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锦州城市功能区的发展战略思考*

2016-03-15 10:47鲁小波马斌斌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6年1期
关键词:老城区南站锦州

■ 鲁小波 马斌斌

优化锦州城市功能区的发展战略思考*

■ 鲁小波 马斌斌

进入新世纪以来,锦州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加之产业结构的演化、信息技术的革新,致使城市功能分区不明确,功能区定位不准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适应新时期锦州城市建设和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应合理布局锦州市城市功能分区,优化城市结构。本文从五方面提出优化锦州城市功能区的发展战略:锦州老城区功能结构重组与布局优化;锦州南站地区建设分功能区;加强锦州滨海地区城镇化发展,建设滨海新区;合理布局锦州城市空间形态;政策措施保证锦州城市功能区优化布局。

锦州 城市功能区 发展战略

近几年随着锦州城市、城市空间与功能的演进,老城区作为商贸、金融中心地位日益凸显,老城区发展面临用地制约和设施容量的限制问题突出。由于锦州城市规划以及执行中的一些问题,在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功能布局演化过程中,锦州城市整体功能分区仍未明确,功能区定位不准,小工厂与居民区混杂、商住混居,欺街占道、马路市场多见,由此导致城市管理矛盾突出,城市布局比较凌乱。

锦州要认真反思 “十二五”以来,锦州城市的战略定位、产业布局、政策措施以及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认真务实正视问题,并努力解决也就是改革、就是创新、就是调整、就是突破。建议锦州市委市政府重新修订 《锦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锦州城市发展战略,规范城市功能区,规范锦州城市未来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大计并提请人大常委会讨论通过并认真实施。要把锦州发展的新优势建立起来,实现锦州健康、平稳、长远的新发展,实现建设辽西中心城市的目标。

为努力构建城市功能区完善的老城区、南站地区、沿海经济区 “三点一线”和以锦州至凌海的连绵地带为“东翼”和太和为 “西翼”的 “三点一线,东西两翼”城市新格局,完善城市功能区,现为建设新锦州提出五点建议。

破解难点——在老城区功能结构重组和布局的优化上有突破

下大气力推动老城区功能区与结构调整,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集中经营,连片发展。坚决清理违章建筑以及欺街占道,促进老城区空间形态转型 (参见图1)。

(一)老城区重点发展高档商务、金融等服务业

锦州老城区包括古塔区、凌河区,一是重点打造中央大街及上海路的中央商务区,着力发展金融服务、高端商务、精品商贸、中介咨询、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服务全市和辽西地区。二是升级改造中央大街、上海路、烧锅大坑、电子商城、锦华商场等商圈,建设商业集聚中心,优化商业环境,发展新型商业业态,建设电子商务信息平台,打造辽西地区的消费时尚中心。

(二)科学规划、合理优化、逐步完善美化老城区风貌

首先应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强化规划引领,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建设智慧城区与和谐社区,推进城市运转更高效、更便捷、更宜人,提高安全和应急保障水平。其次统筹推进城市空间优化和风貌改造,加快老城中工业企业外迁,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遗迹,提高社会事业服务质量,改善老城区人居环境,向外疏散过密的城市人口。最后还需凸显得天独厚的锦城风貌特色,充分利用和保护北普陀山、南山等绿色山脊天然生态屏障及小凌河、女儿河等水域生态廊道,打造两江四岸滨水景观,展现美丽锦州独特城市风貌,发展都市旅游业。

(三)铁北城区功能转型

铁北受铁路阻隔影响与老城区交通拥堵非常严重,严重影响市民工作生活、商贸经营和城市功能发挥,应当将铁北的辽西小商品批发市场的部分功能和内容南迁至锦州铁路南站地区。铁北的辽西小商品批发市场可以保留一些满足本区和锦州城市需求的商业内容,并且改造和提升其商贸服务内容和档次,与周边古玩城、辽沈战役纪念馆等相互配合,形成文化、休闲、高档商务等现代城区功能,逐步向锦州城市次级商贸中心转型。

抓住重点——南站地区城市分功能区建设上有突破

加快松山新区建设,特别是南站地区建设。建议沿102线以及渤海大道两侧,规划新的功能分区,承接老城区工业企业和部分商贸流通行业转移和部分人口居住生活,减轻老城区的交通和人口压力。

