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在初中古诗词复习中的探讨

2016-03-14 20:08河北保定三中分校夏忠民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9期
关键词:古诗文菊花首诗

河北保定三中分校 夏忠民

如今人们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变得越来越快捷和高效,“微课程”这一新型的名词应运而生拥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的学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因而,微课程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必将推动语文教育的前进。微课程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有效地做到了让学生在了解文言知识结构的同时,实现古诗文学习兴趣的养成与能力提升双重效果。

在我们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诗词鉴赏会很冗杂和繁琐,但是微课就会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整合有效信息,直观而有效地进行复习。下面就借几首诗词进行简单探讨。

结构关系:

触景生情,借景抒情

融情于景,以景结情

内在联系:

以乐景写乐情 正衬

以哀景写哀情

以乐景写哀情 反衬

以哀景写乐情

一、从景与情之间结构关系的角度

1.触景生情

又称“由景及情”“情因景生”,是先有景后有情。“景乃诗之媒”(谢榛语),人物一开始心情比较平静,由于受到外界景物的刺激,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所以称为“触景生情”。

杜甫的《登高》一诗就是典型的触景生情之作。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注)青帝:司春之神。

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表现上有何特色?

因见到菊花在秋天开放时冷寂,蝴蝶也难得飞来采掇菊花的幽芳,因此才有下面的感慨,自己若做了青帝就要改变菊花处境,让它在春天同桃花一齐开放。抒发了对菊花开不逢时的惋惜和不平之情。(触景生情)

前二句实写秋天菊花盛开之景,后二句发挥想像,虚写

2.借景抒情

又称“缘情写景”“由情及景”,是情在景先,先有情后有景,是“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人间词话》)。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移的,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吴乔《围炉诗话》)。“借景抒情” 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该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

3.寓情于景

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滁洲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诗在情与景的抒写上有何特色?试略作分析。

诗人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诗人独爱自甘寂寞安贫守节的涧边幽草,无意居高媚时的黄鹂。郊野渡口一幅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4.以景结情

所谓“以景结情”就是诗的前面大半篇幅用抒情,最后以写景物来收束全诗。这种写法的好处是在抒情的紧要处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一二句写事写情,已露出“愁”字,似乎接下来就要正面写愁,然而诗人却将笔触转到景物上,巧妙地以景结情,含不尽之意于景中。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前三句就乐声抒情,最后一句轻轻宕开一笔,以壮阔而悲凉的景象收束全诗,将不尽之情以不尽尽之,这种以景结情,真可谓“绝处生姿”。

拓展练习:从景与情之间结构关系的角度辨析下列作品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苏轼《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二、从景与情的内在联系角度分析下列诗歌

登科后 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天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乐景乐情

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

柳州榕叶落尽偶题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哀景哀情

在阳春二月见到反常的如秋之景,眼中的花叶尽落之境与心中的凄黯迷惘之情融而为一。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乐景哀情

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江汉 杜甫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有老马,不必取长途。

——哀景乐情

落日、秋风是一种凄凉的感觉,但却比喻了诗人正处暮年,并以“老马”自喻表现了积极入世的精神及老当益壮的情怀。

猜你喜欢
古诗文菊花首诗
菊花赞
《上课没人抢》
我想写首诗给你
我真的很擅长睡觉
雏菊花
赏菊花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从“读首诗再睡觉”看听觉阅读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