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文化理念的演变

2016-03-15 11:11
关键词:文化强国文化观中国共产党

徐 功 献

(湘潭大学 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湖南 湘潭 411105)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文化理念的演变

徐 功 献

(湘潭大学 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湖南 湘潭 411105)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化从属于政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革命观点在中国共产党文化理念中占据重要地位。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化发展虽遇到一些挫折,但总体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的转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文化理念逐渐演变为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文化发展目标。探究建国后中国共产党关于文化的理论、政策、方针,分析其文化理念的演变和实践,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和启示,对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文化理念;新民主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文化;文化强国;文化观

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其文化理念随着中国政治局势和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文化理念演变的中心内容是关于“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观点的演变,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都在试图寻找文化自身的发展与政治、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点,以及探索马克思主义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分析建国后中国共产党文化政策、方针,探究党的文化理念的发展轨迹并总结经验和教训,重要且必要。

一、建国初期对革命文化观的继承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胜利。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不仅面临着社会、政治秩序的变化,也面临着文化的转型与重建。

1.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新中国文化理念的确定与政治目标紧密相连。民主革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认为应通过新民主主义社会使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经过资本主义社会而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就要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使之成为文化建设上的过渡。具体就是继承和发展民主革命时期发展起来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使其占据主导地位,以便向社会主义文化过渡与发展。

在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确定了新中国文化发展与建设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方向。建国前夕,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主张。《新民主主义论》中所述原则“被明确地规定在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之中,而且把它具体化为建设新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各项政策”[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又规定了新中国要建设和发展的文化的性质,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2]。这是新民主主义理论在文化战线上的具体体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此外,文化从属于政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这一重要观点也被继承和延续,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强调的新中国文化的“人民性”上,《共同纲领》第45条就规定:“提倡文学艺术为人民服务,启发人民的政治觉悟”。强调文化的“人民性”,也就是指发展人民文化或工农兵文化,即要求发展工农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发展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为革命和建设事业服务的文化,发展符合革命理论和革命思维的文化。

2.中国文化格局由多元向一元转变

建国前,文化格局是多元的,传统与现代文化相交织,东西方文化相互融合,激进与保守思想互相碰撞,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共同传播。新中国成立后,文化随着政治和社会的重建,开始由多元向一元转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构成了文化转型的第一个层面,而马克思主义作为新文化建设的唯一指导思想及主导意识形态,构成了第二个层面或更深层次[3]17。根据《共同纲领》的相关规定,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一系列文化建设的措施,文化转型随之进行。

从新中国成立特别是1950年起,中国共产党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宣传和学习,对象主要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学习和宣传的中心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随后扩展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等。一开始,主要是鼓励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学习马列主义,并无硬性要求,随着新政权的初步巩固,各项民主改革工作已经有条不紊地展开,马克思主义在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开始落实。1951年5月,毛泽东发动了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给新中国文艺界带来了巨大影响,从此政治标准成为评价一切文艺作品的标准,文艺问题上的不同意见之争,往往被视为阶级斗争的表现。这场批判的深层意义在于提出了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文艺创作和进行文学批判,同时表明了中国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的决心。在1951年5月第一次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刘少奇明确表示,“用马列主义的思想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规模上教育人民,是我们党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任务”[4]。在中国共产党看来,思想文化战线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部分,必须有助于社会主义改造事业的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有必要大力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并使其占领一切文化阵地。通过自1951年起的一浪高过一浪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学习运动以及思想批判运动,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确立起来。

知识分子作为文化创作与传播的骨干力量,在新中国文化转型和重建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新中国的文化转型和重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因此,必须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批判和肃清封建、买办思想和资产阶级思想,使其接受马克思主义。1951年秋至1952年秋,一场遍及全国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开展起来。这场改造运动使知识分子的思想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清楚了自己的立场,进一步认识了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政策。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三反”运动后开展群众性的批判运动,搞人人过关,不少知识分子的自我检讨逐渐公式化。随着“左”的错误的发展,出现许多粗暴、过火的做法,严重伤害了知识分子的感情,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的发展方向发生了偏离。自发的文化转型是缓慢而复杂的过程,然而通过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政治力量介入文化转型,使新中国文化转型迅速进行。中国共产党认为,如同对待政治上看得见的敌对势力一样,对于思想意识领域里看不见的敌对思想,即非无产阶级思想,也应使用斗争的方法。1954年至1955年,接连发起了几场声势浩大的思想批判运动,如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对梁漱溟思想的批判等,疾风骤雨式的批判方法和斗争方法被应用于思想批判中,阶级斗争的思维方式与习惯做法平移到文化问题的处理上。所以,新中国初期的文化转型更多的是借助政治的推力走向更深层次。但在这一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逐渐变得教条和机械,马克思主义几乎成为一个与其他思想理论相对立和冲突的封闭体系。思想批判运动不仅仅是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是发展成为用马克思主义取代一切。

