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做引擎激发创新动能

2016-03-16 23:59胜利石油管理局电力管理总公司王从军
国企管理 2016年9期
关键词:全员成果电网

文/胜利石油管理局电力管理总公司王从军

党建做引擎激发创新动能

文/胜利石油管理局电力管理总公司王从军

胜利石油管理局电力管理总公司党委以“营造创新文化氛围、完善创新服务平台、畅通创新实施路径、放大全员创新效益”为抓手,激活创新动能,推动公司群众性创新创效,激发了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

党建 引擎 创新动能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作为技术密集型的电网企业,在电网运行维护技术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在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背景下,电力行业转型发展的能量也正在不断积累。然而,作为胜利油田的电力保障单位,电力管理总公司在低油价下异常严峻的发展环境中,面对成本紧缩与电网技术亟待升级、转供电量增速放缓带来的生产经营压力等诸多难题。

电力管理总公司党委以创新为突破口化解发展难题,积极探索党建思想文化工作引领创新、服务创新、指导创新路径,不断提高全员创新创效意识能力、破解创新难点、培育创新生态,推动公司群众性创新创效活动的蓬勃开展,有效激发了提质增效、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

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充分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制定《科技兴电》五年规划,结合正在实施的老旧变电站、老旧线路和调度自动化改造“三大战役”,以“技术干部人人有课题”“我为发展献一计”等活动为载体,引导全体员工把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生产经营难题作为创新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创新落实到生产流程中,体现到效益提高上。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各党支部根据自身实际合理制定创新目标,并转化为党支部的争创目标,使创新目标落实到支部的重点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深化党员“双亮”活动,让党员在创新工作中争先锋、当表率、比贡献,进而带动全体员工参与创新实践,形成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创新格局。

着力培育创新文化氛围,持续深化“咱们工人有技术才能更有力量”大讨论活动,组织专题讨论会二百余场次,逐步形成“创新才能发展”“知识改变命运”“电力发展我受益”等共识。将创新文化作为公司光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提炼“把想法变成做法,把点子变成金子”的创新理念及“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的创新原则,号召员工从“提一项新建议、升一项新指标、创一项新成果”入手,大胆提出创新想法、形成创新思路。加强典型示范,集中组织学习全国劳动模范代旭升、张吉平等创新成才事迹,并印制《创新成就未来》画册下发至基层,强化鼓励创新、崇尚创新、尊重创新的舆论导向。

不断加大创新激励力度,把创新与员工的薪酬收入、职位晋升、评先树优等切实利益挂钩,每年留出20个文明建设先进名额专门对创新创效优秀职工进行表彰,每2年组织一次“光明技术创新奖”评审,拿出20万元对涌现出的58名优秀技术创新能手给予重奖。在胜利油田科技展览中心和公司内部网站上举办创新成果展览,集中展示63项实物技术创新成果、114项理论创新成果、13项“金点子”,提高优秀员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更多的人以创新为荣,向榜样看齐。

完善创新服务平台

分层级建立创新组织体系,由总公司党委组织成立“电力技术创新协会”“电力专家委员协会”,与公司决策层联动,制定公司科技规划,跟踪电力科技发展最新动向,研究重大长远的战略性问题。由电力科研所、经营管理科,负责技术创新项目及管理创新项目的统一协调,经费管理,并充分发挥工会、团委等群团组织作用,由工会牵头,根据各区域供电公司的地域分布及技术专长,分工种有侧重的成立了13个员工创新工作室,团委组织青年求知学社、青年科技攻关小组,负责创新项目的具体实施,带动全员开展创新。

不断完善以创新工作室为核心的创新实施平台,根据需要配备电焊机、切割机等全套设备,为创新开展提供硬件支持。在班组分设多个创新课题研究小组,将创新链条延伸至全体员工,实现多岗位、多角度、多专业的集成。发挥创新工作室的孵化作用,引导员工从生产实践入手,针对设备操作不便、工器具不顺手等问题,提出创新点子,由工作室专家团队帮助员工完善提升创新点子,形成创新目标。

发挥党组织培养人才优势,大力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建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长效机制,在党员干部队伍中形成自觉学习、学以致用的良好氛围,促进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吸纳有技术绝活和创新专长的党员组建“种子专家”团队,通过“金牌工人1+1”“导师带徒”,完成创新绝活传帮带。利用生产淡季组织“种子专家”到基层一线授课答疑,讨论成果的转化推广,分享创新经验,启发创新思路。充分发挥各党小组和党员作用,引导各基层班站开展创新型团队建设,帮助有创新想法的员工开展创新实践,通过智慧众筹、项目众包,形成创新集群,促进高质量创新成果产出。

