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应链知识转移的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2016-03-16 06:40张芬芬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供应链创新能力研究

张芬芬



基于供应链知识转移的企业技术创新研究

张芬芬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系,河南 济源 459000)

文章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知识转移、供应链等展开了相应的文献梳理,以期探寻供应链知识转移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内在关联性. 结果表明,基于供应链知识转移与技术创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存在密切的内在关联. 分析发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主要体现为知识创新能力;企业要实现知识创新,则必须向外部获取新的知识和技术,进行知识转移活动.

供应链;知识转移;技术创新

1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1.1 技术创新内涵

1912年,约瑟夫第一次提出了“技术创新”这一概念,并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进行了阐述,将创新定义为“把重新组合的生产要素引入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中”[1]. 自熊彼特提出技术创新以来,技术创新理论有100余年的发展历程,总体而言,“技术创新”这一概念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发展阶段:技术行为阶段. 在技术创新一词提出后不久,许多学者认为技术创新就是一个简单的技术行为活动. 熊彼特将创新活动分为三大类:一是技术创新,二是市场创新,三是组织创新. 1962年,伊诺斯(J.L.Enos)[2]才明确定义了技术创新,他认为技术创新是综合几种行为的最终结果,这些行为包括建立新组织、制定新计划、确保资本投入、选择发明方向、聘用合适员工、开拓新市场等. 这一研究阶段的学者倾向于将技术创新的概念限定在技术行为范畴,相似的界定还有缪尔塞(R.Mueser),认为技术创新就是当一种新想法和间断的技术活动发展到实际运用并成功应用到生产、销售等过程中. 第二个发展阶段:要素组合阶段. 随着外部市场环境的发展变化,一些学者意识到一项新技术或一种新产品真正实现其市场价值,是多种生产要素综合协调的最终结果. 如傅家骥[3]指出,技术创新附着在企业整个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建立起高效益、低生产费用的企业生产经营系统. Jayashankar M等[4]认为技术创新是将新的或改进的产品、服务或生产过程引入市场. 其明确地将模仿和改进划入技术创新定义的范畴中,将其看作最低层次上的技术创新. 第三个发展阶段:社会化过程阶段. 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是由一个或多个组织参与的多个活动组成. 弗里曼(C.Freeman)[5]指出技术创新是新产品、新服务、新系统和新流程的首次商业转化,包括设计、技术改良、生产、市场开拓与营销、财政控制和经营管理等活动. 目前,对技术创新的代表性定义是国际经合组织给出的定义,是指产品和工艺的创新,包括实现了技术上完全变革的新产品和新工艺、在技术上有重大改进的产品和工艺以及这些新产品和新工艺被成功推进市场、被人们实际生产应用[6]. 技术创新可以说包括了科学、技术、组织、金融和商业的一系列社会活动,此阶段被称为社会化过程阶段.

1.2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成

国际上对于创新能力的讨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主要研究第三世界作为技术引进方如何获得自主技术. Larry E Westpkal[7]认为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信息与技术获取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的综合表现. 巴顿(D·L·Barton)[8]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技术系统、管理系统、掌握专业技术知识的企业员工的综合能力以及企业的价值观、经营理念. 周毓萍[9]认为技术创新能力可以通过生产制造工艺、产品研发的周期与效率、产品的技术含量、产品销售与出口情况、产品市场份额及顾客满意度等方面表现出来.

1.3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知识属性

到目前为止,有不少学者认为技术创新能力具有很大程度的知识属性. Craig[10]认为企业新产品开发不仅仅是一种战略选择,而是一种关乎生存的企业活动. 维娜·艾莉[11]认为知识可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其中隐性知识包含较多的技术成分,包括具体技能和专业技术,还包括来源于实践的经验和感悟等,隐性知识的学习与吸收运用对于企业技术创新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Balthasar A等[12]根据创新程度将技术创新分为根本性技术创新和渐进性技术创新. 陈劲[13]从知识角度出发,认为技术创新能力就是激活企业内外部知识,将原有知识和学到的新知识进行整合与创造并最终实现其市场价值的能力. 魏江[14]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由企业内部知识存量的数量和质量来决定. 王战营[15]提出,技术创新主要以差异化知识的学习和创造为中心,其创新成果多以技术专利、新产品、新服务、新工艺、新组织管理模式等形式来体现. 张同健等[16]指出,企业研发团队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知识培育和知识整合的竞争,在形式上表现为企业研发团队技术创新能力的竞争. 储节旺和郭春侠[17]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路径,并指出企业应借助知识管理理论搭建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企业知识交流平台,为企业内外部知识共享提供友好交流界面,促使知识流动起来,使相关企业都能达到共赢的目的.

