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分析化学教育的现状调查与改革探索
——以河北北方学院药学本科为例

2016-03-14 17:24余秀娟张万明张如月赵淑颖
关键词:分析化学药学实验

余秀娟,张万明,张如月,赵淑颖

(1.河北北方学院 药学系,河北 张家口 075000;2.秦皇岛市第十六中学,河北 秦皇岛 066000)

药学分析化学教育的现状调查与改革探索
——以河北北方学院药学本科为例

余秀娟1,张万明1,张如月1,赵淑颖2

(1.河北北方学院 药学系,河北 张家口 075000;2.秦皇岛市第十六中学,河北 秦皇岛 066000)

以河北北方学院部分药学系学生为测试对象,通过问卷的方式对教育模式、学生学习现状、学习动力来源及方式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得出河北北方学院药学分析化学的教学现状为教师讲授理论知识为主,并辅以实验教学。据此提出改变教学方法、转换传统师生教学体系及改进课程教学考评等建议,为进一步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河北北方学院;药学;分析化学;教学现状;改革

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8 10:32

在药学专业教育中,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也是药学类各专业的主干课程[1]。元素的发现,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以及元素周期律相关定律定理的建立都与其息息相关,其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是药物分析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和中药学等各个学科的必备基础。同时,分析化学本身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是典型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科。“人类有科技就有化学,化学从分析化学开始。”学习分析化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本身的思维严谨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在思想和技术上都符合当今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为了进一步深化河北北方学院药学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和人才培养,笔者根据该校实际情况,并结合国内高校对分析化学教育改革的研究成果,作了如下探索。

一、调查目的与对象

分析化学教学面向药学与检验医学等多个专业,各专业的基础不同。分析化学主要以讲授为主,内容固定且较为陈旧,无法与时代发展相连接,而且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学生听课效率低下,缺乏学习积极性,甚至对所学内容失去兴趣。

(一)调查目的

作为任课教师,更了解学生对分析化学的学习态度、兴趣来源与学习方式等,及时发现问题并有效解决,才能在短时间内把更精良的授课内容传授给学生。应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开展教学,并将分析化学与药学其他专业课程相联系,使教学系统更加完善。因此,调查药学分析化学的教学状况从而了解并解决问题十分重要。

(二)调查对象

参加调查的为河北北方学院药学专业2013级部分本科生,共150名学生。共发放150份问卷,回收137份,有效问卷130份,有效率95%,采用无记名和自愿参与的调查模式。

二、调查结果分析

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后,调查结果如下:

(一)教学方式

52%的学生喜欢由教师进行授课的方式,以老师为主,自学为辅,认为这样的学习方式相对自由;48%的学生喜欢互动式教学,希望老师能多与学生探讨和交换意见,认为双向交流能促进知识吸收。对另一项教学模式的调查显示,47%的学生对学生讲课较感兴趣,其余学生则表示无所谓或不感兴趣。虽然两种教学方式在数据上差距不大,但教学方式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积极探索适合大多数学生并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并落实到实践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学习兴趣

57%的学生认为,学习以课本为主,课本上的知识完全掌握了就无需再拓展课外知识;43%的学生认为,课本上的知识太过陈旧,需要补充课外知识来丰富课本内容,其中有一部分学生希望参与老师或者研究生的科研实验,以此来积累经验。由此看来,教学也需要投其所好,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途径之一。

(三)对实验课的看法

92%的学生认为实验课很有必要,因为实验现象多种多样,相比理论知识更生动,他们希望可以增加实验课程,借此来锻炼自身的能动性和严谨性;其余学生表示无所谓或不感兴趣。该项目反映出学生强烈的动手想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将理论知识用更加形象的实验反映出来,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因此,为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要,必须要加强实验教学内容。

(四)学习方式

56%的学生较喜欢分析化学的相关知识,经常关注相关热点新闻;39%的学生喜欢去图书馆查阅文献等资料;少部分学生喜欢与老师探讨。学习方式反映学生性格,积极的学生会主动解决问题,相对消极的学生可能会仅限于弄清楚表面的疑惑。所以,合理利用网络,鼓励学生积极与教师探讨,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分析化学也是教学目标之一。

(五)学习动力来源

76%的学生认为,学习动力取决于所学内容是否对实际生活有所帮助;51%的学生则想在期末考试时有一个令自己满意的成绩;7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直接动力就是可以听懂这门课程。总的来讲,教学方向应与实际结合,但不能缺乏专业知识。因此,可以添加一些简单易懂的生活常识,让学生回答或自由讨论,给他们认识自己能力的机会,提高其学习动力。

