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公开课中的“不公开”

2016-03-15 19:17赵晴晴昆山开发区世茂蝶湖湾小学江苏昆山215301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荣誉公开课体育

□赵晴晴(昆山开发区世茂蝶湖湾小学 江苏 昆山 215301)

小学体育公开课中的“不公开”

□赵晴晴(昆山开发区世茂蝶湖湾小学 江苏 昆山 215301)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体育公开课承载了过多的荣誉和利益,教师参加公开课的目的不在单纯的是为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公开课中存在着种种的“不公开”现象,而要让体育公开课回归本真,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小学 体育 公开课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于一线体育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公开课这一形式为体育教师提供了一个成长与学习的平台。各级各类的公开课起到了宣传新的教学与课程理念,并将之转化为可操作的实际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作用,体育公开课对于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通常意义上的公开课是指有组织、有规模、有准备的开放课堂,同行、家长、专家等随堂听课并对课堂教学作出一定的评价,其关键字在于“公开”,然而在公开课如火如荼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公开”的行为,这些行为阻碍了公开课的健康发展,不利于教师和学生的成长。因此,有必要对这些行为进行理性的分析与思考。

1、体育公开课的“不公开”现象

1.1、课前准备的不公开

每次上课前,教师需要事先制定好课时教学计划,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留给教师制定计划的时间并不算太充分,因为学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的在成长,甚至教师每年面对的不是同一批学生,教师无法预知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时间会存在何种差异,因此,为了减小差异的不可预知性,在制定课时计划的时候不能提前太多时间,一般最多一周。而在观摩一些公开课的时候,观摩与评课者对上课教师行云流水的教学过程、热烈的师生问答互动氛围以及花俏场地器材的利用和布置赞叹不已,却不知道教师为了这堂课已经准备了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动用了全校体育方面的人力物力。在公开课上课之前,这堂课已经排练了无数次,哪位学生上课时该提问什么问题,教师该如何作答,学生练习时候会出现什么状况,如何应对,这些尽在教师掌控之中,甚至教师还没讲完要求,学生就已经知道了下一步该如何去做,而这些情况在实际教学中恰恰是最无法控制的“突发状况”,因为每个学生之间存在各种差异,尤其是低年龄段的学生,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和技术讲解接受能力不同。

1.2、日常教学手段的不公开

在器材和场地的布置和使用上,与日常教学过程中相比存在的“不公开”现象更多。笔者在一次市级的公开课中观摩了一个教师的一堂投掷实心球课,这节课占用了承办学校的整片足球场,四十个学生使用了120个实心球,分成十组,为了解决出手角度问题每组配一副跳高架,将一根橡皮筋拉在跳高架中间,此外,为了体现多媒体在课堂中的运用,还有四个IPAD,用来拍摄学生的动作,好进行纠正,在课前,请了四个同事一起布置场地。最后这位老师的课获得了一个不错的奖项。而多数小学体育活动场地并不太充裕,且经常会同时有数个班级同时上课,每个班级可用的场地和器材更加紧张,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人力来布置这么大规模的场地,这样的一节课对于观摩者来说,最起码在场地和器材的选择上来说没有什么参考和学习的价值。

1.3、教师开课目的的不公开

公开课活动本质上应是围绕研究课堂、改进课堂的案例教学活动,也是青年教师一个学习和展示的平台,而这一切的最终目的应该回到学生身上,那就是通过研究和学习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技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学习。而现在的一些公开课却越来越多的承载了教师的荣誉和利益,一些教师参加公开课的目的变得不太单纯,很多人是为了荣誉和证书而去准备一节课,在准备课的时候考虑的不是学生的需求和成长,而是评委的喜好和自己的荣誉,所以,为了使自己的课更加“完美”就出现了前文所述的不断排练和不切实际的器材使用情况。

教师应摆正参加公开课评比的心态,将关注重点放在公开课的研究课程内容和改进提升教学能力上面来。而学校和上级部门也应弱化公开课对教师的评比和考核功能,如果公开课在对教师优秀与否的评价中占的比重过大,教师很难能够摆正心态,以平常心和从学生成长的角度来参加公开课活动。