(一)承接老城区商贸批发市场

将烧锅大坑的五金综合市场、洛阳路的装修装潢商户以及分布于市区的广告牌匾经营商户、果蔬、肉禽、海鲜鱼虾等批发交易市场等都转移到南站周边,既可以减轻老城区压力,又可以改善老城区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并为高档商贸、金融、文化等都市高端产业发展提供空间。

(二)适度安置城区工业企业

锦州老城区工业企业全部外迁,其中部分可以在南站地区规划工业集聚区安置搬迁,一方面搬迁企业可以为老城区发展提供空间,另一方面可以推进城区环境美化和城市风貌建设。另外,还会充实南站工业区发展,带来就业人口,促进南站地区城镇化发展和城市功能逐步完善。

(三)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和物流中心

充分利用锦州南站地区便捷的铁路、高速公路以及国道的交通条件和靠近锦州港、机场的有利位置,以及南站地区比较低廉的建设成本和充足的开发空间,将铁北的辽西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大部分功能和内容南迁至锦州铁路南站地区,结合锦州的其他批发贸易基础构建融合电子商务、物流仓储、区域小商品批发为一体的综合商贸物流中心。

打造亮点——在沿海城镇实现城市化上有突破

(一)滨海旅游休闲、高档住宅功能带

建议沿从大凌河入海口到锦州湾锦州滨海新区124公里的海岸线,依托大凌河入海口、大有湿地温泉、龙栖湾世博园、白沙湾、笔架山等旅游资源以及辽宁省滨海公路积极发展滨海旅游业,结合海景房开发,打造锦州滨海旅游休闲和高档住宅功能区。

(二)滨海新区文化教育功能区

辽宁理工职业学院、辽宁农业经济学校、渤海大学滨海校区、辽宁医学院和锦州师专等一系列高等或职业教育院校在滨海新区的建设和入住将形成 “锦州滨海新区大学城”,增加滨海新区常住人口,提升滨海新区人气,带动交通、餐饮、商贸、住宿等服务业综合发展,并为城市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三)工业园区发展

以龙栖湾、建业等为主的滨海新区工业园区除了积极招商引资,引进外地工业企业之外,还应该将锦州市的工业企业进行优化调整,整合布局,特别是对老城区所有工业企业全部搬迁,重点安置在滨海新区工业园区,充实工业园区实力,分解老城区功能,减轻老城区的空间、人口、交通和环境压力。

(四)商贸服务次中心

随着滨海新区的优化布局,人口增加,相应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也应该逐步完善。为方便新区市民工作生活,应在新区规划建设次级商贸中心,建设和发展大型超市、高档服饰、数码家电、餐饮娱乐、文化休闲、金融证券等商贸服务业等,完善新区城市功能。

(五)建设特色安居小镇

选择条件比较成熟,交通便捷的乡镇中心建设特色小镇,如杏山街道、娘娘宫镇和建业乡应该积极规划、逐步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适度建设中档居民别墅,积极发展特色加工工业、特色商贸和乡村休闲旅游业,并逐步完善配套设施,美化、净化、绿化小镇环境,营造小巧玲珑、功能完善的特色安居小镇,分解锦州城市部分功能。

丰富两翼——在锦州城市空间形态上实现合理布局

锦州老城区的东翼为从凌河区百股大桥至凌海的带状地区,西翼为太和区包括北普陀山、二郎洞、锦凌水库、锦州机场、石油六厂、中信锦州铁合金等。根据东西两翼的地理位置和产业基础,应逐步丰富其内容。

(一)旅游休闲与房地产业丰富东翼

凌海市近年来十分重视旅游产业发展,花园酒店的温泉旅游、九华山游乐旅游项目加之凌海市的红色旅游萧军纪念馆等都将成为锦州城市东翼旅游休闲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应该加紧以紫荆山旅游项目为龙头的锦州东翼旅游休闲项目发展,打造锦州东翼旅游休闲带。另外,锦州与凌海市距离近、联系紧,应该逐步沿交通线开发房地产,转移城区人口,分解城市的交通、人口、环境压力,完善配套设施,丰富锦州东翼城市空间布局。为了保证锦州东翼的连续性、规模性以及与锦州城市的关联性,应将双羊镇作为东翼的中心加以打造,并将其行政所属划归锦州市辖区。

