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交响曲》的器乐表达及其人文品读*

2016-03-16 01:23张建国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交响曲贝多芬乐章

张建国

(湖州师范学院 艺术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田园交响曲》的器乐表达及其人文品读*

张建国

(湖州师范学院 艺术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贝多芬创作的第六交响曲是“以田园生活的回忆为标题”的管弦乐奏鸣套曲,又称《田园交响曲》,但是,该作品的感情表现多于音画般描写。从乐器法和配器学的角度,聆听作品的器乐语言,品读标题的音乐意境,体悟“纯音乐”的精神状态,考量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积极的社会意义,是本文探究的主旨内容。《田园交响曲》的器乐生动和情感优美,优化着当下音乐大众的艺术欣赏质量;优化着当下音乐小众的艺术学习行为;呼唤着当下社会民众“以自然为师”人文情愫的觉醒复苏。

《田园交响曲》;音乐语言;器乐表达;标题音乐;纯音乐

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于1807-1808年创作了《F大调第六交响曲》(作品68号,又称《田园交响曲》),作品有五个乐章,每个乐章又有作者本人所加的文字标题,是最早的标题交响曲。然而,《田园交响曲》不同于克内希特创作的《自然界的音画》交响曲,它着重抒发人在田园生活中的感情状态及其精神意境。贝多芬在乐谱上写着“感情的表现多于‘音画’”,在初演的节目单上还写有“以田园生活的回忆为标题的交响曲”。可见,作者希望人们不要仅仅从文学性的标题上图解音乐,还要从“纯音乐”语言去领悟音乐的形式美及其优美动人的音乐内容,体悟自我在大自然感受中的心灵对话及其精神愉悦的人文情感。从乐器法和配器学的视角,识读聆听其音乐语言的器乐表达,既有益于解读作曲家的创作理想意愿,也有益于深入认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田园交响曲》第一乐章的标题是“初到乡村时的愉快心情”,乐章结构是包括“呈示部(主部+连接部+副部)、展开部、再现部”的“三部性”奏鸣曲式。在中提琴和大提琴相结合演奏的“五度”协和音程的低音背景上,第一小提琴声部奏出了生机活泼的呈示部的主部主题,之后,这一种子功能性的核心主题贯穿于整个乐章,该主题的第二小节的“前八后十六”与两个“八分”音符相组合的核心动机,是推动音乐进行发展的动力性元素,音乐喜悦明亮、情绪和谐安详。接着逐次由长笛、双簧管、单簧管以移位上行的走向,主奏主部主题的“核心动机”,直至乐队全奏,力度由弱到强,音乐气氛一度形成高潮。继而,单簧管、大管和圆号以三连音的节奏弱奏进行,音乐舒适清新,犹如林间的潺潺小溪,这是主部与副部之间的连接段落。流动性的分解和弦式的C大调旋律,乐章进入了副部主题;弦乐器与木管乐器先后演奏的一问一答的和谐曲调,是副部的第二部分,其间有圆号吹奏的三连音、有中提琴和大提琴及低音提琴演奏的“主音”的节奏化持续、有木管乐器八度齐奏的“主和弦”分解音调、有小提琴演奏的跳跃音型,音乐画面犹如溪水奔流、百鸟儿歌唱。

在展开部中,第一小提琴和长笛连续演奏着“主部主题”的动机音调,之后通过各种乐器演奏的音色对比及其调性变化,音乐进行展衍运动,贝多芬采用精炼的主题音型素材,通过调性色彩和器乐强弱的对比变化,塑造了辽阔无边的田野风光之艺术形象。在再现部中,木管乐器的运用更是巧妙生动,田园风味的音乐情景更为生机荡漾。第一乐章的尾部由强渐弱,结束在稳定的“主和弦”上。音乐意境浓郁,艺术气氛安详,心绪有“心安之处,即是故乡”之感。