1.4、教师师德的不公开

教师的温和、关心、耐心、热心等优秀的道德品质以及娓娓的语言、和善的态度、恰到好处的微笑作为课堂教学原生态的自然存在将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师生真诚地投入到教与学的活动之中。这种品质应该像“但写真情与实境,任他埋没与流传”一样自然地流露,来不得半点虚假造作和刻意扮靓。在公开课中,执教教师往往会尽可能的将温柔耐心和善的一面展示出来,甚至会刻意为之,掩盖住自己常态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与自己常态教学态度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反差。曾经在一节体育公开课中看到这样的情况,课上一名学生较为调皮,注意力较难集中,不时的会做出一些扰乱课堂纪律的行为,课上教师看到后,温柔的对其进行劝导,并加以鼓励等,然而公开课结束后带学生回班级路上该教师不顾听课教师并没离开的情况对其大声呵斥,并让其离开队伍站到一边,学生从之前沐浴在教师的和风细雨的语言中突然遭到暴风雨般的训斥,一下变得无所适从。这种行为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伪善的师德,在他人面前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单独面对学生的时候却是另一幅面孔,久而久之,学生在参与公开课的时候就会意识到教师是在刻意表演和伪装,教师会逐渐失去学生的信任,并对学生诚实守信的品格造成不良影响。

2、公开课的“公开”之策

2.1、改变公开课评价方法

一节公开课的好坏应该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评判一直以来争论不断,但是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评价权多是掌握在评审专家或者上级部门哪里,专家根据自己对课堂的理解做出符合自己经验范围的评判,具有一定意义上的权威性,但是目前这种评价方法却很少有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参与,学生没有机会去发表自己在这堂课上的感受,虽然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学生的意见或许有一定的过于主观性,但是在公开课的评价中学生的声音不应该被埋没。

另一方面,应该令公开课回归真实,回归常态,应该去追求如何简便高效的去进行教学,如何因地制宜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最大化的利用,而不是追求大场面、追求“看起来热闹”的场面,“公开”是一种形式,“课”是最终的落脚点,二者服务于一个共同的、根本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发展,回归身体的教育。

2.2、摆正公开课在教师考核中的地位

教育是一个激荡心智、沐浴灵府、贞立人格、彰显个性的活动。这一活动不应参杂进功利和虚假,教师应摆正参加公开课评选的目的,以提升自己教学水平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为最终目的。而目前想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因为公开课被认为赋予了过多的荣誉和利益价值,教师评优需要公开课获奖,评定职称需要公开课获奖,学校综合考评,需要承办过一定等级的公开课活动,公开课变成了一种被教师和学校利用来为自己的荣誉铺路的垫脚石,失去了其本真。现在是各级各类的公开课、展示课层出不穷,令教师和学校应接不暇,只要参加了就要获奖,就要追求完美,不然就会“丢人”,公开课不允许失误、意外,这就导致了教师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而耽误了正常的教学。公开课应允许有“意外”,清一色的完美公开课,如何去让人发现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如何让人知道今后如何去避免?

教育无小事,公开课中种种的“不公开”现象并不是偶然,而是在体育公开课承载了过多的荣誉和利益之后必然出现的现象,这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不能不重视。当“公开”、真实、高效、高尚的师德这些概念真正被教师和主管部门关注,牢牢地印在意识里,体育公开课才能保持“公开”,真正的回归到“课”的本质上来。

[1]宋立华.公开课的“遮蔽之象”与“澄明之策”[J].教育科学研究,2006,6.

[2]宋立华.追寻公开课中失落的道德[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6.

[3]肖川.教育的精神元素[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5(2).

猜你喜欢
荣誉公开课体育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获得的荣誉
荣誉得主们都说了些什么?
一节公开课的诞生记
第一次公开课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浅谈“说课”与“公开课”的异同
获奖荣誉统计
“一网打尽”还是“循序渐进”——由公开课《水调歌头》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