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幼教学生声乐能力培养的几点思考

2016-03-15 22:36刘英
新课程·上旬 2016年1期
关键词:位置气息

刘英

摘 要:幼教专业是培养幼儿师资力量的摇篮,是培养未来祖国花朵的源泉,在幼儿教育中肩负着艰巨的责任。而声乐教育对于幼教学生来说是一个必修课程,学生应该具备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声乐演唱能力,在幼儿教学过程中能够编排音乐节目,善于组织艺术活动等。因此,主要针对中职幼教学生声乐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究和分析,并通过几个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声乐能力,为幼儿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幼教学生;声乐培养;气息;位置

一、打好学生歌唱能力的基础

1.气息的重要性

气息是歌唱的前提。教师在对气息进行讲解时,如果只是利用抽象的理论知识进行教学,学生很难理解,并极易给学生带来困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通俗易懂、生活化更强的语言,这样能够使抽象的知识变得简单化、直观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通俗化的语言让学生感受正确进行歌唱时的呼吸——胸腹式联合呼吸。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深呼吸,感受胸腔的变化。与此同时小腹也要活动起来,这也就是经常在电视剧中听到的气沉丹田的感觉。在吸气的时候,学生的上身要保持放松状态,胸部自然括开,两肋向两边舒展,与此同时,后腰部和上腹部也要同时向外舒展,整个腰部的状态是自然地向各个方向扩展的状态,后背部保持上下扩展。除此之外,在练习的时候,学生还要保持吸气的状态,换句话说也就是要将气息控制好,始终保持气息均匀,吸入和呼出缓慢进行。

2.位置的控制

运用上述方法,气息控制好之后,下一步应掌握发音的位置。歌唱时,在声区和音乐的统一方面很容易出现问题。例如,普遍存在的是高音困难,发音不准,解决类似问题的有效方法是高位置的发音。所谓的高位置指的就是唱歌的时候,要将声音不断往高处推送,绝大多数人都是将眉心选择为控制的集中位置,这样能够形成共鸣焦点。在唱歌的时候不论是唱高音还是唱低音都需要头腔共鸣的焦点(又叫假声位置),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小声哭泣,通过哭泣能够让学生亲身体会假声的感受,找到假声的位置,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控制假声。随后,教师教学生混声的教学方式,将真声和假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发出假声的位置之上发出真声,这样的声音让人听起来既有真声的踏实和明亮,又伴随了假声的圆润与柔美。

3.共鸣的掌握

如何让学生产生共鸣,答案就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基音。那么基音又是什么呢?首先我们应该从了解声的定义开始。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声波,这个声波传输到人的耳朵而出现的一种感觉。人在唱歌时,歌声是由于气息冲击了人的声带,声带的振动而发出了声音,这里所说的声带发出的声音就称为基音。基音是非常微弱的,只有它在人的共鸣器官中产生了共振,这个时候才能够将基音有效地扩大与美化,最终形成美妙动听的音乐、歌声。所以,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知道共鸣对于唱歌的重要作用,并高度重视起来。人的共鸣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头腔、口腔和胸腔共鸣三种,其中口腔共鸣是三者中最重要的一个,这是因为它连接着上面的头腔共鸣与下部的胸腔共鸣,这样能够将人体的三个共鸣串联起来形成上下畅通、相互衔接的管道。除此之外,口腔共鸣还能够通过舌头、上颚以及口形和咽壁对音声进行调节。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哼唱进行练习,这样能够打开学生的共鸣腔,感受音乐的美妙。

二、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1.学会分析各类歌曲的信息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对歌曲进行细致的分析是教学的关键。分析歌曲的时候,教师要让学生先了解歌曲所处的时代背景,作者为什么要创作这首歌,并用心体会这首歌曲的歌词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等。通过这样的分析能够一定程度上了解这首歌曲的主题思想。随后,教师还应该让学生掌握这首歌曲的风格,在分析的时候教师可以传授学生一些技巧,先找到作者留给我们的一些小的信号,例如,表情信号、速度信号,感受语言的节奏、拍节、旋律以及歌曲的曲式结构等,通过这样的提示我们就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风格,掌握音乐的表现手法,从而体会音乐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分析出音乐中包含的“精髓”。

2.基于艺术视角对歌曲进行处理

鉴赏歌曲,首先应该对原创歌曲的曲风和思想表达给予充分尊重。细致分析了歌曲后,歌曲的形象就变得非常清晰明了,以此为基础,教师再对歌曲进行艺术化的处理,并积极运用各种表现手法。一般情况下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都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首先,了解歌曲的提示,通过这些信息进行处理。然后,积极采用对比的方法,从速度、音色以及力度和音量这几个方面着手进行艺术处理,从而表现出强烈的快与慢、强和弱等鲜明对比。事实上,艺术处理的方式非常多,在进行处理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按照作品的内容进行确定。在此过程中,学生应该不断丰富自己的音乐知识,开阔视野,不断积累乐感与经验,掌握更多的音乐处理方法,从而有能力对音乐进行有效的艺术处理,培养在音乐方面的创新能力。

三、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1.提供实践表演的平台,提高学生表演能力

在幼教专业中,课堂教学的很多技能都是通过大量的课外实践和训练来实现的,只有通过艺术实践才能够真正地提高学生的业务水平,提高教学效率。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喜欢一些节日的小活动,如果在“六一”儿童节这样特殊的日子,幼儿教师为孩子们编排各种各样有趣的小舞台节目,孩子们一定十分激动。因此,中职幼教教学,应该积极为学生开展一些艺术实践活动,并且,作为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学习一定的伴奏、舞台装饰以及化妆和发型的实用性知识,不断积累舞台实践经验,从而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加分。

2.激发学生的创编能力

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实用型人才,这就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在动手实践中进行创作,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创编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将课堂的主体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音乐创作,重新组合。例如,《和平鸽》这首歌曲,我们就可以将音乐与舞蹈、绘画等其他学科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创作,从而形成不同的作品,感受创作的快乐。

3.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

课堂组织能力是每一个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在幼儿音乐课堂上需要教师的组织和安排,组织幼儿开展音乐实践活动。具体来说,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开展一些文艺演出,并且把演出的组织和安排工作交给学生去做,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独立完成。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还能够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从而促进幼儿性格、能力全方位的发展。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中很多新鲜元素不断涌现出来,传统的幼儿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中职幼教专业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根据教学改革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方针政策。在对幼教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声乐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新一代高质量的幼教人才。

参考文献:

[1]赵杰红.中职学校幼师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研究[J].教师,2010(04):24-25.

[2]杨丹旎.声乐教学实践课程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0(03):63-65.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位置气息
感知万物气息之家
自然的气息
蕾丝气息
浅论现代汉语构式“毫无疑问”
花朵穿上身 春日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