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畏的告白

2016-03-16 12:46王菁
戏剧之家 2016年3期
关键词:声画主题

王菁

【摘 要】作为一部文学改编的电影,《告白》一上映,就获得了不俗的口碑和票房,导演中岛哲也用完美的影像还原了这部小说,该影片在日本荣获了第34届电影学院奖最佳作品、最佳导演、最佳剧本和最佳剪辑四项大奖,同时还代表日本参加了2011年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奖的角逐。影片《告白》在视听模式上的特点受到了众多的关注和讨论。因此本文正是从电影《告白》的“告白”角度对影片进行论述,对该片的告白、主题以及声画等方面进行浅析。

【关键词】告白;剧情;主题;声画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2-0094-03

日本女青年凑佳苗的小说《告白》出版于2009年,小说一经问世,就成为当时最畅销的日本推理小说,后来由中岛哲也执导,2010年6月同名电影《告白》上映,也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影片中所反映的一些问题也引起了当时日本社会的轰动。虚拟的故事背后,包含着导演对民族和社会心理的反思。本文从电影中的人物告白剧情、主题以及电影的声画处理等方面进行探析,力图使更多观众了解该片的主题和价值。

一、影片中五位人物的告白的剧情

原著小说《告白》全部都是使用第一人称的方式创作,中岛哲也在执导电影的时候,采用典型的罗生门叙事结构,以与事件相关的不同人物的立场各自表述一件事情的始终。导演彻底发挥了原著以主观者角度来各自表述的方式,穿插适度的交叉补足,以书中神职者、殉教者、慈爱者、求道者、信奉者和传道者六个章节分别引出各自第一叙述人进行叙述,每个人物都有一段告白,每一段告白都有一个秘密,所有的一切都是令人窒息的沉重。

电影《告白》分别描述了两位成年人和三个孩子的告白,女教师森口悠子、班长北原美月、直树母亲下村优子、A同学渡边修哉和B同学下村直树,以这五个人各自的告白来表演出整部影片的情节发展。

(一)女教师森口悠子:整部影片就是以女教师森口悠子在全班同学面前的告白开始的:教室里嘈杂一片,老师对教室里的喧闹丝毫不在意,游走在教室,平淡而清晰的讲述自己的家庭,直言不讳地告诉自己的学生们,她是单亲妈妈,作为同行的未婚夫患有艾滋病,女儿的出生意味着寄予了很多人的爱与希望,也是她全部的寄托。但有一天,女儿溺亡在学校的泳池里,所有的事情都变了。随着森口悠悠的讲述,教室里的气氛逐渐变得凝重起来,森口平静地说刚刚已经在两名凶手A和B学生的牛奶饮料中掺入了自己丈夫患有艾滋病的血液,教室顿时哗然一片。由此,揭开了老师爱女之死的真相,也彻底颠覆了应有的传统的师生关系,一场复仇拉开序幕。森口完成了自己的告白。

(二)班长美月的告白:森口老师辞职后引来了新老师,自称“维特”——寺田良辉,直树一直没有来学校,修哉却一直若无其事的来上学。维特要求与她一起去直树家进行家访。到了直树家后,直树的母亲优子热情的接待了他们,并一直在谈话中责骂森口老师对学生的不负责,没有提到直树的情况。之后,每周维特都会去直树家做家访,后来却都被优子拦了下来,知道获知直树亲手杀了自己的母亲,警察对美月进行了访问调查,她说造成这一切的缘由都是维特逼疯直树而引起的。不仅如此,她还提到了她是露娜希,一个用氰化钾杀死全家人的13岁女孩的崇拜者,并且在搜集各种药物来准备自杀用。

(三)直树母亲下村优子的告白:直树的性格变得异常的古怪,特别是新老师家访之后,直树更是变本加厉,他不让父母亲触碰他碰过的东西,并且将自己触碰过的所有东西都拼命擦洗干净,而他自己却从来不洗澡,一副蓬头垢面的肮脏模样。她认为造成直树现在这样的糟糕状态都是由他的前任导师森口悠子,并且否认她的孩子参与了杀人案件,说只是直树受到坏朋友骗去帮忙而已,喃喃的抚摸着自己的孩子,认为自己的儿子很可怜。最后,直树告诉了她事情的真相,承认了他的杀人事实,并且告诉她悠子老师在他喝的牛奶中加入患有艾滋病病人的血液,她顿时悲痛欲绝,并作出了与儿子共同死亡的决定。

