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与应用

2016-03-14 16:02黄明玺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00
甘肃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压实

黄明玺(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00)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与应用

黄明玺
(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甘肃兰州730000)

摘要:我国幅员辽阔地势高低起伏,从沿海到内陆,从盆地至高原,造就了不同的地质参数,随着城市化的大步伐,建筑行业的崛起,高楼林立的同时,一些中小城市也进入了这一阵营,然而由于各种地理条件的限制,高层建筑不适合在有些地方修建,使得在这些地区深入研究建筑地基处理成为一项重要课题,通过常用的一些地基处理技术,我们再结合一些中小型城市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的拿出可行的方案,使得我们的建筑业在中小型城市也发展起来,安全、舒适、耐久的居住条件,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美好的憧憬,因此地基处理在中小型城市的应用和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建筑;地基处理;换填垫层;应用

这篇文章写的初衷是为了迎合城市化这个大趋势,在一些中小型城市,技术条件较落后,经济发展不是太突出,但在一些旅游业的大力发展下,这些城市迅速成长起来了,带动经济的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富裕了,城市化的意识更强了,招商引资办企,城市人口日益增多,就使得居住条件的劣势越来越明显,高层建筑物的出现让人们的生活有了新的认识,与此同时,地基处理也就进入了工程师的视线。

结合一些地区的实际地质情况,对地基进行换填处理方案,使地基的承载力达到建筑物所需荷载要求的同时,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具体要求,以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确保质量、保护环境等目的,给人们营造了个美好的生活空间。

1 目前我国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有:

1.1换填垫层法

挖去地表浅层软弱土层或不均匀土层,回填坚硬、较粗粒径的材料,并夯压密实,形成垫层的地基处理方法。换填垫层法主要适用于有淤泥、湿陷性黄土、地表软弱土层及不均匀土层分布的地基处理[1]。对于建筑范围内局部存在松填土、暗沟、暗塘、古井、古墓或拆除旧基础后的坑穴,均可采用换填法进行地基处理,处理原则主要是保证处理后的地基变形均匀,不出现局部荷载突变而引起建筑物的破坏。

1.2压实地基法[2]

利用平碾、振动碾或其它碾压设备将填土分层密实的处理地基。压实地基系指大面积填土经处理后形成的地基,浅层软弱地基以及不均匀地基换填处理。压实填土包括分层压实和分层夯实的填土。碾压法用于地下水位以上填土的压实;振动压实法用于振实非粘性土或粘粒含量少、透水性较好的松散填土地基。

1.3预压法

预压法一般是在施工前对地基进行堆载预压或真空预压、或联合使用堆载和真空预压,形成的地基土固结压密后的地基[3]。主要处理软土、淤泥质土、淤泥、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土地基。常用于公路路基、铁路等基础处理。

1.4夯实地基法

反复将夯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能量,将地基土密实的处理,夯实地基是指采用强夯法或强夯置换法处理的地基[4]。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与软塑—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要求不严的工程。

1.5挤密地基法

利用横向挤压设备成孔或采用振冲器水平振动和高压水共同作用下,将松散土层密实的处理地基。挤密地基是指利用沉管、冲击、夯扩、振冲、振动沉管等方法在土中挤压、振动成孔,使桩孔周围土体得到挤密、振密,并向桩孔内分层填料形成的地基。适用于处理湿陷性黄土、砂土、粉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

1.6注浆加固法

将水泥浆或其它化学浆液注入地基土层中,增强土颗粒间的联结,使土体强度提高、变形减少、渗透性降低的加固方法。注浆加固适用于砂土、粉土、粘性土和人工填土等地基加固。根据加固目的可分别选用水泥浆液、硅化浆液、碱液等固化剂。

1.7水泥粉煤灰矿石桩(CFG)

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适用于处理粘性土、粉土、砂土和自重固结完成的素填土地基处理5]。对淤泥和淤泥质土应按地区经验或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2 地基处理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

在施工中,我们结合勘察单位出具的地勘报告,对拟将新建的建筑区域土质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开挖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探井,与勘察单位出具的地勘资料作对比,在相符的情况下,由甲方及设计单位进行确认。对于一些地区,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地下水位较高,地下土质不均匀,有溶洞、墓穴等情况,就需要我们在施工过程中格外注意,当出现与地勘报告不相符的情况时,应及时向建设、监理单位进行汇报,并结合设计单位的意见,迅速组织施工;对于地下水位高等问题,我们施工过程中就需要采用一定的降水、排水措施,基坑支护也是我们要考虑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保证各项工作安全妥当的条件下,我们必须在保证地基的承载力及压实要求,并具有专业资质的建筑质量检测单位对地基承载力做出检测,各项指标都合格的情况下出具合格检测报告,完成各工序的隐蔽验收后,进行地基处理结果验收。

地基处理,我们以河西走廊中段地区张掖的某区域施工的建筑综合楼为例,简单谈谈在这个区域地基处理的重要性。

张掖作为河西走廊的重要经济、旅游名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居民的居住条件的提高,一些中高层、高层的建筑群体成了这个地区必不可少的一种标志,成为了这个城市在进军城市化中的一个里程碑,但是,位于河西走廊的张掖市,地下水位较高,天然地基又不能满足一些低层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要求,更何况中高层及高层建筑物,所以,地基处理在这个地区的应用和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着眼点。