以上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界定和拓展研究,结论有所差异,但基本内涵一致,只是侧重点各有不同. 另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具有知识属性也得到了广大学者的认同. 知识既是企业能力的基础,也是创新的源泉,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根本所在,任何技术都是知识的表现形式,技术创新活动既是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开发和商业应用,又是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升华. 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同时作为知识一体化的制度载体,更加有必要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

2 知识转移

目前对于知识转移研究已经有大量成果,主要围绕这样几个方面:知识转移的概念内涵、过程、影响因素、转移效果等.

2.1 知识转移概念

早在1977年,Teece提出了知识转移一词,认为不同国家的技术在各国间有效转移,相关企业能积累起大量的跨国界应用的知识. 自此以后,知识转移活动逐渐成为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关注焦点. 早期对于知识转移的理解是狭义的,Gupta认为知识转移是技术或技能在不同组织部门之间的流动. Szulanski[18]从交换角度出发,认为知识转移是知识发送方与知识接收方之间交换组织知识的一个交换过程. Gilbert 和Cordy Hayes以过程的视角提出知识转移是一个动态过程,是企业等组织持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DavenPort[19]认为知识转移不是大家想象的一个简单交换过程,而是知识接受方和发送方不断沟通交流的过程,应该包括知识传递和知识吸收两个行为过程. Argote[20]认为知识转移是个体、团队、企业部门或企业本身的技术、经验、信息等影响另一对象行为的过程,其目的是改变知识本身、创造新知识或改变知识接受者的思想、行为等. Geraghty与Desouza[21]将知识转移界定为一种采用最佳和最可靠的方式将知识从一个实体转移到另一个实体的行为活动. 肖洪钧、刘绍昱[22]指出,知识转移是知识以不同方式在不同个体、不同部门或组织之间的转移或传播. 尹洁、李锋等[23]认为知识的结构、质量和数量决定了一个个体或组织的知识势能高低,而知识转移活动就是知识势能高的主体向知识势能低的主体传递知识的行为过程.

2.2 知识转移影响因素

意大利学者Vito Albino、Garavelli、Schiuma等[24]提出了一个由四部分构成的知识转移基础结构,包括人员(actors)、情境(context)、内容(content)和媒介(media)四个要素,认为这能很好地概括知识转移过程中的相关要素与条件. Jeffrey和Bing Sheng Teng[25]结合以往的知识转移研究,将知识转移要素概括为知识源、知识受体、被转移的知识本身和转移情景四个方面. 王娟茹等[26]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知识特性对集群内企业间知识转移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激励机制、彼此信任以及吸收能力均与集群内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刘红丽等[27]研究了高技术产业集群中知识源的知识表达能力、知识传递能力、知识转移意愿,以及知识接受方的学习愿望、吸收能力、紧迫感,集群的集聚程度和距离,转移双方的接触频率等对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并建立了高技术产业集群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模型. 总之,影响知识转移因素主要有五个方面:知识源;知识接受方;知识本身;情景因素;转移媒介.

1)知识源. 知识源的知识水平、可靠性、转移意愿、传递能力等直接影响知识转移的数量及质量. Grant[28]认为社会人都多少存在自私心理,因此知识本身具有独享性,要使知识转移有效进行,知识拥有者必须有主观的意愿和表达能力. Gupa A和Govindarajan V[29]指出,个体主动审视自身所缺乏的知识、想办法寻找合适的知识源、积极向知识源索取新知识的意愿强弱和学习能力是影响知识转移效果的重要因素. 王毅和吴贵生[30]明确指出,知识源与他人共享知识的意愿强弱会很大程度上决定转移知识的数量和质量. Ai[31]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企业员工可能会出于自私心理而不愿意进行知识转移活动,并指出知识转移意愿是影响知识转移效果的最关键因素.

2)知识接受方. 知识接受方的学习动机、吸收能力以及实践运用能力对知识转移结果影响较大. Nonaka 等[32]在早期研究中就指出学习动机对于组织内部知识创造的重要性,若知识接受方的学习意愿很强,其通常会更加努力去克服知识转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碍和困难,但若接收方学习知识的驱动力不足,则知识转移会变得异常困难. Duanmua[33]指出接受方的知识吸收能力也会直接影响知识转移效果,接受方吸收能力由其知识存量及知识结构、解码能力、努力程度等决定. 知识在转移吸收后,其必须要被接收方应用于实际生产活动,创造出市场价值,这才是有意义的.

