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五位一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6-03-16 13:31
农民科技培训 2016年3期
关键词:凤翔县凤翔五位一体

陕西省凤翔县现辖12镇233个村,版图面积1179平方公里,其中农村面积112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6万亩;全县总人口5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3万人 ,农村劳动力25.6万人,全县从事农业生产者为1.8万人。农业生产者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1%,高中文化程度占4%,初中文化程度占70%,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25%。全县现有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93家,现代农业科技园区9个,专家大院3个。近年来,凤翔县依托陕西省设施蔬菜工程和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苹果产业等重大农业项目,按照“区域集中,板块推进,做大规模,突出优势”的思路,全面优化产业布局、发展特色基地、培育优势产业,全县粮食面积连年稳定在90万亩左右,总产28万吨以上;苹果面积达到18.4万亩,年实现产值10亿元;蔬菜面积达到14万亩,年实现产值4.5亿元;全县牛存栏12万头,生猪15万头,年实现产值11亿元。“粮为基础、果为主导、菜为特色、畜为支撑”的农业主导产业体系基本建立,成为凤翔县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核心支撑。

凤翔县始终坚持科技兴农不动摇,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紧紧围绕农业农村工作大局,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把提升粮、果、菜、畜等品质作为技术研发和推广的着力点,按照“实际、实效、实用”的原则,以提高农民素质为目标,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扎实推进农民科技文化教育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初步形成。2013年凤翔县被农业部确定为农村实用人才认定试点县,被省农业厅确定为全省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县,培育职业果农100人,开始了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的探索研究和创新实践。经过近两年来多次实践、提高、总结、研究和创新,最终探索形成了凤翔“五位一体”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一、模式概述

凤翔“五位一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是政府、农业部门、培训机构、农业经营主体四级联动,以县农广校为主体,以农业专家大院、科技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补充的“五位一体”继续教育型职业农民培育新模式。该模式利用固定、流动、空中和田间四大课堂,探索职业农民培育教学新方法,破解了农民教育、成人教育的诸多固有难题,实现了职业农民的继续教育,使职业农民离校不离训,长期保持技术过硬、素质优良的水准。

该模式的主要做法是:政府负责制定规划、出台政策、统筹资源、提供保障,农业部门负责制定各产业培育方案、落实涉农项目扶持、开展科技指导服务和资格认定管理,县农广校负责教学计划、培训教材、师资队伍、考试考核等教学管理工作,农业经营主体负责组织人员、实习实训、实验示范。该模式主要特点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农广校牵头,主体明确;二是四大课堂支撑,质量效果有保证;三是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一体;四是注重继续教育,保证职业农民离校不离训。形成了政府牵头、多方参与,农广负责、各尽其能,建章立制、严格监管,规范运作、活力新颖的“凤翔模式”。

二、主要做法

(一) 健全组织体系

县政府成立了以县政府主管县长任组长,农业、土地、财政、金融、保险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凤翔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由农业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全县职业农民培育的协调指导工作。各镇党委、政府也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明确分管领导,确定专人负责,主抓本乡镇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的制定落实和乡镇培训点管理,建立健全领导、协调、责任、督查、考评等长效工作机制,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和常态化。

(二) 明确培育目标

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总要求,凤翔县把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作为职业农民培育的根本目标,并经过专业培训、考核认定,使他们成为以农业为职业、拥有一定的资源资料、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

(三) 确定培育主体

职业农民培育不同于传统的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具有准学历教育的性质,但围墙内、封闭式、普通化教育办法又根本行不通。在准确全面把握职业农民培育的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了以农广校为主体,以遍布全县各处的农业专家大院、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补充的“五位一体”职业农民培育新型体制,这一培育体制使农广校的体系优势、师资优势、管理优势、教学优势、信息优势和其他培育主体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场地优势、科技优势、实训优势得到了完美的结合,“五家单位四级联动共同办好一个班”,满足了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及职业农民多种多样的培育需求,实现职业农民的培育目标,这既是“凤翔模式”的特色之所在,也是培育质量得以保证的根本。

(四) 严选培育对象

凤翔县职业农民培育领导小组组织力量对全县农村劳动力和职业农民培育对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并开展了“十三五”期间的农村职业农民需求量初步研究,综合考虑县域中长期发展规划、政府的推动力、农民的双向流动、机械化程度、土地流转势能、工商资本介入、科技支撑水平、省市县培育能力等,认为到“十三五”末的2020年全县约需各类职业农民5000人,可完成全县大约80%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商品化现代农业生产任务指标。以此为基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本着“坚持标准、宁缺毋滥、培育一个,合格一个”的原则,在全县遴选有培育愿望、有发展潜力、具备培育条件的农民作为培育对象。

(五) 选拔培育师资

从全省高等院校、农技推广单位、凤翔县农业专家大院、科技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培训主体选聘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2人,组建了凤翔县职业农民培育师资储备库,其中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2人,中级以上技术专家43人,县农广校按照储备库师资的特长、研究方向、精品课程,根据课程安排和学员需求,由学员反向聘请或指派单一专家或多名专家联合授课,完成培育任务。