二、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向社会主义文化转变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发生急剧变化,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摆到了中国共产党面前。1956年到1966年,中国共产党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探索也随之进行。总的来说,1956年至1957年上半年和1960年代初期,这种探索是富有价值和成效的,而在“反右派”斗争、大跃进和“文革”前夕则是“左”的思想和实践占据了主导地位[3]39。

1.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探索

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探索首先体现在对待知识分子的政策上。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提出,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成为国家工作人员,已经为社会主义服务。中国共产党新的知识分子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将知识分子划为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的做法,肯定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对知识分子的定位更加符合实际。然而,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党内对绝大多数知识分子已经属于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论断存在争议,毛泽东就坚持认为知识分子的世界观是资产阶级的,中共八大政治报告将非劳动人民出生的知识分子称为“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同时,这一时期所采取的知识分子政策并未将知识分子和工人、农民同等看待,仍视他们为改造对象,这就为之后知识分子政策的转变埋下了伏笔。

1956年4月,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对于改变当时国内科学文化发展中存在的共同性的错误倾向具有积极作用。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觉察到文化领域存在一定的问题:思想文化领域突出阶级斗争,对不同学派、不同观点的复杂问题,均以马克思主义或非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或资产阶级来简单划分;自然科学领域存在忽视学术自由,给某些学派贴政治标签的倾向等。“双百”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对这些问题的有力纠正,得到了广大知识分子的拥护。然而,当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立,革命和改造运动刚刚结束,中国共产党还处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初始阶段,还未对建国后的批判文化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客观反思,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双百”方针,不可避免地具有其历史和时代的局限。毛泽东认为“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他们的思想意识是一定要反映出来的。……我们不应当用压制的办法不让他们表现,而应当让他们表现,同时在他们表现的时候,和他们辩论,进行适当的批评”[5]。他更多地视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暴露矛盾和解决矛盾的工具,强调“双百”方针的斗争功能[3]43。此外,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对“双百”方针存在程度不同的理解,有些干部对“双百”方针存在疑虑,甚至是抵触情绪,总体而言,“双百”方针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开始思考文化发展的规律性以及文化自身的独立性,中国的文化事业迎来了“春天”。

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向的偏离与调整

1957年6月的“反右派”斗争和其后的“大跃进”结束了文化的“春天”,使中国的思想文化转向了“左”的立场。“反右派”斗争开始后,中共中央认为,必须围绕揭露和批判资产阶级的任务来进行文化建设,将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的观点贯彻到一切文艺创作、文艺批判和科学研究中,使文化更直接有效地服务于现实的阶级斗争与政治斗争。同时,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政策也向“左”的方面转变,大批知识分子被划为“右”派。除了突出强调文化的阶级性、政治性之外,更片面地提出文化要成为党和人民完成“中心任务”的工具,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服务。因此,文艺界提出“演中心、唱中心、写中心”的口号,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则提出“厚今薄古”的研究方法。在物质生产领域大跃进的同时,文化领域也随之大跃进,无论是文化建设目标还是文化创作方法,都出现了许多不切实际的想法,中国的思想文化建设朝着极“左”的方向发展。文化从属于政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观点此时得以突出体现。

1961年,经济领域纠“左”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开始了对文化政策的调整和纠“左”。在吸收“大跃进”前后文化工作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党的文化政策在一些问题上更加符合实际。首先,着重阐明了划分政治问题、世界观问题、学术问题之间的界限。其次,提出了“不戴帽子、不打棍子、不抓辫子”的“三不主义”,以保障学术和艺术民主。再次,强调了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问题[6],同时,党内对知识分子政策和“双百”方针也作出了调整。经过一系列的调整,60年代初期,文化界出现了复苏的迹象,然而,这一复苏却是短暂的。八届十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对社会阶级斗争的认识严重“左”倾,文化政策也随着急剧“左”倾。由于对文化界情况的估计脱离实际,加上对社会主义“和平演变”和修正主义的过度担忧,在实际的文化工作中,“以阶级斗争为纲”成为指导思想。于是,大规模的群众性批判运动激烈地开展起来,中共中央肯定了文化界资产阶级思想泛滥、修正主义盛行的错误认识,作出更加错误的判断,从而构成一种恶性循环,致使“文化大革命”发动。