畅通创新实施路径

为全员创新提供参与渠道。在各基层党支部开展“创新金点子”征集会、“我为生产经营献一计”等活动,引导党员从生产实践中总结经验,从经验实践中发现问题,从问题中提出创新建议;强化改善经营管理建议征集,制定印发《改善经营管理建议管理办法》,将电力调度、线路维护、变电运行、用电服务、电力检修等20项工作纳入建议范围;对征集到的建议、点子,不论建议大小、效益多少,做到件件有反馈、有落实、有跟踪,条件成熟的及时组织实施。党员曾传国在施工中提出《改善提高管塔滑轮挂点支架的建议》,经过论证后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公司领导到工作现场进行了现场颁奖,奖励建议人1000元,在基层单位员工中取得积极的反响。

为全员创新提供过程指导。对重大创新项目及重点创新课题按照“申报、预审、论证、决策、实施、验收、评价”流程,在公司层面组织实施;对一般创新项目按照“提议、可研、立项、研发”流程,由创新工作室组织实施。针对电力行业分工较细,基层单位专业技术力量不足的实际,依托“电力专家协会”成立了由首席专家、专家组成的输变电、用电管理等7个工种的专家组,依托“技术创新协会”成立了由主任师、技师、创新骨干组成的技术组。为全员创新提供服务保障。提供创新资金支持,设立技术创新专项基金,每年在预算中列支资金,为创新活动提供支持,2011年以来,先后累计投入 100余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创新工作室建设及成果研发。借鉴“互联网+”模式,铺设光缆1300余公里,对69个变电站的二次设备进行综合自动化改造,实现数据自动采集、生成、分析,每天在电力信息网实施更新生产数据,让参与创新实践的员工能及时掌握运行数据,满足创新信息需求,推动创新升级。

放大全员创新效益

加强对创新成果转化的组织协调,在各创新工作室间建立了“职工创新成果转化推广系统”,方便进行信息检索,实现成果共享。如针对小区低压损耗普遍较高的情况,总结提炼北区供电公司提出的低压用电系统网格化管理建议经验,召开了《关于改善低压系统损耗管理建议》推介会,在充分研讨交流的并进行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公司推广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186个小区中已有165个损耗降到10%以下,实现了创新效益最大化。

每年召开成果评审,组织技术人员对创新项目进行赋分、量化评判,有针对性的筛选重点项目进行推广,并借助专业力量,合理整合创新项目,提升项目的适用性,如将“远程抄表系统”等4项专利成果合并成的“配电线路运行监控配套技术”,集远程抄表、防窃电、实时在线监测于一体,填补了行业空白,获得胜利油田20万元推广资金支持。加强对创新的管理引导作用,引领全员克服技术复杂、资金紧张难题,实施了北区电网、中区电网、滩海电网升压改造等一批电网建设项目,并在电网抗灾能力、大电网运行控制技术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目前,以创新解决生产难题已成全员共识,促进了一大批解决生产一线难题的创新成果产出。近三年,围绕企业经营管理及生产运行中的问题,共征集到员工改善经营管理建议立项2514条,实施1288项。依托各创新工作室,注册成立创新活动小组300余个,参与人数3000余人次,取得各类群众性技术革新成果500余项,申报并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52项,专利实施率达90%,有利保障了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综合网损率从2010年的7.9%,持续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5.77%。

发挥策划指导优势,推动企业转型发展。通过累积人才优势,促进了科技水平的持续进步和电网运行质量效益的不断提升。通过累积技术优势,积极开拓动力服务市场、技术服务市场等新领域,目前公司高压设备试验能力已达山东省同行业先进水平,建立了胜利油田唯一一家电力设备试验检测方面的专业化队伍,并先后承揽了中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装置维护维修服务、库车油田燃气能源有限公司塔河燃气电厂技术服务等项目,业内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为转型发展奠定了基础。

编辑 / 王棕宝

猜你喜欢
全员成果电网
强化化工企业全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
全员核酸
图们市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全员培训
穿越电网
验收成果
工大成果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电网建设工程通用造价管理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