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丹心为瑶娃

2016-03-13 11:37广西来宾市金秀县忠良乡忠良中心校十八家小学黄梅芳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2期
关键词:步行乡镇学校

广西来宾市金秀县忠良乡忠良中心校十八家小学 黄梅芳

一座座莽莽大山、一所所小学……因为爱,我在大瑶山一教就是25年。我工作过的学校离乡镇最近的也要步行6个多小时,最远的要步行8个多小时,一名弱女子经历了平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没有豪言壮语,我为瑶山娃娃奉献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用智慧与坚守,获得了瑶胞们的敬重和深深爱戴。

一、难而不缩,坚守清贫艰苦岗位

1990年秋,我工作的第一站被分配到忠良乡双合村立龙屯小学任临时代课教师,每个月工资仅45元。那是个偏僻的瑶山村,离家很远,没有公路,更谈不上乘车了。我回家只能走6个多小时山路,沿途要穿越猛兽出没,没有村庄,荒无人烟的莽莽原始森林,不满二十岁的我年纪轻、胆子小,回家从来都不敢自己走。只好妈妈来接送,半个月回一次家,不回家的休息日,自己就在学校看些报纸、备备课等。

1994年秋我结婚了,接送我的任务就落到老公的身上了。1999年的一个星期日,我们又像往常一样,中午从家出发了。那天下午天很阴,我们判断会有雨。所以拿了伞,把它挂在扁担的一头,我老公挑着这一担有40来斤,我背着三岁多的大女出发了。一路走走歇歇,走了6个多小时,天下起了雨,我就回头叫老公把伞个给我,可是扁担的一头已经不见了雨伞。老公说:“是不是刚才在交叉路口时,有几根竹子挡头了,我就弯着腰过,伞可能就掉那了,要不我回去找。”“可是那里离这已经是很远的路了,还是算了吧!”我说。我就用外衣盖住熟睡的女儿,冒着雨走到了学校。到学校时他们都已经变成了“落汤鸡”,女儿那晚上发烧了……

工资待遇虽然很低仅有45元,连买个手表都买不起,但是我很快就被这份工作所吸引,看着孩子们求知若渴的眼睛与质朴的笑容,我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我时常还节约一些钱来帮助困难的学生买笔、买作业本等。为了增加收入,帮助更多的困难学生,我利用课余时间和休息日,上山采茶叶、草药等特产,步行7、8个小时,挑到乡镇出卖。尽管尝到了瑶山教育的酸甜苦辣,可我并不因它而放弃工作,仍然在清贫中坚守。

二、爱生如子,不是亲生胜似亲生

2001秋,我调到了永和村十八家屯小学任教务主任,这个学校步行到乡镇所在地要8个多小时,当时学校条件很差,学生上课和老师住宿都借用在群众家里。没有床铺,我就和学生一样睡在地板上。有学生寄宿就读,但没有后勤工人,上完课就赶快进入厨房煮饭、洗菜、炒菜、分饭、分菜、厨房卫生等工作,为学生加工一日三餐,既当教师又当后勤工人,工作琐细而繁重,在这所学校,我是一名老师,但是很多时候更像一名妈妈。孩子们太小,尤其是学前班、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自理能力弱,他们在学校住宿,衣食住行,吃喝拉撒,事无巨细,点点滴滴,我样样都得操心。调皮的孩子变了,我会摸摸孩子是不是发烧;看到孩子坐立不安,我会问问是不是要解手。有的孩子闹肚子,来不及跑到厕所,会把大便拉在裤子里。我从不嫌脏,给孩子们清理得干干净净;给孩子换上干净衣服。我疼每一个孩子,不愿任何一个孩子因为生病落下功课。遇到孩子们生病,我会给孩子开 “小灶”补课。撤点并校后,一些村屯因路途遥远,学生周末回家及返校途中的安全就成了学校的头等大事。为了切实保障学生路上的安全,消除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学校实行分片护送学生往返校园制度。即周五下午各片老师负责把包片的学生安全护送回到村里,周日再把学生安全接回学校。因为交通不便,只能步行护送,教师手拉肩背往返一趟要5、6个小时,我带头选择了一个最边远的村屯作为自己的包片区,从学校步行往返需要花上5、6个小时,周五下午护送学生回家时得带上手电筒,因为返回的时候基本上都在天黑才能到学校。因为我一个人不敢走夜路,就拉上爱人就陪同一起去接送学生。

2004年春,在校住宿的一个土县学生,由于与同学闹别扭,自己便偷偷离开学校。我得知后,立刻追去,路上见人就问。可走了2个多小时的山路还是没有见到那孩子,我急得泪流满面,困了累了也不敢休息一下,平时胆子小不敢走山路的我,这回什么都不怕了,一路追赶学生。途中遇见到土县村屯的一个村民,我大老远就问:“大哥,您见到你们村那个叫黎仙陶的孩子回来了吗?”那位大哥见我泪水、汗水满面,就对我说:“黄老师你别担心,刚才我从家里出来在村口,见他回到那了。”我听后悲喜交加,大声哭了起来,但我还是放心不下,自己得亲自到他家去看看才放心。再走了3个多小时,终于到了土县屯,在黎仙陶家里见到了孩子,我激动得把孩子紧紧抱住大声哭起来:“孩子,知道吗?老师担心死你了,怕你路上出事、怕你走累在路上哭、怕你被坏人骗去……”村民们被我关心学生的一片爱心所感动了,纷纷表示:“黄老师是好样的,亲生妈妈或许还比不上她,她就是孩子们的亲“妈妈”。“妈妈老师”在山里瑶族群众中传颂开来。

从此,家长的心和老师、学校贴在了一起,正因这样的执著,家长们都放心的把孩子交给我。学生招来了,还要留得住,家长盯着的是学校的教学成绩,成绩差,学生还会流失的。集中办学前,该校的老师在教学上都没有获得过教学奖,要提高质量,大家都没有信心,作为教务主任的我,决定再试一试,我外出参观学习,认真看书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组织老师们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为了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怀孕带孩子7个多月了,还翻山越岭走了8个多小时来到乡里参加教学研究活动,一些在乡镇工作的年轻教师看见我挺着大肚子来参加活动,吓得脸都变色——因为曾经有多人怀孕几个月后,从山里爬山涉水出来动了胎气,路上早产要了大人和小孩的命!

我带领我的团队经过不懈的努力,老师们的成绩提高起来了,获得奖了,学校成了全乡教学上最好的村校,上级领导来视察后,认为十八家小学的办学经验值得推广和学习,于是把十八家小学确定成为全县仅有的两所村级寄宿制示范学校之一。从此,全县很多乡镇的学校前来参观学习,邻近县的很多学校都来参观学习了,一时间十八家屯小学声名鹊起,远近闻名,十八家小学的办学模式成功了,学校成为全县寄宿制办学的一面旗帜,我的努力也有了成功。

猜你喜欢
步行乡镇学校
步行回家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攀山擅离步行道自拍,不幸坠落身亡谁担责?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乡镇扶贫印象
从步行到奔跑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