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布白艺术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16-03-16 08:31王炜阳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江苏南通226100
化学教与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布白时机

王炜阳(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 江苏南通 226100)



试论布白艺术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王炜阳
(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江苏南通226100)

摘要:教师在化学课堂进行过程中适时运用“布白”艺术是实现教学目标有效达成的手段之一,适时的“布白”艺术体现在化学课堂教学内容、时间、程序三个方面的时机的把握。

关键词:布白;化学课堂教学;时机

一、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布白”的含义

“布白”作为所有艺术的表现方法之一,是指在艺术的创作过程中为了更加有效地表现主题思想而有意识地留下“空白”,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因此,“布白”艺术同样适合用于中学化学课堂教学。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布白”艺术是一种教学方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规律并结合本班学生原有知识的积累、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而有意识地留出些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自己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分析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消化和汲取。

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布白”的时机是什么?是指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留下模糊或暗示的内容的时刻。

二、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布白”的时机

1.教学内容中“布白”的时机

(1)“布白”于导入课题之时

早在孔子的《论语·述而》一文中就指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其中的“愤”和“悱”指的是学生投入积极思考前的一种短暂性的心理空白。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种紧张的气氛,让学生处于一种“愤”、“悱”的课堂状态,并且教师引而不发,使学生形成思想空白,让学生对探究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例如,在导入“燃烧和灭火”一课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笔者先表演“水中生火”的魔术(将一小块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的白磷置于盛有热水的大烧杯中,并用一支带有橡皮塞的大试管倒放入热水中,靠近白磷,拔出橡皮塞,迅速罩住白磷),并且提示学生:“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学生们都非常惊讶的说出:“火、火”,教师因势利导问:“生活中我们常用水来灭火,但这里却是水中生火!为什么呢?水中生火既然发生了,那么,燃烧需要哪些条件呢?”上述教学过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情境,“水中生火”有悖常理,与学生原有的水能灭火观念形成尖锐的矛盾冲突,这种矛盾冲突激发了学生一探究竟的欲望,借此良机,向学生提出探究燃烧的条件,学生的思维会变得异常活跃,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从而揭开“魔术”的真相,完成探究任务会变得异常轻松。

(2)“布白”于教材难点之时

对于教材中的难点之处的布白,教师应该在难点之处帮助学生点拨一二,给学生一些简单的暗示,主要问题还是要留给学生自己来思考,这样就能够让学生以一种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有利于突破教材中的难点。例如在学习初中化学“制取氧气”时,催化剂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重点,教师可以提问:“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吗?催化剂是二氧化锰吗?二氧化锰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吗?”此时,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这个时候学生的思维会聚焦在这些问题上,并提出各自的猜想:是、不是、能、不能。接着教师告诉学生“接下来就让我们用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接下来学生就会带着这些问题认真仔细地观察和分析实验,从而获得二氧化锰与催化剂之间的关系,以及二氧化锰能否增加生成物的质量。因此,教师在教材难点之处“布白”,使课堂气氛呈现“愤”和“悱”的状态,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课堂效率。

(3)“布白”于内容拓展之时

很多知识是在教材中不断的延伸出来的,在这些知识拓展的时候布白,目的是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深化,从而达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学习“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时,教师可以提问:“红磷改为木炭,实验还能成功吗?”学生回答:“能,因为木炭也能消耗瓶中的氧气。”接下来教师通过实验否定了学生的观点,学生疑惑:“为什么呢?”教师补充:“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气体,不能够使得瓶中的压强减小。”教师因势利导:“那么我们在选择和氧气反应的药品有什么要求呢?”学生回答:“反应后的生成物不能够是气体”,教师追问:“如果我把集气瓶中的水改为澄清石灰水呢?”学生顿悟:“生成物是气体也可以的,只要气体能够被石灰水吸收,也就是说反应后瓶中的压强一定要减小。”教师再问:“如果我把红磷改为白磷,用放大镜借助太阳光的照射,直接使得白磷在瓶中燃烧好不好呢?”学生回答:“更好,操作更方便,减少环境污染,实验结果更加精确。”对于一个实验的连续布白很好地帮助了学生掌握方法和规律,并能够取一反三,触类旁通。

2.教学时间中“布白”的时机

(1)“布白”于课堂开始之时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同样也适合于化学课堂教学,一节课的成功与否,课堂的开头很重要,如果开端没有把握好,学生就会对这节课的兴趣大打折扣,最终影响教学质量,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学生学起来总感觉比较枯燥,教师教起来也感觉比较吃力,教师对这些内容就必须进行有意识的巧设悬念,进行适时布白,使学生对新内容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从而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在讲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中“原子的结构”一课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原子是最小的粒子吗?很多学生表示赞同,少数学生表现出怀疑的目光,最后大部分学生通过复习旧知知道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此时,教师再追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什么意思?原子在化学变化中还能再分吗?如果还能再分,又分为哪些粒子?这些粒子带电吗?质量又怎样?整个原子显电性吗?分子显电性吗?学生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首先,就要复习之前原子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教师引而不发,学生疑惑重重,求知的欲望很强,为这节课的顺利开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2)“布白”于课堂讲授之时