《田园交响曲》第二乐章的标题是“溪边景色”,也是“三部性”的奏鸣曲式。呈示部开始,是弦乐器演奏的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音型化进行,在此“流水般”的音乐情景中,第一小提琴奏出了柔美甜蜜的“浪花般”的主部旋律。副部主题富有清新的抒情气息,它先由大管奏出,之后是长笛和第一小提琴“高八度”的欢愉般地连续发展。在呈示部的结尾中,有第一小提琴和大管及长笛演奏的鸟语花香般的跳跃曲调、有单簧管和大管“二重奏”的溪水般意境的流动曲调。展开部在不协和和弦的引入中发展。在再现部的主部主题中,增添了大管和单簧管的分解和弦式的琶音进行及双簧管的“三连音”运动,其溪水潺潺的音乐形象鲜明生动。第二乐章结尾中,长笛模仿夜莺,双簧管模仿鹌鹑,单簧管模仿杜鹃,描绘性的音乐写法,展现出一派生机蓬勃的大自然美景。

《田园交响曲》第三乐章的标题是“乡民们的欢乐集会”,富有“谐谑曲”的体裁风格,是“三部性”的曲体结构。乐章的第一部分,弦乐器首先弱奏出动力性的下行曲调,犹如人们从远方赶来的脚步声,紧接着就是木管乐器演奏出叠岩起伏的连贯旋律,这样“一问一答”般的“同主音小大调”的曲调对比,似如乡民们兴高采烈地前来集会歌舞的情景。之后,该主题在音乐力度渐强的趋势中不断反复发展,直至乐队的强烈全奏,引发出双簧管所演奏的淳朴优美的如歌旋律,音乐充满了节日歌舞的艺术情趣。期间,又有小提琴的轻快伴唱、大管“主属音”的“风笛”般助兴,有老农的憨厚活泼、有孩童的嬉戏欢畅。单簧管和圆号在不同的调性上发展着这个旋律,音乐愈加热烈欢快。乐章的第二部分是一个二拍子的奥地利土风舞曲,音乐乐观自豪、粗犷有力,有“男性化”和群舞性的音乐形象。乐章的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对于这一段音乐形象,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倡导者柏辽兹曾绘声绘色的描述为:舞蹈热闹、场面喧嚣、乡民狂喜、毫无节制、雷声四起、仓皇走散。音乐充满了欢乐的歌舞场面,洋溢着热烈的节日气氛。

《田园交响曲》第四乐章的标题是“雷电—暴风雨”,结构是自由曲式。在这个乐章里,贝多芬运用大量的不协和和弦、频繁的转调、绚丽多彩的配器、形象化的旋法运行,描写了一幅风雨交加、电闪雷鸣的音乐艺术形象。低音提琴演奏微弱的震音,第二小提琴快弓演奏着“翻转”的曲调,第一小提琴刺激地演奏着“减五度”的上行曲调及其引发出的“减七和弦”的长音,犹如乌云密布,天空阴沉,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铜管乐器和定音鼓与木管乐器演奏长音,弦乐器以不同的音乐节奏与之对峙,似如狂风怒吼,音乐中充满了紧张不安的艺术气氛。之后,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及定音鼓所演奏的长音嘎然停止,第一小提琴从低音猛然飞跃到高音区,好似闪电眩目、雷鸣轰隆。第一小提琴及后来加入的大提琴演奏急速下行的渐强的半音阶,即刻形成了乐章的最高潮段落,犹如倾盆大雨而泻下,大地震动、惊心动魄。之后,木管乐器演奏着温柔明亮的旋律,音乐气氛逐渐平静,似如一场猛烈的暴风雨已经过去。之后,在长笛所演奏的上行音阶进行中,作品进入到了第五乐章。在该乐章的听乐途中,不禁联想到了李斯特“人生是死亡的前奏曲”的交响诗《前奏曲》中的暴风雨哲理;联想到了罗西尼歌剧《塞维尔理发师》序曲中的电闪雷鸣的暴风雨场面,或是柴可夫斯基所谱写的“暴风雨”管弦乐曲。音乐家创作的“暴风雨”虽个性色彩不同,但运用的音乐手法类似相通,其艺术哲理也都是表现人生磨难、生活意志和美好理想的坚定信念及积极行动。