(四)A同学渡边修哉的告白:他母亲是一名优秀的电机学者,为了养育他,放弃了自己的学业前途,然而不久之后,他的母亲就开始后悔养育了他而放弃自己的学业,经常打骂他,父亲最终无法忍受,与母亲离婚,母亲孤身一人离开了家,临走前,给了修哉一些书籍,母亲重新走上了电机学者的工作岗位。渡边为了引起母亲的注意,非常认真地研究母亲的书籍,创建了一个所谓的天才网站,将自己打算在结业仪式上引爆炸弹毁灭全校的生命这一恐怖计划公布在自己的网站上。

(五)B同学下村直树的告白:他把渡边修哉看做是自己的好朋友,开心得认为自己得到了渡边的认可,他同意加入渡边修哉用防盗钱包杀死老师女儿的计划。最后,他才明白修哉自始至终都是把他当做是失败品、傻瓜来看待的,只是利用自己来完成杀人计划,这使得他极为愤怒,并将修哉没有杀死的爱美扔进游泳池,表明他完成了渡边修哉没法做到的事情。

二、《告白》主题解读

(一)复仇

森口悠子在教室里的那段独白中,提到即使青少年犯罪,也会有少年法保护,所以即使知道杀害自己女儿的真凶,悠子也没有向警察说出,当她跟直树的妈妈说出真相,优子却不以为然,只是觉得自己的儿子直树太可怜了,面对这一切,森口下定决心按照自己的计划替女儿报仇,让坏人受到应有的惩罚。她面对教室里的喧闹,很坦然的自说自话,她选择在学校供应牛奶的时候开展自己的复仇计划,她很冷静的跟班级学生说,在你们刚刚喝的牛奶里,两位杀人的少年牛奶中已经注入了染有艾滋病的未婚夫的血液,教室里一片惊慌,她无视,森口只想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来将自己内心的悲伤和仇恨准确的传达给这两个少年,让他们感受到度日如年的滋味是有多么的难熬。即使在影片最后结束的时候,她面对少年A时候的告白,依旧冷静平淡的讲述,仿佛一个传道者,最后那一个镜头中,森口嘴角边的一丝微笑,既是一种发泄、欢快,可是又给人一种无望的感觉,耐人寻味。她利用维特对自己未婚夫的盲目崇拜,让维特去直树家做家访,间接的折磨着直树,最后让直树在绝望中杀害自己的母亲。

森口悠子的这种复仇,也是因为付诸法律无用,用自己的方式对仇人进行惩罚,她可以面不改色的去毁灭一个家庭,毁灭少年A的内心世界。导演也用森口悠子的这种复仇方式,传达了日本所独有的特色:凭借实力将自己击败的人并非仇人,只有那些蔑视其人格、残害其心灵的人才是其真正的仇人,而对待如此的仇人,应该不惜一切代价去复仇。

(二)少年犯罪

在故事的开始,森口就幽幽地提到了露娜希,只有13岁的女孩,用氯化钾毒死了全家,但是依据日本少年法的规定,她也只是被少年所教导,写了一封忏悔信而已。少年A渡边修哉犯罪的目的很简单,只是为了想引起自己的妈妈的注意,妈妈追求自己的学业抛弃了他和爸爸,爸爸再婚,并且和继母孕育新生命,对修哉的关注也很少,他自认为自己是个天才,因为妈妈说他遗传了自己的天赋,他拼命的想引起注意,即使获奖,却因为露娜希事件,自己上报纸的版面很小,这一切都让他痛恨。得到母亲的注意和关爱,是他做所有事情的支柱,也可以说是他唯一的精神动力。用设计的带电钱包杀害老师的女儿,也只是把一个生命当做是实验品,他不在乎实验品对别人来说有多么重要,他只想达到自己的目的,那就是成功,成功了就可以引起妈妈的注意,也许就会重新得到妈妈的爱。美月对他的关心,让他也开心了一段时间,或许就是觉得世界上原来有个人这么近的关注着自己,对他来说,也许是一种小小的慰藉,可是当美月说出他只是恋母,想博得母亲的注意的时候,渡边毫不犹豫的拿起凶器对她下手,因为美月说出了他内心一直不愿意面对的情感。其实我觉得不是恋母,只是太缺少关爱了,他想得到注意,即使这种注意不是因为他优秀或者伟大获得,是要牺牲他人甚至很多人的生命来获得,可对渡边修哉来说也是一种成功。他的犯罪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得到大家的关注,不管自己博得关注的方式是否会给别人带来痛苦,只要他自己想得到的可以得到。当他狠狠地对美月砍下去的时候,是否会怀念他们之间曾经的快乐,这是我们不知道的,我们只知道,他引起注意的决心更坚定了。甚至想在结业式上,用全校人的性命来引起社会的关注,虽然最后被森口“破坏”了计划,可是这样一个少年所具有的心理,令人毛骨悚然的。