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严重阻碍着师生之间的思维交流,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同样地,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教师需要适时“布白”,使课堂教学变得张弛有道,波澜起伏。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课时,笔者并不直接告诉学生实验室是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而先通过对实验室分别用高锰酸钾和过氧化氢(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原理、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发生装置、收集装置、验证和验满方法的复习,从而让学生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研究思路,即反应原理为化学方程式,发生装置的选定需要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定需要依据气体的密度、溶解性以及气体是否与水反应等因素确定,验证、验满方法利用气体的化学性质确定,这种课堂讲授之时的“布白”不仅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分析思考,而且让学生学会了对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在复习旧知的同时,又为新课的开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3)“布白”于课堂结束之时

一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学生的思维往往会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得不到放松。此时,如果教师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堂最后几分钟,将短短的两三分钟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对教师讲授的知识进行自我梳理、消化和巩固,构建新的知识体系,而不是继续口若悬河的讲授,也许更有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常见的酸和碱”一课的教学中,学生们已经知道无色酚酞溶液遇到碱溶液变红色,遇到酸溶液不变色,这时,教师提出“向混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酸溶液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原理又是什么呢?欲知结果怎样,且听下回分解。”教师以一种幽默的布白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了起来,学生急于想知道里面的原因,促使学生课后主动去预习“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3.教学程序中的“布白”的时机

(1)“布白”于创设意境之时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因此,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视教学意境的创设,如果在化学课堂中,教师能够适时地例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典型的实例创设意境,能够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体会化学与生活时刻存在着密切联系。例如,在讲述“爆炸的条件”时,笔者是这样来创设意境的,首先,让学生观看一则新闻报道“8月2号上午7时,江苏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抛光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经初步调查,事故原因是车间内金属粉尘遇明火引起爆炸,在企业生产过程中,通风不畅、粉尘达到一定浓度的情况下,极易发生该类事故。”新闻解说的娓娓道来,学生凝神思考了,然后,笔者因势提出问题:“刚才的这则新闻报道,请同学们思考爆炸的条件有哪些?”留些时间给学生自己思考归纳,往往能收到奇效。

(2)“布白”于课堂高潮之时

所谓化学课堂进行的高潮,是指教师的教学活动给学生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使学生的思维在处于最活跃的时刻到达对知识的掌握。在课堂进行的高潮处留有一定的布白,让学生积极地思考,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性质”这一内容时,教师和学生同时各拿大小一样的用玻璃片盖住的一瓶气体(教师一瓶装满二氧化碳,学生一瓶是空气),然后同时向里面注入三分之一的水,振荡,倒置,教师并且幽默地说:“下面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松开手,发现教师的玻璃片没有掉落,而学生的玻璃片掉落了,顿时,很多学生都被眼前的现象惊呆了,通过这个有趣的实验,学生们发现化学实验真是奇妙,由此思考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现象,此刻,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学习化学的兴趣异常浓烈,将“二氧化碳的性质”这节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3)“布白”于过渡停顿之时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述某一新的知识点时,往往需要把前后两部分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对比,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时往往会遇到困难,此时,教师可以适时的进行教学布白。例如,在讲述“复分解反应”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给出以下几条化学方程式:①Fe+2HCl=FeCl2+H2↑、②2C+O2问根据前面我们已经学到过的基本反应类型,以上几个反应分别属于哪些反应?学生经过短暂的思考后可以知道①是置换反应,②是化合反应,③是分解反应,对于反应④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学生们都面面相觑,此时,教师在此处留有一定的空白,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有的学生就提出:如果有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就好了,此时,教师提出一种新的反应类型“复分解反应”。由此可见,教师适时的过渡布白,不但让学生知道一种新的反应类型,而且让学生又急于知道这种新的反应类型的判断依据是什么?什么样的反应才叫复分解反应?

总之,教师适时的运用“布白”艺术于化学课堂之上,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能更好地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真正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课堂交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在一节优质的化学课堂中,“布白”艺术无处不在,只要化学教师善于思考、挖掘和利用,可以让我们的化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刘一兵.略论化学教学的布白艺术[J].化学教育,2002,1:16

[2]杨良保.谈化学教学中的布白艺术[J].化学教学,2002,8:15-17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01.024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01-0064-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猜你喜欢
布白时机
论书法的布白
抓住有利时机 搞好麦田管理
语文课程“布白”智艺教学刍论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畅想 把握每一次时机跨越成长
浅析中国画的虚实关系
浅析写意花鸟画的构图
“布白”技法在思想品德课堂中的运用
师生互动4时机
运用布白艺术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