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与建构主义的教学支撑环境研究

2016-03-16 19:11肖义文任格物王燕舞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9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互联网

肖义文 任格物 王燕舞

摘要: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一些弊端,而构建主义理论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帮助和促进者。本文着重讨论建构主义的教学支撑环境,兼之互联网广泛、开放、交互的特性与教学支撑环境十分契合,因此将详细探讨基于互联网与建构主义的教学支撑环境。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学支撑环境;互联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9-0231-02

现代教学越来越多的与互联网相结合,很多院校实现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近年来,网络课堂如MOOC等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网络教学还是存在一些局限性,学生得不到充分的自由,学习很大程度上由教师主导,并没有达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目的。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建构主义理论很好地解决了上述弊端。该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互联网能够为建构主义的实现提供环境,因此将互联网与建构主义相结合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方向[1-5]。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他研究发现儿童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有较大的不同,经过探讨,他认为一个主体(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的认识与其掌握的知识和经验有很大的关系。同化和顺应是皮亚杰对于建构过程提出的两个重要概念。同化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主体接纳新知识和新观点的过程。但是当主体的知识和经验无法解释新知识时,这时主体必须对自己的认知结构加以调整,使之与新知识相适应,这个过程就称为顺应。

建构主义认为主体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主动的,并非像传统教育式的被动学习,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知识只有经过主体的建构和吸收,才能真正被主体所掌握。建构主义理论超越了传统的教学理论,其基本思想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

建构主义的教学目标是使主体成为一个会学习、富有创新精神、乐于实践的主动学习者。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因为只有学生主动学到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知识,而教师只是学生建构知识过程中的促进者和帮助者,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建构,为学生的知识建构过程提供必要的支撑环境。主体的知识建构过程并非仅仅来源于书本,而是在必要的环境下和其他个体通过提出问题、交流合作、评价总结,最后解决问题,并从该过程中认识到问题的本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从多方面发挥主体作用,用发现法、探索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

(二)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去学。基于这一观点,众多学者提出了多种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两种。

1.交互式教学模式。交互式教学模式是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该模式强调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首先进行分组,组内进行分工,每位同学对自己的任务也可以与组内的其他组员进行交流和探讨。每位组员绝不是独立的个体,他们都是整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组员之间的讨论,最后确定一个方案,然后将此方案与教师进行讨论,教师提出意见,小组对此不断完善。该教学过程可以概括为:确定主题、创设情景、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自我评价、深化学习等环节。

2.抛锚式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强调的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解决方案是否有效由问题实际的结果决定。该过程以学生为主导,教师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去建构知识。锚也是由教师设计的,通过给学生提供锚,学生会收集相关资料,形成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再解决的流程。在此流程中教师可以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该教学过程可以概括为:设计锚、围绕锚组织教学、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超越具体的锚并促进学习迁移、自主进行效果评价。

(三)教学设计

在建构主义教学中,教学的设计也是极其重要的。首先教学设计一定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在明确教学目的的基础上创设情境,设计出学生交流讨论的环境,进而设计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环境。通过上面这些步骤,学生可以进行知识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主体学习效果与教学设计有很大的关系,优秀的教学设计和主体的学习效果正相关,因此教学设计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二、互联网与建构主义相结合的教学支撑环境设计

教学支撑环境是在教学需求和学生学习之间架设的一座桥梁,因此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来设计教学环境。通过教学支撑环境的设计,进一步明确教学系统各个模块之间的关系以及教学的阶段目标。在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系统的整体框架结构,即各部分的关系,然后对每一个小的教学模块进行详细的设计。

教学环境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重要平台,因此教学环境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学设计前,首先要明确教学的目的以及整个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守的原则,即以学生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原则。教学支撑环境设计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小组创建及分工、问题分析及解决、成果展示及总结。