《田园交响曲》第五乐章的标题是“暴风雨过后的愉快与感激心情”,其曲式是“回旋奏鸣曲式”的结构,为快板的八六拍子。第五乐章和第四乐章连续演奏,平静优美的双簧管和活泼明朗的长笛,引出了单簧管和圆号演奏的主和弦分解型的跳跃音调,这是乐章序引的肇始,它清新歌唱,似如暴风雨过后的天空明朗、阳光普照、鸟儿枝头、田野牧羊和牧笛悠扬。之后,第一小提琴演奏出了山区牧歌风味的主部主题旋律,这是一个感恩性的内省化旋律,愉快幸福、热切希望,表达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在主部主题的呈示进行中,由大提琴和第二小提琴递进发展,在和声伴奏声部的变化衬托中,音乐情绪更加愉快,直至乐队全奏(除定音鼓外)的热情强奏。第五乐章的副部主题由第一小提琴与大提琴相继奏出,这个动机性的音调通过“八度”重复对比、模进与加花演奏,生机勃勃地向前发展,音乐情绪兴高采烈、犹如愉悦欢喜的歌舞群体。

第五乐章的展开部,先由单簧管和大管首先奏出了民歌风味的曲调(主部主题派生出的曲调),随之是大提琴和低音提琴演奏四度跳进的音调(呈示部派生出的音调),之后,在小提琴声部持续演奏的音型衬托中,乐队进行热情洋溢的音乐发展,艺术形象和音乐情景中的人类幸福感及其感天动地的情感递进升腾。在再现部中,第一小提琴与第二小提琴演奏“复对位”旋律,继而,在“复对位”旋律的重复进行中,第二与第一小提琴又作“移低八度”和“移高八度”的对比,再后,是中提琴和大提琴再降低八度,与“对题”圆号深化演奏这个“复对位”旋律,促使热烈欢快的音乐情绪不断升腾。最后,乐曲在愉快亲切的幸福憧憬中圆满地收束。

贝多芬是18世纪下半叶西方古典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又是19世纪初的西方浪漫主义音乐的开路先锋,他集古典大成,又开浪漫先河。这位跨越世纪的音乐艺术家的重要经典作品有:九部交响曲、三十二部钢琴奏鸣曲、五部钢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等器乐和声乐作品。他的音乐艺术成就,奠定了他在西方音乐史上的无可质疑的“乐圣”地位。在他的九部交响曲中,时日在世界音乐艺术舞台上倍受欢迎(上演率极高、流行度极广)的作品就有《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和《第九交响曲“欢乐颂”》。《第六交响曲》的“田园”标题和每个乐章的小标题,是贝多芬亲自写在总谱上的,可见,在交响音乐创作领域,贝多芬开创了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先河。

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位杰出代表人物是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相对于前两位音乐家的宫廷化和愉悦性浓郁的音乐作品而言,贝多芬挥写“取精用宏”的大部头的管弦乐奏鸣套曲,用以表现重大的社会问题和人生体验,是西方音乐艺术发展史上的鲜明生动的“革命性标志”里程碑。同时,贝多芬音乐作品中的丰富多彩的艺术内涵,折射出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的西方艺术文化思潮的历史变化及其精神内涵。在音乐艺术接受美学的心理活动中,通过“初读、细读、品味、研读”和感悟《田园交响曲》,自身的人格在这个作品中得以重新塑造,自身的似乎“已经失落”的幸福理想也可在这个作品中得以唤醒。这种音乐阅读与审美的过程,有自己生活阅历的增进丰富,更有自己学养内容的增质增量,这就是文化经典名著的精神力量。贝多芬曾说,人的精神是不能跪下的!音乐要使人类精神爆发出火花,这是“乐圣”贝多芬的音乐世界观和艺术理想。两百多年前的《田园交响曲》生命力旺盛地存活至今日且又充满朝气,对当下的音乐业界和音乐学人切实富有启迪思想、传播智慧和润泽心灵的学理价值和深刻意义。

