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架位号”法解决图书乱架问题的探讨

2016-03-16 18:11寇宏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9期
关键词:解决

寇宏

摘要:高校图书馆流通书库实行开放式借阅,引发了不同程度的乱架问题,长期困扰着图书管理人员,本文提出的“架位号”的方法,比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并探讨和分析了实现的条件和利弊。

关键词:架位号;解决;乱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145-02

高校图书馆流通书库实现全开放式借阅,已成为不争的现实。从传统的闭架式借阅到目前实施藏、阅、借一体化开放式借阅;从简单的被动式服务,转变为现今读者自己参与、自助服务,管理模式上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方便了读者,提高了文献利用率,实现了人性化管理,深受广大读者拥护,但伴随而来的图书“乱架”问题,长期困扰着图书管理人员。许多同仁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过探讨,多数从管理者、读者等“软件”方面讨论的多,如何从“硬件”着手解决这一难题,我馆多年来试行的图书“架位号”,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问题的提出

随前些年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和教育部对高校的教学水平评估,促进了各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全面发展,图书经费的增加,图书资源的快速增长,也使图书管理人员相对不足。在此基础上,流通书库实行的开放式借阅,从某种程度上带来的图书“乱架”问题明显暴露出来。使图书管理人员整天忙碌于图书上架、整架工作之中,直接影响了对读者的某些“深层次”服务。这其中固然有图书管理人员的问题、读者的问题,然而主要还在于图书馆自身的工作没有做到位。我们加强了对读者的宣传教育,加大力度对新生入馆进行培训,强化对读者使用代书板的管理,加强图书管理员巡库、对图书及时上架、整架的监督检查,增加勤工俭学学生兼任助理图书管理员的数量等措施,可效果仍然欠佳。

因此,在2005年利用我校新馆启用、老馆搬迁之机,馆领导便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何打破传统思维模式,转换一下思维的角度,从硬件方面着手,发明一种即科学又简便实用,又能相对一劳永逸的方法,减少图书“乱架”问题,把大家从繁琐而又简单的图书“上架”、“整架”劳动中解放出来,把时间和精力放到对读者更有帮助的工作中去。对此大家进行了广泛的讨论,通过集思广益,在集中了大家的意见基础上,馆领导做出决定:第一,新馆全部购置五层书架,降低书架高度,消除由于书架过高读者选书不方便造成“乱架”的因素,此举尽管减少了库容量,但新馆舍面积充足,这一问题可以忽略不计;第二,对有人提出的为每本图书加贴一个“架位号”方法,尽管得到大家的赞许,为慎重起见,先拿出一个书库做试点。

二、“架位号”的设置方法

1.对书架“架位号”的设置。待试点书库全部书架到位后,首先对书架进行编排编号,用阿拉伯数字把书架的纵列编成排;对每排的每个书架编成号。用统一规整格式,将每排书架的标识牌贴到两头书架的护板上,将每排各个书架的带有编号的标识纸贴在每个书架的正上方。

2.对图书“架位号”的设置。按预先计划,将试点书库的全部图书依照传统的排架方式上架后,并根据图书种类特点、学校专业、学科特点,对书架预留出增加新书的空间,在全部图书准确有序到位后,按照图书所在书架的排和号的位置,为每本图书贴上一个与书架相应的排、号的小方块标识纸,标识纸可打印也可手写。为减少在为每本书贴“架位号”过程中引发的乱架,可在书架上贴标识纸。为解决每本书所在书架层的问题,起初我们还将每层图书整齐后,用不同的彩笔在每层图书的书脊上画出一条不同的彩线,以区别图书所在层的问题。

这时,实行图书“架位号”管理方式的书库的准备工作全部完成。

三、对图书“架位号”方法的讨论

试行图书“架位号”的书库开放后,很受图书管理人员的欢迎,大家觉得方法简单,一目了然,缩短了每天图书上架、整架的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大大降低了图书“乱架率”。对入库读者稍作提示,大家便可对阅览过的图书、阅览后不想借阅的图书,很容易归放到原来的位置,避免了先前多数读者想放回原来位置,但找不到和不会找而随便乱放的状况。对学生助理管理员的培训得以简化,以前按传统排架法对他们培训费时费力,效果不佳,且他们轮流周期又快。经一段时间实践后,试行“架位号”的图书管理方式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馆领导便决定将此法有计划的在我馆逐步推行,目前我馆全部实行了“架位号”的图书管理方式。

使用图书架位号的优点分析:

1.方法简单易行,此法保留了传统的排架方法,包括入库的新书仍按传统的排架方法上架,解决了读者机检和手检的索书问题。给每本图书加贴架位号,看似工作量大,实际由于方法简便,人人皆可参与,发动职工、学生实行人海战术,逐书库进行,可相对一劳永逸。新馆可以实行,具备条件的老馆也可以实现。

2.尤其解决了广大读者自觉将图书准确归位的可行性。我们调查发现,多数读者有将阅览过、不想外借的图书归放到原来位置的愿望,但以往迫于理不清头绪,不会找或找不到图书原来位置而造成乱放,这也是造成图书“乱架“的主要因素。现在则可轻易把图书“对号入座”。这从根本上减少了待上架图书的数量,减少了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劳动效率。

3.省去了代书板,减去了图书管理人员对使用代书板的管理,将代书板的费用转移到标识纸的费用上,可以抵消图书“架位号”标识纸的部分费用。

4.简化了新生入学教育中对图书排架法的培训,图书馆职工对枯燥繁琐的传统的图书排架方法必须掌握,对广大学生读者而言,简单实用即可。

使用图书“架位号”的缺点分析:

1.对馆舍面积小、库容量大,需要经常“倒架”的书库不易实行。

2.初期工作量大,但只要放手发动群众,有组织、有计划的分期分批进行,可得到相对一劳永逸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长虹.藏借阅一体化服务模式下治理乱架的对策[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0,1(30):85-87.

[2]梁秀玉.图书馆乱架分析和对策[J].图书馆论坛,2011,(09b).

[3]王晓蓓.开架书库图书乱架的原因及对策[J].贵图学刊,1997,(3).

猜你喜欢
解决
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亟待解决的四个问题
浅议小学数学中应用题型的教学方法
怎样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