吵”“乱折腾”在你能掌控的范围之内。

少先队教育是少年儿童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少先队组织是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如何落实少先队组织光荣而神圣的使命,辅导员义不容辞。在实践中,辅导员应该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摸索方法,“爱”“导”“放”的工作思路其内涵在实际运用中将不断丰富。

猜你喜欢
少先队后进生队员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加入少先队
不老的少先队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如何对待后进生
水下考古队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