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对悌道的推重与弘扬

2016-03-15 19:53杨士钦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蒲松龄聊斋志异

杨士钦

(1.曲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2.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人文科学系,山东 淄博 255130)



从《聊斋志异》看蒲松龄对悌道的推重与弘扬

杨士钦1,2

(1.曲阜师范大学 文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2.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人文科学系,山东 淄博 255130)

摘要:中华民族向来重视孝悌,这和国人重视儒家思想关系密切。作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蒲松龄对孝悌尤为重视,其代表作《聊斋志异》中充分展现了他对悌道的推重与弘扬。为了教育世人重视悌道、弘扬悌道,蒲松龄塑造了多种行悌的人物,对于悌与不悌的因果报应进行了充分的描写。其重视悌道的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历史上儒家对孝悌的重视,有清一代特别是顺治、康熙二位帝王对孝悌的大力提倡,以及现实中蒲松龄本人的孝悌情结。

关键词:聊斋志异;蒲松龄;悌道;因果报应;原因

“悌”的含义,《说文解字》解释为“悌,善兄弟也”[1]。“善兄弟”即善待兄弟、友爱兄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悌道。“悌”往往和“孝”连用,构成孝悌,受到世人的重视。特别是作为诸子百家中影响力最大的儒家向来重视孝悌,甚至把孝悌看成是人们加强自身修养的根本。正如有子所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5他认为孝悌是儒家核心思想之一“仁”的根本,可见儒家对孝悌的重视。

蒲松龄作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封建知识分子,对孝悌尤为重视,这突出地体现在其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而前人在研究过程中往往只对其中所体现出来的孝道进行研究,而对其中所体现出来的悌道则关注甚少。其实,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是非常重视悌道,也即兄弟之间的亲情的,他通过多种方式展现了对悌道的推重与弘扬。

一、用丰富多彩的悌道故事宣扬悌道

《聊斋志异》中的悌道故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兄弟相亲相爱型。清代学者程允升在《幼学琼林》中写道:“世间最难得者兄弟”,体现了清人对兄弟之情的看重。为了弘扬悌道,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撰写了一些兄弟相亲相爱的篇章,代表篇目为《张诚》。篇中介绍,齐地一在河南经商的张姓男子,因家乡发生战乱,妻子又被北兵掳去,于是就在河南安家。后娶了两任妻子,前妻生子张讷后,不久病逝,继妻牛氏,生子张诚,牛氏为人悍妒异常,对待前妻之子张讷非常凶狠,用文中的话说,即“奴蓄之,啖以恶食”[3]131。有一次,张讷去山上砍柴,因遭遇暴风雨砍的柴数量不够,牛氏不让吃饭。当放学归来的张诚得知原委后,不声不响地偷出面让邻居做给哥哥吃。并且从第二天开始,主动逃学到山上帮哥哥砍柴,没有斧子,就“手足断柴助兄”[3]131,即便手指头磨破了,鞋子磨穿了,还受到老师责罚,也不改初衷。

同样,哥哥张讷也是践行悌道的楷模。得知弟弟私自上山帮自己砍柴,为了让弟弟好好上学,他一方面以死相逼,另一方面,让老师对弟弟严加管教。在弟弟被老虎衔走后,张讷先是用斧子砍伤老虎救弟弟,未果后,“遂以斧自刎其项。众急救之,入肉者已寸许,血溢如涌,眩瞀殒绝”。[3]131

后更是到冥间寻访弟弟绝食而死。张氏兄弟可谓友爱至极。

对兄弟二人的手足情深,作者和同时代的评论家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蒲松龄评价张诚道:

余听此事至终,涕凡数堕:十余岁童子斧薪助兄,慨然曰:“王览固再现乎!”[4]253

大评论家何守奇则评价兄弟二人:

一门孝友,出于谆诚,讷既攀祥,诚亦提览。[4]254

王祥和王览兄弟是古代行悌道的典范,在这里蒲松龄把张氏两兄弟比作王氏两兄弟,体现了作者对张诚兄弟的高度赞扬,表达了他对悌道的弘扬。

2.为兄复仇型。正所谓“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聊斋志异》中的兄弟之情还体现在为兄弟复仇上,代表篇目为《伍秋月》和《向杲》。《伍秋月》篇中的王鼎,“为人慷慨有力,广交游”[3]580,结识鬼女伍秋月后,在王鼎要求下,伍秋月带其到冥间游览,结果意外地见到了被鬼卒拘役的哥哥王鼐,看到哥哥在冥间受苦,王鼎痛彻心扉,最终冒着招来杀身之祸的危险,杀死了虐待哥哥的冥吏,为哥哥报了仇。王鼎不顾自身安危替兄报仇,体现了他对哥哥的友爱。

