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教学研究

2016-03-15 10:07张才荣
科技与创新 2016年3期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计算机

张才荣

摘 要:探讨了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概念和意义,对课程的设计思路、构想进行了阐述,并列举了我国应用该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以期为相关单位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Photoshop;课程改革;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03.129

Photoshop是现代各行业常用的计算机图形处理软件之一,也是每个平面设计学习者的必修课。中职教育中包含《Photoshop平面设计》,其主要是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目的,通过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革新,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中职教育的效果,使我国的职业教育逐渐与国际接轨。工作过程系统化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其最早是为了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而产生的,被引入教育事业后,提高了学生对学科的认知水平。

1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概念和意义

1.1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概念

工作过程是在企业或组织内对某一项任务开展工作,最终取得成果的整个流程,这一过程具有综合性、时效性、有序性、运动性等多种特征,结构相对稳定。比如,在工业生产加工过程中,工作过程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因此,其也被称为工作过程系统,即将多个各自独立却又互相关联的子工作过程相结合,形成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将这一概念运用在教育工作中,则能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此外,由于该模式本身是从实践工作中发展而来的,因此,利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方法能培养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融为一体,从而保证教学质量。

1.2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平面设计教学

《Photoshop平面设计》本身是一门十分注重实践能力的学科,因此,可将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引入教学中。经过系统化后的中职《Photoshop平面设计》能根据实践中的典型工作设计课程,从而有效选择、排序教学内容,并通过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设计教案。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Photoshop平面设计》教学时,还应从实践工作的完整性特点出发,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整个工作过程,这样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实践工作的流程和技巧,使其提前适应工作节奏,从而为培养实用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学生独立学习、思考、研究等能力的培养,并将企业的真实案例引入课堂中,进一步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将教育真正地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强化和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职业技能水平。

1.3 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改革的意义

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企业对Photoshop平面设计专业人员的能力十分看重,要求技术人员熟练掌握Photoshop的各类快捷键、平面图形绘制技巧、图形修改技巧、色彩调整技巧和二维动画设计等,并具备形象思维能力、网页图像设计能力、广告设计能力等。因此,应用工作过程系统化教育模式非常必要。此外,在课堂上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了解自身的不足,取长补短,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为其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2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思路

想要将工作过程系统化引入中职教育中,应先调查已参加工作的学生,分析其在各企业岗位的工作情况,然后结合学校实际的师资结构和学生专业需求,对课本内容中与实践工作相近的部分进行重点设计,并设置能提升学生相应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的课程目标;根据既定的课程目标设计学习任务、教学情景、学习项目等内容,从而构建整体课程体系。该模式下的教学内容应以毕业生调查结果中所反映的真实企业案例作为基础和知识载体,再加上教师多年掌握的平面设计从业人员的成长规律,采用先易后难的方式,并从单项技能的培养过渡到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初始阶段,可培养学生利用Photoshop软件时的图像绘制、图像处理、图像修改、创意合成和特效制作等专项技能,在其逐渐掌握各种快捷键后,就可以开展平面广告设计、VI设计等综合素质培养课程,循序渐进,逐渐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此外,教师还可利用当下国内特色较强的教材,进一步丰富课堂内容,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理念贯彻到底。

3 案例讨论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Photoshop平面设计》具有极强的实践教学意义,因此,可根据企业工作中的实际工作任务来设计教学内容。本文以某企业海报广告平面设计的工作任务为例,探讨了该模式下的课程改革方法,具体如下。

3.1 教学内容的选择

以某企业海报广告平面设计为教学案例,主要培养中职学生的平面图形绘制、结构分布处理、创作思维等综合能力。主要分为海报文字处理、海报图案处理和海报结构处理三部分,要求学生明确海报中的文体、图像结构分布、海报特效处理、含义表达、广告思路等内容,并通过课堂任务的形式,要求学生自主设计海报,允许适当借鉴网络上已有的创意,但不可全面抄袭。

3.2 教学方法

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作为教学的主体模式,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学理念,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适当采取分组教学的方式,使学生们自发形成设计小组,并通过集体的智慧创造出质量较高的主题海报。课程开始后,应由浅入深,逐渐激发学生对主题海报的设计兴趣,可先展示部分典型的主题海报,使学生了解海报平面设计的大致情况和图形结构分布,然后讲解课堂平面设计任务,帮助学生分析该任务的目的和意义,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完成任务的积极性。