(六) 规范培育流程

在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凤翔县总结提炼了“个人申请——资格审核——制定方案——教育培训——考试考核——结业发证——认定申请——考核评审——公示公告——核发证书——帮扶指导——继续教育——政策扶持”职业农民培育流程,通过近两年来的实践检验,这一培育流程呈现出了简明、有效、实际、可行的优势。

(七) 探索教学模式

根据职业农民培育班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固定课堂、流动课堂、田间课堂、空中课堂四大课堂,并采用启发式、互动式、参与式、咨询式四种教学方式,辅之以学员讨论、现场观摩、异地交流、专题论坛、外聘专家、广播电视、光盘声像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员的学习热情,提高学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业发展的能力,有效保障了教学质量和培育实效。特别是凤翔县建立职业农民课外导师指导制度,对每一个学员根据产业发展情况指定一个专家领衔指导,结对帮扶至少一年时间,帮助解决生产、学习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有效保障了教学质量和培育实效。

(八) 制定扶持政策

制定了农村创业扶持,农业风险保障、农业补助投入、农业用地流转、农业技术服务、农业信息提供、农民劳动保障、农业金融信贷等政策措施,利用各类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及时为职业农民提供生产、经营、技术等政策信息服务支持,让职业农民在生产经营中享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得到最大的发展便利,促使职业农民在产业发展中尽快成熟,做到了培训有实效、服务有保障、认证有标准、扶持有政策。

(九) 严格考核认定

职业农民培育“凤翔模式”采用学分制,学员在修够规定课程学分后,即准予学习结业并由培训机构颁发结业证书。对已学成结业,且经营规模、经济收入、示范带动能力等指标达到职业农民认定标准的,经资格认定,由县农业局颁发职业农民资格证书,享受职业农民相关扶持政策。

(十)注重继续教育

为了确保培训效果,保证职业农民“离校不离训”,凤翔县农广校于2014年5月开通了“凤翔职业农民”微信公众平台,该微信公众平台主要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开展培育动态宣传、实用技术推广和农业信息查询,及时发布中央、省、市、县职业农民培育新闻、培育动态、致富信息,推广农业生产实用新技术、新品种和新产品,展示新型职业农民风采,为凤翔县职业农民学习、提高、交流、互动提供新平台。该微信平台开通以来,已注册用户1100人,发布农民培训动态、农业实用技术和致富信息等500余篇,既提高了广大职业农民技术水平和致富能力,又开拓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凤翔农广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开通应用,实现了实用技术“微”传播方式,创新了职业农民宣传和教育培训手段,提供了互动性、伴随性更强的移动学习服务。

三、成效分析

凤翔“五位一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是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实施的结晶,经在全县职业果农、职业菜农、职业奶农和职业农机手培育中深度应用,学员以高素质进入农业领域,受到了各级政府、广大学员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一致认可,成效显著。现有初、中、高级职业农民274人,他们已成为现代农业园区、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领办人。职业农民侯录绪、张晓利等7人被聘为凤翔县农民果业技术员; 在2015年3月举办的宝鸡市职业农民培育农广校系统教学能手大赛上,职业农民王雨嘉作为凤翔县农广校选送的兼职教师参赛,获得兼职组教学一等奖;职业农民彭亚明被团县委授予“凤翔县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被团市委授予“宝鸡市农村青年星火致富带头人”称号;在2015年度全省职业农民技能竞赛中,凤翔职业农民王雨嘉、张凌云获“陕西省技术能手”称号。凤翔县职业农民已逐步成为县域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有力地推动了农民增收和县域农业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2012年、2013年、2014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速增长,分别达到9159元、10423元、11716元,年均增幅达12%以上。

目前,“凤翔模式”在发展中不断完善,2014年,凤翔“五位一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得到中央农广校肯定,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职业农民培育十大模式之一。2015年宝鸡市把该模式作为农民教育培训的主要模式在全市全面推广,凤翔县也曾先后在全市、全省甚至全国进行多次交流推广,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山西省、贵州省、西安市、商洛市、铜川市等多地的兄弟单位慕名来凤翔考察交流,《农民日报》、《陕西日报》、《宝鸡日报》、陕西传媒网、陕西党建网等媒体对凤翔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和凤翔“五位一体”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多次进行报道,为凤翔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顺利推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使该模式在更大范围推广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5年该模式获得宝鸡市农业技术成果推广二等奖,荣获全省职业农民培育模式评审一等奖。“五位一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在凤翔的推广应用,共培训带动农民群众15000人,造就了一批热爱科技、理念超前,有技术、有规模、有效益、有亮点的现代农业示范者,成就了一批创业立业、共同致富,有地位、有尊严、有气魄、有胆识、创大业、成伟业的农民代表者,为全省甚至全国探索出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凤翔县分校

郭晓红 王宝阳 邓芳红

陕西省凤翔县农技中心 李志强

猜你喜欢
凤翔县凤翔五位一体
定西市安定区凤翔幼儿园
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模式探析
凤翔探索“提醒制”
后农家书屋时代怎样提升服务效能
村“两委”换届“十严禁”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大型环保公益宣传晚会在凤翔县西区体育场举行
Birkhoff symmetry and Lagrange symme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