如果说“慷慨有力”的王鼎为兄复仇还具有一定实力的话,那么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向杲为报杀兄之仇,凭借的只能是一腔兄弟深情,因而其为兄报仇的举动更感人。当得知哥哥被世家子弟庄公子打死的消息之后,向杲即刻行动为兄长复仇。即便庄公子聘请了“勇而善射”的焦桐做保镖,复仇几无可能之时,向杲也没有放弃,而是日日窥伺等待时机。面对强大的敌人,向杲应该很明白,复仇之路何其艰险,即使复仇成功自己肯定是死路一条,但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令人感佩。“精诚所至,金石为开”[5],在道人的帮助下,向杲变成了老虎,咬死了庄公子,为兄长报了仇。

王鼎冒着冥谴、向杲不惜牺牲生命为兄报仇都可谓行悌道的典型。

3.宽容忍让型。此类型的代表篇目为《曾友于》。在作者的笔下,曾友于是一个宽容忍让为悌道的代表。

文中写道,昆阳故家曾翁,嫡妻和八岁的长子曾成被强盗掳掠而去。曾翁的继室生了曾孝等三个儿子,妾又生了曾悌(曾友于)等三个儿子。曾孝等人因曾友于兄弟出身卑贱根本看不起他们。文中描述曾孝等“与客饮,悌等过堂下,亦傲不为礼”[3]787。曾友于面对自己的两个弟弟曾义、曾仁的愤怒以及报复打算,没有同意还规劝两个弟弟。曾友于的母亲去世后,“孝等不为服,宴饮如故”[3]787,还对曾友于母亲与父亲合葬百般阻挠,以至于其母张氏只能葬在墓道中,对此,曾友于始终淡然处之,体现了他对兄弟们的宽容与忍让。

而当兄弟们包括不悌无理的曾孝等人遇到困难和麻烦时,曾友于总是及时施以援手,体现了他浓浓的兄弟之情。他对曾孝等人“以德报怨”,帮助他们得免牢狱之灾,还收留抚养了因兄弟纷争而不堪其扰的曾孝之子曾继祖,教其读书,对其视若己出。

曾友于对兄弟宽宏大量,关爱有加,不愧为宽容忍让行悌的楷模。

4.为亲延嗣型。古语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6]123。可见古人对子嗣的重视。在《聊斋志异》的一些篇章中,弟为兄或兄为弟想方设法延嗣也是兄弟之间行悌道的重要表现,代表篇目有《湘裙》和《段氏》等。

《湘裙》篇中,作者一开篇就介绍宴仲“与兄伯同居,友爱敦笃”,后来宴伯因病去世了,没有留下子嗣。为了给哥哥延续香火,与兄长手足情深的宴仲一心想生两个儿子,以便把其中一个过继给大哥,没想到妻子刚生了一个儿子后就暴病而亡,宴仲在伤心之余倍感无奈。后醉归途中,被已成为鬼的好友梁生邀请到了冥间,结果见到了久别的大哥,宴仲说:“大哥地下有两男子,而坟墓不扫;弟又子少而鳏,奈何?”[3]709真是字字血泪,浓浓的亲情溢于言表。后宴仲为帮兄在阳间延嗣将鬼侄带到了人世,对其悉心照料,视若己出,不但为侄子娶妻生子,更在侄子去世后,帮其抚养幼儿至成人,为兄长家延续了香火。对于宴仲的为兄延嗣行为蒲松龄评价道:

天下之友爱如仲,几人哉!宜其不死而益之以年也。阳绝阴嗣,此皆不忍死兄之诚心所格;在人无此理,在天宁有此数乎?地下生子,愿承前业者,想亦不少:恐承绝产之贤兄贤弟,不肯收恤耳![3]713

可见蒲翁对此是极为肯定的。

如果说《湘裙》篇是弟为兄延嗣,那么《段氏》篇则是兄为弟延嗣。文中讲到,济南蒋稼的妻子毛氏“不育而妒”。其兄嫂多次劝其为夫纳妾,毛氏没有答应,随着年纪渐老就准备从哥嫂处过继一个儿子,毛氏私下问侄子,侄子表示愿意。蒋稼兄得知后,就暗中嘱咐儿子,婶子以后再问时,就告诉她自己不愿意,如果她问为什么不愿意时,就这样回答:“待汝死后,何愁田产不为吾有?”点将不如激将,面对曾经油盐不进的毛氏,蒋稼兄的这一招果然凑效,毛氏打算为夫纳妾,可是资金不够,蒋稼兄怕夜长梦多,偷偷给媒人钱,帮弟弟纳了妾,一年后蒋稼就有了一个儿子。

