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盐基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的路径选择①

2016-03-16 06:27青海大学财经学院程昱翔
中国商论 2016年26期
关键词:盐湖生态化青海省

青海大学财经学院 程昱翔

青海省盐基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的路径选择①

青海大学财经学院 程昱翔

青海省盐基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产品创新领域不断拓展,企业的绿色营销能力不断增强。但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基础薄弱,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双重外部性”导致企业内部驱动力不足,还没有摆脱传统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青海省盐基企业的技术创新生态化应按照“源头—过程—终端”的技术路线,推动应用基础研究由市场需要向市场需求方向转变,推动资源由单向开发向综合开发利用转型,推动资源开发主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盐基企业 技术创新生态化 路径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调研考察时指出,“盐湖是青海最重要的资源。要制定正确的资源战略,加强顶层设计,搞好开发利用。循环利用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要求,全国都应该走这样的路。青海要把这件事情办好,发挥示范作用。青海资源也是全国资源,要有全国一盘棋思想,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搞好开发利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进一步明确了青海在全国所处的生态战略地位,为青海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提供了行动指南,同时也积极推动了青海省盐基企业的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因此,青海省盐基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面临哪些障碍、应该选择怎样的路径等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究。

1 盐基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内涵解析

1.1盐基企业

盐基企业是指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以盐湖资源为基础,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开发利用盐湖资源的企业。青海省的盐基企业主要分布在柴达木地区,在柴达木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建设中,盐湖资源的开发利用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盐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着柴达木地区乃至青海省的经济命脉。

按照“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盐基企业可划分为三类,即盐基农牧业类企业、盐基工业类企业、盐基服务类企业。盐基农牧业类企业主要是以钾肥为原材料、从事特色生物资源初级生产的间接开发利用盐湖资源的企业,例如枸杞种植类企业。盐基工业类企业主要是从事以钾资源开发为龙头的盐湖化工的直接开发利用盐湖资源的企业,以及从事以配套盐湖资源开发为前提的煤炭综合利用、以配套盐湖资源开发为主导的油气化工,以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基础的金属冶金,以熔盐为主要储热介质的新能源,以盐湖化工、油气化工、煤炭综合利用、金属冶金、新能源为基础的新材料的间接开发利用盐湖资源的企业。盐基服务类企业主要是从事盐湖旅游、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的直接或间接开发利用盐湖资源的企业。

从循环经济的角度,盐基企业是不同于传统资源型企业的生态企业,盐基企业仿照自然生态系统,建立“能源、资源——产品(或服务)——再生资源、能源”物质能量闭环流动链网,采用可持续发展生产方式,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人本效益相统一。从产业融合的角度,盐基企业之间通过技术革新,呈现出技术融合、产品与业务融合、市场融合的特征,不仅从微观上改变了企业之间的行为与关系,而且从宏观上改变了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了产业关联度。从产业集群的角度,盐基企业之间在特定的盐湖资源所在的地理范围及其开发利用范围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卫星式产业集群”[1]。

1.2技术创新生态化

与传统技术创新相比,技术创新生态化具有视野的广阔性、结构的多维性、目标的多重性等特征[2],深化了熊彼特“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的建立,即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的创新理论,暗含生态创新的生态可持续性的理念,是技术创新领域最新的研究方向[3],主要表现在研究开发、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企业管理四个方面。

2 青海省盐基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发展现状

2.1技术创新生态化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生产钾肥的盐基企业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于下游生产复合肥的工业领域和施用复合肥的农业领域。技术创新生态化能够生产农作物所需的低污染的化肥,在实现了农作物持续增产的同时大幅度减少环境污染,推动了高投入高资源环境代价的农业向可持续农业的转变。2015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二连增”,这与我国钾肥自给率长期稳定在50%左右息息相关,其中超过一半的钾肥产量来源于青海察尔汗盐湖,促使我国钾肥供应格局实现从“国产+进口”到“国产+进口+境外”的转变。

2.2技术创新生态化促进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

在资源深度加工循环利用产业链方面,综合开发盐湖卤水中主要组分(NaCl、KCl、MgCl2、K2SO4、MgSO4、Na2SO4等),形成盐基企业的集群发展。在副产物资源化循环利用产业链方面,利用相关行业副产物生产市场需要的化工产品,利用无机盐副产氢气、氯气生产PVC等。例如青海盐湖股份工业有限公司坚持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绿色发展,围绕钾、镁、锂、钠、氯这5种元素,推进钾盐、镁盐、锂盐、钠盐、氯产业集群建设。

2.3技术创新生态化促进产品创新领域不断拓展

技术创新生态化促使盐基企业已从单一的生产氯化钾发展到硝酸钾、碳酸钾、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烧碱)、碳酸钠(纯碱)、金属镁、氧化镁、氢氧化镁、碳酸锂、PVC、甲醇、尿素、乌洛托品、联二脲、聚丙烯、焦炭、水泥、编织袋等多种产品,涉及工业、农业、航天航空、建材、医药等领域。技术创新生态化促进产品创新领域不断拓展。