以张掖市某综合楼为例,主楼为三层框架结构,高度为11.550m,宽度为13.3m,长度为46.6m,楼盖形式为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板式楼盖。设计±0.000对应高程为1488.125m,基础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柱下条型基础,基础埋深-2.40m,地下水位高程约1482.36m,地下水变化幅度2m左右。地质特性从上到下依次为:

1)粉质粘土:分布于拟建场地地表,黄褐色(灰褐),硬塑,土质不均匀,零星含粉细砂,有植物根系,勘探揭露层厚为0.9~2.5m。

2)粉质粘土:黄褐色(泛红),可塑—软塑,土质均匀,以粘粒为主,不均匀分布有黑色斑点及青灰色条带,手可搓条,按压有印痕,局部夹薄层及中厚层(1.3m)的稍密细砂层,勘探揭层厚3.8~6.2m。

3)粉质粘土:黄褐色(泛红),软塑—流塑,土质均匀,以粘粒为主,不均匀分布有黑色斑点及青灰色条带,手可搓条,在钻孔ZK-ZYSFZ-2、ZK-ZYSFZ-8中揭露,层厚1.8~3.0m。

4)细砂:广泛分布于粉质粘土下部,黄褐色,饱和,稍密,局部为中密,分选性差,级配不良,颗粒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去母,局部夹薄层软塑状粉质粘土,底部零星夹小砾石,勘探深度大于18.9m,未揭穿,层顶标高为1477.620~1480.060m。

此例中对该地区的某一建筑地质有了详细的分析,对于这一种地质条件,持力层要坐在粉质粘土层上,本身的承载力远远不能达到建筑物本身的荷载要求,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一定的地基处理才能使建筑物安全、耐久,一旦地基不稳,将有可能出现建筑物倾斜、墙体开裂甚至出现基础断裂、框架梁及节点开裂破坏,这就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地基处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张掖市东西方向地质差别较大,经过现场实地观察发现,主要以级配均匀的鹅卵石、粉质粘土等为主,且地下水位较高[6]。根据实际地勘报告,我们证实了这一点,由于地下水位高,对我们的施工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无形中,在地基的处理过程中要考虑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这对于我们的施工安全、进度、费用上是一个挑战。

结合该地区某建筑物的地下水文条件、现场以及周围的建筑物情况,我们以探井的地质情况与地勘报告资料对比相符,进而进行大面积施工,由于地勘中的地下水位正好处在设计地基处理基底低,如果开挖至设计深度,由于该层土质含水率较高,地基在处理过程中,地下水会被挤出,随之而来就造成了这片地基成为了以橡皮泥为主的淤泥状,这不仅不能起到加强地基的作用,反而对地基的承载力起到了很大的破坏,在地下水位不断变化的季节,对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将造成很大的破坏,也对抗震结构的安全、稳定性是一个很大的隐患,因此,我们在施工前考虑到了这个重大因素,基坑开挖的前先采用轻型井点降水[7]的措施,在基坑周围竖向的地方埋设一些滤水管[8],并且使用真空泵进行抽水,随着水的抽出使滤水管中形成负压,在压差的作用下,地下水位得到降低,从而保证了基坑底部的干燥状态,方便了我们进行机械设备土方运输及回填碾压工作。

为避免基坑开挖暴露时间过长,可能造成流砂等突发情况,我们在开挖完成后,立即上报监理单位,组织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单位进行基坑验收。基坑开挖我们采用了机械反铲挖土的方法,通过探井的土质,以及设计开挖深度,按照1:0.75的坡度系数进行无支护放坡,地基处理上我们采用换填垫层法,处理以整片砂夹石垫层为主导,处理深度为条基底以下3m,由细砂层顶至基础底标高,处理宽度至基础外边缘2m,垫层分层铺填、碾压,每层虚铺厚度为25~30cm,处理后的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7,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应小于200Kpa;换填采用的材料以宜选用碎石、卵石、角砾、圆砾、砾砂、粗砂、中砂或石屑(粒径小于2mm的部分不应超过总重的45%),应级配良好,不含植物根系残体、垃圾等杂质,当使用粉细砂或石粉(粒径小于0.075mm的部分不超过总重的9%),应掺入不少于总重30%的碎石或卵石,砂石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50mm。分层回填、分层压实、分层进行质量验收等方法,采用机械压实设备,压实试验采用灌砂法进行验收,承载力试验委托有检测资质的专业试验室进行检测,保证试验数据有说服力。

以上我们主要以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谈到了河西走廊张掖地区的房屋建筑,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质多样性,我们面临的挑战还很多,随着社会发展,地基处理技术应用会更广泛,安全、耐久、经济性仍然是主导,当然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适用性,所以我们在选择用地基处理方案施工时,需要因地制宜,选用较合理、可行的方案,在不断总结施工经验的同时,还需要提升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以更加科学合理的地基处理方案实现房屋建筑的质量目标。

参考文献:

[1]龚晓南.地基处理手册(第三版)[Z].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祝成展.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8):208.

[3]罗辉.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中华民居,2013,11(下):170-171.

[4]马小锋.浅谈软土地基处理方法[J].山西建筑,2008(1):121-122.

[5]王和平.探讨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2013(4):377.

[6]孟晖,唐灿.河西走廊地区地质环境容量的分析与评价[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0(3):55-59.

[7]薛宝军.论建筑工程施工中排水与降水措施.山西建筑,2013(10):62-63.

中图分类号:TU243.2

猜你喜欢
压实
抓落实要“放权赋能”——要压实责任,不要“层层加码”
振动压实法在水稳配合比设计中的应用
一场直面问题、压实担子的大考
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对鄂尔多斯长8储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