少年B下村直树,是一个备受母亲宠溺的孩子,一直活在母亲的“很优秀”中,在学校的体育社,因为不努力,所以直树让母亲到学校给他退社,学习成绩也不算优秀。因为去游戏厅玩耍,后来被学校知道,森口罚他打扫泳池,直树觉得很丢人,心里开始讨厌森口,并想着报复老师。他以为渡边是学校里唯一理解他的人,直树把修哉当做自己的好朋友,可是在泳池那边,得知修哉只是利用自己罢了,说他是个傻瓜笨蛋的时候,直树整个人的自尊心被摧毁了,他想完成修哉完成不了的任务,他想把犯罪现场伪造成爱美溺水身亡的场景。直树抱起女孩正要扔的时候,昏迷的小女孩竟无力地睁开眼睛,瞬间的对视之后,直树依旧毫不犹豫地把小女孩扔进了游泳池,没有纠结,直树想的只是他很优秀,他是成功的,因为他完成了渡边不能完成的事情。导演冷静地剪辑似乎在告诉观影人,孩子们的犯罪就是这么简单而直接,谁都有机会变成凶手或者帮凶。

全班同学从森口的告白中,知道了老师失去女儿,而且大家都知道凶手是谁,班级同学用自己的方式对待渡边和直树。渡边修哉虽然很优秀,可是毕竟是杀人凶手,班级同学甚至用“积分制”的方法,来比赛欺负修哉,美月的积分是0,他们就让胁迫美月和修哉接吻,因为他们觉得老师失去女儿很可怜,可是美月却没有帮着欺负修哉,跟他们不融为一体,所以就让美月与修哉接吻,因为修哉喝了有艾滋病的牛奶。对待下村直树,他们没有向新来的老师维特讲明真相,所以当新老师提议大家鼓励直树的时候,看似天真无邪的孩子们一个个竭尽所能的写留言,拍影片很热心肠的鼓励直树来学校,当有一天直树的母亲突然发现留言板和影像里,这群孩子用隐讳的方式在让直树赶紧去死,是令人崩溃的。我们也不能说这个班级的孩子都是邪恶的,他们只是用自己的方式来对待自己认为的坏与恶,也不能说他们这样是犯罪,可是如果有一天他们中的人遇到不顺自己心意的时候,会不会也像修哉和直树那样痛快的杀掉对方就可以让自己感到满足?

(三)母爱的苍白无力

电影《告白》主要就是围绕一个母亲因为自己唯一女儿被杀,然后用自己的方式来惩罚坏人。森口悠子是爱自己女儿的,因为女儿是她和未婚夫的所有希望,未婚夫和她为了让孩子免受以后的歧视,选择了不结婚,孩子出生后,庆幸的是孩子没有被感染到艾滋病毒,所以森口就把所有的希望都投入在女儿身上。由于要生活,要养女儿,森口选择继续工作,就因为工作,孩子不能时刻带在自己的身边,所以最后孩子被自己的学生残忍杀害,这击碎了森口的所有希望和对生活的憧憬,她所剩下的就是对犯人的惩罚。

渡边修哉和下村直树之所以会成为杀人凶手,都与自己的家庭,都与母爱有关。渡边修哉的母亲因为有了家庭和孩子,不能好好的完成自己的梦想,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遗传自己的基因,成为机电专家,可是当看到幼小的孩子不能很好的完成她认为简单的组装时候,她有的就是责骂与懊悔,后悔自己那么早的被束缚住了,最后父亲选择与母亲离婚,修哉很少见到自己的母亲,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母亲说他遗传到了自己的基因,他想得到母亲的认可,想得到母亲的关爱,可是母亲最后和别人重组了家庭,似乎忘记了修哉的存在,父亲和继母也没有太多的关注他,修哉想得到的只是母亲的爱,可是每次都很失望,让他在成长的过程中缺乏母爱,造成心理上的扭曲。