首先,《田园交响曲》是贝多芬与大自然“神交”的艺术结晶,这一饱满实在的音乐成果,对当下音乐创作思想的正道进取具有启迪意义。

在多种版本的音乐史书和贝多芬传记中,都能阅读到维也纳“贝多芬小道”的故事,这一海利根斯塔特附近的林中小道,树木茂盛、微风习习、候鸟掠空、秋枫靓丽,沉郁者散步于此或有悲凉少许;雄迈者散步于此或有情怀壮烈;旷达者散步于此或有自然豪气。贝多芬常常在此散步遐想和笔耕乐思,他也发出感叹,“哦!我要把这美景写成音乐,哦!这是困难的,我要努力。”这种德国古典文化群落中的“哲学家康德小道”般的人文生活,可以从容地体验大自然的神秘和宇宙的谐和精神。贝多芬说过“谁也没有像我这样热爱乡村了。在森林中有全能的上帝在,在森林中我深感快乐、幸福,因为每株树都在同我窃窃私语、倾心交谈。在森林中我感到一种狂喜”[1](P501)贝多芬热恋田园山水和长林风草,他在大自然的美景中呼吸清新的空气、与美妙的大自然和谐对话、获得了艺术灵感。他曾对自己的好朋友兴德勒(贝多芬最早的传记作者)说:“周围树上的金翅鸟、鹑鸟、夜莺和杜鹃是和我一起作曲的。我就是在这里写下那个‘溪边景色’(贝多芬住所附近的一条小溪)乐章的。”贝多芬还强调说“没有人比我更热爱田野了。森林、树木和岩石啊!你反映着人的愿望”。[2](P360)可见,乡村生活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是《田园交响曲》孕育诞生的人文素养和创作基础。

《田园交响曲》第五乐章的标题是“暴风雨”,这一音乐场景的生动描写,是贝多芬内心世界与大自然外部世界的对应写照,自然界的暴风雨在心灵深处显示着它的丰富精力。尼采认为,“散步”可以得来思想,这种剔除了功利性的深刻思想才会有价值。《田园》是“本体音响诗”,诗者,天地之声也!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贝多芬深入自我、走向内心、内省反思,这般“泛神论”的宗教信仰与大自然神明对话,铸就了他那崇高壮美、气节高亢、悲喜哀乐、慷慨激昂的音乐,实现了他那“人类精神的符号意象”的艺术文化之典型塑造。贝多芬的田园生活及其与大自然的“神交”,是《田园交响曲》优质诞生和健美壮丽的遗传基因和血液生命。生活是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重温这句“老生常谈”之语,对当下音乐创作思想的正道进取具有深刻的启迪与启示意义。

其次,《田园交响曲》彰显了“艺术源于生活且又高于生活”的创作真谛,这种崇高健壮的音乐艺术能量,对当下音乐文化智慧的生态护养具有传播意义。

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波恩,《田园交响曲》完成于贝多芬38岁时的时候,其祖父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男低音歌手、歌剧作曲家和指挥。父亲是唱诗班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宫廷大厨师的女儿。波恩是当时德国的启蒙运动中心地之一。贝多芬的父亲把他作为“神童莫扎特”进行音乐技能培训,但这一训练没有系统也无规律。贝多芬38岁之前的人生道路上的重要内容有:4岁被父亲关在屋子里练习钢琴和小提琴;他8岁已能很好地演奏小提琴了,但公开表演并没有成功。父亲的打骂式训教,深深地影响了小贝多芬的性格孤僻、孤立、易于冥思苦想。11岁遇到了具有启蒙思想的良师聂耶费(Neefel C G,1748—1798)并开始跟随正规地学习音乐,研读了巴赫的《平均率钢琴曲集》和艾曼纽尔.巴赫的钢琴奏鸣曲等德国传统音乐,同时也接受到了启蒙运动的影响。在聂耶费的帮助下,13岁的贝多芬担任了歌剧院的大键琴伴奏,并第一次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批钢琴作品,有了“第二个莫扎特”之誉。贝多芬在贵族圈里的演奏生活,收获到了生活温暖和工作欢乐,并接触且喜欢上了莎士比亚和莱辛的著作,更是崇拜歌德和席勒。17岁也得到了作曲家莫扎特的鼓励和赞誉。贝多芬17岁时,其母亲病逝,父亲酗酒失声,家境陷入贫困,他深深地饱尝到了生活的困苦艰辛。在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前后几年里,19岁的贝多芬思想逐渐地成熟,他在波恩大学旁听了哲学课,接受了激进的启蒙学者E.施奈德尔教授的帮助,此时写了合唱曲《谁是自由人》,表达了对“启蒙思想”的精神信仰。22岁的贝多芬又得到了作曲家海顿的赏识和鼓励,是年秋天即告别了家乡波恩,高高兴兴地来到了维也纳定居。贝多芬在波恩时期的作品多是室内乐和篇幅不大的钢琴曲,音乐风格基本上属于海顿和莫扎特色彩般的样式。

