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课堂游戏特点

2016-03-15 20:03龚键四平市新立小学吉林四平13600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趣味性游戏体育

□龚键(四平市新立小学吉林四平136000)



浅谈小学体育课堂游戏特点

□龚键(四平市新立小学吉林四平136000)

摘要:游戏是帮助学生摆脱规则和约束的娱乐活动,具有趣味性,因此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在小学体育课堂中,体育游戏作为一种综合型的体育手段,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更容易达到课程目标。本文通过对小学生体育课堂游戏现状进行分析,浅析体育课堂的游戏特点,并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创新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游戏特点探析

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体育游戏的宗旨是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参与到游戏中去,将枯燥变为有趣,将趣味性带入到课堂当中。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由于小学生具有注意力难以集中、不持久,精力旺盛,易冲动等特点,因此在体育教学课堂中往往教学效率不高,教学质量也较低,而通过游戏的方式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提升教学质量,因此,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是十分重要的。

1、小学体育课堂游戏教学的重要性和特点

在小学体育课堂中,体育游戏的基本内容是体育动作,其价值在于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提高,帮助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小学体育游戏要求学生要在玩乐的过程中掌握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础动作,并且能够为以后的运动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础。小学体育游戏一般会有简单的故事情节,比较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提高参与积极性,并且能够根据体育内容来主动遵循相关的规则和形式,培养良好的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品质,提高应变能力和进取精神,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中展开游戏化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体育游戏最大的魅力在于其趣味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游戏当中,教师可以适当加强活动力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体质,满足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双重需要。通过体育锻炼,还能够加强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帮助学生体会到团结的作用,以此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体育游戏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过程,学生之间有输有赢,因此,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发掘学生的智力水平。

2、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体育中,不同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对于游戏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一些游戏只适合于小学低年级的同学,一些游戏只有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才能够满足要求。对小学低年级的同学而言,体育游戏主要就是为了让他们爱上体育,学会简单的体育锻炼方式,而对小学高年级的同学而言,体育游戏更主要的是要有一种教育作用,要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有所启迪。因此,小学低年级的体育游戏要选择运动量较小,规则简单、操作方便的游戏,小学高年级要选择规则相对复杂、难度较大且竞争相对激烈的游戏。在目前的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中,有的教师没有认识到游戏化教学的作用,认为游戏只是简单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在课堂中也只是利用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没有真正意识到游戏教学的作用。有的教师没有意识到各个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将游戏混合教学,使得小学低年级和小学高年级的学生都不能得到真正有效的锻炼。

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是针对不同性质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游戏,如踢毽子、扔沙包、跳皮筋等,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将一种游戏运用到所有的学生当中,忽略了学生对游戏的兴趣。比如说小学生已经有了男女之分,如果让所有的学生都进行一种游戏,难免有的学生会觉得很别扭,对于男孩子来说,他们比较喜欢对抗性强一些的游戏如丢沙包、踢足球等,对女孩子来说,她们更喜欢协调性强一些的体育游戏,如踢毽子、跳皮筋等,这个因素教师需要兼顾到。教师需要意识到,体育游戏不仅仅是玩乐而已,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从中有所收获,能够在游戏过程中尝试多种锻炼方式的灵活运用,以获得更加充分的发展。

3、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中应注意的细节

小学体育教师在实现游戏化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游戏,进行游戏是要吸引学生注意力,以此激发学习兴趣,以便更好地达到一个锻炼的状态,因此体育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爱好和接受状况,选择合适的游戏,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参与其中,提高教学效果。体育游戏的进行还需要加强学生的组织能力,让学生遵守相关的游戏规则,这样才能够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作为一个裁判,要公平公正,教育学生正确面对比赛当中的输赢,在游戏过程中对各个环节进行检查,防止出现安全事故,充分做好防患于未然的措施。

4、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合理运用的具体途径

4.1、设置合理的游戏情景

小学的体育教师需要充分意识到体育游戏的重要性,根据不同时期学生的特点设置合理的体育游戏情景,将游戏设置在最佳的情景当中,充分贴近生活,发挥体育游戏教学的各种功效。比如说教师在进行立定跳远的教学时,改变以往排队进行沙坑练习的方式,而是设置一种情景,将沙坑作为一口井,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想象自己是一个小青蛙,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或是亲身示范来让学生模仿动作形态,来提高学生练习立定跳远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和好胜心理,就更加愿意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

4.2、寻找合适的场地

教师进行游戏化教学除了要进行游戏情景的设置外,还要进行合适的场地选择,要根据学生的数量和具体的活动来进行确定。教学场地首先要保证学生的安全性,体育游戏当中有很多事竞赛类型的项目,因此只有充分保证每个学生的人身安全,才能让后续的游戏得以顺利的进行。教师还要根据场地来详细划分地域限制,让场地起到一个约束作用,一旦学生脱离约束和限制,体育游戏就会像一团乱麻,达不到期望的教学效果,甚至会影响其他班级的正常上课。合适的游戏场地还需要与教学楼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游戏中产生的各种声音对其他班级的教学活动产生影响。

4.3、突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

游戏的最明显特征就是趣味性,在体育游戏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游戏的趣味性,让学生产生快乐的体验,在享受体育活动的同时,还能够拓展自身的体育能力,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教师要以学生的年龄和教学任务为基础,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具有生活气息、情节生动的创造性游戏,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完成教学目标。争强好胜是小学生的天性,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在平等的条件下进行竞争,设计新颖且具有一定难度的游戏,保证竞争的趣味性和公平性,让学生能够正视输赢,坦然接受比赛结果。

4.4、在体育游戏中渗透德育

学生在不同的游戏中扮演者不同的角色,教师在组织活动中扮演者组织者和决策者,一般而言,体育游戏都是集体活动,因此教师在组织中要进行合理分工,让学生在分工合作中能够各司其职,学会承担相应的任务。教师可以在游戏的过程中教会学生是与非,用正确的心态去面对输赢结果,在游戏中学会遵守规则,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竞争、勇敢、创新、乐观等优良品质,在游戏中学会适应各种各样的变化。久而久之,这些品质就会体现在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在生活中学会乐观勇敢,在学习中学会胜不骄败不馁的思想品质。

5、结语

将体育课堂中的游戏转化为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的各方面进行统一协调,能够促进现代健康的发展。将游戏全面应用于小学体育中,能够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将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转变为趣味性的快乐教学模式,在帮助小学生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还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保证了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莹莹.浅析小学体育课堂游戏化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 2013,(02).

[2]黄佳.关于小学课堂上的体育游戏运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7).

[3]李淑清.浅谈小学体育课堂游戏特点[J].新课程·小学,2015, (06).

猜你喜欢
趣味性游戏体育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2016体育年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我们的“体育梦”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