调查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评判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入手。

三、改革措施

综合以上调查结果,参考其他学校在分析化学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及成果,针对河北北方学院药学专业学生的特点,提出以下几点改革措施:

(一)改变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育方法即教师的“注入式”教育方式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学生因疲于记笔记而缺乏思考时间,这必然造成学生对于老师的授课内容记忆模糊,无法彻底融会贯通。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这样“三点一线”的固定模式与“理论联系实际”严重脱节。枯燥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兴趣丧失。所以,改变教育方法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1.运用现代技术和资源立体化教学

传统的分析化学教学仅限于纸质教材,知识网状结构十分平面化,造成学生在理解上出现困难。在计算机发展迅速的时代,多媒体立体教学已成为一种潮流。现代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便捷,内容丰富,直观、形象且交互性强,对学生充满吸引力。根据这一优点,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如制作幻灯片、编写试题库和播放录像等[2],把抽象的概念、微观的反应原理和无法当堂演示的实验等内容通过录像或动画的方式展示出来,使教学内容精炼、重点突出而又不枯燥无味,既达到了拓展教学深度和广度的目的,又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增强了学生对难点的理解接受能力,营造了积极的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对分析化学学习的积极性[3]。

2.案例教学

1829年,英国法学界首创出案例教学,指教学者选用实际生活中的典型问题制成教学案例,然后以团体讨论的方式引发学习者思考,提出解决方案,并让学生将自己融入到案例场景,根据案例的具体问题来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4]。在分析化学这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中,此方法会十分有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典型案例,通过对一个完整案例的分析,包括分析方法选择、试样采集与制备、样品分析测定、分析结果数据处理和质量保证与控制等步骤,以团体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有机地将教师、知识与学生串联在一起,让学生形成一套完整的思维分析系统。将案例作为媒介,帮助学生将学到的分析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解决现实问题,以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效果。

3.PBL教学法

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5],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多种途径相结合,更注重学生之间交流合作的团队精神。与传统教学模式里以教师为主的方式不同,它以学生为主,但是要求教师围绕教学内容提前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查阅教材资料和杂志文献等来解决问题,再由教师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讲解,最终解决问题。PBL教学法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分析化学来说,无疑是一种将成果体现在行动上的最佳证明。PBL教学法对教师和学生积极性的要求都很高,更需要教师具有广泛的专业知识,学生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可以说这是同时提高教师和学生两者水平的较好的教学方式。

4.双语教学

分析化学的双语教学作为新兴教育模式,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种挑战。它不仅要求老师可以用流利的英语将教学内容表达出来,并加以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同时要求学生掌握大量的专业英语词汇,并有较强的理解能力。该方法有利有弊,优点是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英语水平,拓展分析化学学习的层面,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缺点是若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便会形成两极分化,减弱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材的选择也是一个考虑因素。所以,分析化学的双语教学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提高。

(二)实施分层教学

即使是同一专业的学生,其学习基础也会参差不齐,对分析化学的学习能力也会有所差距。加之考虑到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的不同,分析化学应该实行分层教育,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以便更加因材施教。这就要求教师有足够的耐心针对不同类型的培养目标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很好地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让不同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优势,这符合分析化学现阶段的教学发展趋势。

(三)改变以教师为主的单向教学体系

中国的传统教育理念是以教师为主的“注入式”教育模式,重理论,轻实践,这阻碍了学生思维的跳跃和天性的释放。改变这一现状最显著的方法就是将课本还原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而不是将课本上的文字强行灌入到学生脑子里。“双向交流”即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单向教学体系,抽出一部分课时由学生自由发挥,让学生亲自体验备课和讲课的过程。在该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本中,并且在讲授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见解,这既让学生牢固地掌握了所学内容,又开拓了学生思维,锻炼了理解能力。同龄人之间的授课也会更便于知识的理解,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对分析化学的学习兴趣。

(四)通过实验辅助理论教学

分析化学的理论知识相对较少,但实践性和操作性却很强,单纯的书本式的学习不能使学生完全将知识融会贯通。实验课是运用教材中的基本原理联系实际的直接渠道,在教学实验中,学生亲自动手体验反应原理,通过实验可以消除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惑,消化和巩固理论知识。可创造机会和条件,鼓励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实验[6],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和科研能力,使学生把课堂内外较好地结合起来。实验教学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最后一个关键步骤,学习过程中的疑难点解除了,学习的积极性一定会有所提高。最重要的是通过一整套试验流程,学生的独立性、能动性和思维严谨性都会有所提高,甚至还可以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为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厚实的基础。

