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政治选择题“规定性”的路径

2016-03-16 09:24四川陆正军
教学考试(高考政治) 2016年3期
关键词:规定性

四川 陆正军

解读政治选择题“规定性”的路径

四川 陆正军

近几年高考政治试题坚持能力立意、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选择题呈现了贴近现实、灵活多变的特点:从备选项的生成性来看,来自课本的原生态知识比较少,再生性知识比较多;从备选项本身的正误来看,备选观点仅有一项正确的比较少,有多个正确观点的比较多;从备选项与题干的关系来看,仅有一项备选观点与题干有关联的比较少,有多个备选观点与题干相关联的比较多……因此,只研究备选观点,大多是不可能作出正确选择的,准确、全面地把握试题的“规定性”,常常是正确选择的前提和关键。

所谓“规定性”就是背景材料和题干规定的答题角度,它规定了题干与备选观点内在的逻辑关系,确定了试题内容的特殊规定性。把握“规定性”,才能避免跑题漏点。本文拟结合高考试题探讨解读政治选择题“规定性”的途径。

一、研读关键词把握“规定性”

试题的设问常常会直接规定题目要考查的方向,比如,“说明”“体现”“由此可见”等要求选择题肢中与题干材料相符合的道理;“基于”“旨在”“是因为”等要求选择导致题干材料中这种结果(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利于”“意义在于”“作用”等要求选择题干材料所述事实能带来的积极影响。

【例1】(2015·全国新课标卷I)党的十八大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决定》提出立法机关要“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的作用在于 ( )

①明确立法权力边界,防止部门利益法律化 ②完善立法体制,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 ③使法律更好地体现民意,提高法律权威 ④促进公民提高法律意识,自觉遵法守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答思路:从设问中抓关键词——“作用”, 可知本题要求考生分析“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的“积极影响”,结合“公开征求意见”“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可以看出,这一机制就是要促进民主立法、促进公民参与立法,这将有利于广泛听取民意、集中民智,使法律更好地体现民意,增强法律的权威,③正确;公民参与立法的过程,也是法治教育的过程,有利于公民增强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④正确;公民参与立法,并不会改变人大行使立法权,①不符合题意;保障公民政治权利,需要多方面努力,②夸大了这一机制的作用。

二、研读限定条件把握“规定性”

政治选择题常常会给出时空(现阶段、在这里等)、程度(最、根本、主要等)、主体(党、政府、企业、公民等)、知识范围(认识论、辩证法等)或者其他一些限制条件,在审题时必须要明确试题规定了哪些限制条件,要在限定的条件下思考问题,选出符合限制条件的备选项。有些试题显性地直接地给出限制条件,有的试题则是隐性地间接地给出限制条件,考生解答后一类试题时,一不小心就会忽略试题隐含的限制条件,做出错误的选择。

【例2】(2015·北京卷)小明爸爸准备参加社区居委会的竞选,他在社区网站上查阅了图所示的问卷调查结果:根据调查结果,适合作为小明爸爸竞选发言要点的是 ( )

①组织制定社区文明公约,维护公共环境 ②改造社区文体活动场所,用以增设停车位 ③开展“邻居节”活动,营造社区和谐氛围 ④对非法张贴小广告和私搭乱建行为酌情罚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答思路:本题隐性地限制了行为主体,小明的爸爸准备参加社区居委会的竞选,可见试题限定的行为主体是“居委会”,因此,小明爸爸的竞选发言首先要符合居委会的角色定位,并且要针对居民反映突出的问题提出意见。通过制订社区文明公约,有利于居民加强自我约束,抵制私搭乱建、乱倒垃圾、非法张贴小广告等不文明行为,①正确;开展“邻居节”,有利于邻里之间的沟通与了解,③正确;本来社区就面临文体活动场所不齐全的问题,②会加剧这一问题;居委会没有权力对违法违规行为给予罚款处罚,④不符合试题规定的角色定位,是错误的。

三、研读背景与设问的关联把握“规定性”