(二) 工业、 旅游、 房地产丰富西翼

加拿大通过矿业可持续发展计划和“绿色矿业”行动,将矿产废弃物循环利用,在减少矿业污染、保持生态平衡、改善居民生活条件等方面具有重大效应。加拿大还极为重视清洁环保技术的研发推广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仅最近四年就投入200余亿元用于环保技术和设施的升级改造,并计划在2020年前投资额翻倍[12]。

为减轻老城区各方面压力,美化城市环境,应将老城区内全部工业企业外迁,除新海新区重点安置一些企业外,根据企业生产特点应在石油六厂和中信铁合金周边安置与之有相互关联的企业,形成工业企业聚集区。另外,锦州西翼的北普陀山、二郎洞等旅游资源丰富,加之锦凌水库修建形成新的旅游景观,使其旅游产业发展条件更加优越,应在未来重视旅游休闲开发。另外,根据太和区及其周边乡村发展需要,适度开发相应房地产,推进锦州西翼城镇化建设和城市功能区完善。

打造基点——在政策措施上有突破

(一)完善分税政策

当前阻碍锦州市城市功能区优化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很多工业企业和行业部门是所在区和街道的重要税收来源,一旦搬迁,对于所在地政府部门的财政收入是很大的损失,因此锦州城市各区、街道对企业搬迁、城区功能优化布局都不太热衷。因此,要逐步改革地方税收管理机制,完善分税政策,保障基层政府机构税收利益,满足财政需要,解除其对锦州城市功能优化调整的后顾之忧。比如,实行今后一个阶段(3-5年内)搬迁企业依然将地方税收上缴原来所在城区和街道的税收政策,或总体核算当前各区、各街道地方税收数额及占全市地方税收比例,城市功能优化调整后在3-5年内暂按这一比例全市统一分配地方税收。在此期间再讨论研究更加科学的税收管理与分配体制机制。

(二)突破土地瓶颈

建立土地自由流转市场,实行土地自由流转。借鉴国外城镇化经验,鼓励土地向大户集中,走大型农场式农业发展道路。借鉴福建省经验,利用城镇和农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将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有机衔接。市县两级政府要建立增减挂钩指标奖励制度,鼓励偏远农村通过土地整理奖励资金来实施城镇化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整理,进一步合村并镇,将富余的集体建设用地整理为农田;尽量利用丘陵和荒地建设住宅,并支持中心城镇尽量建设楼房。

(三)城镇建设实行股份制

借鉴中山市 “政府投资、社会集资、农民带资、招商引资等融资”的经验,建立多元化的城镇建设资金投入机制。可利用企业和个人资产,如:资金、承包地、材料、劳动等,成立股份制公司。公司每年按照股份进行一次分红,走联合建设多方共赢的道路。靠股份制来发展城镇经济,进行城镇改造和建设。

(四)执行规划法制化

(五)完善交通配套

逐步完善老市区到南站、凌海、南站到滨海新区、老市区到滨海新区的公交系统以及轻轨等城市交通网络,方便市民往来与滨海新区、南站和老城区之间,充分发挥各功能区的作用,实现三区的有机联系。

参考资料

1.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7.

2.张志斌,李雪梅.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结构优化的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12):1-5.

3.叶强,鲍家声.论城市空间结构及形态的发展模式优化 [J].经济地理,2004,24(4):480-484.

4.冯健,周一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进展与展望 [J].地理科学进展,2003,22(3):304-315.

5.岳铁贵.锦州城市建设的战略探讨[J].城市问题,1983,2(3):21-24.

6.张平.关于锦州城市工业布局规划的思考[J].党政干部学刊,2007,(2):35.

7.任韶红.锦州葫芦岛沿海地区城市空间扩展的驱动力分析[J].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5(3):184-188.

8.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锦州应进一步强化辽西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J].辽宁经济,2013,(6):4-8.

鲁小波,博士,渤海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人才,主要从事旅游地理与旅游规划方面的研究;马斌斌,渤海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旅游规划、旅游教育方面研究)

责任编辑:刘桂素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项目号:41301137);2014年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编号:WJQ2014022)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老城区南站锦州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撰稿要求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撰稿要求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老城区是夜经济的“灵魂”
九江市老城区住区空间形态演变原因研究
孝南站SFM编码电路设计缺陷分析处理及建议
神池南站视频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北京南站行车公寓给排水环保节能设计要点分析
老城区科技企业上市的促进政策探讨
攻占锦州东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