3)知识属性. 知识是无形的,其特点包括延续性、积累性、显隐性、复杂性、扩散性、损耗无形性、非排他性、边际效益递增性等. 学者们对知识显隐性这一特点研究较多. Simonin[34]通过深入分析指出导致知识模糊性的因素主要有主体的过往经验、知识发送方的保护倾向、组织管理方式的差异、文化差异等,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知识模糊性与知识转移效率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 我国学者肖小勇[35]指出知识属性包括知识分散性程度、情景依赖性及知识复杂程度,组织间知识转移的关键在于将知识特性与合作关系进行适当地匹配.

4)转移媒介. 知识在不同个体或组织之间进行转移时必须借助某种载体或使用某些方法. Argote[36]指出,隐性知识转移可以通过多条渠道在组织间进行,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是通过转移人员、技术、组织结构到知识接受组织. Paulo[37]认为正式的组织结构、员工定期岗位培训、专业管理软件的使用等都会不同程度地提高知识转移行为活动有效性. 组织的知识可以附着在它的产品、硬件或软件中,其他组织若能通过购买实物或租赁等手段获得这些知识,则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费用,而且这种转移方式比知识融入到组织的实践经营和日常事务中更快捷有效.

5)情景因素. 影响知识转移活动的外界情景因素较多,其中合作关系、组织文化、信任程度比较关键. Cummings J L 和Teng B[38]研究发现,关系质量、知识属性、知识差距会对研发合作伙伴之间知识转移的有效性产生重要影响. OEI-Sayed[39]认为,组织间文化差异会影响组织间知识转移的效果,并针对文化对知识转移的影响提出了一个分析框架. 总之,任何知识转移活动都处在特定的历史、政治、社会、经济、法律、文化环境以及组织环境中,这些情景因素时刻都在对知识转移过程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知识转移效果.

2.3 知识转移绩效

Inkpen和Dinur[40]指出,文化距离会影响组织间技术共享、人员流动和战略整合等. Cummings J L,TENG Bing-sheng[41]认为各主体间的知识距离与知识转移效率的关系呈“倒U”形态. Sakakibara[42]通过比较知识转移成本和知识转移收益之间的关系来衡量联盟知识转移绩效. Karlsen 等[43]则以专利数作为衡量知识转移绩效的标准. Chen[44]认为知识的显隐性、联盟形式、企业的转移意愿、企业的吸收能力影响战略联盟知识转移绩效. 卢燕等[45]指出,在选择合作研发伙伴时,应综合考虑技术实力、知识产权水平、资源水平、相容性水平. Weber等[46]认为知识转移主体、共享契约、转移意愿、转移内容与方式、社会网络关系等对知识转移效率有显著影响. Wen[47]指出战略联盟良好的互动与交流机制与技术知识转移绩效正向显著相关. 为了提高联盟成员间知识转移的效率,Duanmua 等[48]提出增强联盟合作伙伴间的信任程度可以有效地促进知识创新成果在联盟各方有效地流动. Narteh B[49]指出影响联盟组织间知识转移过程的主要因素包括合作伙伴的学习动机、向对方传递知识的能力以及对方的知识吸收能力. Evangelista和Hau[50]在探讨组织情境影响国际合资企业从国外合作伙伴获取显性和隐性营销知识时,通过实证得到组织情境包括管理层承诺、团队合作、关系强度和文化距离. 徐笑君[51]实证表明母子公司双方的学习意愿、能力、转移渠道影响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的最终绩效. 曾德明等[52]认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收益分配是否合理将影响联盟成员转移知识的效率,是联盟成员能否实现有效合作的关键.

基于上述分析可归纳出知识转移的几个重要要素:首先,知识转移是在一定的情景下进行的;其次,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参与,分别扮演知识发送方与知识接受方,还存在知识的中介方与管理方;再次,知识转移是一个过程,不能在瞬间完成,尤其是隐性知识的转移需要持续交流,且隐性知识的转移必须通过某些途径或载体的作用来得以实现. 最后,知识转移的短期目标是提高个人的知识水平,中期目标是提高企业或组织的效益,而长远目标是促进个人与组织的共同发展和进步,提高整体竞争力.