贝多芬22岁定居维也纳后的第一位老师就是海顿,跟其学习对位法等。之后他广泛拜师、博览众长,作曲技术和音乐理论稳步提高。此时,他对法国大革命感兴趣(日后写有《第三“英雄”交响曲》欲献拿破仑),关注社会问题。他24岁时,家乡波恩的经济来源中断了,所以他经常参加贵族的演奏会以维持生计,同时在维也纳乐坛赢得了声誉。25岁举行公开音乐会。26~27岁,先后旅行演出于布拉格、纽伦堡、柏林等地,并创作发表自己的作品,建立了自己的作曲家地位,提高了钢琴演奏家声望,此时他与弟弟通信有曰:我的艺术使我获得了友谊和荣誉,也获得了相当多的金钱。贝多芬这个时候的演奏也经常充满了革命时代的火热激情,与以前在贵族沙龙里的妩媚风雅之风已完全不同。26岁时,耳聋加剧并失去了复听希望,承受着苦闷的沉重打击(对音乐家而言,极其痛烈)!28~30岁时,他以教授钢琴和埋头作曲为生,又举行了自己的作品音乐会。28岁时,奥地利与法国建交后,他便出入法国大使府邸,直接接触到铿锵有力的法国革命音乐音调,理解法国革命的意义,了解了共和国音乐家的社会地位,提高了对社会生活与音乐创作之间关系的认识。29岁时,完成《悲怆钢琴奏鸣曲》;31岁时,完成《月光钢琴奏鸣曲》;32岁时,完成《暴风雨钢琴奏鸣曲》。此时的音乐创作和钢琴演奏已经形成了鲜明的贝多芬风格中的戏剧性和哲理性的艺术特质。

约有10年的时间,贝多芬生活在贵族李希诺夫斯基的府邸并得以恩宠,但他有强烈的自尊心和人性的自觉性,强调“天才优于头衔”,这种思想发展为鲜明的“有点极端”的倔强性格。他对生活也曾经动摇徘徊过,因恋爱失意而烦恼,影响到肝脏健康;由于重听的加剧使他深感痛苦,致使他由慷慨大度的和蔼可亲,而渐渐变得性情暴躁、容易猜疑。他也发现自己的理想、倔强性格、平等意识与现实生活的格格不入。他与贵族小姐朱丽叶塔的恋爱悲剧又一次无情地打破了他的生活幻想。32岁的贝多芬到了维也纳近郊海利根斯塔特隐居,一度产生了死的念头,同年10月在此地也写下了“海利根斯塔特遗书”,但是,对于生活和艺术的炽烈热爱,促使贝多芬在苦痛中自发地转变成无所畏惧的英雄力量,他扼住了自身命运的厄运,艺术精神和人生力量得以巨大升华,使他进入了音乐艺术的创作成熟期,他的音乐会上演出的第一、第二交响曲、第二钢琴协奏曲、清唱剧《基督在橄榄山》等音乐名著,就是诞生于这个时期。

33岁之后的贝多芬,摆脱了海顿和莫扎特的纯古典形式,开创了表达热情与主观意境的新路径,形成了个性鲜明的“贝多芬语境”。33~34岁完成了《第三交响曲(英雄)》,标志了贝多芬思想和艺术的成熟;34岁发表“热情”钢琴奏鸣曲,刻画内心冲突、富有戏剧性色彩;35岁上演歌剧《费德里奥》序曲,初演失败,后经4次修改并重演成功;36岁发表《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这是贝多芬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充满乐观精神,是优美抒情的田园诗。1807-1808年37~38岁的贝多芬创作完成了《第五交响曲(命运)》和《第六交响曲(田园)》。

贝多芬的艺术成就所展示出的音乐才气和作曲功力,源于他“门里出身”的遗产基因、“虎爸”的幼教、天生的灵气、日后的修炼、自醒化思辨、深刻的悟性和创新实践中不断探索进取的精神霸气。他的音乐创作绝不是当下的“比赛获奖”或“金钱委约”般的呻吟写作,他是为了艺术和爱情,这一爱情就是对大自然的倾心恋爱,就是对人类尊严的艺术担当。对于乐队写作中的诸如和声叠置法、和声交置法、和声包围法、旋律音色的交接法、音色的保留交接法、声部层次的处理法、主调织体的处理法和复调织体的处理法等配器技法,音乐习者皆可信手“粘来”且公平分享,然而,《田园》音乐名曲的天地回响则是悟性灵气的天籁之音,在其孕育诞生的过程中,直接或间接的生活阅历和人文功力,又是必然的基础保障。