宴仲和蒋稼兄为自己的兄弟延嗣,也是行悌道的重要表现。

5.救兄弟脱厄型。《国语·周语》言“兄弟谗阋,侮人百里”。蒲松龄深深懂得兄弟亲情血浓于水的道理,为了更好地宣扬悌道,劝世人行悌,他把这种可贵的兄弟之情通过文学作品完美地展示了出来,《二商》即是其中之一。《二商》中,作者记载了莒县两个姓商的兄弟,即大商和二商,大商家境富有而二商家境贫困。作为亲兄弟,大商对二商毫无手足之情,二商家断炊,侄子前往借贷,大商不但不借还冷言冷语:“兄弟析居,有饭各食,谁复能相顾也?”二商则是一个践行悌道的楷模,在哥哥遭受盗贼侵扰时,他不顾妻子的反对,带领儿子助兄脱厄。大商虽然受了点皮外伤,但财产毫厘无损。二商的举动还是没有唤醒哥哥的良知,后来大商竟然把二商唯一的住房买走,逼得二商一家远走他乡。即便哥哥如此无情也没有影响二商对哥哥的爱,后大商家再次遭遇盗贼,且身受重伤,家财为人瓜分,得知消息的二商立即前往解救,帮其告官,抚恤其孤儿寡妻,并抚养大商儿子成人。

二、用佛教中的因果报应观弘扬悌道

为了弘扬悌道,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还对行悌与不行悌的人物分别进行了因果报应式的描写,借以警戒世人要重悌道,行悌道。

纵观整部《聊斋志异》,凡是行悌道的人俱得善报,反之都受到恶谴。

行悌道得善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行悌道可以在科考中高中。孔子说“学而优则仕”。在封建知识分子的心中,读书的最终目的就是中举,因为在封建时代只要科举得中,荣华富贵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因此,科举高中对读书人最有诱惑力。作为一个汲汲于科场多年的封建知识分子,蒲松龄深深懂得这一点,为了教育世人行悌道,他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因行悌道而科举高中的人物形象,其代表篇目是《曾友于》。

正如上文所述,曾友于不愧为行悌道的楷模,面对同父异母兄长曾孝等人的步步紧逼,总是一忍再忍,一让再让。曾孝等人对友于无理,曾友于能忍,不让母亲死后同父亲合葬,曾友于依然能忍。而当不悌的曾孝遭遇困厄时,曾友于总是第一个挺身而出,拯救兄弟于水火之中,这证明了他对悌道的重视。

对于行悌道的曾友于,作者给他安排了一个圆满结局,他和其子一同高中举人。此结局在现实生活中未必有,但在小说中不能无,其对于蒲松龄宣扬悌道意义重大。

2.行悌道可以令人富有。人类的欲求,除了贵大概就是富了。 孔子就曾说过:“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2]189孔子这句话尽管是教育世人追求财富要取之有道,但是也承认只要追求的财富合乎道义,即便像市场管理员这样的底层工作他也会干。这也体现了孔子对财富的肯定。司马迁更明确地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7]他认为全天下的人整天忙忙碌碌,唯一的目标就是追求财富。可见,财富对人具有较大的诱惑力。为了宣扬悌道,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还创作了行悌道可以使人暴富的故事情节,典型篇目为《二商》。

《二商》中,面对冷酷无情的哥哥,二商始终不忘兄弟亲情,某晚二商梦见了死去的哥哥,在哥哥的指引下,最终掘得窖藏的白银,从此“居然世家”。

在蒲松龄笔下,行悌道的人竟然可以暴富,怎能不令世人争先恐后去行悌道呢?

3.行悌道可以使离散的家庭团圆。在《聊斋志异》中,行悌道还可以使支离破碎的家庭团圆,代表篇目为《张诚》。

张讷和张诚兄弟二人都是行悌道的典型。年幼的张诚知道心疼兄长,为饥饿的兄长窃面充饥,帮助瘦弱的哥哥上山砍柴,即便受到老师的责罚也不改初衷。而兄长张讷对弟弟的友爱一点也不输于张诚,看到弟弟上山帮自己砍柴,为了不耽误弟弟的学业,让其回私塾上学,不惜以死相逼。在弟弟为虎衔走后,他先是自杀以谢弟,后到阴间寻弟,更是绝食而死。回到阳世也是边乞讨边寻弟,历时一年多,足迹遍布各地,功夫不负有心人,张讷最后找到了被虎衔走的弟弟,最后一家人团圆。

对此,大批评家何守奇评价道:

一门孝友,出于惇诚。讷既攀祥,诚亦提览,如斯天性,虽欲不化顿塞为祥和庆洽而不得也。[4]254

在何守奇看来,像张诚张讷兄弟如此讲悌道的人,举家由坎坷化为祥和是应该的也是必然的,可见蒲松龄宣扬的这种因果报应,连当时的大评论家也是深信不疑的,何况普通人,其描写无疑会让世人坚定行悌道的信念。

4.行悌道可得美妻。此类代表篇目为《湘裙》。《湘裙》篇中,宴仲与宴伯兄弟情深,在无子嗣的宴伯过世后,宴仲一心想生两个儿子,以便把其中一个过继给兄长,以延兄家一脉,无奈事与愿违,妻子刚生了一个儿子就去世了。宴仲正万分无奈之际,在好友梁生的引导下来到了阴间,在此见到了已有两个儿子的哥哥,后来他把阿小带回阳世抚养为兄延嗣,正是此举使美貌的鬼女湘裙深受感动,主动嫁给他。

5.行悌道可得菩萨眷顾还能延寿。前者像《张诚》篇,在弟弟被虎衔走后,张讷内心痛苦万分,于是“以斧自刎其项……入肉者已寸许”,后去阴间寻弟,张讷忍受伤痛,绝食而亡,结果在阴间碰到了千年一临冥世救苦救难的菩萨,菩萨用净瓶之水为其治愈了伤口。暂且不论是否有救苦救难的菩萨,即便有,千年才一临世的菩萨就恰巧被张讷逢上,真是太巧合了,这显然系蒲翁有意为之,表达他对行悌道之人的肯定。

后者像《湘裙》和《二商》等,宴仲和二商都活到八十多岁,常说“人活七十古来稀”,在当时的生活条件下能够活到八十多岁不能不说是高寿。对此,蒲松龄曾在文末以异史氏的口吻做了说明:天下之友爱如仲,几人哉!宜其不死而益之以年也。[4]238

可见,在蒲松龄看来,宴仲和二商等人之所以能够延寿,与他们友爱即讲悌道有莫大的关系。行悌道可得上天眷顾,可以延寿,对世人的诱惑力不可谓不大。

再看不行悌道之人的结果:

在《聊斋志异》中凡是不行悌道的人都受到恶谴。

如《曾友于》篇中的曾孝,不悌之极,他的五个儿子“效父旧行,各为党,日相竞”,后来竟发展到了自相残杀的地步,导致家破人亡。不悌的曾孝,最终白发人送黑发人,可谓恶有恶报。

同样,《二商》中的大商,毫无骨肉亲情,面对贫困的弟弟,不但不施以援手,反而把弟弟唯一的房屋买走,使二商被迫远走他乡。这个不讲悌道、毫无亲情的大商,最终家中钱财全部被人抢走,自己也被盗贼虐待而死。

在蒲松龄笔下,凡是行悌道的人都得善报,不行悌道的人俱得恶果,可见蒲松龄对悌道的看重。蒲松龄如此不遗余力地宣扬悌与不悌的因果报应,劝人行悌的用意自是不言而喻的。

三、蒲松龄弘悌原因探析

1.儒家孝悌观的影响。儒家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占主导地位。儒家重视孝悌,其代表人物大都对悌道的重要性进行过阐述,这集中体现在儒家的经典著作中,像《论语》、《孟子》等。孔子非常重视孝悌,他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2]78在孔子看来,孝悌是弟子们立身处世需要首先学习的东西,体现了孔子对孝悌的重视。有子也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5意思是君子的要务是要明白为人处世的根本,根本弄明白了,道也就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了。孝悌应该是行仁道的根本。孟子则强调:“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6]419即加强学校教育,用孝悌之义来教育学生,那么年长的人就可以不用到处奔波,在家安享晚年了。孔子把孝悌看成是加强人生修养的第一要务,有子把孝悌看成是行仁的根本,孟子则把孝悌看成是教育的核心,都体现了儒家对孝与悌的重视。

具体到悌,说白了就是兄友弟恭。在儒家思想占主流的社会中,为了弘扬悌道,统治阶级树立行悌道的典型以教导世人行悌。这样的典型历朝历代都有,当然最有名的还是晋代的王祥王览兄弟。王氏兄弟二人不仅是行孝道的典范也是行悌道的典范。王览看到母亲虐待兄长,多次代兄向母亲求情,后更是愿意代兄去死,令人感佩。同样,哥哥王祥也是行悌道的典范,后来身居高位的他,在临终前把吕虔送给他的宝刀没有传给子孙,而是传给了弟弟,原因是他从吕虔处得知,拥有这把宝刀的人不但自身能位列三公,子孙后代也必将荣华富贵。在《张诚》篇中,张成兄弟的友爱事迹明显有王览兄弟的影子,蒲松龄在文末更是明确地把张诚张讷兄弟二人比作王祥王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可见晋代王氏兄弟的故事对作者创作的影响。