3 供应链知识转移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关系

3.1 供应链的界定

传统上,供应链往往被简单看作是由一些独立的企业实体构成,关注范围局限在企业内部运作,只关心个体企业自身利益及未来发展. 但根据现实情况来看,供应链概念已经将重心转移到了供应链上各企业的协作和供应链的外部环境,学者们更倾向于将供应链定义为一个通过链上各节点企业的研究开发、生产制造、组装、分销、零售等过程,通过各种资源将原材料加工转化为最终产品或服务销售给用户,形成一个范围更广、更加系统性的概念. Stevens[53]认为供应链就是通过分销渠道控制和增值过程,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它始于最源头的供应商,终于最末端的消费者. Janya shanker[54]认为供应链是自治或半自治的商业实体,通过组织间共同合作,负责对产品订购、生产制造和最终分配活动进行管理. 这个界定尤其明显地强调了供应链以及供应链管理中的协作. 总之,供应链是一个网链结构,一个企业是一个节点,各节点企业之间是一种供应与需求的关系,供应链将原本独立的企业实体有机组成了一个网络整体.

3.2 供应链企业间的知识转移

供应链协作模式下,供应商与下游的制造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存在着知识转移活动. 刘磊等[55]指出,在制造商向供应商提出请求后,双方间若具备了共享知识的各方面条件(技术或组织环境方面的),供应商与制造商之间动态、双向、多层次的知识转移行为活动就开始了. 供应链上的每一个企业成员都可看作“知识源”,如何通过知识转移实现企业成员各取所需,节点企业知识最后汇集成一个大的“知识库”,是供应链整体竞争力提升的关键. 知识本身具有溢出效应,供应链上节点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活动会使合作企业从中受益. Chen ChunYu 等认为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间的知识溢出与知识冲突现象并存,他通过分析研究,提出了扩大知识溢出效应、减少知识冲突的方案. Krause等研究表明,制造企业之所以能够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不仅仅因为从供应商那里获得了外部知识,而且源于制造商将新产品开发相关的知识贡献给了供应链关系上的供应商. 上述学者通过案例分析或实证研究,论证了供应链实施知识管理与供应链各节点企业能力存在正相关关系. 这就是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决策者鼓励与上下游企业开展合作,保持友好交流的一个重要原因.

3.3 供应链企业间知识转移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关系

在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之间有关知识创造的合作十分重要. Burt[56]指出,供应商与客户间的交流、互动能够促进渐进性技术创新,而且双方间的专业知识交叠能有力地促进彼此技术创新的推进和发展. Truffer Bernhard和Gregor D[57]认为互动双方若知识背景各不相同,随着互动的加深,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在交流碰撞,从而生成新的知识,促进根本性技术创新的发生. 李永红[58]指出知识的价值在于流动,静态意义上的知识存量对技术创新能力仅具一种储备或准备价值,只有静态的知识存量动态化,在企业各部门组织间或在相关企业间形成高效、顺畅的知识流,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对于技术创新能力的功能作用. Samaddar和Kadiyala指出供应链中的合作是以成员企业获取财务和战略利益为动机,合作过程中必须以知识创造为手段,同时也论证了企业通过与供应链合作伙伴一起创造新知识,可以获得市场价值的提升. 王悦[59]指出,产品和技术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仅凭自身的资源很难获得创新所需要的全部资源以及持续的创新源泉,因此,有必要通过供应链的协同创新,在降低原材料、零部件、产品生产成本的同时,推出更符合客户需求的创新产品,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益. 于珍[60]认为供应链的上下游企业间关系是分析企业技术创新的逻辑起点,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行为活动是制约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因素. 蒋樟生等[61]认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过整合产业技术创新资源,提高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获取竞争优势,这一过程的本质是一个知识转移、知识创新与知识应用的过程. 楼高翔、万宁[62]对供应链技术创新协同伙伴的选择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供应链技术创新协同是指供应链上的多个企业以创造产品价值和满足外部市场需求为创新目标,以企业的技术能力为创新动力,协调企业行为活动,充分发挥、利用和整合供应链上的创新资源,从而实现从创新资源投入、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直至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价值实现的集成创新全过程. 曾德明等[52]认为有效的知识转移是使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成为良性循环的基础,是提升联盟创新能力的关键.

综上有关专家学者的研究,均明确地指出了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路径是通过供应链上知识转移来实现. 由此可以发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体现为知识创新能力;而实现知识创新,除了进行内部知识、技术整合以外,必须从外部获取新知识,即进行知识转移,知识转移越有效,知识创新效率越高,从而使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越强.