对于《田园交响曲》的“溪边景色”乐章(第二乐章),法国作曲家柏辽兹曾感悟说“无疑地,作曲家创作这个美妙的慢板时,是躺在草地上,他仰望着天空,听着风声,陶醉于周围的光和音的柔和的反射中,同时,还注视着、倾听着微细的白浪,当它们闪烁着,拍打着岸边的石子,发出喃喃私语的时候,这真美极了”。[2](P364)柏辽兹是19世纪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杰出代表人物,他的音乐语言具有突出的戏剧性特点。另一位“标题音乐”的杰出代表李斯特的音乐语言特征则富有突出的诗歌性意境。19世纪的“标题音乐”(Program music)是相对于“无标题音乐”(Absolute music又称“绝对音乐”或“纯音乐”)而言,前者是一种“纲领性”的“节目单”式的音乐作品(例如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后者是一种“只标示作品调性、作品体裁、作品编号”的着意于音乐情绪或艺术精神表达的音乐作品,其音乐语言具有典型的“非语义性”特征(例如巴赫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和李斯特的交响诗《前奏曲》等)。[3](P9)从这一对学科语境的音乐接受美学的学理考量,贝多芬《田园》的标题性和非标题性音乐内容皆而有之,其作品中的音乐形象和艺术哲理同样深刻生动。《田园》音乐语言的“非语义性”,音乐情感和音乐情景的“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征,是音乐作品“源于生活且又高于生活”的本质特征。积累了“败与成”音乐经验的38岁的贝多芬,驾驭此类《田园交响曲》的艺术创作,完全具备了人文才气和实务创新的功力。

20世纪上半叶的奥地利的音乐分析学家申克尔强调音乐的“音高的组织结构”,他曾指出:作品结构逻辑的严密和调性控制范围有序有度,是贝多芬音乐感人的原因。然而,贝多芬作品中的戏剧性动力和标题性意蕴内容,是“纯音乐”延伸的深刻艺术内容和音乐形象生动。贝多芬用音乐来反映社会生活内容和人生体验,是音乐艺术发展史上的伟大的里程碑。[4](P250,248)《田园交响曲》是人类与“大自然上帝”的心灵对话,她那优美壮丽般的惊天动地,是一种水到渠成化的音乐天成之精神元气。这种崇高健壮的音乐艺术能量,对当下音乐文化智慧的生态护养具有“真善美”般的传播意义。

最后,《田园交响曲》是人类崇尚自然且捍卫自然的启示录,这种感天动地的田园亲情,对当下人文心灵的优美崇高具有润泽意义。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表现了“通过奋斗取得胜利,通过苦难取得欢乐”的人生哲理;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表达了“自由、平等、博爱、共和”的人类欢乐幸福的理想。欣赏《第六交响曲“田园”》之余,又会自然地联想到贝多芬创作的《F大调“春天”奏鸣曲》(小提琴与钢琴演奏的第五小提琴奏鸣曲)和贝多芬挚爱大自然的〈F大调弦乐四重奏〉等作品,贝多芬的“自然”世界观,是人类命运、智者英雄和自由欢乐的人文综合体,这一自然观念,来自贝多芬年轻时代的文学修养、哲学熏陶、德国古典文化群落的哺育和革命觉悟及其进步行为的自律。

