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理论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2016-03-15 07:59周军
新课程·上旬 2016年1期
关键词:可能性促进作用小学信息技术

周军

摘 要:通过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经验,对元认知理论的概念、元认知理论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整合的可能性以及元认知理论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积极促进作用进行了一番分析与探索,旨在引发更多教育同仁对元认知理论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深刻认知与体验。

关键词:元认知理论;小学信息技术;概念;可能性;促进作用

鉴于元认知理论的丰富内涵,其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所发挥出的重要作用日渐得以凸显。笔者通过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经验,对元认知理论的概念、元认知理论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整合的可能性以及元认知理论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积极促进作用进行了一番分析与探索,旨在抛砖引玉,引发更多教育同仁对元认知理论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深刻认知与体验。

一、元认知理论的概念

元认知即认知者对自我心理状况、能力水平、预期目标与践行方式方法等因素的全面认知,也指认知者对自身认知活动进行积极计划、监测及调节的行为。该理论最早由弗拉维尔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其内容主要包括元认知知识(认知者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过程、有可能出现的结果等的大致判断及初步认知)、元认知体验(认知者自身在认知活动中产生的个体认知体验及情感)及元认知监控(认知主体在认知活动进行过程中,对自我认知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现等进行主动监测、调节及控制的态度行为)三大部分。究其本质,元认知就是认知者对自我认知活动进行有意识调节、控制的有效活动形式。

教育实践表明,元认知理论对于锻炼及发展认知者(即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元认知理论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进行整合的可能性

1.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运用元认知理论的必要性

不同于其他学习科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学科特征,需要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付诸大量的课堂、课外实践,这就与元认知理论强调认知者尽可能地进行实践的特性不谋而合。除此之外,小学信息技术的学习内容较为简单,学生通过自身的操作与实践,往往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出完整的结果,而这就有利于他们得以及时认清、改正自身在实践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并以此为基础对自我实践活动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与分析,这些都对学习者自我意识、行为等的监督、调节及控制等综合素养的显著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如此,也同元认知理论强调认知者对自我认知活动进行有意识调节、控制的本质达成了一致。

此外,在元认知理论中,认知者在认知活动中需具备一定的元认知能力,即自我学习、发展的综合能力,该能力是认知者习得、掌握特定知识内容的最基础能力。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元认知理论同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有效结合的必要性。因为,学生在小学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借助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完成对新知识、新内容的自主、积极学习,这一学习活动离不开其元认知能力的参与,同时也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他们本身元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2.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学科教学形式决定了其运用元认知理论的必要性

“任务驱动”是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而这种典型的教学形式却恰恰与元认知理论的基本理念不谋而合。实践表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上述教学模式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小学生自身包括自我体验、自我监测、自我调节等在内的多项元认知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即是指教师根据主要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提前为学生设置特定的活动任务,要求学生或独立完成或团队合作,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实现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形成初步的感官认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主要操作步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师依据目标制定活动任务—学生结合已有知识经验执行该活动任务—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进行对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与分析。这样一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具体步骤就在很大程度上同元认知理论中认知者在自我认知活动中依次进行认知活动计划、认知活动监控、认知活动评析等步骤形成了大致的吻合。

三、元认知理论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积极促进作用

1.利用任务驱动法促进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元认知体验能力的发展

前文提到,任务驱动法是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重要教学模式之一,通过对教育实践的研究与分析,我个人认为,恰当利用任务驱动法有利于促进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元认知体验能力的发展。例如,当教师为学生设置了特定的学习任务之后,学生不再需要毫无章法地进行新知识、新内容的预习或者巩固工作,而只要在明确具体任务要求及目标的基础上充分建立起多层次且完整的结构体系,并将一个整体的任务目标分解成若干个阶段性、简单易操作的小任务,如此便可使其自身在一步步完成任务实践的基础上逐渐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而成功体验的获得就对他们元认知体验能力的显著发展形成了极大的推动力。

此外,任务驱动法对于促进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元认知活动参与兴趣也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如,在教会学生Excel相关理论知识点之后,我要求他们尝试帮助我对某次考试成绩表进行统计与分析。这一情景的设置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实际,有利于他们以积极、主动的状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更有利于他们在合作讨论、实践操作中逐渐提高自身元认知体验能力,真正收获了预期中的良好教学效果。

2.借助问题提问法促进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元认知监测能力的发展

实践表明,借助自我提问,学生能对自身正在进行的实践活动进行实时的监测,这对于他们自身元认知监控能力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以我自身为例,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中,我就会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设置一些同他们信息课程学习内容息息相关的问题。如下为我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经常提问学生的部分问题,仅供教育同仁参考:

本节信息技术课程要完成的主要学习任务是什么?

学习任务主要分为哪几部分?

你认为,要想顺利完成该任务自身需要掌握哪些信息技术素养?

在之前的学习活动中,你是否遇到过大致类似的学习任务?如果有的话,之前的学习任务能为当下的学习任务提供哪些实质性的帮助?

在任务进行中,你是否能始终遵循自己之前所制订的任务计划?

在任务进行过程中,你的操作步骤是否完全符合教材理论知

识点?

在任务进行过程中遇到困难,你会如何做?

通过该任务,你学习到了哪些新知识?

对比预期,你是否满意任务完成后所呈现出的结果?假如不满意,不满点在何处?

针对任务完成后的不足,下次你是否会尝试进行改进?

……

如此,借助上述简单问题,就使得学生在活动任务中能及时、充分地进行监测,有利于其自身元认知监测能力的显著发展。

3.借助多元化评价促进小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元认知反思能力的发展

元认知反思能力是认知者元认知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借助多元化评价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元认知反思能力的发展。对此,我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如,我在小学信息技术实践教学过程中就会有意识地运用包括学生自我评价、学生小组评价、师生共同评价等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学生自我评价有利于学生实现对自身学习活动的公正、客观认识;学生小组评价有利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竞争关系,便于其互相学习、借鉴与共同发展;师生共同评价则既有利于师生彼此之间建立起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又有利于学生信息技能的提高与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手段的发展……而这些又都将促进学生逐渐学会对所参与的实际认知活动进行积极的自我反思、自我分析、自我总结与归纳。总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恰当、灵活地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自身元认知评价及反思能力的稳固进步与发展。

21世纪以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逐渐发展成为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积累,同时更要掌握自主学习的水平与综合能力。新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高标准、高要求决定了学习者在自身的学习活动中应具备计划、反思、监测、调整等自主学习能力,在此背景下,锻炼、发展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就变得举足轻重。鉴于此,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应当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自主进行认知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如此方能在保证学生自身元认知能力显著提高的同时确保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获得良好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菲菲,杨雪,黄海林.我国元认知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2(09).

[2]吴迪.元认知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回顾与展望[J].教育科学,2009(04).

[3]张洁.元认知理论指导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之研究[J].扬州师范大学学报,2009(05).

[4]范德举.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04).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可能性促进作用小学信息技术
论工商管理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工程财务管理中会计审计的促进作用探讨
第三方支付平台对我国金融业的促进作用
观念可能性与现实可能性
小学数学《可能性》智慧教育案例设计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Cyslt2r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