3.极“左”文化理论的发展

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其本质是一场特殊的政治运动,之所以冠以“文化”二字,与这场运动以文化为突破口有着密切的关系。“文革”十年间,中国文化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极“左”路线在思想文化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对学术界和文化界产生的消极影响极大。十年间,文化专制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盛行,文化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无产阶级必须在文化领域对资产阶级实行专政,用无产阶级思想去战胜资产阶级思想及其他非无产阶级思想,即“斗私批修”。如果说对“封资修”思想的批判是“文化大革命”对文化革命的一方面内容,那么,建设所谓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新文化则是革命的另一方面内容,这方面比较典型的代表是“文艺革命”和“教育革命”。文艺方面最突出的是极“左”的文艺创作观,例如“根本任务论”和“三突出”的文艺创作原则。教育方面最突出的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另外,影射史学也是“文革”期间一个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它是长期以来过分强调文化从属于政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结果,是极“左”文化观的错误实践。总之,“文革”十年,中国文化的发展偏离了正常的轨道,政治力量的强行介入使文化严重扭曲,文化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纵观“文革”十年,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观朝着极“左”的方向发展,过分强调文化的阶级性和党性,过于突出文化为政治服务以及与政治的密切联系,而忽视了文化自身结构和功能的复杂性。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新发展

“文革”结束后,中国的政治局势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发生重大转折,党的文化理念也随之改变。随着中国共产党文化理念的变化,当代中国的文化格局和发展方向也发生了改变。

1.新“二为”方向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了中国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念突破了过去强调文化的政治服务功能的旧框架,开始重视文化自身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的文化理念。1979年10月,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发表祝辞,恢复和重申了“文革”前较为理性的文化建设思想,对文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提高文学艺术水平”[7]213。1980年1月,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与任务》的讲话中指出,“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但是,这当然不是说文艺可以脱离政治。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7]255-256。换而言之,邓小平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概括为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根据这一精神,1980年1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明确提出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指导方针是“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新的“二为”方向不仅是对文艺工作的要求,也是对整个文化建设的要求。从“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旧“二为”方针到“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新“二为”方针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文化理念的调整与转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展开,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随之开始。“文革”导致了文化教育的停滞和道德的滑坡,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需要与之匹配的知识文化水平和道德观念。因此,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任务:“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8]。1979年9月,十一届四中全会讨论通过了叶剑英初次提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并把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1982年,中共十二大把精神文明界定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突出了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总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专门作出《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地位、主要内容和任务作了系统阐述,指出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决议》回答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阐述了关于文化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决议》实际上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初步形成的标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开始将文化从政治配角的定位上剥离出来,强调文化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重视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中所起的作用,重新界定了文化的战略地位。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苏东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严重受挫。中国正经历着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文化需求,文化建设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总结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等重要论断,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观开始上升到一个新阶段。1994年1月,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阐述了“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方针,这一方针实际上是“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在新时代的具体体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科教力量成为文化实力的重要因素,且作用越来越重要,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提出要“坚定不移的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此外,强调以德治国,发挥文化在国家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21世纪,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面对时刻变化着的世情、国情、党情,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了新的文化发展理念,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一是强调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提出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确立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同时发展的思路。三是提出人才强国战略,包括高层次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和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等。上述文化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在吸取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融入对时代特征的观察和思考,同时创新思维而形成的对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探索。

3.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思想下的多样化文化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一元文化格局开始逐渐解构,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思想下的多样化文化格局开始形成。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这一事实在任何时候都未曾改变,改革开放后,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依然占主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进行文化建设,并不是如改革开放以前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用马克思主义取代一切,而是“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所谓“弘扬主旋律”,即发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时代特征与要求的文化作品。所谓“提倡多样化”,即发展不否定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具有审美和愉悦身心价值的文化作品。20世纪90年以后,中国文化出现了大发展、大繁荣的趋势,多样化文化格局最终形成,主要表现为主导文化、雅文化、大众文化的三足鼎立。

4.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提出了“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9]的新文化发展理念。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0]。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方面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突出其在社会生活和道德价值中的重要作用;要坚持文化“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以文化凝聚人、鼓舞人、激励人;要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文化资源,在继承中创新与转化,进一步增强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要通过夯实中华文化根基、传播中国文化价值观念、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及提高中国文化国际话语权等方式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还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等。另一方面,从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等方面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党的文化政策的与时俱进。2014年10月,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指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并号召广大文化及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11]。

从强调文化的阶级性、政治性和意识形态功能到新“二为”方向的提出,从开始重视文化自身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再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部署的提出与实践,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念发生了重大转变,逐渐迎来中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

四、经验与启示

1.文化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迅速在全国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在利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既有成功的经验,也遇到了严重挫折。