[1] 约瑟夫, 阿洛伊斯, 熊彼特. 经济发展理论[M]. 叶 华, 译. 北京: 九州出版社, 2012: 125.

[2] J L ENOS. Invention and Innovation in the Petroleum Refining Industry[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0: 299.

[3] 傅家骥. 企业继续前进的动力—技术创新[J]. 中国软科学, 1995(8): 94-96.

[4] JAYASHANKAR M SWAMINATHAN, STEPHEN F SMITH, NORMAN M SADEH. A multi-agent framework for modeling supply chain dynamics[J]. Proceedings of Ai & Manufacturing Research Planning Workshop ,1996, 62(6): 1138-1158.

[5] FREERNAN C. Networks of innovators: 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s[J]. Research Policy, 1991,20(6): 499-514.

[6] 彭纪生. 中国技术协同创新论[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 156.

[7] LARRY E WESTPKAL, YUNG W RHEE, GARRY D PUNSELL. Sources of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in South Area[J].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in the Third World.1984, 32(5): 54-63.

[8] BARTON D L.Core capability & core rigidities: a para don in managing[J].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Strategic Management.Janl3, 1992, (9): 41-59.

[9] 周毓萍.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神经网络检验分析[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0(6): 62-63.

[10] CRAIG. Where to now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research[J]. European Marketing, 1992( 12): 115-129.

[11] 维娜·艾莉. 知识的进化[M]. 珠海: 珠海出版社, 1998: 203.

[12] BALTHASAR A, BATTIG C. Developers—key actors of the innovation process. Types of developers and their contacts to institutions involved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nd the transfer of technology[J]. Technovation, 2000(20): 523-538.

[13] 陈 劲. 企业技术创新透析[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78.

[14] 魏 江. 企业技术能力论—技术创新的一个新视角[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2: 41.

[15] 王战营. 合作技术创新过程中隐性知识学习途径研究[J]. 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2): 90-93.

[16] 张同健, 蒲勇健. 互惠性偏好、隐性知识转化与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关性研究——基于研发型团队的数据检验[J]. 管理评论, 2010(10): 102-105.

[17] 储节旺, 郭春侠. 基于知识管理的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1(2): 52-53.

[18] SZULANSKI G. Exploring internal stickiness: impediments to the transfer of best practice within the firm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6(17): 27-44.

[19] DAVENPORT T H, PRUSAK L. Working Knowledge[M].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8: 17-18.

[20] ARGOTE L, INGRAM P. K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issues, challenges, benefits[J].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2000,

82(1): 150- 169.

[21] GERAGHTY, DESOUZA.Optimizing knowledge networks [J]. Industrial Management, 2005(6): 25-30.

[22] 肖洪钧, 刘绍昱.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的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 2006(3): 9-10.

[23] 尹 洁, 李 锋, 葛世伦, 等. ERP实施顾问向关键用户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制造企业的实证分析[J]. 科学研究, 2011(1): 112-120.

[24] VITO ALBINO, CLAUDIO GARAVELLIA, GIOVANNI SCHIUMA. Knowledge transfer and inter-firm relationships in industrial districts: The role of the leader firm [J]. Technovation, 1999(19): 53-63.

[25] JEFFREY L CUMMINGS, TENG BING SHENG. Transferring R&D knowledge: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knowledge transfer success[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3(12): 39-68.

[26] 王娟茹, 赵篙正, 杨 瑾. 企业集群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9, 21(6): 19-24.

[27] 刘红丽, 赵 蕾, 王夏洁. 高技术产业集群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09(12): 528-530.

[28] GRANT R M. Toward a knowledge- based theory of the firm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6(17): 109-122.

[29] GUPA A, GOVINDARAJAN V. Knowledge management’s social dimension: lessons from nucorsteel [J].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000, 42(1): 71-80.

[30] 王 毅, 吴贵生. 产学研合作中粘滞知识的成因与转移机制研究[J]. 科研管理, 2001, 22(6): 114-121.

[31] AI MURRAY. Top management group heterogeneity and firm performance[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89, 10(S1): 125-141.

[32] NONAKA I, TOYAMA R, KONNO N. SECI ba and leadership: a unified model of dynamic knowledge creation[J].Long Range Planning, 2000, 33(1): 5-34.

[33] DUANMUA J, FAI F M. A processual analysis of knowledge transfer: foreign MNEs to Chinese suppliers [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007, 16(4): 449-473.

[34] SIMONIN B L.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transfer in international strategic alliances[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4, 35(5): 407-427.