音乐是“三度”创造的艺术,一度是作曲,二度是演奏,三度是音乐欣赏者的“音乐耳朵”。音乐审美聆听的过程,是“音乐耳朵”看到“音乐形象”及体验艺术情感的创造过程。

《田园》第一乐章的“初到乡村时的愉快心情”,让人吸到清新的空气,闻到泥土的芳香,看到优美的田园风光和天空明朗以及当下“农家乐”时尚。第二乐章的“溪边景色”,让人看到清幽的小溪,闻到绿草的甘甜。第三乐章的“乡民们的欢乐集会”,让人感觉到朴实民风的幸福欢畅,看到人们满面容光,自然分享收获的喜悦景象;也想到了当下的“大妈广场舞”和“高大上会所”的生活似乎醉生迷茫。第四乐章的“暴风雨”,是对心灵的冲刷,是对人性的洗礼,是呼唤意志坚强。想到了“城市建设不要抄袭”和“城镇化不要‘房地产’化”以及“安全餐桌”之警钟敲响。第五乐章的“暴风雨过后的愉快与感激心情”,让人亲近到了大自然,感觉到“心安之处,即是故乡”的人生温暖。这个感恩般的主题旋律和音乐篇章,犹如春天里的第一颗枝芽,似如春天里的第一声惊雷,对人类的欲望敲响了警钟:与大自然和平共处哦!与地球文明友好吧!人在天地之间,衣食取天地之精华,享日月之灵光,健壮成长,享度一生。“天顶地席”是情怀,更是责任担当。天地呵护之恩勿忘报,大自然的润泽怀抱勿忘形。《田园》在高于自然哲学的音乐信息中,教育我们打开鸟笼,放下正在瞄准的猎枪,让鸟儿在蓝天白云中自由飞翔。

陶渊明《归田园居》“羁马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人们脚踏在泥土之上,就会有怡然的生活适意。“人心和平”是20世纪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的一生追求。对于18-19世纪交替中的欧洲工业文明,贝多芬担心会失去“人心和平”,他厌恶人工修建公园、讨厌法国宫廷式花园、痛恶把鸟儿关在笼子里观赏。“卢梭的崇拜者”贝多芬认为,“自然律”与“道德律”的和谐统一是人类梦想,大自然不仅是生活勇气的源泉,也是净化灵魂和道德教育的神殿。《田园》唤醒了“与大自然疏远陌生”的当下人热爱且护卫大自然的天性,让人意识到了人类的自身美及其生命的真实意义。

贝多芬是音乐文化史上的坚持理想且完成生命意志的典范。他认为,要做个一个正直的人,热爱自由尤其高于一切,即使面对一位君主,也绝不出卖真理。与命运搏斗的英雄“乐圣”,虽然经历苦难和动乱、耳鸣失聪打击,他却能以自己的艺术理想和文化信念,运用音乐鼓舞世人不向“命运”低头,以“欢乐”赞美人类和平,以“田园”呼唤幸福久远。今天的人们相信,30年后,乡村会变成新的人类家园,“以人为本”将生成为“以自然为本”,城市的维修成本极其高昂,城市将成为破坏的代名词。面临生态环境的破坏现象,文学家莫言也撰文呐喊:人类的好日子已经不多了!《田园交响曲》音乐文化告诉我们:大自然中的青山绿水是人类生活美好的幸福家园。

[1]赵鑫珊.贝多芬之魂[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

[2]孙继南.中外名曲欣赏[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

[3]洪波.器乐欣赏基本知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

[4]杨燕迪.音乐的人文诠释[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铁晓娜]

On the Instrumental Music Expression and Its Humanistic Read ofPastoralSymphony

ZHANG Jianguo

(Art School, Huzhou Teachers College, Huzhou 313000, China)

Beethoven’s Sixth Symphony is the orchestral Sonata, also known as thePastoralSymphony,whichisbasedontheMemoriesofPastoralLife.However,itismoreemotionalthanthephoneticdescription.Itisthemaincontentofthispapertostudytheinstrumentallanguage,themusicalconceptionofthetitle,thespiritualstateof“puremusic”,theartisticvalueoftheworksandthepositivesocialsignificancefromtheperspectiveofmusicalinstrumentationandorchestration. “PastoralSymphony”instrumentalmusicisvividandfullofbeautifulemotions,whichoptimizesthecurrentpublicartappreciationofthequalityofmusic,thecurrentmusicminorityartlearningbehaviorandrecoversthecomplexofhumanitywhichisnature-oriented.

PastoralSymphony;musiclanguage;instrumentalexpression;titlemusic;puremusic

2016-09-25

张建国,教授,从事钢琴演奏艺术教学、音乐分析与审美教育研究。

J657

A

1009-1734(2016)11-0089-06

猜你喜欢
交响曲贝多芬乐章
什么是“中华第一乐章”? 等
谱写肌肤新乐章
亦远亦近贝多芬
村庄交响曲
交响乐之王——贝多芬
贝多芬
贝多芬·丁
春之交响曲:听春天的声音
集市交响曲
色彩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