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出版马克思主义著作、开展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和思想批判运动等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和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使中国文化从多元文化格局转变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一元文化格局。然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同时,试图将马克思主义排他地占领一切文化领域,用马克思主义代替其他文化成果,就使得新中国的思想文化趋向单一化。十年探索时期,中国共产党“双百”方针的提出,一定意义上打破了文化界存在的沉闷现象,表明中国共产党开始思考马克思主义与文化发展内在规律的关系,开始重视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也表明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自信和对文化的包容性与宽容性。但“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和“大跃进”运动的开展,使中国共产党在片面强调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的同时,在文化领域开始强调文化的阶级性和政治服务性。“文革”期间,中国文化遭到严重破坏,中国传统文化几乎被全盘否定,文化专制主义盛行,知识无用论泛滥;政治上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文化上要求一切文艺、文学作品都要反映阶级斗争等,都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片面和教条的理解运用,给中国的文化界带来了极其严重的不良后果。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的文化理念发生转变,开始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艰辛探索。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文革”后的困局,首先恢复了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二为”方向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则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用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来指导文化建设,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继往开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文化软实力,打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局面。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适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等文化发展战略,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进一步继承与升华,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开创中国文化建设新局面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南。

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运用直接影响到其文化观。当中国共产党正确理解、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时,其文化理念就能推动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反之,其文化理念就会偏“左”,不仅不能促进文化繁荣,反而会阻碍文化发展。因此,中国的文化发展与前进必须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和思想文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并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探求中国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和道路。同时,中国共产党要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充分自信,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思想下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认识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建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文化发展必须正确认识与处理文化与政治的关系

从建国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中国共产党几乎全部沿袭了“文艺服从和服务于政治,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文化从属于政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革命文化观。在此文化观影响下,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使用政治干预的方法,突破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使中国文化由多元格局快速向一元格局转变,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中国政治制度的转变,但是却对文化自身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间,文化的发展更是与政治、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过于强调文化的阶级性和政治性,对文化自身结构、功能、发展规律没有足够的认识,致使文化大跃进、文化“左”倾等思潮盛行。“文革”期间全盘否定传统文化,忽视文化发展的传承性,突出政治挂帅和阶级斗争,使得文化领域的极“左”思潮发展到极致,文化几乎沦为政治斗争的工具,文化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文化领域的纠正与恢复。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几代领导集体恢复了“双百”方针,提出新的“二为”方向和精神文明建设,重新认识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认识到了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优势作用,对文化的战略地位进行了新的界定;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重视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强调文化的独立性;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强调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而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性地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软实力、文化话语权及文化体制改革在实现“中国梦”中的巨大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部署。

可见,当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正确,科学健康的文化政策和方针就会出台。在摆脱了文化从属于政治的理念后,中国共产党在不断深化对文化自身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及文化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才有了一系列科学的、适应时代的文化理念,中国文化才迎来了发展和繁荣。因此,发展文化必须不断深化对文化与政治关系的认识,正确处理文化与政治的关系,慎用政治权力干预文化发展,发挥市场和社会在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寻找到文化和政治相互作用形成合力的平衡点。

3.文化观应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而不断调整

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对文化发展理念和文化发展方向具有重要影响。1949年,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入城市,为适应恢复和发展生产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提出了迅速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尤其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正确方向。但从1956年开始,党的工作重心由经济建设转向了阶级斗争,偏离了正常的社会发展轨道,十年“文革”更是造成了文化观的严重扭曲,给我国的文化发展带来了灾难性影响。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转折,“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7]208成为我国文化发展的主题,也为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再一次迎来了“春天”。

党的文化观应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而转移,并在转移中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当前,我们党的工作重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就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地调整和完善社会主义文化观,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到一个战略高度,为深入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和智力支持。

4.文化观必须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共同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是中国文化精髓的凝聚与凝结。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12]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立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中国深厚的文化资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固有根本和重要源泉,“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12]。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诉求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中国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要求我们要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因此,文化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离不开文化的支撑,要在发展文化的过程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这是现实给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历史给我们提供的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陆定一.陆定一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417.

[2]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8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594.

[3]杨凤城.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

[4]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82.

[5]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32.

[6]郑师渠.中国共产党文化思想史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281-283.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44.

[9]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92.

[10]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5.

[1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5-10-0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4/c_1116825558.htm.

[12]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02).

[责任编辑勇慧]

中图分类号:D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699(2016)01-0034-07

作者简介:徐功献,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博士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研究.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15B01);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编号:CX2015B191).

收稿日期:2015-10-31

猜你喜欢
文化强国文化观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理论逻辑及实践示范
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
“文化强国”战略下政治意识文明建设的路径
以文化人 增强自我净化能力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研究
浅析中国室内设计的文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