[35] 肖小勇, 文亚青. 组织间知识转移的主要影响因素[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5(04): 355-358.

[36] ARGOTE L. Organization Learning: Creating, Retaining and Transferring Knowledge[M]. Amsterdam: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9: 143-189.

[37] KAMINSKI PAULO C, DE OLIVEIRA A C. LOPES TM .Knowledge transfer in product development processes: a case study in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SMEs) of the metal metal-mechanic sector from Sao Paulo Brazil [J]. Technovation, 2008, 28(12): 29-36.

[38] CUMMINGS J L, TENG B. Transferring R&D knowledge: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knowledge transfer success[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3(20): 39-68.

[39] OEI SAYED. Organizational context and knowledge acquisition in IJVs: an empirical study [J].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009, 44(1): 63-73.

[40] INKPEN A C,DINUR A. Knowledge management processes and international joint ventures[J]. Organization Science,1998, 9(4): 454-468.

[41] CUMMINGS J L, TENG BING SHENG. Transferring R&D knowledge: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knowledge transfer success[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3(2): 39-68.

[42] SAKAKIBARA M. Knowledge sharing in cooperat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J]. 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 2003, 24(3): 117-132.

[43] KARLSEN J T, GOTTSCHALK P. Factors affecting knowledge transfer in IT projects[J]. Engineering Management Journal, 2004, 16(1): 3-10.

[44] CHEN C J. The effects of knowledge attribute, alliance characteristics and absorptive capacity on knowledge transfer performance [J]. R&D Management, 2004, 34(3): 311-321.

[45] 卢 燕, 汤建影, 黄瑞华. 合作研发伙伴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6, 18(1): 52-58.

[46] WEBER B,WEBER C.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 as a means of radical innovation: relational fit, social capital and knowledge transfer [J].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7(24): 11-35.

[47] WEN BAOL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teractive mechanism of strategic alliance and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transfer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High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07, 17(2): 139-155.

[48] DUANMUA J L, FAI F M. A processual analysis of knowledge transfer: from foreign MNEs to Chinese suppliers [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007, 16(4): 449-473.

[49] NARTEH B. Knowledge transfer in developed-developing country interfirm collaboration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08, 12(1): 78-91.

[50] EVANGELISTA F, HAU L N. Organizational context and knowledge acquisition in IJVs: an empirical study[J].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 2009(1): 63-73.

[51] 徐笑君. 跨国公司总部向在华子公司转移知识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J]. 管理学报, 2010(6): 896-902.

[52] 曾德明, 黄玉勇, 禹献云.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知识转移障碍及对策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2(2): 64-68.

[53] STEVENS, GC. Integrating the Supply Chai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Materials Management 1988(8): 3-8.

[54] JANYA SHANKE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modul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 Logistics Management, 1991(1): 54-60.

[55] 刘 磊, 陈智高. 知识转移视角下AHP/TOPSIS法的VMI供应商选择[J]. 科技管理研究, 2007(8): 204-207.

[56] BURT R E. Structural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57] TRUFFER BERNHARD, GREGOR D. Outside initiatives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car: the case of lightweight vehicle milieus in Switzerland [J]. Science Technology &Human Value, 1997, 22(2): 207-234.

[58] 李永红. 动态知识观视野下的技术创新能力研究[J]. 理论界, 2007(4): 169-171.

[59] 王 悦. 基于知识链的供应链协同知识创新模式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08(12): 93-94.

[60] 于 珍. 供应链中企业技术创新博弈行为分析[J]. 科学与管理, 2010(2):8-11.

[61] 蒋樟生, 胡珑瑛.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知识转移效率模型[J].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010(9): 1265-1270.

[62] 楼高翔, 万 宁. 基于供应链的技术创新协同伙伴选择与评价[J].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1(24): 153-155.

(责任编辑:陈 丹)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Based on Supply Chain Knowledge Transfer

ZHANG Fenfe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Jiyu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iyuan 459000, China)

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this paper collects and classifie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bility, knowledge transfer, supply chain, etc. to explore the intern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upply chain knowledge transfer and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close inner relation between the supply chain knowledge transfer,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e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It finds that the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mainly embodies in 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ability; If the enterprises want to realize the knowledge innov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obtain new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and to carry on knowledge transfer activities.

Supply chain; Knowledge transfer; Technology innovation

F273.1

A

2095-4476(2016)02-0041-06

2015-12-24;

2016-02-26

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4BJL043)

张芬芬(1982— ), 女, 河南济源人,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助教.

猜你喜欢
供应链创新能力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