2.4技术创新生态化促进企业的绿色营销

盐基企业发挥不同投资主体优势,优化配置各种资源的运作方式,形成了国有与民营、资金与研究、勘探与开发的项目优势组合。研究与发展盐湖生物、盐湖发电等高科技产业;开发察尔汗盐湖、茶卡盐湖相关景区的旅游业务。这种绿色营销不仅实现了盐基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所追求的经济效益,同时提升了盐基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了盐基企业的“文化软实力”,从而进一步强化盐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青海省盐基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面临的主要障碍

3.1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

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实质就是缓解资源的稀缺,在提高稀缺资源质量和使用效率的基础上,寻找替代资源。以钾盐为例,目前我国钾盐可开采量不足,分布不均,尚未找到大型可溶性固体钾盐矿床,枸溶性杂卤石还未得到重视和开发。根据现有开发技术水平及经济条件测算,青海查明钾盐资源储量可满足开发规模1000万吨,服务34年的需要;如果按年产800万吨计,可服务43年。其中察尔汗盐湖钾盐以年产500万吨计,可服务50年以上。

3.2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基础薄弱

民族地区属于我国后发地区,在较长时期内一直是以农牧业和资源开采为主要产业,技术创新对民族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较低[4]。青海省技术创新效率较低[5],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经济运行调控协调难度较大。铁路运输供需矛盾突出、工程性缺水严重、电网覆盖面过窄、“三废”处理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困扰盐基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进展。

3.3技术创新生态化的“双重外部性”导致企业内部驱动力不足

由于技术创新生态化具有知识外部溢出、环境效应溢出的“双重外部性”,因此这可能会阻碍盐基企业进行生态化技术创新的意愿,使得盐基企业内部缺乏动力。由于民族地区属于后发区域,技术生态化创新的发展模式必然有别于先发地区技术创新的发展模式,因此政府成为技术创新生态化的主要推动者[4]。

3.4传统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

在盐基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实践中,存在产品、产业、区域三个层次上的路径依赖形式。区域层次上存在政策依赖、粗放型经济增长依赖、建设形态的园区经济依赖;产业层次上存在产业结构调整的高新化依赖、技术选择的引进型依赖;产品层次上存在产品认知和产品创新认知的惯性依赖[6]。盐基企业的技术创新生态化也是突破传统技术创新的路径依赖[7]。

4 青海省盐基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的路径选择

青海省盐基企业的技术创新生态化应按照“源头—过程—终端”的技术路线,围绕研究开发、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企业管理做出合理的路径选择。

4.1推动应用基础研究由市场需要向市场需求方向转变

围绕《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结合盐基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发展实际,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突出创新导向,立足原始创新,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突出攻破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培育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健全盐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充分发挥“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作用,加快技术创新联盟成果落地,鼓励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方式投资的中小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

4.2推动资源由单向开发向综合开发利用转型

注重盐湖产品的高值化开发和盐湖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快高端盐湖资源产品研发和生产,大幅度提高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质量和效益。培育和扶持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的优势项目,推动资源开发方式由原料输出型向精深加工型转变。以优势互补为原则,以提高效益为目标,结合“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通过战略合作、财务合作等多种方式,谋求开发境外钾盐,发展钾肥产业,提升钾肥供应能力,拓展“2+2>1+1”的新空间。积极探索智慧生产,将“互联网+”文化嵌入生产各个环节。

4.3推动资源开发主体由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坚持以国企改革为重点,通过股份制改造、资产重组、剥离企业办社会、依法破产等措施,坚定不移地推进国有盐基企业改革。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多渠道吸引资金参与盐湖资源开发利用,突出盐基企业招商引资的主体地位。龙头企业主动由单一经营战略向多元化战略发展,为促进各个产业的加速融合创造条件。支撑主导产业发展,支持配套盐基企业的健康发展。

[1] 王建军,程昱翔,李志霞,等.青海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产业生态化战略研究[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

[2] 胡元清,彭福扬,刘红玉.复杂性思维视域中的生态化技术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07(07).

[3] 姚丽霞,廖丽平.生态化技术创新理论综述[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5(02).

[4] 郭永园,施瑾.生态化技术创新:民族经济生态化的必然选择[J].广西民族研究,2015(03).

[5] 张凯凡,牛冲槐,牛彤.区域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型效率研究[J].企业经济,2015(11).

[6] 胡树华.牟仁艳.徐仰前.产品—产业—区域创新路径[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

[7] 陈传明.企业战略调整的路径依赖特征及其超越[J].管理世界,2002(06).

F273.1

A

2096-0298(2016)09(b)-115-02

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产业生态化问题研究》(13BJY001);青海省科技厅软科学计划项目《新常态下青海省产业转型升级研究》(2016-ZJ-606)。

程昱翔(1991-),男,汉族,江苏徐州人,青海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企业战略管理、生态创新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盐湖生态化青海省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山西运城:冬日盐湖色彩斑斓
盐湖又见火烈鸟
山西省运城市:春来盐湖美不胜收
生态产业化 产业生态化
落实“四个扎扎实实”展现开行使命担当——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
山西运城盐湖迎来火烈鸟栖息
青海省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节能探索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科协青海省自然科学优犁匆圈独砰审和勤加祛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第二届青海省质量奖的授奖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