另,蒲松龄生活的清朝是一个重视孝悌之道的朝代。清朝从顺治开始就重视以孝悌治国,康熙、雍正和乾隆都继承了这一传统,特别是康熙,多次以行政命令在全国推行孝悌思想。为了让孝悌思想得以发扬光大,他曾多次向全国颁发诏书。如康熙十年面向全国发布的“圣谕十六条”,其中第一条就是“敦孝悌以重人伦”。

身为儒家知识分子的蒲松龄生活在重视孝悌之道的清朝,看重悌道自是必然的。

2.蒲松龄自身有浓浓的孝悌情结。蒲松龄本人就是一个笃信孝悌、践行孝悌的模范。其子蒲箬所写《柳泉公行述》就说明了这一点。据文中记载,蒲松龄母亲病笃时,“转侧便溺,事事需人。我父扶持保抱,独任其劳,四十余日,衣不一解,目不一瞑;两伯一叔,惟晨昏定省而已”。[8]2012这段文字体现了蒲松龄对母亲浓浓的孝心。蒲松龄同样注重兄弟之情,他曾经说过很多重视兄弟情谊的名言,像“兄弟和,其中自乐”,“世间最难得者弟兄”,“亲兄弟析箸,璧合翻作瓜分”[8]1869等等。

蒲松龄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对待兄弟充满了浓浓的亲情,忠实地践行了悌道。在《述刘氏行实》中,蒲松龄提到由于家口众多,众妯娌“竟长舌无已时”,蒲松龄的父亲提出分家。分家时,对于家具,别家“皆弃朽败,争完好”,唯独蒲松龄和妻子“默若痴”。特别是其他兄弟都分得大屋,“爨舍闲房皆具”,而给蒲松龄的却是处于荒郊野外连院墙都没有的三间农场老屋:

松龄独异:居惟农场老屋三间,旷无四壁,小树丛丛,蓬蒿满之。[8]1344

路大荒《蒲松龄年谱》载,蒲松龄排行老三,上有两个兄长,下有一个弟弟,如果蒲松龄要争的话,怎么排也不可能把最差的给他,可见蒲松龄分得三间农场屋是其友爱兄弟,不与兄弟争抢的结果。

母亲去世后,并不富裕的蒲松龄还“自巿巴绢作殉衣,并不令我伯叔知也”[8]2014。这些既表明了蒲松龄的孝心也显示了其悌道。《蒲箬等祭父文》写道:

(蒲松龄)至兄弟之情,老而弥笃。大伯早逝,悲痛欲绝;乙丑岁,二伯又故,我父作诗焚之,其词怆恻,见者无不感泣。呜呼!此可以知兄弟之情矣。[8]2014

文中还记载,蒲松龄每以其弟“荡析离居,日以薄产修仪,不能兼善其多口为恨”[8]2014,在逝世前还因弟弟贫困,派人把弟弟接来与自己同住:“今岁上元之节,遣人搬吾叔归来,犹作团圞之会,兄弟连榻,声息相闻。”[8]2014事实胜于雄辩,现实中的蒲松龄不愧是一个行悌道的典范。

综上所述,蒲松龄为了劝诫世人讲悌道,在《聊斋志异》中塑造了多种多样的行悌道的人物,并对行悌道和不行悌道的人进行了因果报应式的描写,以教育世人行悌道,体现了他对悌道的推重与弘扬。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1237.

[2]傅佩荣.论语新解[M].北京:译林出版社,2012.

[3]蒲松龄.聊斋志异[M].济南:齐鲁书社,1994.

[4]张友鹤.三绘本聊斋志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5]王充.论衡[M].北京:中华书局,2001:238.

[6]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7]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3:1356.

[8]盛伟.蒲松龄全集[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祝春娥)

收稿日期:2016-03-06

作者简介:杨士钦(1976-),男,山东高密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科学系讲师,文学硕士。

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824(2016)04-0009-05

猜你喜欢
蒲松龄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不一样的魑魅魍魉
『别人家的孩子』蒲松龄
蒲松龄:努力换来逆袭
《神探蒲松龄》:并没有那么差!
《清史稿》灾异卷及《聊斋志异》的形象设定
蒲松龄
STRANGE TALES INDEED
论《聊斋志异》的悲剧意蕴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