与之相反,下村直树时刻生活在母亲的宠溺中,优子宠爱着家里的老小,她觉得直树可以算是世界上最棒的孩子了,因此让直树一直处在自己所认为自己是最棒的世界中,可是离开家庭,在学校和社会上,并没有得到认可和夸奖,在家里,母亲宠爱着自己,优子每天都记录着直树的成长过程,完全是一种很幸福的状态记录直树每天的成长过程,即使知道直树和修哉杀了爱美,优子也觉得不会是直树做的,因为在优子眼中,直树是一个很乖听话的孩子,杀害爱美,也是因为坏同学的威胁,她的直树是个很可怜的孩子。直树对母亲既存在着依赖也含有厌恶,他不断的承受着维特和美月一次次上门家访的折磨,而母亲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森口的身世,让他的人格心理越来越变得不正常,最终在发狂中,误杀了自己的母亲。其实到最后在直树的告白中,我们也可以发现,直树对母亲的这种宠爱是厌恶的,母亲的这种爱对他来说是一种折磨。

三、电影中的声画表现

导演中岛哲也在拍电影《告白》之前是拍广告和MV的导演,因此他执导的电影中也有许多利用他对于影像画面和音乐的强大控制力和经验,可以让整个影片呈现出非同一般的风格,影片中无论是慢镜头、唯美的画面,还是音乐和人声,对该片的剧情推进,紧张氛围的营造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告白》开始,镜头是随着一种节奏欢快、天真烂漫的童谣,一个封闭的教室里喧闹一片,一群学生在打闹着,无忧无虑的喝着牛奶,一切都预示着这是一部典型的青春片,慢慢带入进来的是森口那平淡无感情的声音,整个画面是黑白的,天空阴暗的,随着森口告白的结束,外面的雷阵雨也结束,随着而来的是一个美好的画面,与先前教室里及其压抑的氛围截然相反。放学后,欢快的笑语声充斥着整个校园,女生在雨水里欢快的蹦跳着,音乐也是也是欢乐的,紧接着是春天的美好,一切似乎都是那么的美丽,随着一个个画外音的出现,森口对孩子的爱是伟大的,在失去孩子以后,她一步步的实施自己的计划用自己的方式惩罚两个杀人犯,也是因为母爱的原因导致她这么做的。我们不能褒扬她这种行为的正确,可是我们也不能否认母爱的伟大,母爱真的是可以让人变成“魔鬼”。而无论是缺少母爱的渡边,还是被过度溺爱的直树,在他们极端“私欲”膨大时,生命价值在他们心中荡然无存。这种畸变心理的形成,学校和家庭难推其责。

四、结语

影片《告白》中的每个人都背负着罪恶,老师报复学生,凶手饱受痛苦折磨,同班同学想方设法欺负凶手,新教师极度热情的关爱学生,最后发现反而让学生更加折磨,这是一个极不正常的校园环境。影片正是通过森口老师、渡边、直树、下村优子、美月等人的角度,以独特的表现手法用“告白”的形式,慢慢却有力的将每个人物的畸形的心理与人格的缺失传到到观众的心中,告诉世人们杀人的残酷远远敌不过内心的破碎。影片在表现青春期迷惘、孤独、反叛;同时更重要的是,它呼唤的是我们如何正确的认识到每个人内心的创伤,对身边人的痛苦记忆我们又应该如何去抚平安慰,更深层次地探寻影像背后的社会、文化渊源,这才是《告白》最为成功之处。

参考文献:

[1]张颖.多个“我”背后的日本浮世绘——论《告白》的“多重声”叙事[J].电影评介,2011(22).

[2]赵立.浅论中岛哲也电影追求及其电影《告白》[J].青年文学家,2011(24).

[3]杨翥鹏.极端的唯美——电影《告白》的声画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4(15).

猜你喜欢
声画主题
论“声画对位”与“声画对立”的异同
再一次的声画惊喜之作 Sony索尼KD-65A1
体验出色,声画俱佳,为发烧而生 亿格瑞A11 4K高清播放机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好莱坞编曲大师Norman Ludwin到访南京畅谈好莱坞电影的“声画联姻”
改善录播的教室环境,提高录制的声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