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2016-03-14 23:09广西融水中学杨振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6年15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溶液

广西融水中学 杨振成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设计就是教师运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对教学资源及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分析和规划,以求达到一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一个良好的教学设计必然会带来出其不意的效果。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必须是建立在学习理论、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心理学、哲学、技术等多个学科基础上的一种创造活动。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可从以下几个要点进行操作。

一、了解学情是设计之本

教学设计是为学习者的学习服务的,所以在设计之前,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能力基础、知识储备、兴趣爱好、课外阅读等方面的情况,把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在教学设计中,教师既不能过高估计学生的能力,提出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让学生不能回答致使课堂教学陷入被动;也不能低看学生水平,否则学生激发不起求知欲望,思维活动将陷入“钝化”状态。教学设计要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利用学生学习的最佳期限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课堂教学设计恰好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中,从而激活“最近发展区”时,教学才最有效,才能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问题引领,激活思维

教师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所以,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应努力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主线来组织和调控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探究能力。例如,在学习盐类水解时,首先由“酸的溶液显酸性,碱的溶液显碱性,那么盐的溶液是否一定显中性?”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设疑:要想知道盐的溶液是否显中性,最好的办法是什么?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经过学生实验,得到实验结果:NaCl溶液显中性,CH3COONa溶液显碱性,NH4Cl溶液显酸性。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我又设计了一组有启发性的由浅入深的问题:(1)CH3COONa溶液中存在哪些电离?(2)CH3COONa溶液显碱性,说明什么问题?(3)结合水的电离平衡分析,影响C(OH-)变化的原因可能有哪些?(4)分析NH4Cl溶液显酸性的原因?(5)盐类水解的实质是什么?(6)总结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组成的关系?(7)比较pH值均为10的NaOH溶液和CH3COONa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的大小等。引导学生在回答上述问题的过程中,层层推进,接近目标——盐类水解的实质。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而且让他们学会了探究问题的方法,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主动探索,总结规律,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三、内容设计应源于生活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中有很多学生感兴趣的化学问题,如加碘盐、维生素的摄取、食品中的添加剂、废旧电池的收集与处理、水体污染、新能源的开发等。我常采用“源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设计模式:首先,创设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的学习情境,引出化学问题;其次,应用已有的化学知识探求问题的解决途径;最后,再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这样的设计,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同时,也能引导他们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养成关心社会的积极态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在《卤素》一节的教学设计中,我引入了“加碘盐”,设计的问题如下:(1)加碘盐中加入含有碘元素的物质是什么?(2)如何证明一袋食盐是加碘盐?(3)如何正确使用加碘盐?(3)加碘盐应如何保存?(3)如何测定加碘盐中碘的含量?(4)碘与人类健康的关系?(5)人类补碘的途径有哪些?由于这些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在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很高,相互交流,相互合作,教学效果好。

四、实验探究要培养创新能力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实验是化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化学的灵魂。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中,尤其要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开展实验设计,开发实验功能是一行之有效的途径。例如,将实验室制得的乙炔通入溴水溶液中,现象是橙色褪去,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在教学设计中,我不是仅仅通过演示实验直接将结论教给学生,而是先引导学生作理论分析:①乙炔气体中可能混有的杂质有哪些?②导致溶液褪色的因素有哪些?③如何验证、除去并除尽杂质?④提出乙炔与溴反应类型的假说。引导学生开展实验设计,最后通过实验操作来证明假设的正确性。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合作学习,最后一致通过如下的实验方案:

(1)气体→CuSO4溶液→NaOH溶液→CuSO4溶液→溴水

(2)测定反应前后溴水溶液的pH值。

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提升了同学思维的层次和质量,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敢于怀疑的科学品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教学反思应求精求实

这里的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设计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基于课程标准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应包含教学反思,它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对教师专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教学反思应注重对教学设计过程中细节的反思,如教学目标的设置是否合理,对情景设计加以适当的评注,对学习方式、实践过程或教学成果作适当的评述等。教学反思不要面面俱到,有感而发,求精求实是基本的原则。

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对影响课堂教学的各种因素进行统筹安排是设计的前提。教学设计要致力于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支持性的学习氛围,要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时间和机会。教育家罗杰斯指出:“教师的态度可以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可见,要激发学生的主体功能,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宽松、安全、愉悦的学习情景,给学生以友爱、平等、快乐、成功的享受,营造出具有真诚接受和理解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在一个群体中存在的价值。让学生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身体素质得以全面的发展。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化学溶液
象外之象——牛健哲《溶液》短评
『溶液』知识全解读
高中化学微型实验教学策略探讨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解读“溶液”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