3.3 课程主体设计

通常情况下,一节《Photoshop平面设计》分为2学时,课长90 min(不包括课间休息的10 min)。课程刚开始的5 min由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包括海报主题、客户对海报广告的设计要求、海报设计的教学意义等;教师利用10~15 min的时间让学生们自行分组讨论,但必须保证每个小组中均包含男、女学生,这样可模拟真实工作中的团队状态;学生讨论出海报设计的各项要素后,开始设计海报初稿,共计30 min;完成后,进行10 min的组内讨论,每组推荐2幅代表作品,并由教师点评,也可开展学生互评;教师展示典型设计成品,并讲解海报的设计思路和技术难点,共计10 min,学生可利用剩余的时间修改海报初稿,并由教师点评修改后的作品,最后开展课程总结。

3.4 利用情景教学法组织教学

教师在课堂上可将所有学生假想为公司的不同项目部门,由教师担当总设计师和经理,为各部门的员工提供技术支持,并将班级分成多个项目小组,这样既可以形成竞争关系,又可以形成协作关系;每个项目小组内选出1名组长,负责协调海报作品的设计工作;每个项目小组需要独立完成2幅设计作品,也可采用协作的方式完成其他设计内容;邀请本专业的其他任课教师作为客户,向模拟企业提出主题海报的设计要求,包括海报的文字、图像、结构、中心理念和色彩等,并由项目小组确定设计框架。

在具体设计中,可先设计海报中的企业Logo,并将其作为海报的主体部分,但所占面积不可过大,且必须醒目;图像结构不可太过复杂,虽然对图像的数量没有要求,但不可杂乱无章(创意鲜明的作品除外);对于特效文字,比如燃烧字、霓虹字、木质雕刻字等,学生必须掌握每种特效文字的运用方法和意义,且特效文字的整体效果不能与海报的整体效果冲突;允许学生在设计中加入课堂未教授的内容,但必须合理,不得盲目加入过多的其他内容。

在各项目小组完成自己的作品后,由“客户”对小组作品逐一评价,再由“项目经理”评价,指出每个小组作品中的优、缺点,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意见完善初稿。

4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4.1 对教育技能的要求过高

对于我国中职学校的教师而言,利用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模式对教育技能的要求过高,很多中职学院的师资力量无法满足该教学模式的要求,很多教师无法将实践案例融入理论教学中,导致该模式流于形式;很多中职学校的教师均是在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工作的,并不具有较多的工作经验,无法全面掌握实际工作的环境和内容。

4.2 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度较低

想要弥补教师实践经验缺失的不足,就必须深化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但就目前我国中职学校的发展而言,其与企业的合作机制不成熟,企业从自身客户保密原则和商业机密角度出发,通常不愿意透露项目设计内容给学校。此外,学校也很少主动向企业提出合作要求,仅在学生实习期间为其安排一定的实习岗位。

5 结束语

《Photoshop平面设计》课程是中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可提升学生对实践工作的认知水平,提高其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李莹,王哲.基于工作过程系统的《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设计[J].机械职业教育,2010(10).

[2]刘艳飞.基于工作过程系统——photoshop设计与应用教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3]高传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职“平面设计”教学评价探究[J].职教通讯,2015(03).

[4]姜大源.漫话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哲学思考[J].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10,01(01).

[5]范振坤.浅析平面设计教育教学评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中国成人教育,2013(06).

[6]谢武权.“阶梯式”教学法在平面设计课中的教学评价[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4(02).

[7]刘洪哲.关于平面设计课程“以评促学”考核评价体系的思考[J].群文天地,2012(07).

[8]芦奕红.高职计算机平面设计类课程考核评价模式探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3(03).

[9]李淑珍.浅谈任务驱动“学生电脑作品展”对学生学习Photoshop的促进与提高作用[J].知识经济,2012(04).

〔编辑:张思楠〕

猜你喜欢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计算机
中国计算机报202007、08合刊
中国计算机报2019年48、49期合刊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茶艺课程开发与设计
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课程开发初探
浅谈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重构与课程设计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一体式,趋便携雅兰仕AL-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