(一)小组创建及分工

小组组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合作的社会,组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可以给紧张的学习氛围带来活力,激发学生的深入学习的兴趣。每个小组的问题及工作量往往是比较大的,通过组员之间的具体分工,让他们对某一小的方面更加精通。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瓶颈,组员之间的交流会让学生思路更加开阔,问题更加简单明了,有助于学生走出瓶颈。

一般来说,小组的规模和教学目标、教学设备、工作量的规模以及学生的认知程度是密不可分,教师要充分考虑以上条件,根据实际的需求,合理的设置小组人数的规模。分组前,教师在互联网交流平台(如BBS)上发布问题,学生对问题进行探讨交流,对于观点以及思路,意见统一的学生可以分在同一组,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意愿、每个学生的认知程度进行综合考虑,确定最终的分组。随后每个小组自行确定小组组长,组长在互联网交流平台上主持会议,以增进组员之间的友谊,然后对任务要求进行明确的分工,并将分组情况、任务分配、进度情况等信息记录在软件中。还需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的互联网环境来分享资料、想法等。

(二)问题分析及解决

在建构主义的基础下,问题的分析及解决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辅导,最终的结果并不仅仅是解决问题,而是如何去解决问题。在分析阶段,要整理收集相关信息,上网检索图书馆资源等。然后分析整合资料,进行小组讨论,资源共享,相互补充知识盲点。最后得出解决问题方案的总体框架。

在互联网环境下,解决问题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进行:首先,利用网络为学生建构问题或案例,给学生相对真实环境,并通过超媒体提供资源和环境。然后提供网络讨论区,学生在讨论区进行实时的学习交流,学生之间相互指导以激发灵感,调节气氛,提供更有利的学习环境;还可以提供一个学生与教师的讨论区,当学生之间都无法解决问题时,可以在讨论区与教师进行交流,为学生提供帮助;同时也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或工具,实现学生之间的信息同步;最后为学生提供在线数据库如图书馆资源数据库,给学生查阅文献提供方便,获取最新数据,通过超媒体、多媒体链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网络资源。同时创建一个提供音频、视频的学习网站也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及时更新上传资料,学生可以随时获取相关知识。

(三)成果展示及总结

在规定期限的学习后,每个小组都有了自己的解决方案。最后每个小组都要对自己的成果进行展示。在展示前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通过文档、PPT、音频、视频来论述自己的成果及观点,结合相应的理论或仿真结果来证实自己的观点。

在互联网环境下,可以通过下面方法来进行成果展示及总结。在互联网上提供同步交流工具及可视界面,让每个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给出同步、异步交流方式供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交流;还需提供视频录像功能,把每个小组对于问题最终解决方案的陈述录制下来,方便其他小组的学生对不熟悉的内容重复观看;评价系统也是必不可少的,每个小组在评价系统里对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及评分,然后进行排名,对排名靠前的小组进行奖励、排名靠后的小组给予鼓励,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最后,需要提供一个文件管理系统,对每个小组学习过程中的音频、视频资料,文档文件,总结PPT、学生分工情况以及完成状况进行备份,记录在系统中,方便随时查阅。

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反思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评价组员以及自己的表现。对于暴露出的问题加以改善,组员之间的优点要相互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让知识真正被学生所掌握。

总结:基于互联网与建构主义的教学支撑环境旨在帮助学生实现个性化学习,该环境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利用建构主义原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教学支撑环境为学生带来了更好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推广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蒋俊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电子信息课程“幕课”教学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12):168-169.

[2]王琪璐.基于新建构主义的高校课程学习活动设计平台研究[D].四川:四川师范大学,2014.

[3]刘艳芹,栾述文.“以人为本”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实证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2,(5):59-64.

[4]姜俊和.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及其启示[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3):1-5.

[5]常中华,高华.利用互联网创设建构主义英语学习环境[J].大家,2012,(12):163-164.

猜你喜欢
建构主义互联网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借鉴建构主义思想培养财会专业人才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视角下的翻译标准