大多数政治选择题是以全部题干材料作为设问基础的,要准确把握试题的规定性,必须对背景材料、设问以及二者的逻辑关系进行全面分析。对于层次单一的材料,要注意在把握关键词的基础上,概括材料的中心意思,在此基础上再去研读中心意思与试题设问的逻辑联系;对于复杂的材料,在分析时则要注意分层,把握能够体现每一层信息的关键词,在分层的基础上概括出材料的中心意思,并分别研读层次意思、中心意思与试题设问的逻辑联系。

【例3】(2015·全国新课标卷Ⅱ)2015年5月,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正式实施。按照存款保险制度规定,成员银行缴纳保费形成保险基金,当成员银行破产清算时,使用银行保险基金按规定对存款人进行偿付。这一制度对银行发展的积极意义在于 ( )

①防范金融风险,稳定金融秩序②增强银行信用,推动银行公平竞争③促进利率市场化,增加银行收益④降低银行经营风险,提高其竞争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答思路:设问中的关键词——“积极意义”,表明本题要求考生分析这一制度的积极影响;限制条件——“银行发展”,表明正确选项应该能够促进银行业的发展壮大,对其他方面产生积极影响的选项不能入选。本题的背景材料是比较简单的单一层次材料,其中心意思是“保护存款资金安全”,在此基础上,再来研讨存款资金安全与银行发展的关联:资金安全是防范金融风险、稳定金融秩序的首要条件,良好的金融秩序也有利于银行业的发展,①是对银行业的积极影响;资金安全有利于保护储户对银行的信心,增强银行的信用,存款资金安全有了一定保障,银行才能参与市场竞争,②符合题意;保护存款资金安全与利率市场化、银行收益无关,③不符合题意;保护存款资金安全能降低存款人的投资风险,但并不能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④不符合题意。

四、研读题干与选项的关联把握“规定性”

有些试题的要求在题干中不能完整地表现出来,仅从背景材料和题干中不能判断出答题的指向,需要在理解题干的基础上,把题干中的设问与题肢备选观点逐一结合起来阅读,才能理解试题的要求。

【例4】(2015·重庆卷)某同学为了研究烟草消费税的控烟效果,选择基本条件相似的甲乙两地进行比较,甲地在T时进行了提高烟草消费税的试点,乙地未进行试点,由图可以推断出 ( )

①T时点后,甲地政府税收收入将减少 ②T时点后,甲乙两地香烟价格都将上涨 ③加税预期会增加T时点前甲地的香烟销售量 ④提高消费税引起甲地香烟销售下降量约为X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答思路:首先,研读设问“由图可以推断出”可知,本题要求考生结合背景材料分析走势图所表示的经济现象。其次,分析背景材料与设问的逻辑关联,“基本条件相似的甲乙两地”“甲地在T时进行了提高烟草消费税的试点”,可见图中甲乙两地香烟销量走势出现差别,其原因在于是否“提高烟草消费税”。第三,研读提高烟草消费税与备选观点的关联:税率提高,销量减少,烟草税收入不一定会减少,况且烟草税只是甲地众多税种的一种,①错误;甲地在T时提高烟草消费税,烟草的税收成本增加,其价格可能上涨,而乙地香烟的税收成本没有增加,面对销量下降的趋势,商家可能会采取降价促销,其价格不会上涨反而可能下降,②错误;由于甲地提高烟草消费税,人们预判香烟价格可能上涨,所以甲地在T时前的香烟销量会增加,③正确;甲地和乙地“基本条件相似”, 在甲地“提高烟草消费税”前,两地香烟销量基本相同,提高消费税引起甲地香烟销售下降量约为X,④正确。

解读政治选择题的“规定性”不外乎以上四条路径,我们要根据试题的具体情形灵活运用。对于比较简单的选择题,抓住关键词一般就能把握“规定性”,确定答题的指向;要把握复杂选择题的“规定性”,则需要有选择性地研读关键词、限定条件、逻辑关联等,才能准确理解试题的“规定性”。

四川省乐至县吴仲良中学)

猜你喜欢
规定性
从大概念出发看教学内容的规定性
幼儿教育本质的规定性及其意义
幼儿教育本质的规定性及其意义探讨
幼儿教育本质的规定性及其意义探寻
幼儿教育本质的规定性及其意义
洗尽铅华回归本然
幼儿教育本质的规定性及其意义
幼儿教育本质的规定性及其价值
权利指引下的性教育探索
我的最美学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