(五)调整实验内容并探索开放式实验教学

将原有的验证性实验适当减少,保留经典实验项目,达到对学生基本操作方面的要求。同时增设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整个实验流程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使学生在已有的操作基础上运用某些技术参与一个相对完整的自主实验过程,或独立设计并完成一组实验课题,实验教师要认真审查学生的实验流程和实验报告,保证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借此达到巩固知识、学以致用和发散思维的教学目的[7]。为满足学生的学习热情,针对学生设计的实验内容,需要有相应的专业教师进行指导,让学生的问题可以及时地得到解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六)改进课程教学考评方法

目前,分析化学考试形式单一,题量较大,且考试内容大多是课本内容,这很容易造成学生“突击应付”的现象,仅在考前几天采用题海战术就能通过考试,考完之后很快就将所学知识抛之脑后,无法全面检测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调整相应的考试制度显得十分必要。

1.理论课

理论课成绩应与平时成绩相关联。如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80%,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及习题完成度等占总成绩的20%,并采取严格的闭卷考试制度[8]。此外,考试内容也要联系实际,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听讲和努力复习的积极性。

2.实验课

实验课成绩也应占考试成绩的一部分比重,实验报告是完成这项测定的直接指标。实验报告不可直接照搬实验教材,必须加入实验所得的真实数据,不能编造数据,若实验失败需分析失败原因。教师也要观察每个学生的实验态度,如果学生态度不端正,实验不认真,实验报告的分值也应相对扣除。同时,在理论考试的笔试基础上,建议添加实验操作考试,随机分配考试内容,如出现操作失误等也要相应扣分。

随着中国药学领域的飞速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分析化学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要。倘若继续延续传统的教育模式,即使培养出各项考试成绩满分的人才,也只是局限于理论知识,纸上谈兵无真章。为了让分析化学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求,教育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教师要打破“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思想上改变学生对分析化学不想学、不会学和学不会的认知。同时,教师也应该认识到教育模式不应该一成不变,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在先进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创新性人才,为药学及分析化学领域注入更新鲜可靠的血液。

[1] 王冬梅,郭兴杰,赵怀清,等.分析化学教学改革.药学教育,2012,28(2):39-41.

[2] 张晓娟,黎永秀,王胜碧.分析化学教学改革初探.安顺学院学报,2011,13(2):88-90.

[3] 张长水,黄新辉.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1(2):63-67.

[4] 李娜,刘锋,李克安.以案例教学教给学生分析化学家的思维方式.大学化学,2010,25(5):31-35.

[5] 王乃毅.医学检验专业分析化学教学改革探讨.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0):901-902.

[6] 黄昊文.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3):42-44.

[7] 张校云,董明纲,宋桂芹,等.开设综合性、设计性生物化学实验的探索与实践.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5):102-104.

[8] 邱海燕,张世红,罗米娜,等.分析化学教学改革探讨.化工高等教育,2011,(5):68-71.

(责任编辑 白 晨)

The Present Situations and Reform of Pharmaceutical Analytical Chemistry Teaching—Taking the Undergraduate Major of Pharmacy of Hebei North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YU Xiu-juan1,ZHANG Wan-ming1,ZHANG Ru-yue1,ZHAO Shu-ying2

(1.Department of Pharmacy,Hebei North University,Zhangjiakou,Hebei 075000,China; 2.Qinhuangdao No.16 Middle School,Qinhuangdao,Hebei 066000,China)

Taking a group of pharmacy majors from Hebei North University as the subjects and questionnaire as the means of research,the present study makes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educational pattern,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earning and the learning motivations of pharmacy majors and reveals that the present teaching is mainly the explanation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by the teacher aided by experiments.Such suggestions are made for the further reform of pharmaceutical analytical chemistry teaching as changing the present teaching method,shifting the roles of the teacher and the students,and improving the means of assessment of the course.

Hebei North University;pharmacy;analytical chemistry;present situation of teaching;reform

2016-06-23

河北北方学院教学改革立项课题(JG201663)

余秀娟(1984-),女,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北方学院药学系讲师,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蛋白药物制备及其分离与分析。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62X(2016)06-0114-04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3.1415.C.20161128.1032.036.html

猜你喜欢
分析化学药学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现场操作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绿色分析化学实验改革
基于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做个怪怪长实验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构建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新体系 培养创新型药学人才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